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誠畢竟是男子,拋開庶子與嫡母的關系不說,他也不可能跟海老太太公堂對陣,因為好男不跟女斗,何況海老太太還是粗橫不講理的滾刀肉。
再說,他又是官身,是讀書人,絕不會放低身價跟海老太太打口水官司。即使他能為自己辯白,跟一個凶蠻的女人,跟他的嫡母對簿公堂,于情于理,他都佔不到便宜。何況海老太太挑這個時候,就是要撕破臉,拼個魚死網破。
這時候就該周氏出面了,汶錦想長長見識,也跟來助陣了。
做為庶子,海誠功名加身,也是很出息的,而且他也是正直之人。不管是畏懼禮數規矩,還是出于孝道大義,或是他念及風評官聲,他不會不敬海老太太這個嫡母。海老太太恨庶子超過嫡子,又不能成為海謙的助力,就出此下策了。
這確實是下策。
敗壞海誠的名譽,影響吏部他的考核,從而導致他仕途失利,柱國公府的聲威就不受損嗎?或者說海老太太等人不在乎這些,他們有更重的籌碼。
去順天府的路上,汶錦和周氏都面色沉謹,各想應對的招數,一路無話。
“娘,今天我們不能回柱國公府了,我們……”
“我已經安排好了,去你二舅家,那座宅子離國子監不遠,你哥也住那里。”
汶錦輕嘆一聲,“恐怕今後我們也不能回柱國公府了。”
“不回去就不回去,怕什麼?大不了分家。今天的事鬧開了,我跟官府把話說清楚,誰都休想再讓我屈服收場。你大舅家在城北有一座宅子,你二舅家在國子監附近有宅子,我的宅子離國子監也不遠,都是五進的院落,哪一座比柱國公府都不小。我的宅子這些年一直出租,不能馬上收回來,我們就住你二舅家。你二舅一家就五口人,沒有妾室和庶出子女,很清靜,我們住進去正好熱鬧。”
“娘有打算就好,秦姨娘和二姐姐怎麼安置?”
周氏冷哼一聲,說︰“要麼回娘家,要麼回柱國公府,這件事交給你父親處理吧!他的妾室、他的女兒由他安置,總不能讓我把她們帶到你二舅家。”
汶錦點頭一笑,說︰“既然娘做了最終的打算,我們今天也就無須客氣了。”
母女二人達成共識,對海老太太及柱國公府眾人也就無須客氣了。
她們來到順天府衙門,沒見到哭罵吵鬧的海老太太,也沒有圍觀者,過往的行人不少,卻沒人議論此事。這出乎周氏母女意料之外,也令她們很驚訝。
臨陽王府那名侍衛說海老太太來告海誠忤逆不孝,連陸太後都驚動了。怎麼此時卻如此安靜?好像侍衛說的事根本沒發生一樣,侍衛不可能騙她們吧?
一名衙役出來,問︰“是周夫人和海四姑娘吧?”
周氏點點頭,“听說柱國公府老夫人告海大人忤逆不孝,海大人正是我們家老爺。他被人誣告,氣得吐了血,正在醫館治療,我們母女是來替他辯白喊冤的。”
“二位內堂請。”
“知府大人斷案不是在公堂嗎?去內堂做什麼?”
衙役笑了笑,說︰“斷案確實在公堂,可知府大人怕其中有誤會,沒接柱國公老夫人的狀紙。陸太後听說此事,就讓臨陽王殿下過問,不公開審理,也就無須升堂了。臨陽王殿下正在內堂等二位,柱國公府的人也在,二位去听听吧!”
