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孫昊摘下頭盔而安然無恙,其他人也紛紛摘下頭盔。鄭浩甚至直接脫掉了自己的衣服,長吁一口氣道︰“哎呀!憋死我了!能脫了這身盔甲,實在是太爽了!”
李維摘下頭盔,才能用肉眼看清楚“飛碟”艙內的景象。
只見這是一片非常干淨的空間,除了他們站著的操作平台之外,就是金屬牆壁。牆壁上到處都有小孔,空氣似乎就是從這些孔洞里出來的。假如要出倉的話,空氣也一定會從這些小孔中抽走,從而保證換氣倉和外界的氣壓相同。
“這兒好干淨啊。”葉香怡說,“科幻電影里面,宇宙飛船里不是應該有各種復雜的操作按鈕嗎?”
孫昊說︰“你說的那是老黃歷了。科技越先進,操作就會越簡單、越人性化。能做出全息投影操作系統的科技水平,肯定會減少手工操作的。不過這里只是換氣倉,控制平台一定還在內倉。那邊會有更多的操作設備。”
李維說︰“孫昊,你趕快熟悉這里的操作,看我們能否使用這艘飛船。”
孫昊點頭︰“好的,沒問題。”
接著,他與蕭渡形象的飛船操作系統交流起來。這個看起來年幼的初中生表現出了尤其不同尋常的成熟,很快就掌握了系統的操作方法。
他讓飛船打開了內部的通道,眾人從換氣倉來到了主控平台。
原來主控平台就在換氣倉的上方。這里大約有兩米多高,空間很寬敞。中間擺放了七張座椅,每張座椅上面都有一個控制面板。
從主控平台的大屏幕上,大家可以清晰看到外部攝像頭拍攝的影像,以及飛船的各項感應設備傳來的數據。
他們甚至看到了飛船的各個艙室。除了換氣倉之外,這個飛船還有七個小巧精致的臥室,以及一個工作室、一個洗手間和一個巨大的貨倉。
孫昊一屁股坐在座椅上,和操作系統交流起飛船的各種基礎情況。
很快,他就問清楚了大伙兒需要知道的信息。
原來,這是一艘民用的空間運輸飛船,被蕭渡購買和改造之後丟棄在了這里,因此被稱為蕭渡號。
飛船的密碼系統被蕭渡設置過,任何輸入了π密碼,並且能使用中文操作飛船的人,都具備操作權限。正因如此,李維他們才能夠順利進入飛船並接管操作系統。
然後就是這艘飛船的基礎信息了。
飛船正常載重是七人,為了防止意外,配備了維持二十人生存一年的食物。至于空氣和水都在進行物質循環。假如發生了意外,物質循環系統也能制造出流質食品,只不過味道和營養都比不上正常食物罷了。
飛船的常規動力是太陽能,只要在有恆星光照的地方就能接受能源。但在飛船進行空間躍遷或者遭遇緊急情況的時候,采取的動力是核裂變。用操作系統的解釋來說,動力系統會進行一次小型可控的核爆炸,飛船會利用這爆炸的能量進行空間躍遷等能量需求很大的活動。
一想到自己的腳底下有核彈在引爆,所有人都覺得冷汗直流。就算操作系統反復解釋其中的安全性,也不能緩解他們內心的驚恐。
“空間躍遷的成功率是多少?”孫昊問。
“根據範倫星系空間航行標準,空間躍遷的失敗率必須在百萬分之一以下。實際上,我們克洛賽秋公司的飛行器失敗率已經達到了千萬分之一以下……”操作系統回答道。
“千萬分之一並不是一個很小的失誤率。”徐媛媛說,“範倫星系那麼大的範圍,人口都已經好幾千億了吧?那麼說每天都會有空間躍遷事故出現?”
操作系統說︰“確實是這樣的,躍遷事故每分每秒都在發生。想要完全杜絕事故是不可能的。”
“什麼情況會造成躍遷事故?”李維問。
“很多情況都可能造成,比如空間亂流、空間扭曲、飛船本身的故障和破損、人為的破壞因素……諸如此類。”
“那麼,發生躍遷事故的結果是什麼?”李維又問。
“一旦發生躍遷事故,肯定會造成飛船失事,人員全部死亡。”
眾人立刻打了一個寒戰。
徐媛媛說道︰“雖然如此,可也沒有辦法。我們只能冒這千萬分之一的風險。這就好像地球上的交通事故一樣。雖然每年都死很多人,但我們依然只能選擇開車出行。”
李維贊同道︰“說得很對。如果連這點風險都不敢冒,我們也就不用來這里了。”
接下來,李維開始讓所有人整理內務,收拾東西,把他們帶來的物品放到該擺放的位置。
這個星球的引力很小,只能勉強保證眾人站立。而等他們到了宇宙中,更會進入完全失重的狀態。如果不把東西全部固定住,到時候一定會四處飄散,很容易引起事故。
與此同時,他們還食用了一頓飛船提供的餐點。其中有富含蛋白質與脂肪的肉類,也有含有澱粉、維生素和粗縴維的植物。雖然眾人都分辨不出這些食物的成分,但吃起來的味道非常鮮美,一點不比地球上的食物差。
吃飽了之後,李維命令所有人都要盡快熟悉飛船的操作,必須要能夠擺脫操作系統的幫助,獨立操作飛船。這是空間航行的必備技能,在任何緊急狀況下都有用。就算花費幾天的時間來做,也不可惜。
孫昊很快從操作系統問清楚了飛船的操作方法。他還弄清楚了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鈕,和各個艙室的操作按鈕的作用。他甚至還利用工作間的貼紙,在所有的設備按鈕旁貼上了說明文本,並且用筆寫上了這些按鈕的作用。
雖然在截然不同的外星系,但飛船里的紙和筆都和地球上很類似,就連貼紙也像是不干膠做成的。大家紛紛感慨,雖然科技進步了無數倍,但這些人類必備的設備還是一樣的啊!
緊張的準備工作持續了三天,這三天時間里,大家都適應了這艘飛船里的生活。他們在這里的吃喝拉撒睡都十分正常,甚至還找到了休息室的衣物,以及洗手間里的洗衣機。到了第三天,眾人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在外形酒店生活,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了。
于是,李維知道,是時候討論宇宙航行的事兒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