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明朝自宣德年間開始,就出現了大量的軍戶、匠戶逃亡的現象,有時候一年都可以逃幾萬戶,嚴重的影響了明軍的戰斗力。
到了萬歷朝的時候,很多衛所都成了空架子,一個千戶所不到三百人,能打仗的不過幾十人,一個百戶所甚至只剩下了一個百戶死頂。
南澳島的情況也差不多,雖然陸芝菡菩薩心腸,沒有盤剝過手下,但是島上的經濟條件不好,物資匱乏,她也沒辦法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
秦楓的老丈人之前是個海盜,後來投降了戚繼光才混成千戶。老丈人很會來事,將戚繼光視為後台,玩命兒的巴結,所以在萬歷十年之前,戚繼光得勢的時候,島上的日子過得還可以。
明朝自“隆慶開關”以來,已經允許民間進行私人海外貿易,在張居正還活著的時候,戚繼光比較吃香,島上的人借著他老人家的權勢也做過幾筆生意,生活過得還不錯。
張居正死後,戚繼光被當成是他的黨羽來清算,雖然他本人安然無恙,但是勢力卻是一落千丈,早就說不上話了,更何況,這位傳世名將已經在年初去世了。
島上的陸家沒了後台,海外生意也做不成了,因為這個時候雖然號稱開關,但是出海的船只必須要去福建的月港辦理復雜繁瑣的手續,還限定船只數量和往返時間。
再加上,沒有了張居正的壓制,那些號稱憂國憂民的正人君子們又重新打起了海禁的注意,將海外通商的大門越關越緊。
他們的說辭無非還是老一套,怕這些商人們勾結倭寇,實際上,那是這些家在沿海的士大夫們想獨吞利益。
他們有錢有關系,海禁也禁不住他們,將其他的對手都禁住了,他們就可以獨佔通海的利益了,而且還不用交稅。
都海禁了還交什麼稅?稅收只能對合法的營生進行,既然海禁了,那海外貿易就是不合法的,自然不用交稅。
事實上,他們就是用這種方式,侵吞了大明朝的巨額利益,不顯山不露水,還可以美其名曰鞏固海防,不與民爭利,真可謂是既當婊子又立牌坊,高手,絕對的高手。
從萬歷十年之後,島上的日子就越過越差,老丈人在三年前死後,老婆陸芝菡年輕人脈淺,再也沒有過出海貿易,日子過得自然相當拮據。
現在島上的經濟來源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朝廷發放的糧餉,這部分本來就不多,還被層層盤剝,發到軍戶手里已經沒有多少了。
另一部分就是島上的軍戶通過捕魚換取的錢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秦楓看著胡匠頭的那副衣衫襤褸的樣子和面有菜色的面容,知道他們的日子過得很緊張,心里也不好受,好言安慰道︰“胡老漢請放心,如果你們能打造好手壓機,我們就可以在島上種菜了,到時候除了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之外,還可以賣到內地,大家的日子都會好起來。”
“至于你說的問題,我會跟小姐說的,她菩薩心腸,斷斷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秦楓還不是這里的主人,所以對于錢糧這一塊不好做主,打算先問問陸芝菡再說,這日子,還真像倒插門女婿啊。
陸芝菡的口碑很好,匠戶們都信得過她,胡老漢听秦楓這麼說,也就不再爭什麼,道︰“多謝姑爺了,我們一定盡快打造好樣本,讓姑爺帶著我們種菜掙錢。”
秦楓拍了拍他的肩頭,好言撫慰了一番,就將他們一干工匠送走了。
晚上的時候,秦楓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給老婆、小姨子還有小丫鬟做了一頓番茄炒蛋,吃的三個女子的舌頭都要掉了。
這道菜在現在都有廣闊的市場,更別說餐飲業尚不發達的明朝了。
陸芝菡此時更加佩服秦楓了,她以前一直認為自己的丈夫不過是個書生,沒想到他竟然懂這麼多東西,看秦楓的眼神都有些小崇拜了,道︰“相公,你是怎麼知道這番柿可以吃的,還能做得這麼好吃?”
秦楓淡淡一笑,裝了個逼,道︰“很多東西都要嘗試之後才知道。娘子,我想在島上發展蔬菜種植業,等我們種的菜多了,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還能賣往內地換取糧食和物資。”
南澳島的情況不適合種植糧食,地太少,太分散,種糧食也很難自給自足,倒不如多種些瓜果蔬菜,這樣還可以將它們賣到內地創收。
其實島上還有很多山地,不適合種水稻,但是能種土豆,只不過秦楓問過老婆了,這里還沒有土豆,將來只能想辦法從外面引進了。
有了土豆這個利器,他完全有信心實現島上的糧食自給,到時候島上的糧食、蔬菜、水都不需要外面供應了,再也不必看別人的臉色了。
總而言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改善自己很軍戶們的生活,這樣才能留住人。
陸芝菡甜甜一笑,十分禮貌的說道︰“妾身既為君婦,那自然是一切都由相公做主。听芝茵說,相公想要犒賞那些匠戶,是嗎?”
秦楓沒想到老婆的消息這麼靈通,他現在跟陸芝菡還不算很熟,連房都沒有圓,自然不會厚著臉皮替她做主,道︰“是的,娘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要過上好生活,這些匠戶的作用不可替代。”
陸芝菡微微一笑,走到床邊的一個櫃子跟前,拿出一個錦盒,再從錦盒里拿出一個賬本,遞給秦楓說道︰“相公,這上面記載的是我們島上所有的錢糧數目,以後相公盡可自行分配,不用問妾身。”
秦楓心頭一暖,不過,拿過賬本翻開一看,心里瞬間涼涼了,只見上面記載著島上的糧食只有一千零五十七石,陸芝菡的私房錢只有三百六十四兩白銀。
島上有一千五百多口人,平均一個人一年要消耗兩石糧食,這一千零五十七石糧食,只夠島上的人吃四個月的。
那些白銀就更不經花了,萬歷時期,一個普通的伙計一個月的收入是二兩銀子,一家四口一年大概能花二十多兩銀子。
指望著這幾百兩銀子,還真干不成什麼大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