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侍郎不過是想詐一下錢氏,看看錢氏什麼反應,一見錢氏這麼鎮定自若,隨即就蔫了。
“那周府的人怎麼一個個都說給我送信了?”何侍郎很是不解的嘟囔了一句。
錢氏撇撇嘴,“他們理虧,不這麼說能行麼?也就是夫君實在好糊弄,他們這麼一說,夫君就信了唄。
對了,夫君今天去周府,見到靜嫻了沒有?好歹也得讓她把嫁妝想辦法勻出來一些,留著給兩個妹妹用啊。
這丫頭也太絕情了,離開家就一句話都沒有,咱家白養了她這麼多年呢。”
“還有啊,夫君怎麼不管秦家要一些好處?白白便宜了周家?那秦家我听說可是遼東府首富,家底雄厚。
他秦三郎一個無官無職的浪蕩子,娶了咱侍郎府的千金xiao jie,怎麼也該有點兒誠意才對啊,夫君不會這麼輕易的就讓他把靜嫻娶走吧?”
錢氏小門小戶出身,眼楮里沒有別的,就只有銀子。到了這個時候,還惦記著銀子呢。
見到丈夫兩手空空回來,不免抱怨,覺得丈夫太無能了,堂堂禮部侍郎,竟zhi fu不了一個毛頭小伙子。
听見錢氏這些話,何侍郎剛壓下的火氣又上來了,“我就是听了你的這些話,才跑去周府丟人現眼的。
你跟我說,秦三郎無官無職,說他是個不務正業的浪蕩子,可結果呢?人家在太子府上當差,如今是從六品的校尉。”
“你知不知道,他可是柔嘉郡主的義兄,今天太子殿下都出面,去幫他迎親了。
還無官無職的浪蕩子?你究竟從哪里打听來的這些消息,沒有一句是真的,全都是胡說八道,害得我今天在那麼多人面前丟人。”何侍郎忍不住抱怨道。
錢氏一听這話也愣了,她真的不知道秦三郎有這麼硬的靠山。
也就是說,何靜嫻並不算低嫁,人家這是找到金龜婿了?有太子這大靠山,秦三郎飛黃騰達不就指日可待了麼?
等著太子登基做了皇帝,秦三郎保不齊就能弄個將軍什麼的當當,再好了,說不定還能封侯拜相呢。
“哎呀,那可怎麼辦?那你今天去周府鬧,這不是得罪了太子殿下麼?
夫君,咱們得趕緊想辦法挽回啊,不然豈不是錯失良機?”錢氏沒想到會有這個結果,不由得擔心起來。
“我原本以為,靜嫻那丫頭離了家才五個月就成親,保不齊是周家嫌棄靜嫻丫頭了,隨便找了個人家打發她出嫁呢。
這麼一看,分明是周家給靜嫻丫頭找了個好人家啊,可惜了,那麼好的人家讓靜嫻那臭丫頭遇上了,這麼靜妍姐妹就找不到這樣的好親事呢?”
最後這句話,錢氏沒敢大聲說,只是小聲的嘟囔。
“還能怎麼辦?只能想辦法盡力挽回唄。
你啊,趕緊命人去收拾準備,等著三日回門時,早早地打發了人去接靜嫻回來。
不管怎麼說,那都是咱何家的閨女,我就不信了,她還真能不顧家里頭?”何侍郎也想不出太好的辦法,只能盡力挽回。
“只要哄著靜嫻高興了,往後多照拂家里一些,說不定以後秦三郎發達了,還能帶挈一下妻弟。
不然就咱家那兩個臭小子,他們能有多大出息?”何侍郎這種勢利眼,哪里肯輕易放棄這麼好的機會?
這邊,何侍郎跟錢氏在琢磨著如何討好靜嫻討好秦三,而秦家這時候,迎親的隊伍已然來到了大門。
秦家這邊的下人趕忙點燃了早就預備好的長串鞭炮, 里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漫天飛舞的紅色紙屑伴著濃濃的huo yao味兒,為今天的喜事又增添了不少氣氛。
秦三率先下了馬,從旁人手中結果用紅布包裹的弓箭,朝著花轎虛射了三下,這就是射轎門。
接著,喜娘扶著新娘子從花轎里下來,然後秦三跟新娘子一人一頭扯著大紅綢子扎成的花球,緩緩走上早就鋪好的紅氈,就這麼一路來到秦家大門口。
新娘子跨過了馬鞍火盆進了家門,在喜娘的引領下,來到了前院廳堂。
廳堂中,秦老爺秦夫人坐在上首,正滿面喜色的看著從外面走進來的這一對新人。
秦文海秦文瀚兩兄弟領著夫人坐在兩側,其他賓客散座在各處,俱都滿面笑容的看著新人,連連點頭。
從秦家到廣平侯府結親,來回走一大圈,光是路上就得一個時辰,再加上廣平侯府迎親時一系列程序走下來,此刻已經是午時初了。
“良辰吉時已到,新人拜堂嘍。”旁邊有人高喊到。
于是一對新人並排站好,拜了天地高堂,然後夫妻對拜,禮成,秦老爺秦夫人坐在位子上,笑的合不攏嘴,揮手示意喜娘攙扶著新娘子前去新房。
這拜堂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有好多程序要走呢,不能耽誤了時辰。
一眾女眷們這時也都起身,擁簇著一對新人朝後院走去,來到新房,先是坐床,然後挑蓋頭喝合巹酒吃子孫餑餑,一系列程序走下來,又用了不少時間。
到最後,秦二夫人揮揮手,示意屋中所有人都撤出來,留一點兒時間讓新人獨處。
新房外,一群小娃們蹲在窗根兒,一個個笑嘻嘻的捂著嘴,偷听屋里說話。
清涵一見這樣子,忙招招手,給那些小娃們分了紅包還有糖果,讓他們去別處玩。小娃們見到糖果和紅包,自然歡天喜地的拿著離開,也就沒人留下听窗根兒了。
這時前院的酒席開始了,有人過來喊秦三出去招呼客人。
秦三剛跟新媳婦說了幾句話呢,自然是戀戀不舍,外面催促再三,還是清涵等人進屋了,秦三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從新房出來,到前院敬酒招待客人。
“三嫂,估計你早晨起來也沒吃多少東西,這樣,我讓人去預備些飯菜過來,三嫂多少吃一些。”清涵笑著來到新娘跟前兒,安撫滿面羞紅的何靜嫻。
靜嫻一抬頭見到是清涵,自然是滿心歡喜,“好,那就勞煩妹妹了,早晨只吃了一碗蓮子百合羹,我這肚子里還真是餓了呢。”
何靜嫻雖然與清涵只見過那一次,可是對清涵的印象很好,清涵也算是何靜嫻在秦家為數不多的熟人了。
原本新嫁娘的忐忑不安,在見到清涵之後,多少緩解了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