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哪些細節?”
“跟我和我丈夫有關的細節。”她說,“從筆記的內容來看,不管是通過什麼手段,08年4月17號,陳曦查到了我丈夫身上,並在5月和他見面,對他進行了某種心理攻勢,希望他幫助她所代表的勢力。我丈夫本來已經動搖,卻在6月突然變卦,陳曦認為,他可能是收了e廠的錢。”
“你認為呢?”畢竟是和葉秋薇密切相關的事,我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也許吧。”她胸口又一次出現了明顯的起伏,面部則依然平靜,“總之,他突然變卦了,但陳曦所在的勢力沒有放棄,8月末,經過持續的心理攻勢,他們再次動搖了我丈夫,還派出高層和他見了面。我不知道他們商議過什麼,我丈夫從來沒跟我透露過一絲一毫。接下來就是重點了︰9月10號,他們再次失去了我丈夫的信任,原因是‘中計’,你還記得9月10號是哪天麼?”
我一邊回想,一邊翻了翻前面的筆記,突然一驚︰“是你……酒會那天……”
“嗯。”她淡然地說,“如果9月10號有什麼事會對我丈夫造成嚴重影響,肯定就是我的遭遇了。而通過那件事,我丈夫會對誰徹底失去信任呢?”
我想來想去,最終只想到一個人︰“徐毅江?!”
葉秋薇點點頭︰“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通過這個細節,我對我的遭遇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徐毅江,很可能就是陳曦所在勢力的高層,那晚的事,顯然是有人事先安排的,目的正是為了引起我丈夫對他的憤怒,從而失去對其所屬勢力的信任,我只是個無關緊要的犧牲品罷了。”
我心中頓感壓抑,下意識地伸手捏了捏後頸︰“你丈夫臨時被派去開會,舒晴陪你參加並配合謝博文換掉你的酒,這些都是預謀已久的安排!而安排這些的,就是——”
“e廠,或者說a集團。”她接過話說,“徐毅江代表的勢力和a集團是敵對關系,徐毅江試圖拉攏我丈夫,所以a集團設了陷阱,既讓對手失去我丈夫的信任,又讓對手的高層身敗名裂,面臨牢獄之災。一石二鳥,這就是陳曦所說的‘中計’。”
我看著一臉平靜的葉秋薇,心中五味雜陳︰“這麼說的話,徐毅江案審判程序不合理的迅速,也是a集團安排的了?”
“不。”她分析說,“徐毅江可是a集團敵對勢力的高層,是a集團的巨大隱患和眼中釘,如果是a集團的安排,他們為什麼不直接讓他死呢?我認為,案件審理的事,應該是徐毅江背後的勢力安排的。他們知道a集團背景強大,所以必須趕在對方之前有所行動,才能保住徐毅江的性命。徐毅江對庭審的積極配合,也說明了這一點。正是通過這個細節,我認為陳曦、徐毅江背後的勢力,擁有某種形式的國家力量。”
“比如國家的某個秘密組織。”我思量著說,“如此一來,陳曦以個人身份對m事件的深入調查也就說得通了︰a集團這些年來迅速擴張——根系越深,髒東西就越多。陳曦所在的組織,正是為了挖掘其中的骯髒吧。”
葉秋薇點點頭︰“陳曦筆記第一頁的‘忠誠’二字,也是這種推測的有力佐證。”
“忠誠……”我嘆了口氣,“陳曦為了調查傾其所有,確實配得上‘忠誠’兩個字。但徐毅江呢?他身為組織高層,居然沒有一丁點自制能力,輕易地落入a集團的陷阱。如果他當時能控制住自己,也就不會發生那樣的事了……”
“如果控制不住呢?”葉秋薇打斷我說,“如果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呢?”
“怎麼可能?一個人怎麼會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呢?他只是缺乏強大的信念和定力罷了!”說完這些,我沉默片刻,瞪大眼楮看著葉秋薇,突然明白了她話里的深意,“你的意思是——難道說……”
她繼續分析︰“筆記里,9月10號那件事後面跟了一句奇怪的話,‘再度失敗!x真的存在?尋找周芸!’,再度失敗不難理解,陳曦的組織對e廠的調查可能已經持續很久,而且出現過多次機會,但都以失敗告終。尋找周芸也不用說了,因為她是m成癮性研究項目的三名成員之一。需要關注的是中間那句話,x明顯是個代號,它代指的是什麼?陳曦在懷疑什麼的存在呢?”
