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緣

第219章 內情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鄉村原野 本章︰第219章 內情

    沈望慌忙道︰“不是巡撫大人下的令。巡撫大人當時不過品論了一句‘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就……�砥@苤 圃 親帕巳說牡饋!br />
    林春听了狐疑,又問不出什麼來。

    又閑話一會,沈望二人始終不見杜鵑,便坐不住了,遂告辭。

    等他們走後,林春去了杜鵑房中。

    只見她正坐在桌前,手握一支鵝毛筆,奮筆疾書。

    從他這個方向看去,看到的是少女側臉的輪廓,曲線優美,在他眼里就是天然一幅圖畫,落紙即成。

    “寫多少了?”

    他笑著上前,比剛才見客時,神態輕松隨意許多,一邊彎下腰,將手肘撐在桌上,手掌托著下巴,略歪頭看她寫的文字。

    杜鵑忙放下筆,轉臉問道︰“可問了什麼消息沒有?那兩個人怎麼樣?”

    林春目光閃閃地看著她道︰“老是問你,跟我打听你的事。”

    神情和口氣都很不滿。

    杜鵑听了一愣,隨即瞅著他笑起來。

    她記起前世看過的一部青春劇,一個中學班主任告訴學生,說青春期的少年男女愛關注異性是正常的。當時劇中有個男孩還戲謔地問同伴“正常不正常”,惹她笑了一場好的。

    她便決定教導他,別把所有人都當壞人。

    “少年見了好看些的女孩子,一般都會這樣。”想想又補充道,“這就是書上說的‘少年慕少艾’,乃人之常情。”

    林春垂眸道︰“那也不能第一回見面就這樣。”

    杜鵑又噗嗤一聲笑了,覺得他這一刻很孩子氣。

    林春卻不管她笑,去隔壁將任三禾也請來了,把剛才和沈望二人的談話一一都告訴了他們。

    任三禾立即給他們進行分析。

    此後兩天,杜鵑和林春窩在房里翻書閱典,整理出一份詳細的辯論稿。為此,任三禾還去書齋買了不少書過來供他們參閱。

    還是老習慣,杜鵑邊整理邊給林春講解。

    她原本就是語文老師,所以教給林春和九兒的數學等都不太系統,只憑記憶教學;這語文就不同了,正是她的本行,又覺得林春此時到了學議論文的階段,因此逐一講述行文答辯規矩,如何提出論點,引出論據,進行論證,又如何在講述的時候抑揚頓挫,力求振聾發聵、震撼人心。

    “以前沒教你這些,因為就是個框架,你知識面不夠,閱歷不夠,寫了也寫不精彩。現在差不多了。就是將所有的知識融會貫通,闡述論證你的觀點……”

    本是極為枯燥嚴肅的講課,卻因為教的是豆蔻少女,听的是青春少年,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無不生趣盎然,以至于滿室彌漫著溫馨浪漫的氛圍。

    看著神采飛揚的杜鵑,林春心胸充滿異樣的柔情。

    少年,終于情竇初開了!

    杜鵑“閉關”兩天,覺得準備差不多了,這日下午正想和林春黃鸝出去見識見識城市的繁華,年捕頭來傳訊,說明日就要開堂審訊黃元一案,要他們做好準備。

    她便又放棄了,留在客棧歇息,補養精神。

    次日一早,任三禾仔細叮囑了杜鵑林春一番,仍由他們去了。這次去的只有杜鵑和林春兩個,連馮長順都沒去。——去了也听不懂啊!只怕也不準進大堂。

    杜鵑二人來到府衙,卻見大堂上陣勢不同當日︰

    除高坐堂上的沈知府外,另有兩名身穿補服的中年官員坐在右邊上首,一副听審的模樣;堂下兩邊,均站著許多少年書生,也有中年文士和儒生。沈望和昝虛極正在其中,站在左邊。

    黃元依然跪在當中。

    他見了他們便展開笑臉,一副喜悅相迎的模樣。

    杜鵑也對他微笑,丟給他一個安慰的眼神,和林春並肩走上大堂,至中央停步,先跪下拜見沈知府。

    沒見過杜鵑等人的官員和書生們都詫異不已︰這二人樣貌雖不俗,但一副布衣短裝打扮,顯見是鄉下小子,怎也放進來了?

    沈知府起身,對右手兩個官員欠身道︰“巡撫大人,御史大人,此乃黃元兄弟,自請為他辯駁除罪。故而準入。”

    一名四十多歲、下頜留有三縷長須的官員微微頷首,點頭道︰“既如此,一旁等候便是。”

    杜鵑立即道︰“謝各位大人!”