周氏松了口氣,向衙役道了謝,又握住女兒的手輕輕捏了一下。汶錦明白周氏的意思,無奈暗嘆一聲,跟在周氏身後向內堂走去。
內堂里,蕭梓 高坐內堂主座,兩側各坐一名師爺,還有十幾名黑衣暗衛分列兩側。本來內堂的光線就暗,在他們襯托下,這內堂就變得黑暗陰冷了。
海老太太所出的長子海謙、三子海詔都躬身垂手站立,想必是來給海老太太助威的。海老太太不顧年邁,跪在冷硬的石灰地上,陪她跪著的是海謙的妻子甦氏。相比海老太太的無知無畏,海謙、海詔和甦氏面對蕭梓 就顯得膽怯了。
來順天府告海誠忤逆不孝是海謙和甦氏鼓動的,海詔跟著來起哄。他們的用意只是想敗壞海誠的名聲,影響他此次述職考核,讓他失去升遷的機會。
海謙知道陸太後的鑾駕會從順天府門口經過,就讓甦氏陪海老太太趁鑾駕經過時喊冤,讓陸太後和皇上厭棄海誠。事情按他們預計的方向發展得很順利,陸太後確實很生氣,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陸太後會讓蕭梓 過問此事。
陸太後之所以回京,就是因為下個月皇族要為幾位皇子、王爺及王府世子選妃。無正妃、無側妃、無侍妾又實權在握的臨陽王無疑是諸多名門閨秀關注的熱門人選。朝野諸多名門旺族十之八九都想結交臨陽王,聯姻無疑是最好的契機。
柱國公府適齡的女孩不少,若能選上幾個,哪怕是做側妃和侍妾,也能一掃柱國公府的頹敗低迷之氣。為了能攀上皇家的高枝,柱國公府也做了不少準備。
海謙和甦氏都是兩眼望上的人,他們的嫡長女海琪是柱國公府的大姑娘。海琪不只相貌姣好,還是聰慧好學,海謙和甦氏為教養她向來不惜血本。海琪也沒辜負父母家族的期望,她現在已是京城有名的才女了,仰慕者多不勝數。
海琪今年十七歲了,她還沒談婚論嫁,就是在等皇族貴人們選妃。柱國公府不景氣,海謙
柱國公府不景氣,海謙官職也低,但錦鄉侯府是她的外祖家,那可是世襲罔替的爵位。
另外,海貴妃是她的姑母,甦賢妃是她的姨母,和忠順伯葉家及葉淑妃也是比較實在的親戚。有這些人關照她,為她鋪路,足已提高她的身份了。
柱國公、海老太太、海謙夫婦和海琪看好的人就是蕭梓 。
別看蕭梓 不是皇子,他的封號、份例、供給等同于皇子,他本身比皇子更具有優勢。且不說皇上封他為臨陽王的喻意,只說他現在掌控皇朝暗衛,以及他辦大案展現出的殺伐決斷的能力,新皇只要不是他的政敵,就會重用他。
天不作美,今天,他們落到了蕭梓 手里,盡管他們是原告,但也不光彩。
“稟殿下,周夫人和海四姑娘到了。”
蕭梓 嘴角噙起淺笑,他一改庸懶冷漠的模樣,坐直身體,“請進來。”
周氏和汶錦進來,給蕭梓 行了跪拜大禮,免禮起來之後,又安靜而規矩地站立,自始至終,她們母女都沒看海老太太等人一眼,就好像他們不存在一樣。
海謙冷哼一聲,咬牙道︰“你看看,你們都看看,這離家十來年,今天回來見到嫡母,不行禮、不問安,這是哪門子的規矩?這不是忤逆不孝是什麼?”
蕭梓 笑了笑,說︰“本王以為此時若不在順天府的內堂,而是在柱國公府的正房,周夫人及海四姑娘見了柱國公府的老夫人肯定要行跪拜大禮。”
汶錦覺得蕭梓 的話很中听,抬頭看了他一眼,又淺淺一笑。這是她第三次見蕭梓 ,而不是唐二蛋,她突然覺得蕭梓 和唐二蛋一樣順眼了。
在城門外被他戲弄的時候,她還挺煩他呢,這女孩子的心變得也真快。
“殿下說得對。”周氏沖蕭梓 福了福,轉身狠啐了海謙一口。
一路奔波,周氏很上火,剛進京城又遇到了這樣的事,她火氣就更大了。所以,她吐出來的痰顏色重、份量重、落在海謙臉上的力度也很重。
海謙、甦氏和海老太太都怒了,可蕭梓 在場,他們敢怒不敢言。海詔見海老太太等人都忍了,就更不敢吭聲了,躲到門口和三等侍衛低聲說話。
“真是商戶出身、不懂禮數。”海謙一臉嫌惡惱恨,低聲斥罵了周氏幾句。
周氏沒理海謙,見他剛把臉上的痰擦干淨,她又一口沈痰吐上去,比前一口的力道更重。海謙忍不住了,要追打周氏,一只碗蓋打到他腿上,他就跪倒了。
“海大人在工部這幾年可沒什麼長進哪,連嚴尚書都這麼說,恐怕今年的考核又嘉獎升遷無名了。”蕭梓 笑意吟吟,說出來的話卻直扎人心,“海誠功名加身,起點卻比你低,他在西南省這些年努力務實,同僚百姓有目共睹。”
“多謝臨陽王殿下肯定家父。”汶錦沖蕭梓 深施一禮,以示感謝。
周氏也給蕭梓 行了禮,說︰“不是妾身自夸,我家老爺確實是忠直實誠之人,絕無私心歹意。他一心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謀福祉,總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皇上公正英明,以次特詔他回京述職,必會嘉獎,正因為如此,才惹來忌恨。”
海老太太看了蕭梓 一眼,見蕭梓 面帶微笑,就開始撒潑了,“賤人,你說什麼?說我誣陷他?說我忌恨他?你真是虧了心了。我是他的嫡母,他這些年沒在我跟前伺候,沒給我寫過一封家書,沒給我送過一份壽禮,逢年過節也沒孝敬過我。你把他叫來,我跟他對質,讓他親口說說我是不是誣陷他。”
汶錦撇嘴一笑,說︰“這些年,我父親遠在西南省為官,替皇上治理一方百姓,這是忠君。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他分身乏術,自不能在長輩面前盡孝。話又說回來了,若做長輩的愛護于他,他會不心心念念想報答嗎?
