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錦閉上眼楮,等待鞭子落下,此時她的面容和心潮皆如止水般平靜。
她有御賜的封號,別說明華郡主,就是李太貴妃下令打她,也要有充足的理由、充分的證據。她有直接上書皇上和陸太後的權力,可以直接申訴。
就算瓖親王府和李太貴妃以明華郡主不懂事為由辯護,只要也堅持,明華郡主肯定討不到便宜。明華郡主猖狂習慣了,肯定不會考慮到這些。
鞭子沒落下,被一根草繩纏住了。听到眾人驚呼,汶錦才睜開眼楮。
用草繩纏住鞭子的人是鳳球,剛來伺候周氏不久的一個丫頭。
鳳球一身普通丫頭的打扮,身材又壯實,一看就是低等丫頭。她居然敢阻攔明華郡主打人,真是不要命了,不說別人,就連清華郡主都為她捏了一把汗。
汶錦抬起頭,看到鳳球一臉淡定,松了一口氣。
單看鳳球如此平靜,汶錦就知道她絕不是愚忠護主的傻子。她之所以敢阻止明華郡主,是因為她有堅實的後台,根本不把明華郡主和李太貴妃放在眼里。
周氏被別有用心的海老太太等人帶到瓖親王府赴宴,看上去毫不在意,看到汶錦即將挨打也不驚急,就是因為有鳳球在。
鳳球的主子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賤人,你敢攔本郡主?”明華郡主的鞭子被纏住,用盡力氣也沒抖開。
“真是煩人。”鳳球突然松開草繩,明華郡主差點踉蹌幾步,差點摔倒。
明華郡主破口大罵,又要掄鞭子,被李太貴妃以眼神制止了。
鳳球是伺候周氏的,敢在瓖親王府當著李太貴妃阻攔明華郡主,並不是愣大膽,而是有恃無恐。換句話說,她根本不把在場的人放在眼里,包括李太貴妃。
所以,李太貴妃在不知道鳳球的後台是誰時,不會跟鳳球一般見識。
“有話就說,別動不動就撒潑。”清華郡主很不憤,上前去扶汶錦。
李太貴妃冷哼一聲,“清華,你也太沒規矩,我說讓她起來了嗎?”
清華郡主很不憤,看到銘親王妃給她使眼色,才很不情願地退下了。
李太貴妃年幼時就驕縱猖狂,很不情願地嫁給先皇做側妃,又與皇後之位失之交臂。她費盡心思,她的兒子也沒登上皇位。因此,心里藏了太重的怨氣。
相比李太貴妃,陸太後卻是一個勝利者。她的出身、才情和樣貌哪一樣也比不上李太貴妃,可她自從嫁給先皇,就一直壓著李太貴妃。
陸太後經常告戒銘親王妃和清華郡主等人,要規避李太貴妃的鋒芒。一重身份就能壓她一輩子,讓她直到老死也遜人一籌,在小事上讓她一步不傷根本。
在朝在野,不談身份,單說口碑和聲望,李太貴妃永遠比不過陸太後。
大勢已贏,一些小事還有什麼好計較的?這正是陸太後的聰明之處。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明華郡主沖清華郡主咬牙冷哼。
清華郡主強壓怒火,說︰“回太貴妃娘娘, 瀅縣君是聖上欽封,在西南省時,她曾任治河監理,對治理羅夫河貢獻不小,還請太貴妃娘娘……”
李太貴妃眯起眼楮,怒問︰“你眼里還有沒有長輩?你皇祖母是這麼教你規矩的嗎?我跟 瀅縣君無私仇私怨,懲罰她也是按規矩辦事,用得你來教嗎?”
