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念力方面,不管是念力值測試還是轉移,這樣的儀器掌控權完全在國家手里。
不過考慮到藝人明星,一般會跟娛樂公司簽訂經紀約,這里面又涉及到公司和藝人對念力的分成。
國家會為達到一定規模的娛樂公司,提供一台能夠進行念力測試轉移的子儀器。
這些子儀器的所有操作,都是在國家的監控下進行,完全不存在偷稅漏稅的可能。
國家規定的是每個有作品面世的人,每年都要測試一次念力值,測試的儀器會測試出多少念力是新增,然後按照新增繳稅。之後各個娛樂公司才能根據合同相互轉移念力。
如果想要知道某一作品獲得的念力值,在測試念力的時候,只要在儀器中輸入作品的名字,就會知道該作品共獲得念力多少。
看到這些,于易即使不怎麼清楚娛樂圈中的道道,可也能清晰的感受到,那些擁有子儀器的娛樂公司都不會簡單。
最起碼那從藝人身上得來的一大塊念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下。
能夠吃得下去,那麼就說明公司有這個實力。
這也肯定會造成公司對于旗下的藝人明星,要比前世強勢的多。畢竟一個牽涉廣泛的巨無霸可不會跟你講人情道理。
除非是已經地位穩固的老牌藝人明星,像前世那般隨便一個明星小鮮肉,剛紅起來沒多久,就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單干,收回自己的權益等這樣的事情,在這個更加開放,卻也更加殘酷的世界應該是不可能了。
對于藝人明星來說,這里的娛樂公司是真真正正的巨無霸。
不過想想也是,這個世界的娛樂行業如此昌盛,地位又如此特殊,怎麼可能允許它完全淪為普通商人的游戲?
除此之外,網絡上對音樂界的發展也正在激烈討論中。
達成共識的就是,五千萬張的實體專輯銷量注定要成為絕唱。
原因無他,不論是磁帶形式的專輯還是cd唱片都已經處于快速下降的趨勢。正被網絡上新興的mp3格式的歌曲所取代。
今年以來,已經有數位樂壇大咖在實體唱片上遭受滑鐵盧,反而是嘗試著發行網絡單曲的幾位歌手吃到了一些甜頭。
這種現狀讓整個華語樂壇在下半年的新專輯數量猛減。各個音樂公司都在小心翼翼的試探期間。
不過按照網絡鍵盤俠,以及磚家們的看法,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已經差不多了,這種現狀很快就會被打破。
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後,下半年沒壓住不發的新專輯也會隨之泉涌而出,形成更大的爆發。
如果是一個真正的音樂人重生在這個世界,驚異過後一定會熱血澎湃,渾身充徹用不完的激情與動力。
可偏偏于易不是!
如果可以,于易寧願這里時一個文化沙漠,自己隨便拿出來一首歌就震驚華國,影響全世界。
慕名點開石周的那張銷量恐怖的專輯《十周》,經過每首歌一分錢的歌曲試听後,專業認知有限的他只能感嘆一聲確實好听,十首歌共一毛錢的支出值了!
可這對于不是為了欣賞藝術而來的于易來說,卻絕對不算是好事。于易會唱,且能記下歌詞的歌,的確還有幾首沒有在這里面世。
可面對這樣的世界,他還真不敢保證那幾首歌一定能達到前世的高度。
“要是能夠做到,憑借一首歌吃一輩子的程度就好了!”于易腦中閃過前世的尹相節,楊塵剛,沙寶之類的,不禁暗暗羨慕。
說到底,于易沒有向往藝術的那種逼格。影視歌曲在他眼中都是只是商品。
可是有時候商人搞藝術,要比藝人搞商業要強上許多。
接著就是看了幾條八卦,無非就是某個女明星又換男盆友了,某男歌手疑似劈腿了……
真假且不說,確實沒什麼,額,也有點意思,最起碼于易不是都看完好幾條了。
“嘿嘿,發展的太快,狗仔們的速度竟然跟不上了,這些八卦在前世也就小打小鬧,在這里竟然登上頭條了!”
看了幾條就是去興趣的于易,將目光瞄準了念力領域和疑似的黑科技上面。
得到的結果卻無比失望,除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解釋外,也只有一些論壇的陳年舊帖中帶有些隱藏很深的暗示,不過于易總結了一下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
轉換個方向,開始研究歷史。
得到的有用信息果然多了許多。
國外的物是人非是從1941年8月開始的,按照前世的路線,應該是羅斯福與丘吉爾,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大西洋憲章》,可這個世界里那艘軍艦在那個地方被德國潛艇擊沉,兩位對本國可以稱得上偉大的人物就此身亡。也致使美國參與歐戰早了四個月。
更加厲害的是霓虹似乎料敵先機般,在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玩了個計中計,一舉成功。讓老美受到極大的打擊,再加上國內政壇混亂,又被霓虹消耗大量精力,對德的勝利反而延遲了一年。
而國內在對日抗戰的軌跡,變化倒是不太大。據于易推測對比,應該是霓虹國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將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彼方。造成侵華日軍的進展比前世慢了一些,即使投降時間晚了近一年,可與前世相比造成的傷害區域沒有太大的區別。
其他的在嗡嗡嗡時期之前,大勢都沒有太大變化,連嗡嗡嗡依然進行了,只是沒有如前世那樣,一竿子將所有人都打死。
比如軍隊和科研方面,不僅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在此期間突飛猛進了一截。
教育行業在前期影響較大,可高考卻沒有像前世那般被停止。到了中期,在太祖親自干預下,學生們們也都各自回到了學校,徹底回歸了正規。
在于易肆無忌憚的掘墳挖樓之下,還在一個論壇內,見到一個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
說是那個時期中,各個領域的頂級科研人員都被集中了起來。有三年未曾露面,並無法查閱任何信息。那批人在離開後,也都被遷移到了燕京的一個特意興建的小區,並且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個警衛,既是保護又是監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