傳說,在三百六十行之外有個外八行,傳說,外八行是另類,更傳說,外八行每天都活躍在我們身邊,所以,出門需謹慎……
咳咳……好吧,這些都是季鵬飛听說來的,他也沒見過真正的外八行,只不過,據他說,一會兒要見到的人,稍稍沾了點外八行的邊。
那曉米嘴里小聲嘀咕,“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幾乎是穿越了整個村子,直到村子最西頭的一片坡地下,進了一戶院落很大的人家,門口還真有個老農打扮的老大爺專門候著幾人,見了魏博倫父女倆很是熱情的打招呼,顯見他們彼此是很熟識的人,老鐘、老魏的拍膀子吆喝開了。
隨後,這個被尊稱為鐘師傅的老大爺領著幾人往院子里走去,季鵬飛悄悄對著那曉米擠眉弄眼的,那意思︰老農變師傅……
這個院落是個三進的設計,雖是普通不過的磚牆房子,但是收拾的很干淨,不像一般的村戶家里,雞鴨啥的遍地“施肥”。
老大爺招呼幾人在一進的客廳里歇了一會兒,就領著魏博倫和季鵬飛的老舅去了另一個屋子,臨走前,叫魏晚霞幾人隨意。
待三人一走,季鵬飛就腆著臉的湊到魏晚霞身邊諂媚道︰“嘿嘿……大霞子,帶我倆開開眼唄。”
魏晚霞一巴掌拍在季鵬飛的大腦門上,把他那張黑臉推遠了,才親熱的拉著那曉米往第三進院子走去。
那曉米其實也是好奇的不得了,只不過不像季鵬飛那麼夸張的表現出來而已,不過,真當邁進了第三進院子,那曉米只覺得這純屬受罪來了。
一股股臭臭的刺激性氣味,撲面而來,魏晚霞趕緊把兜里準備的三張口罩發給那曉米倆人,自己也戴上一個,這才算好了點。
那曉米疑惑不解的眺望了下屋子,可惜啥也沒看到,季鵬飛也是伸著脖子瞎瞅。
魏晚霞見倆人這樣,解釋道︰“這肯定是趕上開封了,要不平時味道不會這麼強,走,進去看看吧。”
說完,轉頭沖著屋里吆喝了一聲,“石頭,你在不?”
屋里有人悶聲應了,人卻沒出來,那曉米倆人隨著魏晚霞往最左邊的那間屋子走去。
越靠近這間屋子,氣味越重,隨後進了屋,那曉米才知道,魏晚霞嘴里說的開封是什麼意思。
就見滿屋子里的地上立著的都是半米見方的廣口塑料桶,另有兩年紀均是二十多的年輕小伙正蹲在地上,從一個擰開的桶里打撈出一塊塊似是玉石的圓環,那曉米瞳孔微張,這圓環她很熟悉,是雕刻鐲子的元胚,現在很多現代化玉石加工,都是先用機器車出元胚後,在進行人工細加工。
知道有人進屋了,倆人中一穿黑色工裝的小伙點頭招呼了聲,黃綠色的防毒面具下也看不清是個什麼表情。
魏晚霞四處瞅了眼就不在多看,“嗯,你忙你的吧,不用招呼,我就是領我師弟師妹過來長長見識。”
季鵬飛當初轉學到京都,就是走的魏博倫的路子,魏博倫又正好是他考古專業中幾門主課業的導師,私底下還與季鵬飛老舅排著師兄弟的輩分,自是沒少給季鵬飛吃小灶,算是半個徒弟,季鵬飛也稱呼魏博倫師伯,這麼一算,就成了魏晚霞的師弟。
至于那曉米,這是魏晚霞為了規避麻煩臨時的說頭,其實,也是份彼此的信任。
小伙听了點點頭,繼續忙手里的。
魏晚霞待兩人看了會兒,就領出了屋,三人均是大換氣,顯見屋子里面比外面更難聞,都影響呼吸。
三人在外面等了大概十多分鐘,那個穿黑色工裝的小伙也出來了,用手指了指中間的一間屋子,讓幾人跟著。
這次進的,明顯是間雕刻室,靠窗的一張大案台上,各色工具應有盡有。
小伙自行去了里間,不一會兒又出來了,卻是換了一身衣服,防毒面具也摘了,露出一張很是靦腆的臉,魏晚霞介紹,這小伙是鐘師傅的小兒子鐘石,熟習的人都喜歡叫他石頭。
鐘石給幾人拿來幾瓶飲料,笑呵呵的問道︰“霞姐,昨個就听我爸說你們來了,還奇怪怎麼沒過來呢,咱們可是有兩年沒見了。”
“哈哈,還真是呢,兩年沒見你這顆小石頭都長開了,小伙子更帥氣了。”話說到半截伸手就在人家鐘石的臉蛋兒上掐了一把。
屋里四個人,除了那曉米目瞪口呆外,其他人皆是一副習以為常,就連被掐的鐘石,也只是一臉無奈的說道︰“霞姐你還是這麼威武啊。”
季鵬飛自來熟的一把摟住鐘石肩膀,哈哈的道︰“好兄弟,咱也算難兄難弟啦,來來來,快給你兄弟我科普下,剛剛你那是在干嘛……”
之後的談話,有季鵬飛這個搞怪的,彼此都熱烙了幾分。
通過鐘石的介紹,對于造假玉石,那曉米也算是明白了幾分。
就拿翡翠手鐲來說,一般情況下,都是把沒水、沒底、沒色的磚頭料,用機器車好元胚,浸泡在強酸或強堿調合成的化學劑里半個月,也就是那曉米幾人剛剛見到的那些塑料桶,然後取出進行人工著色,再進入高壓注膠機里進行注膠,之後就可以進行雕琢了。
現今市場上,之于翡翠一行已經明確給出了a、b、c三類劃分標準,a類純天然翡翠,除了物理性打磨外,應無任何對玉石自身的破壞。b類則是因為注膠加熱的原因,破壞了玉石結構,翡翠的翠性不復存在,長期強光下,就會變黃,若是用打火機燃燒,填充物會變黑。c類的都是經過人工染色,破壞了玉質,一段時間後褪色會相當明顯。
至于那些所謂的b+c翡翠,那曉米只能感嘆,雙重破壞下還能有什麼價值存在,還不如在路邊撿塊石頭戴呢……
然而,玉石造假的出現又是個必然,先不說如今原石產地的產量每年都在降,原石價格更是每年都在上漲,而市場需求卻同樣幾倍的升,這其中的落差和暴利足以驅動玉石造假的瘋長,何況,單就說人們喜好佔便宜的心理,也是根源所在。
就比如那曉米上輩子上班後,就曾在路邊攤上花了四十塊買了只漂亮的“豆種”翡翠鐲子,賣家還忽悠說是從朋友工作的地方溜出來的,那時的她信以為真,還真以為沾了大便宜,現在想想,百分百就是假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