汶錦沖清華郡主感激一笑,微微搖頭說︰“今天這麼多人在場,想必公道也自在人心。太貴妃娘娘教導我規矩,讓我認識自己的罪過,定不會隨意冤枉。
只是我確實不知自己所犯何罪,無人明示,只會繼續僵持,耽誤太貴妃娘娘的時間。還有,若太貴妃娘娘想治我的罪,應該通過官府和太後娘娘。”
“你這個賤人……”明華郡主又要掄鞭子,見李太貴妃瞪她,馬上就安靜了。
李太貴妃在瓖親王府給汶錦下馬威實屬無奈,傳出去,必會有人說她倚老賣老、仗勢欺人。可她已忍無可忍,再不發作,她這口氣更爭不上來了。
能把京城的貴婦貴女聚在一起的聚會不多,她必須抓住今天這個機會。
“沒想到 瀅縣君的嘴竟這般硬,在瓖親王府,當著哀家的面還敢狡辯。也罷,哀家看你年幼,就訓導你做個明白人,只是哀家訓導人可是有代價的。”
汶錦觸到清華郡主給她使眼色,讓她服軟認罪,她微微搖頭,暗哼說︰“敢問太貴妃娘娘訓導的代價有多大,若小女負擔不起,就不勞駕太貴妃娘娘了。”
“你膽子真不小。”李太貴妃暗暗咬牙,她沒想到汶錦敢這樣對她說話。
看到汶錦這般神態,李太貴妃想起了一個人,一個幾十年杳無音信的人,心里頓時感覺不妙。她又看向周氏,仔細端詳,越看越感覺心里不舒服。
周氏上前施禮,說︰“若太貴妃娘娘不直言我女兒的罪過,非讓我們猜,我們母女只能說恕不奉陪。我們母女都有御封加身,瓖親王府的勢力就是再大,也不敢要我們母女的命。今天走出瓖親王府的大門,我們自會到順天府請罪。”
明華郡主被人捧習慣了,今天落了面子,忍得很辛苦,听到周氏的話,她氣得直跺腳,“你們今天休想走出瓖親王府的大門,來人,給我把她們綁了。”
李太貴妃和瓖親王妃同時瞪向明華郡主,準備動手拿人的下人也消停了。
周氏是不示弱的人,今天心里有底,更不會被明華郡主的氣勢嚇到,她冷笑道︰“清華郡主和明華郡主都是親王府的郡主,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鳳球撇嘴說︰“有些人就是欠揍,可能是知道我三個月沒打架、沒打人了。”
“狗奴才,你敢在瓖親王府猖狂?”明華郡主自幼脾氣就大,這些年千恩萬寵也確實把她慣壞了,今天沒抽汶錦幾鞭,她都快憋死了。
鳳球只是奴才,不象周氏和汶錦都有御封,她就想拿鳳球開刀。
她鞭子掄起來,才知道自己選錯了發泄的對象,而且是大錯特錯。
明華縣主的鞭子朝鳳球抽下來,鳳球輕飄飄躲過,順手甩出一條汗巾。汗巾不只纏住了鞭子,還纏住了明華郡主,而另一頭則握在鳳球手里。
“掛哪里?”
