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本來想從自家親娘那里問出個子丑寅卯來,誰知她娘,不知該說是心胸開闊還是該說她賢惠有加,過繼這麼大的事,由她爹一個人決定就算了,連內里的原因都不甚關心。
周氏卻不知道自己二女兒心里的百轉千回的心思,她從小受的教育就是三從四德,在她看來這輩子能嫁給蕭啟實在是她幾輩子修來的福氣了。
夫君是名滿天下的書畫大家,還對自己敬重有加,就是她一生無子,夫君也沒表露過半分不滿,後來更是安慰她,道是自己命里無子。
周氏信佛,她深深信服自己這輩子能有這般順逐都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更覺得做人不能太貪心,因此,對于過繼這件事,她只覺得听夫君的就行,所以也不多過問。
知女莫若母,不過這句話通常反過來說也是通的,所以蕭氏雖然沒從親娘這里問出什麼,但也知道這事要知道究竟還是得找自己爹了解。
顯然現在這個時間不太適合去問,蕭氏一想,今天來參加這個宴會的其他人不必說,但沈家一行人,肯定是要在莊子上多留些時日的,畢竟沈家是蕭家的親家,自己總是有時間去找父親問個明白的,這麼一想也就不急在這一時半刻的。
過繼需要開祠堂入族譜,本來是只需要宗族長老和親戚之間做個見證,其他人就是來了,也進不了宗祠,按理是不該請這麼多人的。
偏偏驪山先生蕭啟的狂放不羈天下皆知,這次本來好好的過繼儀式,他偏偏還向外發帖子說是請人來參加他手關門弟子。但這過繼的子嗣和關門弟子確實同一個人。
一過繼就是親兒子了,還收什麼關門弟子,不是多次一舉嗎?大部分人表示高人的想法我們不懂。
驪山先生要收弟子早說啊,我(我兒/我孫子/我佷子……)想拜師很久的說。還有一部分人對這個就將新鮮出爐的蕭小公子一人佔兩坑表示慢慢的不爽,有心看看他倒是如何三頭六臂能得蕭啟這般看重。
從來不知道過繼還能這麼來?!不明真相的群眾表示,雖然不理解,但看起來挺厲害的!
……
如果說其他人單純是看熱鬧或者沖著驪山先生這個金子招牌來混臉熟的話,蕭氏宗族長老這次基本上難得志同道合的黑著一張臉。
過繼這種宗族大事,怎麼能拿出來給人當戲看呢!!
更何況他們是南城蕭氏,是有頭有臉的世家大族!
幾位宗族長老長輩一進蕭府就被下人帶到了專門接待蕭氏一族的地方,並不和外面的賓客混在一起,但是這不妨礙幾位宗族長輩打听到前頭熙熙攘攘的到底是什麼事。
一听說居然都是被請來的參加後面的拜師宴,蕭氏這次來的幾個長輩都忍不住嘴角抽抽。
什麼時候過繼子嗣這麼莊重了,居然在同一天〞qing ren〞來參加拜師宴,話說,什麼時候不能拜師啊?!!
有那性子急的長輩已經對著下人叫囂起來︰“去,趕緊去,把你老爺給我立刻叫過來,我倒要問問他,究竟想干什麼?”
“對,趕緊把蕭啟那小兔崽子叫出來,他這麼些年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居然在開宗祠的時候宴客,他眼里還有我們蕭家嗎……”
“我眼里自然是是有蕭家的。”蕭啟走進來,給幾位長輩一一行禮,特別是最後被他截去後半截話的那個似乎還在生氣的老者,蕭啟更是親自走到他面前躬身行禮,“二叔公,這次勞煩你老人家了。”
這位二叔公算得上是如今蕭家在京城這一支輩分最長的一位,他年過古稀,本來是極少出門的,蕭啟也沒想到這次族里竟然是由他老人家帶隊來的。
蕭啟是錯估了自己在蕭家的地位,如今的蕭家可不比從前,子孫是不少,等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是實在不多,要不然族里也不會一直那般關心蕭啟過繼之事,實在是不想驪山先生的名號隨他仙去後就此煙消雲散。
只是,過繼這事,要是擱在別人身上,說不定也就听從族里的安排了,蕭啟卻不行。
和蕭啟那名滿天下驪山先生的名號同樣天下皆知的還有他那放肆不羈的性格,說白了蕭啟不樂意的事,族里要非逼著他做,一個不好,他能給給弄出些其他事端來,因此蕭家的族里的長輩們就算再怎麼心焦蕭啟的子嗣問題,也不敢真怎麼逼迫他。
見了蕭啟這麼恭敬的給自己行禮,二叔公雖然心里氣惱,面上也緩和了些,“算不上什麼,你過繼這麼大的事哪能不來。只是你也別嫌二叔公多嘴,過繼這事雖說算是喜事一樁,你怎麼也應該避開今天,今天可是我們開宗祠的大事,怎麼好讓這麼多外人來觀?”