    遂領著林春退往黃元身後站立。

    書生們都凝神打量他二人,但很快注意力就被轉移了,因沈知府一拍驚堂木,堂審便開始了。

    今日這審案卻與往日不同,倒像書院辯論一般。

    原來,這案子背後卻是有一大段緣故的︰

    當日,昝巡撫看了黃元的文章,覺得文采不俗,見解亦可圈可點。然他想到朝中局勢復雜,且皇帝極惡安國,這一番建議終不合適宜。又想黃元才十四歲,毫無官場閱歷,也就難怪了。因此嘆了口氣,順嘴說了一句“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就撂在一旁。

    然說者無心,听者有意。

    當時正在接待奉旨巡查的御史,來的各路大小官員總有幾十個,就有那別有用心的屬官,拿著雞毛當令箭,甚至曲解巡撫本意,傳一道命令給荊州知府,竟將黃元關押了。

    若是平常,這一錯黃元便再也翻不了身。

    官場上,寧可犧牲小人物,誰肯為了這事承擔責任?

    況且個個說得模糊,轉了幾道彎,也找不到出頭的人。

    可好巧不巧的,黃元兩個好友——昝虛極和沈望正是巡撫之佷和沈知府幼子,得知這消息大驚失色,急忙各自回家詢問。

    一問,才明白是一場誤會。

    沈知府領了巡撫命,當即就要放人。

    可是,黃元這時候卻不想出來了。

    為何?

    這就又引出了他的身世。

    當初,他中了秀才之後,楊家養父母便做主,將他與陳姨媽之女陳青黛定了親。因陳青黛自小嬌生慣養,性格驕縱,在他百般彈壓管束下,雖收斂了許多,依然非他良配。因此,他便在爹娘跟前抱怨,說不想結這門親事,卻被爹娘好一頓訓斥。

    這一幕恰被陳青黛听見了,羞怒相激,事後找到他書房,指著他諷刺︰“你不過是姨父從山上撿來的野小子,要不是我娘想招你做上門女婿,你以為楊家能容你?還跟我充大少爺,笑死人了!”

    黃元震驚萬分,嚴厲追問。

    陳青黛發現闖了禍,嚇得矢口否認,哭著跟他賠罪。

    然黃元被勾起往事,想起當年從杜鵑那听到的話,以及被她錯認為表哥的情形,心中萬般蹊蹺,卻隱忍不發。

    這時候,杜鵑的信便來了。

    信中,詳述了他的身世。

    至此,他再無懷疑,只是有些內情不明。

    因跟他的小廝小六是楊管家的兒子,一次楊管家來府城,他陪他喝了些酒,便套出了真相︰他確是楊玉榮撿來的。當年,楊玉榮巧合下從狼嘴里救了他,卻是離馮氏昏迷的地方並不遠——試想新生嬰兒何等脆弱,若是被狼叼著跑遠了,哪里還有命在——他分明看見那個婦人,卻狠心抱走了她的兒子。

    後來,楊夫人自己生了兒子,黃元便多余了。

    因他讀書還好,便給陳家做上門女婿,省得白養一場。

    黃元查知真相後,對楊家的感激之意變成了怨恨。他幾次想主意脫身,都沒能成功,只得暫時作罷。

    他雖不是心機深沉和手段毒辣之人,卻極聰慧,常能靈光乍現。這次牢獄之災,便給了他靈感,當即想出一個法子來︰且縮在牢里不出去,讓沈望等人在外大放風聲,說他很可能被判死罪,嚴重的還要牽連家人,滿門抄斬。

    當然,他把內情都告訴了沈望,請沈知府暗中協助。

    後來一切就順利了,如前所述,楊家果然拋棄了他這個養子,並退親;他也在沈知府幫助下,找回了親爹娘。

    楊玉榮在公堂上說的那番話,徹底寒了他的心,使他對楊家再無一絲眷念和感激。若深究起來,楊玉榮還要擔個霸佔人子的罪名。可是,念在他從狼嘴里救了他,兩廂抵消,也就算了。

    黃元一樁心願了結,另一樁麻煩又來了︰他在牢里待久了,外面已經將此案炒得沸沸揚揚,再想輕易出去,就沒那麼容易了,總得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于是,昝巡撫便安排了這次別開生面的堂審︰讓書院學子當堂辯駁,然後沈知府再出面宣告黃元無罪,略訓斥教導黃元一頓,把案子了結。

    他心里這麼想,書生們卻不知道,都為這前所未有的堂審興奮不已,更有人安心要在巡撫和御史面前嶄露頭角。

    因此,堂審一開始,雙方就唇槍舌劍地斗上了。

    杜鵑和林春且不出聲,只全神貫注地听著。

    看了一會,她便明白了︰堂上書生分為兩派,一派是支持黃元、為他辯駁的,沈望和昝虛極就在其中;另一派則或想顯本領出風頭,或因嫉妒他趁機落井下石,也有純粹就事論事、為辯駁而辯駁,以一位姓張的書生為首。

    黃元與前日所見又不同,似是成竹在胸,一派悠然淡定。

    他辯稱自己滿腔憂國之心,文中所言建議也都是為百姓著想,便有些不當,也是學識經歷不夠,絕無不敬和通敵之意。

    張書生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我大靖正與安國交惡,邊關烽火連年,皇上亦曾怒斥安國國君忘恩負義、背棄祖先,這些黃秀才都知道,還寫出那樣文章,提出懷柔政策,如此動搖人心,難道要把我大靖拱手讓人?”

    好誅心的話!(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田緣》,方便以後閱讀田緣第219章 內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田緣第219章 內情並對田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