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吵小鬧,倒也不是為一種樂趣。又是數日過去,江南近在咫尺,很快,便即將到達第一站“揚州”。作為江南的第二大城市,揚州自有揚州美,百余年間,引無數文人墨客為之競折腰。
與滄州重視發展商業不同,揚州則更看重士子的地位。“學而優則仕”,則是揚州百姓們心中的標準之一。因此,這里私塾林立,連女兒家,也得送進書房。若是斗大的字不識半口袋,便會引得街坊笑話。
作為讀書人的天堂,揚州最適合發展文化產業。諸如筆墨紙硯,文人書畫,是揚州街頭最常見的物品。連平日里不大喜歡學堂的嘉怡,在听得昭文太子這番解釋後,也對讀書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看來,平日里,我缺的不是讀書的能力,而是讀書的氛圍。”說這話時,嘉怡將視線聚焦到修文身上,仿佛缺少讀書的氛圍,是修文的錯。
“哎?你看我做什麼!”修文有些慌亂,這一路,他得罪嘉怡太多次,雖然不敢再胡亂開口,惹她生氣,但並不等于,他能接受被嘉怡任意貼標簽,“嘉怡妹妹,我可是有認真學習的,不信,你問太傅。”
提到太傅兩個字,嘉怡的好心情便消失掉了一大半。為防嘉怡再次生氣,昭文太子趕緊岔開話題,替修文解難,“這段時間,似乎沒有看到太傅。”
“有呀!喏,跟王叔待在一塊兒。”修文掀開車簾,探出小腦袋,用手指了指後方太傅的身影,打趣道,“約莫著,此時此刻,太傅心里很興奮。”
興奮只是猜測,但或多或少,太傅的心里還是有一絲期待。作為曾經的狀元,揚州,是太傅心里的聖地之一。當年,他遠在漢中,期盼著某一日能一舉成名時,便種下了一顆仰慕揚州的心。
“不出半日,便能到揚州,不知太傅心里可有何想法?”莊親王左手持扇,右手勒住馬韁,挺直後背,拿出氣場,與太傅交談。因著昭文太子的關系,莊親王對太傅有三分敬仰,七分推崇。
“听皇上說,會在揚州逗留十日。”提到揚州二字時,太傅的聲音里有掩藏不了的喜悅。離夢想之地越來越近,喜悅與緊張並存于心間。“微臣沒有別的想法,只想找處酒樓,與文人們切磋一番。”
“太傅好雅興,到時候,可否帶上本王?”莊親王收回折扇,滿臉笑意,“本王也想與文人們一較高低,試一試這江南才子們的真是水準。”
“甚好,王爺願一同前去,實乃微臣之幸。”不過兩三句話,太傅便與莊親王拉近了距離。不僅如此,太傅還微微開口,談道,“古人雲,煙花三月下揚州,我們這算七月下揚州。”
離揚州越近,寧�心里越是忐忑。每隔一兩月,但凡閑來無事,他便會到揚州城內逗留三五日,久而久之,這揚州城,也算摸了個熟。本是普通一件事,此刻卻成了他的心病,這揚州城里,會不會有第二個孫小小?
“二弟,你在想什麼?”見寧�分了神,寧遠拍了拍他的肩膀,詢問道。
“我在想,這揚州城里,我還有多少相好。”寧�一邊回想,一邊掰著手指頭計算。一只手不夠用時,便換到另一只手。可數來數去,寧�也沒有一個準確數。
“不用擔心,父親已安排妥當。”較之寧�,寧遠顯得淡定許多,絲毫不被寧�的焦躁所感染,“你只當與往日無二即可,放心,皇上自有他的想法,不會有多余的心思盯著你。”
“我只是擔心存在萬一的可能性。”等不到三水的回信,卻等到揚州城的出現,對寧�而言,真是應了那句話︰屋漏偏逢連夜雨。
寧遠也未多言,或許,在他看來,能讓寧�吃這一鱉,長點記性,倒也是一件好事。否則,任由他胡作非為,遲早會鬧出不可收拾的局面。
州長黃廷鈺算準啟泰帝的行程,在揚州城外三里的地方,早早地準備接駕。他知道啟泰帝不喜夸張的排場,便只帶了三五隨從,以最簡單的方式相應。
黃廷鈺是土生土長的揚州人,自幼被濃厚的江南文化的氛圍包圍,與地道的江南才子無二,視骨氣為最重要的象征。寧折不屈,是他的座右銘。也因此,他不喜阿諛奉承的那一套作風,甚至是不屑。
曾有下級官吏,不清楚他的行為作風,貿然在其生日時,借著祝壽的名義,送出一份厚禮,被黃廷鈺罵了一個狗血淋頭︰“東西拿回去,人也跟著滾出去!”
好端端的生日宴,因了這則插曲,讓賓客們面面相覷,大氣不敢再出。只有黃廷鈺,因一言而成名,成了百姓們心目中的清官。
“微臣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雖然黃廷鈺油鹽不進,但同樣的,在他眼里,也有另一條準繩,君為臣綱,啟泰帝是真正的天子。三呼萬歲,黃廷鈺得拿出最響亮的聲音。
“愛卿不必拘禮。”見只有三五人相迎,啟泰帝愣了愣,但隨即墊了點頭,表示欣賞與肯定,“愛卿深知朕之癖好,實乃知音。”
“微臣不敢,斗膽揣測聖意,還望皇上贖罪。”黃廷鈺不會拍馬屁,他只是選擇在堅持己見的同時,考慮到啟泰帝的想法。“行宮已準備妥當,皇上是現在過去嗎?”
“哈哈,朕不住行宮。今日,就住你家里,愛卿意下如何?”啟泰帝極少親自見到地方官員,但眼前的黃廷鈺,卻一見如故,深得他的歡心。“若有不便,朕也只能去住行宮。”
“啊?回皇上,寒舍簡陋,實在……”他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眼前的兩百人,一下子沒了底,“實在容不下這麼多人,只有行宮,方才可以。”
“既然如此,那朕便不為難你。只不過,這一頓晚飯,得在你家里吃。”以示親近,啟泰帝伸出手,握住黃廷鈺的手腕,微微一笑,“愛卿不必刻意,朕也是臨時興起,想嘗一嘗揚州當地的菜肴。”
“容微臣準備一番,皇上可先至行宮處休息。”往日,黃廷鈺只在同僚的口中,听過啟泰帝禮賢下士的故事。今日一見方才知曉,禮賢下士一詞,斷不能形容啟泰帝的十分之一。
“對了,你過來時,記得將最近揚州已處理的政務,帶一些過來。朕也想瞧一瞧,揚州都有哪些趣事。”本是督查工作,啟泰帝卻以另一種幽默的方式進行表達。“若有疑難問題,朕也可以替愛卿出一出主意。”
“微臣多謝皇上。”黃廷鈺彎腰致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