“二叔公,我蕭啟要過繼子嗣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想必親戚朋友也好奇,不如索性把親戚朋友們都請來一起做個見證,正好也讓我兒認認人。”
其他人還有意見正要說,就被二叔公舉手制止了,笑話,這時候明顯是說什麼都不對,沒看見蕭啟那小子一臉我有個好兒子我自豪的表情嗎,明顯族里長輩的話說出來除了惹人厭大抵是沒什麼效果的。
這人活得久一些終究還是比旁人更通透些,算了,反正能讓蕭啟自己應下過繼的事已經算不不錯了,也就不要求那麼多了。
一想清楚這些,二叔公嘆口氣,口氣也松動了些︰“你既然自己有了決定,我們這些老頭子也就不多說了。只是,你這宴席我們幾個老頭子就不攪合了,等開了宗祠上了族譜,我們幾個就先回去了。”
眼不見心不煩,本來以為這樣總是沒問題的,誰知二叔公的話才說完,蕭啟就面有難色的猶豫起來。
“怎麼,這也不行?”二叔公皺眉問道。
站在二叔公後面一個五六十歲小眼楮的老者當下吼道︰“放肆,蕭啟你是吃了雄心豹子膽還想壓著我們幾個老家伙給你陪席做面子不成?”
“不敢不敢,四伯誤會了,蕭啟怎敢對諸位不敬。”蕭啟忙行禮道歉。
那位小眼楮的四伯還要再吼,被二叔公瞪了一眼,嘟囔了兩下嘴到底沒再說話,不過被蕭啟這麼一再挑戰底線和權威,二叔公也是有些不滿,“你剛剛面露猶豫是為何事?”
不過怎麼說這事肯定還是要族里的同意的,蕭啟也光棍干脆就把自己才決定的事,一五一十的說了一篇。
二叔公听完瞪著眼楮看著蕭啟,蕭啟面上一片恭敬,心里忍不住暗戳戳的想,這時候二叔公手里若是有根拐杖的話,說不定他老人家已經掄著拐杖打了過來。
不過就是沒有拐杖,二叔公指著蕭啟的手也一點一點的虛點著蕭啟,似乎下一秒這手就要一個巴掌呼過來。
“不行!過繼之事不同其他,怎麼能輕易更改。”二叔公把指向蕭啟的手一揮背到身後,另一個手扯著胡子,來回走了幾步,步子急促顯示出二叔公此時心里的矛盾。
剛被二叔公壓下的小眼楮老者立刻得瑟的跳出來,“蕭啟你小子也太放肆,太不把族里當回事了吧,這過繼事自來就有規矩,你居然還想改動老祖宗的規矩,我看你是腦子是讀書都讀傻了吧。”
蕭氏族里這次可不是只來了二叔公和這位小眼楮老者,只是這兩位輩分較長,其他人多事以這兩人為主,並不多說,此時被小眼楮老者這麼一嚷嚷出來,其他幾個人也紛紛對蕭啟剛剛的提議表示不同意。
“四伯說得對,斯陽啊(蕭啟,字斯陽),不是兄弟說你,你說你,膽子也太大了,過繼這種事你都想玩出新花樣來。”
“對啊,你再好想想,過繼可不比其他,從來沒有听說那家像你這樣的。”
“你不是還有收他做關門弟子嗎,既然如此何必還要在過繼這事上出這些ど蛾子。”
……
福至心靈,蕭族眾人突然想到不會是蕭啟這小子其實不想過繼,估計弄出這麼一條計謀來堵我們幾個的嘴吧!
原本還在聲討蕭啟的眾人不約而同的禁了聲,隱晦的偷瞄蕭啟,似乎想看看這小子是真的想這麼干,還是只是挖了個坑等著眾人跳下去。
蕭啟也是人精一樣的人,一看眾人的表情立刻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心里哭笑不得,但也不得不解釋幾句。
雖然蕭啟自己也承認,有時候自己可能是不太靠譜,但過繼這事他是真沒想出什變故,只是……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啊!
誰能想到,蕭茂華,嗯,就是那個即將被過繼的小孩會這麼有主見。
本來今天為著主人的過繼的大事,驪山莊子上上下下都喜氣洋洋張燈結彩的。
偏這個時候,蕭茂華找到他說,不想過繼了。
蕭啟當時簡直有一把揪下自己所有的胡子的沖動。
過繼又不是小事,再說給人下帖子去請人,也不是全無規矩的,少不得要在帖子上說清楚事由。
這類型的宴會其實說起來和百日宴、抓周宴什麼的類似,更多的功能在于昭告親戚朋友,以後這娃就是我們家的。
人都說他蕭啟行事無忌,現在他也深深體會到說這話的人臉上那又恨又愛的糾結表情了,因為他肯定他如今絕逼也是這表情。
人都請來了,預備開宗祠了,你說你不過繼了?!
嗯,好吧,也不是不過繼,只是說暫時不上族譜,那也不行啊,不上族譜還算毛過繼啊!
咋听這消息的時候,蕭啟覺得自己簡直是被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竅,總算還有些理智才讓自己冷靜下來。
听完蕭茂華這小屁孩的理由,蕭啟是又欣慰又心酸。也不計較那麼多了,只趕緊想著若是要達成這目的,究竟要怎麼做?
