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海角望天崖送的“香囊”。求訂閱。)
因為麗姐是女子又跟楊芸有合作關系,楊芸怕大家沖撞了她,想幫她安排另外休息的屋子,誰知麗姐跟楊芸說,不需要避什麼嫌,請楊芸不要太介意這些,她在外頭做生意,早已拋頭露面了。新工坊開業揭門匾的時候,麗姐見到孔中侃他們,大大方方的向幾個長輩行了禮。幾個長輩倒也還了禮,楊芸見大家都沒什麼不快,一顆心終于放了下來。
吉時一到,爺爺代表楊家出來說幾句話。
“各位鄉親,各位鄰里,各位親朋好友,感謝大家今日來參加,楊家新工坊的開業儀式。舊工坊因為意外,被一場大火燒毀了,各位鄉親不但參與救火,還大力支持楊家新工坊的建設。你們對楊家的真心實意,我們一家人都看在眼里。多漂亮的感謝話我說不出來,但我在這里要衷心謝謝,周家村所有對楊家,給予幫助和關心的人。希望大家以後對新工坊,多多關照和支持,謝謝大家。”爺爺說完話,就給整個周家村的村人,行了個感謝的大禮。
“小芸的爺爺,您太客氣了,你們楊家幫了咱們無數次,應該是我們要感謝你們楊家。”
“可不是,雖然我們幫忙修建工坊,可是工坊已經幫我們多少忙了,村里的女孩子們都能到工坊賺家養家,我們真的感謝楊家開了這麼個工坊。”
“對、對,工坊現在是咱們村里最重要的財產了,以後工坊的事就是咱們的事,誰要敢再做出對工坊不利的事,我們一定不放過做壞事的人。”
“對,說得沒錯,以後誰都不許做傷害工坊的事。”村人們這樣維護工坊,楊芸心里很感動。大家心里都有一個天秤,楊家做了這麼多事。他們心里終于認定楊家對村人的好。
“謝謝,謝謝大家對楊家對工坊的維護之情。”爺爺心中也很感激,村人對楊家的幫助。
爺爺說完話,周里正又出來講一翻讓大家多多幫助。關心工坊的話,還說出以後誰再敢做出對工坊不利的事,就趕出村的重話。周里正這翻話,終于讓楊芸知道,他對工坊的對楊家的維護和支持。周里正把楊家認定成,周家村真正的村人,楊家在周家村生活快7年,終于完完全全被大家接受,融入到這個村莊中了。
周里正說完話,就與孔中侃、許大夫一起幫工坊揭了門匾。門匾揭掉蓋在上面的紅布。李叔就拿了兩大串爆竹點燃起來,爆竹震聲的聲響在工坊外面響了許久、許久。這也是象征著,新工坊的生意會紅紅火火、長長久久。楊勇和大寶他們把開業的喜糖,分給來參觀新工坊的村人,當然都是孩子們搶走了糖果。
楊芸帶著孔中侃、麗姐他們去參觀新工坊。楊芸邊引導,邊向他們講解新工坊以後的一些運作模式。特別是麗姐,當楊芸向她講解了,生產一條龍服務的方式,讓她震撼了許久,她出來做生意也不是一年、兩年了,今天參觀這個新工坊。終于讓她知道,听君一席話,勝做十年生意。今天工坊帶給她,太多的震撼和太多的驚喜了。
“小芸、小芸,你什麼時候有空,咱們好好談談。”楊芸在這一刻能感受到麗姐的迫切。新工坊這套完整的運作模式,真的讓她驚喜萬分,更讓她迫不及待想知道,更多對關工坊的生產管理方式。
“麗姐,你要是不嫌棄話的。中午就留在我們家吃飯,咱們下午就有時間可以說說話。”中午楊家會請孔中侃和許大夫、里正他們在家吃飯,以慶祝新工坊開業。
“我哪里會嫌棄,高興還來不及呢,下午你一定要好好跟我說說,工坊這套特別的管理運作模式。”
“呵呵,只要你願意听,我都能說給你听。”楊芸知道麗姐很想知道工坊的運作模式。麗姐有幾間鋪子,如果她的衣裳鋪,像工坊這樣生產運作,就變成了現代的成衣制作廠,這也許是好事呢。
“好,咱們下午就好好談談。”麗姐與楊芸約定了談話時間。
楊芸帶著孔中侃他們在工坊里繞了一圈,幾個屋子都逛了一下,有些屋子因為還沒有打桌椅里面空空的,但楊芸還是仔細向他們解釋,這些屋子的作用。幾個長輩對楊芸這套管理方式,連連稱贊,連孔中侃都說,想叫家中的掌櫃向楊芸好好學習。把楊芸給夸得不好意思起來,自己不過佔了前世的經驗,哪里敢教那些經驗老道的掌櫃們。
