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邁恩走到一邊給王汪汪打電話,問他為什麼手機不開機。王汪汪說︰“我的手機一直開著啊。”李邁恩說︰“我不是說你自己的手機,我是問另一個手機,就是‘李林’的……”
“啊,我知道了……哎呀,不好意思李總,手機不知為何自動關機了,我這就馬上打開它。”
原來從一開始,‘李林’的手機就一直保管在王汪汪那兒,由王汪汪來扮演李林這個角色。而王汪汪的手機最近老是斷電,于是就把自己的卡裝進新手機,而舊手機由于久未充電,一直處于關機狀態。所以維吉納婷一直撥不通這個號碼。
李邁恩給維吉納婷打電話說︰“李林手機能打通了。”維吉納婷哼了一聲,說︰“好,我試試。”
維吉納婷果然撥通了李林的手機。沒等她開口,‘李林’先說︰“是維吉納婷吧,听說你找我,對不起,剛才手機關掉了,有什麼事你說吧。”
維吉納婷于是把客戶要求賠償的事說了一遍,問他怎麼處理。
‘李林’說︰“既然讓你負責營銷,那還是你說了算,你做決定吧。”
“這樣不太好吧……”維吉納婷說︰“那這樣吧,李總,還是把我的想法跟你說一下,我覺得貨場的規定是純粹的霸王條款,不合理也不合法,所以這個官司還是是要打的。但眼下,我認為客戶才是直接受害者,不管物流公司賠償與否,我們都應該先解決客戶這邊的問題。我的意見是首先全額墊付客戶這筆賠償款,然後再與物流公司交涉。您看呢,李總。”
“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就這樣辦吧。”‘李林’說。“噢,還有,維吉納婷,你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啊。我听李邁恩說,你整天撲在工作上,很勒奮。我听了很高興,但我也反對你這樣不顧命的工作方式,一定要注意身體,好了,我掛了。”
李林的話讓維吉納婷心里暖暖的,心想,總算沒投錯門,遇上一個知冷知熱的好老板,給這樣的老板做事,就是再苦再累也情願啊。
星期六這一天也不知怎麼了,竟有這麼多讓人不愉快的事。
這邊維吉納婷剛把客戶的事情處理好。那邊孫小民又出岔子了。巧得很,那天正好是孫小民所在的“妙聲”公司發放上年度獎金的日子。整個下午,大家都沒有心情做事,一顆心全撲在自己的年終獎上了。
說到年終獎發放,當初還鬧過許多不愉快。甚至一度影響到公司的工作和穩定。一般來說,年終獎金放在春節前發最好,因為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處處都要花錢,是辦大事或購買大件商品的時候。但對于企業來說,春節前也是員工跳槽最頻繁的一個特殊時期。許多想回家的員工會趕在春節前辭職,多買些年貨回家,過了年後再重新找一份工作做。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妙聲”公司老板紀曉光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對工資進行改革。他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計算出員工平均工資總額,然後一分為四。其中“計件工資”,(佔總額的一半)、“出勤工資”(佔總額的二成)均按月發放。而“年終獎”則放在過年時發放(佔總額的二成)也就是說,一個員工全年的工資的九成都在春節前兌現了。但是員工們也不傻,經過改革後的工資縮水百分之十,大伙心中都有數,于是紛紛向公司提出質疑。公司方說︰沒錯,還有“貢獻獎”沒有發。但領取“貢獻獎”是有條件的,首先,這筆錢決定放在來年四月份發放,其次,由于是“貢獻獎”,所以只發給在崗人員,中途辭職的員工一概沒有。這樣一來,就大大限制了那些提前辭職人員,你不是要走麼,那這筆錢就沒你的份了,就是這麼簡單。
當時,這個方案一出台,就遭到大部分員工的反對,甚至鬧到了工會和勞動保障局。工會和勞動局派員下來調查,老板紀曉光于是大呼委屈,說︰雖然這筆錢推遲幾個月發放,但一分沒少給。另外,公司還多拿出錢來提高了獎金額……
後來經有關部門調查後發現,果然不假,凡是堅持下來的員工都領到了獎金,而且多了將近百分之二十。于是有關部門便調過頭來做員工的思想工作,這麼一來,紀曉光不僅佔了主動,還落下個好名聲。
至于孫小民那邊,情況是這樣的。當時財務室內外都是等待領錢的員工,鬧嚷嚷得很是熱鬧,因為誰都想快點把該得的錢拿到手。孫小民是個安靜的人,所以一直呆在辦公室里沒出來。直到快下班時,部門文員張小姐進來問孫小民為什麼還不去領獎金時,他才恍然大悟說︰“沒听到叫我的名字啊。”
張小姐說︰“所有的人都領了,就你一個人沒領,還不快去。”
孫小民剛踏進財務室的門,會計小王就主動說︰“不好意思趙總監,你的獎金發放表還沒有造出來呢。”
孫小民一楞︰“為什麼,別人也有沒造出來的麼?”
會計小王說︰“就你一個人的沒造表,我問了老板娘,老板娘也沒說不給,只是說要等等再說。既然老板娘都這樣講了,我還能說什麼呢,所以……”
“不要再說了,我心里有數。”孫小民說。
走出了辦公室後,孫小民馬上給老板紀曉光打了電話,簡單問了一下情況。紀曉光忙說︰“不要誤會,不要誤會,我正在外面有事,等回去之後我再問問是怎麼回事好吧。”
別看紀曉光嘴上這樣說,其實孫小民心里已經有譜了。他知道,只要那筆貨款收不回來,那麼他這三萬元獎金也就別想領。反正他們會一直往下拖,會找出種種理由來,不是說沒時間,就是說︰“好,好,我會讓人補辦一下……”但就是遲遲拿不到手。
這些民營老板啊,全是兩付面孔對人,用得著時是一幅,用不著時是另一付。不過孫小民的情況又有點特殊,不是公司不需要他,而是公司想轉嫁一部分貨款風險。明知道這樣做會傷害了一個人才的心,造成的後果與損失也許會遠遠高于三萬元錢,但許多老板就是轉不過這個彎來。這就是許多民營企業始終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之一︰目光短淺,過于現實。
果然,當天晚上孫小民就做好了辭職的準備。其實他早就想走,有一家企業一直在挖他過去,待遇也比這邊好。可就是因為那筆貨款的問題一直不好意思開口,這下好了,是紀老板給他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理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