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魏

五十三、魏趙秘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談古不論斤 本章︰五十三、魏趙秘盟

    再看看龐,趙王心中的嫉妒之火幾乎要溢于言表了。

    想魏國自文侯去世之後,魏國國君多以沒有識人之明著稱于世。

    武侯因听小人之言而疑吳起,使其不得不出逃楚國。

    惠王先是听信龐涓一面之詞而疑孫臏,構陷入獄,而後奔齊而敗魏。

    後惠王又不听信老公叔之言而棄衛鞅,始有強秦出世,河西丟棄。

    再之後魏貴族之後張儀棄母國先後入趙、楚,不得用,方入秦為相,奪取魏國河東之地。

    昭王時魏名將樂羊之後樂毅入燕,舉五國之兵伐齊,使得燕國強盛一時。

    即便現在的魏王只怕也沒有多少識人之明,要不然先前放著魏無忌這個大才不用,侯嬴七十歲還是一個夷門令,太尉尉繚還籍籍無名呢?還有就是現在秦國的應侯範睢不也是被魏相魏齊打得幾乎致使,這哪一件能證明魏王是一個有識人之明的國君?

    都是這個龐,自龐說服魏王出兵救趙之後,魏國一下子變的人才濟濟起來。

    先是龐被拜為亞卿,魏無忌被拜為上將軍,後國士之才的侯嬴、尉繚也先後進入朝堂,已經辭去魏國相邦之位的大賢孔斌也甘心屈居于龐之下為御史大夫一職。

    更不要說毛公、薛公、唐雎、晉鄙、新垣衍、朱亥等人也都是國之干才。

    再想想趙國,趙王臉上有些沒落之色。

    先王之時廉頗、趙奢為將,于閼與大敗秦國,斬首八萬,使得強秦不甘小覷趙國。

    文臣方面有肥義、藺相如、虞卿、觸龍等人,國家被治理得井井有條。

    但自自己繼位之後,趙奢、藺相如、肥義、觸龍、虞卿先後或亡或逃,只剩下老將廉頗及叔父平原君苦苦支撐國事。

    想到這里,趙王臉上也露出羞愧之色。剛才自己還覺得魏王無識人之明,難道自己就有識人之明了嗎?要不然為何蔡澤入趙而被驅逐?國內大賢毛公、薛公之名之前為何自己沒有听說過?

    幸虧••••••幸虧自己發現了一名叫李牧的年輕將領,連老將廉頗都夸贊不已的一個年輕人,只要細心栽培,只怕數十年之後就是一個不下于白起的人物了。

    到時候自己或太子再對李牧委以重任,只怕趙國還是有重新崛起的機會的,自己也就有顏面去見趙氏的列祖列宗了。

    收回思緒,趙王對魏王道︰“韓王雖然昏聵,韓國也很弱小,但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

    如果貴我兩國眼睜睜的看著秦國進攻韓國而無動于衷,待到韓國被滅,到時秦國大軍距離大梁城也就不到百里距離。

    一旦秦軍出動,旦夕之間便可到達大梁城下。而新鄭與大梁之間又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只怕我國想去救援貴國時間上也來不及的。”

    魏王點頭道︰“趙王此話不錯。對于韓國該救之時還是要救的。

    秦國如果想要滅韓,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由河南地出發直取成皋、滎陽,而後直達新鄭城下。另外一條便是由宛城、魯陽北上直下韓國重鎮陽翟,而後再兵臨新鄭城下。

    如果是由河南地進攻的話,韓國軍隊只需在成皋關抵擋月余,貴我兩國的救兵就能到達。可如果秦軍是由宛城、魯陽北上的話,只怕韓國再要憑天險阻擋秦軍進攻是不可能的了,到時候估計就只能在新鄭城下決戰了。”

    趙王道︰“宛城、魯陽一代與貴國和楚國相接,勢力比較復雜,只怕秦國不會由那邊北上攻韓,那麼只能選擇由河南地的成皋東進進攻韓國了。”

    魏王道︰“不錯,寡人與趙王意思一樣,貴我兩國只需密切關注河南地的秦軍動向即可。”

    龐走上前去說道︰“以秦國現在的國力,不修養個一二十年根本就回復不過來,更無滅一國的實力,那麼秦國就只有蠶食這條路可走了。

    短時間內看來成皋、滎陽一代確實是秦國的進攻方向,但河內、上黨地區也不得不防。但只要貴我兩國能夠一直盟好,秦國在這一方向根本就無從下手。

    而趁著秦國虛弱的這段時間,貴我兩國正好休養生息,恢復國力,以待來日。還有就是貴我兩國要防備秦國的離間之計。

    這些年來秦國一旦前方戰事不利之時往往就會離間敵國國內君臣關系,且往往得手,貴我兩國不得不防。”

    听龐如此說,趙王臉上不是很好看,因為趙王是對秦國的離間計深有體會的。長平之敗雖有自己因趙國國力不支急于尋求決戰的原因,但秦國的離間計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要不然自己也不會任用趙括這個沒有統領大軍經驗的人前去替換廉頗。

    從四十萬趙軍絕糧後仍舊能堅持能堅持四十多天來看,趙括也是有統兵能力的,只是欠缺在太過年輕,戰場經驗不足,這才導致趙國大敗。

    如果••••••如果趙括能夠多鍛煉個一二十年,只怕又是一個不輸于趙奢的將才。可這一切都已晚了,現在趙王心中有的只是悔恨而已。

    趙王嘆息道︰“是啊,秦國的離間計寡人是深有體會,咱們不得不防啊!不僅要防備秦國挑撥貴我兩國國內君臣之間的關系,還要防備秦國挑撥咱們兩國之間的關系。”

    龐點頭道︰“趙王所言有理。一旦秦國想進攻貴我兩國間的任何一國,一定會挑撥貴我兩國的關系,以便各個擊破。”

    秦國的離間計在李斯被始皇帝拜為國相之後使得爐火純青。

    始皇帝親政時秦國已經有滅掉六國中的任何一國的實力了。但一旦兩國合兵一處,秦國就無這個實力了,故而當時秦國的離間計便開始在各國大行其道。

    特別是魏無忌因秦國離間計被魏王猜忌郁郁而終之後,關東諸國再無合縱之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秦國把關東六國各個擊破,最後一統天下,各國國君也一個個的淪為階下之囚。

    在龐的倡議下,本就已經心動的魏王、趙王開始歃血為盟,締結秘密盟約••••••(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相魏》,方便以後閱讀相魏五十三、魏趙秘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相魏五十三、魏趙秘盟並對相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