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心中隱隱不安。
“繼續分析。”葉秋薇說,“在《隱痛》中,陳曦很少用到感嘆號,因為她是個善于壓抑情緒的人。但在此處,她連用了兩個感嘆號,說明當時她內心出現了少見的情緒波動。這波動因何而來?是因為計劃的再度失敗麼?我不這麼認為——陳曦是個冷靜沉穩的人,而且不是第一次經歷類似的失敗,應該不會因為失敗本身產生劇烈的情緒波動。其情緒波動一定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者這麼說,她懼怕的並非失敗本身,而是失敗背後的東西。”
我多少明白了她的意思︰“x,她把失敗的原因歸咎于x。”
“對。”葉秋薇說,“筆記的第十九頁,記錄了我丈夫自殺的事,後面也跟了一個x。第二十頁和第二十一頁,分別記錄了謝博文和丁俊文的死,也都出現了x,而且後兩個x旁邊,都加了重重的感嘆號。綜合這些因素,我認為,引起陳曦情緒波動的,並非計劃的失敗,而是這個可能存在的x。”
我另起一頁,寫下一個大大的x。
“進一步分析。”葉秋薇說,“在筆記里,x一共出現了四次,分別在這四件事之後︰徐毅中計、我丈夫自殺、謝博文遭遇車禍、丁俊文被妻子推下樓。你發現這些事之間的共同點了麼?”
我恍然︰“四起事件的發生,都極大地阻礙了陳曦所在組織對m事件的調查。”
“完全正確。”葉秋薇的語氣帶著贊許,“但四起事件,一起是徐毅江主動犯下錯誤,一起是我丈夫主動服毒,另外兩起都是生活中的意外。每件事本身,都沒有值得懷疑的地方,但陳曦也明白,四件事接連發生,就肯定不是巧合了。”
我順著說了一句︰“她懷疑四起事件都是受了某種形式的人為干預,干預者,就用x來代指。但她不知道,後兩起事件中的x,其實就是你。”
“這不是重點。”葉秋薇說,“重點是,這四件事之前,類似的事就肯定不止一次地發生過,所以陳曦他們才會懷疑有x的存在。我完全認同他們的猜測︰徐毅江是國家秘密組織的高層,一定在訓練和實踐中鍛煉過信念與意志,不會為了一時痛快犯下大錯。我丈夫當時剛剛帶我走出生活的陰霾,而且加入了國家級研究項目,絕對不會突然自殺。兩起事件發生時,當事人都表現出了異常行為,行為異常說明心理異常,也就是說,兩人的心理很可能受到了某種形式的干擾。”
“就像你對舒晴、呂晨和陳曦所做的那樣。”我感到一陣壓抑,“x對徐毅江和你丈夫進行了,引導他們做出了那樣的行為。”
“還有一點能證明x的存在。”葉秋薇說,“我跟你說過的,還記得麼。09年3月18號一早,我去病房里看舒晴,發現她一夜之間就學會了掩飾心理、抵御,就像有人在她內心深處築起了一道防火牆。”
“x。”我倒吸了一口涼氣,“也是x干的?!”
葉秋薇沉默了一會兒,說︰“能夠在短時間內幫他人構建心理防御,這個x駕馭心理的能力,絲毫不比我差。”
我陷入沉思︰如果當年徐毅江〞mi jian〞葉秋薇的事,的確是a集團策劃的一場陰謀,如今謝博文已死,x身份不明,我所知的唯一知情者就是舒晴了。再者,如果舒晴突然出現的心理防御機制真的是x幫她建立的,她很有可能知道x的身份,至少在2009年3月17號當晚見過他(她)。
也許,我該再去見見舒晴。
稍後,我又突然想起了徐毅江。如果他酒會當晚對葉秋薇所為是受了x的,那麼他很可能見過x,至少能提前察覺到某種異樣吧?想到這里,我問︰“葉老師,那個徐毅江——”
“死了。”葉秋薇平靜地說,“殺死王偉後,我在09年的7月打听過徐毅江的消息,08年過年的時候,有個同樣是無期的犯人把他殺了,隨後自殺。”
我默默點頭。想控制一個走不出監獄的重刑犯,對x來說肯定不算難事——不過,他(她)是如何接觸到那名囚犯的呢?如果接觸過,徐毅江待過的監獄里,是否會留下有關x身份的線索呢?
我心里想著這些,嘴上卻問︰“請繼續,葉老師,你從這本筆記里還察覺到了什麼?”
“周芸。”葉秋薇說,“這本筆記的最大價值,就是為了指名了新的調查方向︰尋找周芸。謝博文和丁俊文已死,我丈夫又昏迷不醒,想通過a集團以外的人了解事情的詳情,就必須找到周芸。”
我把死亡資料從頭到尾翻了一遍,並沒有找到周芸的名字。
“你沒有殺她?”
“我根本就沒有找到她。”葉秋薇說,“但正是在尋找她的過程中,我對王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從而萌生了對他的殺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