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應猶在

第一百六十六章 諸子台上動天下(下)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華燈初裳 本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諸子台上動天下(下)

    心中的驚愕詫異,極快便被崔莞安撫下來,她垂眸沉思,那名問難的中年賢士也不催促,撫著下頜上幾縷短須,閃爍的眸光時不時瞟向身旁泰然自若的勻子。

    那一席,是勻子為所挑選的關門弟子所設,換而言之,此時誰坐在席中,誰便可成為勻子之徒。

    據說此席之上應當是巴陵秦尚,沒想卻是一名不經轉的普通少年。

    不過,如此也好,若來的真是秦尚,少不得還得費一番心思。

    中年賢士的目光,勻子恍若未覺,他低低一笑,以僅有二人可聞及的聲音言道︰“怕是要讓顏琢師佷敗興了。”

    名喚顏琢的中年賢士撇了撇嘴,輕哼一聲,以同聲道︰“勻師叔莫要得意太早,那枚玉玨,子琢志在必得。”

    聞言勻子含笑搖頭,卻並未再開口多言,而是與眾人一般,將目光緊鎖于崔莞身上。

    少頃,仿若木雕一般的崔莞動了,在眾人的注目之下,她的下頜慢慢抬起,一點一點昂高,迎向顏琢炯然有神的雙眼,“學生以為,先生所言,極是。”

    霎時間,諸子台上一片不大不小,失望掃興的唏噓之聲,相較于旁人的失望,曾信眼中卻迸出一絲痛快之色,東三席豈是誰都坐之處?他倒要看看,這小兒還有何花樣可耍!

    在眾人細微的低語聲中,顏琢側眼瞥了勻子一眼,臉龐上漸漸顯露出一絲笑容,正準備調侃幾句,豈料這時,崔莞清冽的嗓音如鐘磬輕擊,輕而遠,清而透,傳入諸子台上的每一個人耳中。

    “挽以為,白馬之說,古來爭辯層出不窮,數見不鮮,所爭皆為一非字,于今而言,意何在?”她的話,說得不快,一字一句,卻慢慢令眾人唏噓嘲諷的神色漸漸凝滯,“但先生所問,挽不敢不從,便以一字入手罷。”

    她頓了一頓,繼續朗聲說道︰“非這一字,本與是相駁,然則,其本意用于先生話中,是為大過。所幸此字所含之意甚廣,于挽而言,白馬非馬,取于先生前言,‘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若無此言在先,白馬非馬,取非字本意而論,實屬無稽之談!”

    崔莞之意,乃是明明白白的指出,白馬非馬一論,早已時過境遷,從古至今無數賢士為此爭辯不休,為的也不過是一字之爭,對于今世而言,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可今日在此,顏琢為賢,為長,所詢之話,身為晚輩學子的她不敢不回,故而出口辯之。

    這番話落,眾皆嘩然!

    顏琢臉上的笑意早已褪去,眼下的神情更是一片沉凝如水,盯著崔莞的目光寒意凜冽。

    自古以來,凡是被問難者,均是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意圖讓對方心悅誠服,從未有人像崔莞這般,直白尖銳,不留余地。

    故而,非但眾學子驚愕嘩然,除去勻子外,其余幾位頗有名望的賢士,面色也添上了一絲不虞,只不過自持身份,不願以崔莞這無知小兒較勁罷了。

    顏琢沉著臉,又瞥了一眼面色絲毫未變的勻子,將手中的麈尾一拂,瞪著崔莞冷聲言道︰“白馬論出自公孫先賢一言,歷來是名辯中的翹楚,如何是毫無意義?莫非,你欲自比聖賢,定是非之責?”

    “崔挽不敢!”

    這一席話,太重,太重,甚至重到崔莞若依然端坐在席上,便是一種無法饒恕的大責。

    在眾人各異的目光中,她慢慢地站起身,抬手向勻子,向顏琢,向橫席上的賢士鄭重的行了一揖禮,朗聲說道︰“挽所言,並非質疑聖賢,只不過,在挽看來,稷下學宮為天下士者尊崇之地,又可不任職而論國事,如此,為何先生們不睜眼看一看這紛亂漸起的世間?”

    “聖賢曾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在己小,天下為重。故而,挽敢問先生,那流離失所,如水益深,如火益熱的百姓,比及一字之爭,重否?重否?重否?”

    一連三聲重否,一聲比一聲激昂,震撼人心,原本的低語,盡數消散,諸子台上一片難以言明的沉寂,眾人的目光怔怔望著那道挺立的身影。

    崔莞的容貌本就清俊惹眼,而今在眾人皆坐時,獨自立于諸子台上,頭頂明媚的春陽傾灑而下,鋪染在她溫潤如玉的臉龐上,漫入一雙清透明澈的眸子里,倏忽之間,將這抹縴弱的身影,映照出一股無比凜然的大義,撼人心魄。

    崔莞不知此時眾人心中所思所想,她原是為淡下顏琢的問難,避重就輕,刻意曲轉了言語,可話一出口,便再也止不住了。

    此時此刻,無人比她更明晰,那場不久後即將來臨的戰亂究竟有多慘烈,一座又一座被屠戮一空的城池,血流成河,堆骨如山,即便上一世,她不曾親眼目睹,可入耳的哀言泣語,深刻于心。

    縱使,她無天下之志,亦無聖人之心,會為萬民苦而苦,樂而樂,但言到此處,她崔莞,這麼一個大世中微不足道的弱女,亦會覺得心撼。

    春風拂過枝頭,新長的嫩葉沙沙作響,可這原本令人愉悅的聲響,仿若傳不上諸子台一般,無論賢士,還是學子,均是一臉沉思。

    良久,一聲清冽的鳴響喚醒了眾人,勻子緩緩放下手中的玉擊,一道低沉沙啞卻飽含慈愛的聲音,融在慢慢傳開的鐘磬聲中,“小友此言,老朽受教了。”

    說罷他雖未起身,卻是頷首抬臂,向崔莞一揖。

    勻子的言行,好似一道明示,余下的顏琢等賢士,也紛紛抬手作揖,“受教了。” [^[半(.*)/[浮*(生]~]  更新快

    “挽愧不敢當。”崔莞心中一驚,急急側身,避開了眾人之禮。

    “小友不必謙虛,小友大義,令老朽心悅誠服也。”勻子攬須大笑,原本沉悶的氣氛隨著這朗朗笑聲一掃而空。眾人亦紛紛抬手,向著東三席上那道仍挺立的身影行了一禮。

    即便曾信再如何不甘,也不得不咬牙低頭,隨眾人一同行禮。

    隨後,鐘磬再鳴,勻子的聲音響起︰“問難,畢,學宮開講。”

    崔莞心中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跪坐而下,屏氣凝神听聞賢士們講經解典,至于其余人,也均如崔莞一般,一臉好學之色。

    不過,心中究竟是何所思,便不得而知了。

    總而言之,經過學宮門前那三問,與這場似是而非的難辯,雍城崔挽之名,定會傳遍天下!(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君心應猶在》,方便以後閱讀君心應猶在第一百六十六章 諸子台上動天下(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君心應猶在第一百六十六章 諸子台上動天下(下)並對君心應猶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