周氏皺眉道︰“哪兒也別掛了,把人放了吧!今天瓖親王府宴請了這麼多有頭有臉的人,宴席沒赴,就讓人看了這麼大的熱鬧,傳出去會讓人笑話的。”
李太貴妃想給汶錦下馬威,沒想到汶錦和周氏都沒有懼怕請罪的意思,還把她曬起來了。看樣子,周氏母女是不準備給她台階了,這令李太貴妃懊惱氣悶。
銘親王妃推了周氏一把,又沖李太貴妃陪笑道︰“太貴妃娘娘肯訓導晚輩是她們的福氣,任是誰也該感恩戴德。可周夫人和 瀅縣君都不知道自身犯了什麼罪,說不定這其中真有誤會,不如太貴妃娘娘就多教導她們幾句,跟她們直說。”
“請太貴妃娘娘明示。”周氏接到銘親王妃的暗示,也擺出示弱的態度。
汶錦挑嘴輕哼,行禮道︰“請太貴妃娘娘明示。”
李太貴妃問汶錦可知罪,問話的態度很強硬,就象她真的犯了大錯一樣。
周氏和汶錦都不知道她們怎麼惹上了瓖親王府和李太貴妃,看到銘親王妃給她們使眼色,她們才意識到現在是無風偏起浪,她們被人無中生有陷害了。
向李太貴妃低頭是想盡快知道這其中有什麼陰謀,不想再僵持下去了。
李太貴妃瞪了瓖親王妃和明華郡主一眼,心里更加氣惱。這母女二人一個象個悶葫蘆,一個脾氣粗橫火爆,都是不會看勢頭的笨人。
她們要是善于周旋,她也不至于被周氏將了一軍,變主動為被動。
“不是哀家不想教導她們,是她們太不懂規矩,居然對哀家無禮。”李太貴妃處處爭鋒習慣了,被周氏母女弄得很沒面子,她還是要佔上風。
“柱國公夫人,你替哀家說。”
周氏和汶錦互看一眼,心里都明白是被柱國公府的人陷害了。海老太太等人究竟給她們母女挖了什麼陷阱?還值得借助李太貴妃和瓖親王府力量。
海老太太很猶豫,一臉訕笑,不知該如何開口。當著這麼多人,也她把那件事說出,就算能徹底打壓汶錦和周氏,她也會背上欺負庶房媳婦和孫女的罵名。
“我來說。”甦氏早等不急了,要做出頭鳥,看到海琪給她使眼色,她又換了一副謙恭的笑臉,“稟太貴妃娘娘,就由妾身替我們家老夫人來說吧!”
“好,詳細些。”
甦氏清了清嗓子,說︰“那日在宮中赴宴回來,妾身就听到了一些閑話。說外面有人傳言臨陽王殿下求太後娘娘把柱國公府二房嫡女指給她為正妃。
妾身一听就覺得不對勁,高高在上的臨陽王殿下怎麼會求一個要才無才、要貌無貌,出身更是一般,勉強有個封號的女子為正妃呢?
妾身預感到這其中有誤會,就稟報了我們府上的國公爺和老夫人。他們都不相信,這讓人去追查,還把二老爺請進府中查問,二老爺竟然絲毫不知道情。
更奇怪的是這些閑話很快就在京城傳開了,有人不憤不服,替臨陽王殿下不平,就刨坑問底,沒想到最先傳出這話的人竟然是臨陽王殿下隨從。
後來,還是我們府上國公爺說這會不會是有人仰慕臨陽王殿下,編出莫須有的事,再把假話傳得沸沸揚揚,又把矛頭指向臨陽王殿下的隨從呢?我們老夫人覺得國公爺的話有道理,就讓人秘密調查此事,很快就查出來了。
原來這給臨陽王殿下造謠的人正是我們府上的二太太和 瀅縣君,是 瀅縣君迷戀臨陽王殿下,想嫁給臨陽王殿下做正妃,才編出了這等謊話。
我們府上都覺得這件事太大,怕惹來禍事,不敢隱瞞,才把這件事報給了瓖親王妃。妾身只求太貴妃娘娘明斷是非,趁這麼多人在場,公開申明此事,別讓那身份低微,卻兩眼望天的無恥小人折辱了臨陽王殿下的清名。”
汶錦和周氏相視一笑,雖說她們笑的意思不一樣,卻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態。李太貴妃神色厲厲,還以為是多大的事呢,原來是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若隔牆有耳,蕭梓 听到甦氏這番話,又該做何感想呢?
那些話明明是蕭梓 放出來詐某些人的,甦氏等人卻把那些話安到了汶錦和周氏身上。這下好了,連李太貴妃這條大魚都詐出來了,看他怎麼收網吧!
眾人听到甦氏的話,各色目光投向汶錦母女,對她們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 瀅縣君,你听清楚了嗎?”
“回太貴妃娘娘,小女听清楚了。”
“你可知罪?”
