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3、誰給他的狗膽!?
就在這時——
士卒們將董訪押了上來,且,強行讓他跪下。
起初,董訪沒有想到,渠帥張饒竟然投降了!
于是,不得已之下,為了活命,只好逃跑。
可他被抓回來,得知張饒並不是真的投降,而是與韓馥合作。
這樣一來,楊祖的軍令狀,自然算不得贏了。
而他董訪,自然也就沒輸。
于是,面對士卒們的強行手段,他董訪反而一再掙扎,執意不跪。
就在這時,‘楊祖’對去卑使了個眼色。
去卑大步上前,疾呼︰“見使君不跪,乃是藐視軍規!”
砰!!!
當即,去卑以腿掃向董訪雙-腿。
剎那間,董訪嚴重吃痛,跪在了地上。
“我沒錯,為何要跪?”董訪滿心不甘,高聲問向韓馥。
“你沒錯?可還記得軍令狀?”韓馥話音落下,讓不遠處的劉翊取出軍令狀。
不多時,劉翊無奈的取出軍令狀,送到韓馥的面前。
董訪怒道︰“劉翊,你這個見利忘義的小人,忘了我家太守是如何待你?”
董訪自知,如今局面與軍令狀上的內容不符,算不得有罪。
可沒有想到,身為見證人的劉翊,竟然不為他說話,簡直豈有此理!
“軍中無戲言,何況軍法如山。”劉翊說著,無奈的搖了搖頭。
“你……你不得好死!”董訪大怒。
此時,韓馥拿著軍令狀,遞到董訪的面前,“軍中無戲言,你還有何話說?”
當即,董訪將軍令狀內容,以及目前的情況道出。
韓馥聞言,自知說的有理。
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之際,‘楊祖’大步上前。
楊祖道︰“既然將軍知道沒錯,為何要逃跑?”
“我那是、那是……”董訪欲言又止,是因為知道軍令狀無罪,但此時此刻逃跑,反而違反軍規。
頃刻間,董訪反應過來,是他楊祖咄咄逼人,否則他不會說這樣的話。
就在這時,附近知情的眾人,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聲音雖不大,可他卻听得清楚,無不指向逃跑,觸犯軍規。
董訪清楚事情的嚴重性,當即苦求,“使君,我只是一時糊涂,末將再也不敢了,請使君饒命,饒命啊使君!”
然,隨著董訪話音落下,周圍卻沒有一人,為他求情。
“董將軍,怎麼說你也是孟卓的部下,我不該為難你。”
韓馥話音一頓,再次說道︰“可面對軍中法規,一旦打開這個缺口……後果你明白。”
“你、使君你這是……”
“帶下去,杖責五十軍棍。”韓馥轉過身去,故作痛惜狀。
五十軍棍!
放在平時,必然皮開肉綻,一個月不能下榻。
可此時,董訪身上有傷,恐性命難保啊!
“韓馥,你當真要杖責于我?”董訪難以置信。
頃刻間,四員禁衛在楊修的示意下,將董訪拖了下去。
禁衛是自己人,自然明白楊修的用意。
不多時,四員禁衛無不甩開了膀子,一下又一下的打在董訪的身上。
然,每落下一丈軍棍,勢必引發一道殺豬般的嚎叫,回蕩在靜謐的夜空。
圍觀的眾人見狀,甚至遠處的人听到聲音,無不嚇的心驚肉跳。
就在落下第三十七棍之後,董訪不再發出慘嚎。
只是,軍令如山,五十軍棍,一棍也不能少。
隨著一棍又一棍,落在逐漸變涼的尸體上,促使圍觀眾人無不膽寒,絕對不敢藐視無情的軍法。
……
天亮之後。
將不幸死去的黃巾軍卒,就地掩埋。
韓馥為了正式,特意撰寫一篇悼文,祭奠死去的軍卒與士卒。
張饒與其麾下,面對韓馥的態度,內心無比感激。
午後。
礙于雙方將士過于勞累,韓馥與張饒商議之後,讓全軍休息。
同時,韓馥發布討賊檄文,聲討渤海太守袁紹,列數十大罪狀,將他的惡劣行徑公諸于眾!
在韓馥眼里,袁紹只是一介太守,根本不配做州牧!
然,在劉辯眼里,袁紹就是一個垃圾!
******
此檄文傳入袁紹耳中,已是第二天午時。
由于公孫瓚已經兵臨磐河,袁紹率軍于界橋迎戰。
也就是說,兩人即將引發‘界橋之戰’。
界橋,中軍大帳。
啪!!!
須發灰白,身披簡易盔甲的袁紹,听了斥候傳來的消息,怒拍面前的胡案。
袁紹大怒,“他韓馥算個什麼東西?膽敢討-伐我!誰給他的狗膽!?”
帳下謀士,審配上前道︰“主公,韓馥此人向來膽小懦弱,絕不敢與主公為敵!”
審配,本是韓馥麾下的騎都尉,只因將冀州讓與袁紹,故而一並跟了過去。
然,即使審配曾是韓馥的人,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並不會因為韓馥崛起,而棄袁紹而去。
這時,謀士荀諶上前道︰“正是因為韓馥膽小,怕是有人在背後指使,有意向主公潑髒水。”
旋即,一身儒衫的田豐,作揖道︰“主公,張邈、張超二人的死,顯然是栽贓嫁禍。
以韓馥的秉性,他絕對做不出這種事,如友若先生所言,極有可能受人指使,且是一個讓他言听計從的人。”
袁紹聞言,眉頭不由得微皺,且,輕捋三寸胡須,陷入深思。
就在這時,一個斥候滿是慌張的跑到帳外,“稟主公,公孫瓚發兵,已經抵達十里外。”
“什麼?他公孫瓚來的可夠快的!”此刻,不可謂舊傷未愈再添新疾,袁紹連忙調兵譴將,準備迎敵。
殊不知,公孫瓚之所以這個時間來,正是因為得知韓馥的討賊檄文,是以,趁此良機,向袁紹發兵。
……
東光。
同天清早。
經過半天一夜的修整,雙方將士得到最好的休息。
剛好,韓馥得到弘農王送來的計劃表。
經統計,共有二十六萬余黃巾軍投降,獲得錢財無數,糧草十三萬余石。
由于公孫瓚、袁紹抵達戰場,即將開戰。
劉辯開始,針對二十六萬余人進行整編。
礙于時間緊迫,只能通過原有的軍中武將,對麾下軍卒的力量、武技進行妥善區分。
雖然黃巾軍卒本身不具備武技,但對于一般百姓而言,必然有些手段。
于是,經過一天的區分,在軍中選出十二萬所謂的‘精銳’。
次日,韓馥通過劉辯的指示,對這十二萬人進行短暫的訓練。
其中,包括俯臥撐、立定跳遠、引體向上、蛙跳……均有利于力量的增加、肌肉舒展等等。
由于此間均是黃巾軍卒,他們的兵器只有鬼頭刀,四員禁衛親自傳授‘苗刀刀技’。
苗刀刀技,曾是明朝大將戚繼光自創的,專門用來對抗倭人的傳統刀技。
眼下事態緊急,劉辯暫時想不到合適的刀技,只能趕鴨子上架。
另外,苗刀刀技在抗戰時期,喜峰口戰役,第29軍就是用大刀,戰勝日寇,發揮淋灕盡致的作用。
……
兩天後。
就在將士們熱火朝天的訓練之際。
韓馥得到舊部送來的一封書信,使他強烈要求面見劉辯。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