所以……
此次來驪山莊子的蕭家眾人見到了難得謙順有禮的蕭啟,簡直讓眾人受到了一萬點的驚嚇。
雖然,對于蕭啟的提出的過繼事宜很有意見,但不管怎麼說這過繼是還是蕭啟自家事,過繼的也是蕭氏旁支血脈,他要樂意這麼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其他人也不能多說什麼。
只是這個辦法也讓二叔公等人有些意見,開完祠堂勉強給面子留下用了個飯就匆匆走了。
這些事其他人不知道,但作為回來幫忙的女兒蕭氏卻知道,族里的叔伯居然走得這麼急,只是也不知道究竟是何事,一時有些心憂。
“娘,你想知道是什麼事嗎,我知道!”沈君芫湊到蕭氏身份,悄聲說道。
蕭氏真想的出神呢,被沈君芫一句話說的,嚇了一跳,輕拍了她一下說道︰“干什麼呢咋咋呼呼的!”
沈君芫登時不滿的撇嘴︰“娘,哪有咋咋呼呼,你冤枉我!我不告訴你了。”
蕭氏這才反應過來,女兒剛剛說了什麼,趕緊拉住要跑的沈君芫︰“好了好了,是娘錯了,娘給你道歉行了吧?快和我說說你都知道些什麼?”
也不怪沈君芫,驪山莊子她太熟了,從回京後,每年都要來幾次,各處院落和府里的丫鬟婆子們又都認識,她嫌前頭無聊就帶著沈家的兄弟姐妹四處逛,誰知道一不小心,把蕭啟和蕭氏族老們的話就給听到了。
“蕭茂華小舅舅不想過繼!”父母都雙亡了,推遲過繼肯定是不想過繼。對于自己的這個結論沈君芫暗自點頭表示認同。
只是這話卻嚇了蕭氏一大跳,差點矢口出聲,看了看左右見都沒注意到自己這邊,趕緊把沈君芫往一旁拉,“怎麼回事,你把你听到的都說給我听听。”
竟然都忘記追究沈君芫跑去偷听的事,可見是真急切知道。
沈君芫這回也沒想到,自己四處亂逛也能把話听去了,不過她隔得還有些距離,話听得並不是很完全。
只知道個大概,約莫是她那個便宜小舅舅蕭茂華提出暫不改族譜,等十六歲之後再改族譜,如今只先拜師。
蕭氏听完直皺眉頭,過繼了不改族譜那就還不想當于是沒有過繼,這十六歲才改族譜,怎麼听怎麼不靠譜,蕭氏是可不吝嗇把人向壞處想的,卻不想拿這事同女兒說,只想著一會兒問問蕭啟再說。
今兒來的人,大半都是以驪山先生要收關門弟子請來參加的,雖然來得人心知肚明蕭啟定是把這關門弟子收為子嗣,但主人不說做客人的也默契的不提,只恭喜蕭啟老先生收了個好弟子。
蕭茂華這小屁孩也被拉出去像猴似的被人從上到下的好好觀賞了一番,收獲了無數贊美和禮物,原本努力繃著的臉被逗的滿臉羞紅才給人放過。
等把賓客都送走了,驪山莊子上只剩下除了沈家只剩下周氏的娘家,周家還有人在。
不過周家這次來的人,除了周氏的嫂子,就是她兄弟和佷子,周氏的嫂子年紀已經不小,這一趟來回勁力不濟,只在房間里休息,後院就成了沈君芫姐妹們的地方。
蕭氏也終于有機會找蕭啟問這次過繼的事。
“爹,你趕緊和我說說,我到現在都還雲里霧里的,這次過繼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族里的叔伯長輩們怎麼走的那麼匆忙?”蕭氏也不繞彎子,直截了當的問道。
蕭啟笑著說,“你什麼時候遇事變的這麼急躁了,看來是濟堂平日里沒少為你遮風擋雨啊!”
“夫君不為我遮風擋雨還能為誰!哎呀,爹你不要轉移話題,我問得不是這個。”
“能有什麼事?不是什麼事都沒有嗎?好啦,都是你想多了吧,有你爹鎮著呢,家里能有什麼事!”蕭啟一邊喝茶一邊漫不經心的回道。
蕭氏覺得自己在這正是白操心了,她急成這樣,不過是過繼這事終究還是對父母影響大,她一個出嫁這麼多年,已經有三子一女的出嫁女來說,能得什麼又能有多大影響。
誰知母親一問三不知,一切全听父親的,父親想一出是一出就算了,如今明顯是除了上面事居然還漫不經心。
蕭氏頓時覺得自己跑來專門堵著父親問,實在是有些多此一舉,又沒辦法真放下心不管,當下幽幽的說︰“我听說茂華並沒有改族譜,怎麼回事?”
“改了。”
“雖然說爹和娘都喜歡……”蕭氏還想勸蕭啟,突然听到兩個字,呆了下,原本要說的話已經說不出來,嘴里的話轉了幾圈,出來是的時候已經是︰“我怎麼听說說是你們沒改?”
“你該改口叫他四弟了!”見女兒一心想知道,蕭啟放下茶杯簡單的解釋了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