“小女不敢領罪,天地良心,請太貴妃娘娘明查。”
“祖母,別听這賤人狡辯,那些話肯定是她胡編出來,就是想以假亂真,妄想嫁進臨陽王府。”明華郡主沖汶錦恨恨咬牙,想用天下最惡毒的話辱罵汶錦。
“父親是低賤的庶子,母親出身卑賤的商戶,就算你們都有御封在身,也改不了你們一家低微的出身。就憑你樣的貨色,也想嫁入王公勛貴之門。”
汶錦微微一笑,高聲道︰“我想明華郡主肯定是誤會了,在座的人恐怕也沒听清楚。我用天地良心賭誓,除了我想否認這番話是我說的,還有一重意思。那就是我從未仰慕過臨陽王殿下,也不想嫁入臨陽王府,天地良心,信不信由你們。”
“閨閣女兒不懂規矩,嫁不嫁也是你能隨便說的嗎?”海老太太拿出長輩的威嚴斥責汶錦,“我們早起查證這些話確實是你說的,你還想狡辯嗎?”
周氏瞪了汶錦一眼,恨恨一笑,“你真是不懂規矩,怎麼能隨便說嫁與不嫁呢?你要是個有本事的,應該設計與臨陽王殿下偶遇,弄出一些……”
“娘,慎言慎言。”汶錦真為周氏過于爽快頭疼。
她想埋汰海老太太為嫁進柱國公府未婚先孕之事,居然拿自己的女兒做伐子指桑罵槐。說不定蕭梓 就躲在暗算偷听,讓他听到這些話,還不笑掉大牙。
李太貴妃冷笑點頭,“哀家听明白了,你說天地良心,是賭你自己從未有嫁進臨陽王府之心。臨陽王出身尊貴,又得皇上寵信,你為什麼不想嫁,跟哀家說說。若說得合情合理,哀家就不追查你胡言亂語之罪是了,好不好?”
“小女不知道怎麼說,只好緘默,請太貴妃娘娘恕罪。”
汶錦也知道李太貴妃存心想刁難她,或者她們還有更深的陰謀。被身份比她尊貴的人刁難,她沒有更好的方法回避,若有更深的陰謀,她倒很想挖了挖。
李太貴妃冷眼看著汶錦,心里更加氣惱。她沒想到汶錦軟硬不吃,倒讓她踫了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她自恃身份,有些事不好說,可這小丫頭非逼她說。
“你否認自己胡編謠言,又說自己不想嫁給臨陽王,可矛頭又指向你,哀家問你理由,你又不知道怎麼說,這不是很矛盾嗎?難道你有難言之隱?”
李太貴妃畢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有些話,尤其關系到女孩的名聲,她不能隨說。皇家女眷是臣子女眷的表率,言多必失,只怕被人揪住把柄。
甦氏听到李太貴妃的話,暗暗興奮,趕緊給葉姨娘使眼色。
“稟、稟太貴妃娘娘,賤妾有話要說。”葉姨娘慌忙跪下,做了自我介紹。
又跳出來一個。
汶錦沖周氏眨了眨眼,只可惜葉姨娘這條魚不算肥。
李太貴妃知道葉姨娘要說什麼,挑起嘴角,點頭一笑,“你說吧!”
“稟太貴妃娘娘, 瀅縣君在西南省時,曾與船工之子有過肌膚之親,兩人多次私會,還寫下了婚書。”葉姨娘講了唐二蛋救汶錦之事,又把婚書呈上來。
汶錦緊緊皺眉,當時朱嬤嬤不是說把婚書毀了嗎?怎麼葉姨娘手里還有?葉姨娘只呈上了一份,另一份呢?難道葉姨娘這時候還留了一手?
“她們定親時日不長,那唐二蛋就沒在蹤影。他傻乎乎的,可能是出門走丟了,或是讓野獸吃了。為此, 瀅縣君還哭過幾次,顯然對唐二蛋情深意重。後來,她就住到了廟里,回來之後,再沒提過唐二蛋的事,想必是……”
“你這個賤人,你再胡說八道,我撕爛你的嘴。”周氏忍無可忍,要撲上去打葉姨娘,被汶錦拉住了,“姑娘的清名關系到二房的名譽,你不懂人事嗎?”