楊芸帶幾個長輩逛過工坊,就把他們請去了楊家喝茶,中午大家會留在楊家吃飯。麗姐說她要再逛會工坊,楊芸就先陪長輩們回楊芸。楊芸走之前叫來周晚,讓她陪麗姐去生產車間看看。今天女孩子們都搬去新車間做活了,前兩天東西已經搬過去車間,今天只要把人搬過去就行了。
工坊的事有周晚和春兒她們看著,楊芸回楊家後,就去廚房幫李嬸、奶奶煮飯,今天還叫了春兒的娘來幫忙。現在春兒在工坊做工,周立民又幫工坊做桌椅,他們一家人倒是都在幫楊家做活。
楊芸在廚房忙活一陣,把一些菜式的配料弄好,就告訴李嬸怎麼樣煮這些菜,李家和楊家時常一起吃飯,李嬸做菜的手藝可是長進不少,楊芸拿手的菜,她也學會了許多,現在就差少許火候了,楊芸可是很看好李嬸,接班自己的做菜手藝。
楊芸見廚房大家都能忙活,就去給幾個長輩添了茶,陪他們說了一會話,就行告退禮,去新工坊陪麗姐了。楊芸去到新工坊,帶著麗姐去楊芸準備當展覽廳的屋子里看看,楊芸把自己的想法向麗姐說了。麗姐听楊芸說展覽廳的事,非常感興趣,她還為楊芸提了許多建議,畢竟麗姐開了幾家鋪子,對于鋪子里面東西的擺放、裝飾等相關事情都比較有經驗。
楊芸還就賬房的事情問了麗姐,楊芸並沒有見過古代的賬房,所以不知道賬房里面應該怎樣來裝修。麗姐倒也向楊芸說得仔細,原來賬房除了記賬,里面應該再設置一個暗房,那是用來擺放銀子的,因為賬房需要放些現錢,方便鋪子日常開支運作,像支出采購、工錢這些東西都要在賬房支取。
因為楊芸自己身兼采購,發工錢等工作。工坊發工錢每次都是從楊家,把錢抬到工坊去,麗姐的建議很好,楊芸考慮了一下,賬房到時候再另外裝修一下吧。楊芸陪著麗姐逛了一會,又去生產車間,看看近期要生產的頭飾,麗姐也根據她鋪子要制作的衣裳,給楊芸提了幾個建議。
逛完工坊,楊芸帶著麗姐回了楊家,已經快中午了,回家後李嬸她們已經煮好飯菜。本來楊芸要幫麗姐另外準備屋子吃飯,誰知道麗姐直接就在孩子們那張桌坐了下去。楊芸見麗姐不介意也就沒有說話了,麗姐帶來的僕人和孔中侃家的僕人,直接在院子擺了一桌。
中午吃完飯,幾位長輩就告辭回家休息了。今天學堂因為新工坊開業放了一天假,新工坊開業對周家村來說,可是很重要的事,加上楊芸請了孔中侃揭門匾,學堂就干脆放假一天。楊芸以前有給孔中侃提過建議,讓他上幾天課就放假一天,最後孔中侃定了逢初一和十五就放假一天。比起現代的學校差遠了,讀書雖然能長知識,但也不能死讀書,偶爾放假做其它事情也有好處。
初一、十五放假,這一天雖然不上課了,但孔中侃會讓孩子們做其它事情。他會帶孩子們去周家村山上看看,告訴孩子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更教他們珍惜,大自然給予他們的一切事物。
偶爾孔中侃會讓孩子們,帶著碳筆去外面學畫畫,碳筆畫是楊芸發明的,孔中侃看過後覺得挺有意思的。用碳筆畫出來的畫,會更加顯得生動真實。楊芸的設計圖一直用碳筆畫的,雖然楊芸會用毛筆寫字,可她不會用毛筆畫畫,毛筆筆尖太軟了,根本無法畫出楊芸理想的圖畫。
下午楊芸跟麗姐坐在屋里長談,楊芸把她對新工坊的,整套生產模式講給麗姐听,還把工坊以後的發展計劃,也大致向麗姐提了一下,別問楊芸為什麼這麼信任麗姐,而是麗姐的為人讓楊芸覺得可信。在這時代女子活著本不易,更何況麗姐這麼特別的女子。她對楊芸的真心實意,楊芸並不是瞎子,也許麗姐圖的也只是,一個能真心把她當朋友的人。
楊芸跟麗姐說工坊的事情,麗姐也把麗裳閣的事情跟楊芸說了,還讓楊芸給她提些意見。楊芸前世對那些,專賣店的銷售模式並不陌生,倒也能為麗姐提些可行性的建議,就這樣楊芸跟麗姐一個下午相談甚歡,同樣都是有夢想的女人,同樣都想做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楊芸和麗姐同為女人,都想在這個時代,掙得一席立足之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