一封家書費不了他多少時間,他為什麼不寫,恐怕你們比我這個晚輩更清楚原因。至于壽禮和孝敬銀子,不用我父親過來對質,我就能說清楚。我父親一年的俸銀大概四五百兩銀子,這幾年才多了一些,吏部有賬可查。
除去上下應酬打點,給自己留一些零用錢,剩余的銀兩每年都送到府里當孝敬。這三年沒往府里送銀子,是因為我們一家在西南省的日子很不好過。柱國公府祖上留下的產業不少,紅利出息理應有二房一份,這些年公中分給過我們家銀子嗎?三姑娘在我們家住了將近一年,花費不少,三房付過二房銀子嗎?”
“小賤人,你……”海老太太听汶錦這麼一說,氣急敗壞,忘了自己身處何地,想撲上來撕打,被一名暗衛抖起袖子掀了一個跟斗,摔得鼻清臉腫。
甦氏趕緊扶起海老太太,幫她擦臉抹淚,拍打順氣,低聲安慰。海老太太領教到暗衛的厲害,害怕了,喘著粗氣不敢再出聲。
“海謙,你看好令堂,本王受太後娘娘之托過問此案,只听事實,不想看她無理取鬧。若她再蠻橫撒潑,本王直接讓人賞了板子,可就傷了海貴妃和憫王殿下的臉面了。柱國公府不在乎這些,憫王殿下會怎麼想?還是收斂一些為好。”
“是是是,臨陽王殿下教訓得是。”海謙見蕭梓 不給他臉,也不買柱國公府的面子,便低聲說︰“瓖親王府的高姨娘與家母私交甚篤,家母……”
蕭梓 皺眉搖頭,隨後放聲大笑,“本王還奇怪柱國公府一家子人怎麼會鬧出這種鬧劇,原來是高姨娘,她這幾年比較得寵,手伸得也太長了。令堂怎麼說也是公爵夫人,竟然和我們瓖親王府的姨娘私交不錯,真是太高抬高姨娘了。”
高姨娘是瓖親王的寵妾,是秦奮同父異母的姐姐。幾年前,汶錦跟秦家人起了沖突,海誠袒護女兒,就跟秦家人斷了來往。
秦奮在西南省做了郡守一年,因政績太差,又貪財好色,遭人彈劾,回了京城,現在一直賦閑在家。為此,高姨娘怨恨海誠一家,就和海老太太等人交好了。
“蠢貨。”汶錦暗罵海謙。
這海謙真是愚笨不堪,難怪柱國公府這下坡路走得如此暢通無阻。
海謙听出蕭梓 話里的諷刺之意,忙施禮道︰“臨陽王殿下,下官……”
“你一會兒再說,本王先處理一件家事。”蕭梓 沖暗衛招了招手,說︰“你回瓖親王府跟王爺說高姨娘插手柱國公府家務事,惹出了麻煩,我要打她三十大板,把她遠遠發賣了。王爺要是不高興,你就說我孝敬他兩個美人,晚上送過去。”
------題外話------
此文原計劃二百萬字,壓縮了不少,希望親們不要嫌進展太快。
我這幾天會有一天斷更,十月初一是給先人送寒衣的日子,我要回老家上墳。
這只是計劃,現在更新不多,能不斷就不斷。</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