此時,汶錦確定周氏不知道蕭梓 就是唐二蛋,看到蕭梓 還沒跟周氏說起。
原來甦氏和海老太太等人把這件事當成了汶錦的污點和把柄,這回好了,有熱鬧看了。這樣的熱鬧想必臨陽王殿下不會錯過,他也該現身了。
“這件事不光賤妾知道,秦姨娘母女也可以做證。”葉姨娘果然夠蠢,她沒明白周氏的意思。她被甦氏等人利用栽髒汶錦,海璃不跟著吃虧嗎?
葉姨娘是海誠的妾,海璃也是二房的姑娘,她這等于往自己身上潑髒水。
“秦姨娘,你快出來做證。”甦氏又趕緊給秦姨娘使眼色。
海珂拉著秦姨娘後退了兩步,面露猶豫。看樣子,甦氏和海老太太等人許諾了她們母女條件,或是威脅了她們。她們母女不笨,可此時卻是被逼無奈。
甦氏叫了秦姨娘幾次,秦姨娘猶豫再三,直到李太貴妃親自點她的名,她才回話。她實話實說,還指明葉姨娘擅自做主,為汶錦和唐二蛋寫了婚書。
听說汶錦曾跟船工的兒子定親,眾人議論聲更大,投向汶錦和周氏的目光更是輕蔑多于同情。連銘親王妃和清華郡主都倍感無奈,心里替汶錦惋惜。
周氏陷于被動,氣得臉都青了,若不是鳳球攔著,她真要發作了。看到汶錦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周氏被氣惱憤恨充斥的內心又多了幾分納悶。
李太貴妃搖頭一笑,問︰“ 瀅縣君,她們說得可是真的?”
“稟太貴妃娘娘,口說無憑,都寫過婚書了,上面有兩個人的手印,還能有假嗎?”甦氏好不容易抓住了機會,極盡能事埋汰汶錦,想把她的污名坐實。
海琪是柱國公府長房嫡長女,是海朝和海老太太及海謙夫婦花費苦心培養的名門閨秀。沒想到汶錦一回來就壓了海琪一頭,這讓他們如何能容忍?
最近京中傳言四起,他們終于找到了扳回一局的機會。正巧李太貴妃和瓖親王府也為傳言煩惱呢,他們一拍即合,就聯手演了今天這場戲。
汶錦嘆了口氣,點頭道︰“是真的。”
“那你打算怎麼辦?”李太貴妃此時倒成了一位和善的長輩。
“小女不知該怎麼辦,請太貴妃娘娘訓導。”汶錦一臉楚楚可憐之色。
既然你們爭著往坑里跳,不推你們一把,也對不起你們。
李太貴妃笑了笑,說︰“你既然和唐二蛋定了親,就是唐家婦了,不管你多麼不甘心,也要恪守婦道。這樣吧!哀家做主這份婚書生效,若唐二蛋走失,你就等他回來,做他的妻子。若他死了,你就算是他的遺孀,這他守寡。
臨陽王殿下求太後娘娘把你指給他做正妃那件事,不管是不是你說了,哀家都不追究了。你年紀不大,為一個船工的傻兒子守寡,也確實委屈你了。”
周氏憂心著急,趕緊跪下,“太貴妃娘娘,那份婚書本來是葉氏胡……”
“娘,你別說了。”汶錦靠在周氏肩上,給周氏使了眼色。
一個婆子匆匆跑來,附到李太貴妃耳邊低語了幾句。
李太貴妃冷笑道︰“這叫什麼事?太後娘娘指婚不算數嗎?”
“出什麼事了?祖母。”
“逍遙老王妃回來了,听說太後娘娘把連潔郡主指給臨陽王為側妃,就訓子罵媳地鬧開了。”李太貴妃撇嘴冷笑,“看來逍遙老王妃是不想讓連潔縣主給哀家的孫子做側妃了,這不是要落哀家的臉面嗎?那哀家就把柱國公府長房長女海氏和洛川郡主指給他做側妃。明華,你替祖母給太後娘娘寫份折子,呈上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