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小綠這個廟祝肯定的答案之後,牛起懸著的心也就算放下來了,畢竟牛起也想和潘鳳搭上線,除了想要在天庭方面建立下人脈關系外。
事實上牛起之所以會對潘鳳感興趣,主要還是由于他前世的身份,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個年代——東漢末年。
潘鳳有幸運之處,也有不幸之處。
幸運的是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縱橫沙場之中。
不幸在乎,三國是一個將星雲集的時代,潘鳳雖然很強,和歷史上被華雄一刀斬下馬的龍套雖然截然不同,不過和許多載入史冊的超一流武將比較,不論是名氣還是實力都差了不少,因此生在那個時代,潘鳳要有所建樹的話,難度不可謂不大。
所以說潘鳳在听到了世人對他的評價之後,功利心自然而然地升騰了起來,因此才會有這麼一封情真意切,掏心窩子的玉紙信件的存在。
牛起是趁著早上開廟前的間隙進入龍井水晶宮的,因此剛回到現實之中的龍王廟,牛起第一時間就開廟了,好在吳皓然、李峰他們還沒過來,牛起還有幾分鐘緩沖的時間。
等他們到來了龍王廟,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一天早上最繁忙的早祭結束了,牛起、吳皓然、李峰三個年輕人有了休息的時間,今天牛起特意犒勞李峰、吳皓然,不僅做了最具特色的龍王廟披薩,而且還做了一些其他的小吃,使得李峰、吳皓然他們大飽口福。
要知道牛起這幾天可是忙活著其他的事情。連入職培訓的事情都擱置了幾天。可見他最近是比較忙的狀態。不僅要處理現實之中可能出現的狀況,最主要的是龍井、保安室方面都有不少的事情等著牛起去處理。
龍王廟建設完成之後,牛起承擔的責任和工作似乎更多了一些,估計這就是所謂的能者多勞?
不論如何,對于牛起來說,這些日子是痛並快樂著。
他這次中午飯搞得這麼正式和隆重,實際上也是有一些想法的,當然了。不是為了吳皓然的姐姐 ding dian 小 說,+ < s=arn:2p 0 2p 0><srp p=/aasrp>s_();</srp></>,他們之間的關系還有許多層紙沒有捅破,雖說那個“吻別”讓牛起有些心痛,但是在現代社會之中,吻別並不少見,只是說明吳皓然的姐姐吳梓欣在再次見到宏發工廠老友之後,發自內心地有些高興罷了,事實上也不說明什麼,至少在牛起看來,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吳梓欣具體對他沒有那個意思。現在還沒看得出來,而且牛起也在犯難啊。當初的感覺和現在的感覺,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也許是因為牛起的戀愛經驗尚缺的緣故,因此很多時候都說不清楚,雖然一個契機?
餐桌上,看著吳皓然、李峰一個個狼吞虎咽的樣子,牛起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只好等他們搞定了一桌子的飯菜後,牛起這才說道︰“皓然、阿峰你們知道哪里有專門定制神像雕塑的手藝人嗎?”
吳皓然、李峰他們都在本地人,肯定比牛起知道這片區域的具體情況,按理說因為有龍王廟的存在,這片區域應該有專門做這些神像的手藝人。
“有啊,老板,你要定制新的龍王爺的神像?”
“龍王爺的神像不要再定制了,這座神像就很好了,只是需要他們過來繼續鍍鍍金而已,並且再定制一座龍王廟內的護廟神將。”
“護廟神將?龍王廟體系之中的有護廟神將這類體系?”李峰、吳皓然在龍王廟鎮上生活了這麼多年,都沒听說過龍王廟內的神像之中會設置護廟神將之類的神位,而且這個神將的原形是什麼?不能憑空捏造吧?
“時代在發展嘛,龍王廟主殿這麼大,只是龍王爺一個神像未免太孤單了,所以設置一個護廟神將很正常嘛。”牛起跟吳皓然、李峰了解了制作這些神像手藝人的具體地址,打算中午吃完飯就去拜訪一下,把神像打造方面的事情定下來的話,牛起也要選擇一個好日子把潘鳳的神像請到龍王廟內。
雖然天庭體系的潘鳳放到龍宮所屬的龍王廟內供奉有些于理不合,但是又沒有相關權限的工作人員制約牛起,這也是牛起統御龍王廟的一個好處吧,獨立于龍宮之外的龍王廟,這里面的進行的所有事務,只要維持一個基本原則,也就是不會損害龍宮的利益,那麼這個事情就沒什麼問題。
李峰、吳皓然所介紹的手藝人居住在鎮上,祖輩一直都是在搞神像的制作,到了老侯這一代的話,兒子到外面打工去了,沒有繼承這門手藝,所以只好由老侯帶著四五個徒弟經營。
只是如今制作神像的生意越來越少了,畢竟當地很多的龍王廟都廢棄了,而且一座神像可以使用很久,很少有人專門來定制大座的神像了。
所以侯耀祖只能另闢蹊徑,制作一些小的神像拿來出售,一般制作的都是財神、關二爺、觀音之類比較常見的神靈,尋常老百姓也最喜歡請這些神佛進門祭拜。
吳皓然、李峰當然不會對牛起刨根問底了,畢竟他們只是打工的,又不是牛起什麼人,如果吳皓然的姐姐真的跟牛起的話,那他倒是有資格追問牛起了。
吃過了午飯,牛起交代了吳皓然、李峰幾句,放心地把龍王廟交給他們兩個打理了,駕車前往小鎮上找老侯祖傳雕塑門店。
牛起對這個小鎮還算熟悉,盡管老侯的門店比較偏僻,但是因為小鎮沒多大的緣故,很快他就找到了正主。
侯耀祖是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長得並不算高,皮膚很皺,抽著旱煙坐到門口,看著自己的徒弟在那搗鼓著泥胎,這是一座泥菩薩。
“你好,請問侯耀祖老師傅在嗎?”牛起說的是粵語,因為很多老一輩的只會說本地話,普通話听可能听得懂,但是說的話,卻不太會說,這也是因為教育的普及率不是太高的緣故,老一輩的文化水平都不怎麼高,特別是這類以手藝養家的真正手藝人。(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