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涵與沈凌燁從雲來居出來,便直奔袁府。
袁府門房自然認得清涵,一見郡主和太子回來了,高興的不得了。
連忙敞開了大門,迎二人進去,一邊讓人趕緊往里報信,告訴夫人好消息。
袁夫人正在看賬,順道教清雅清媛怎麼打理家呢,忽然听見婆子進來稟報,說是太子和郡主回來了。
袁夫人高興的直接把賬本就扔一旁去了,“走,快去看看,哎呀,這孩子,一出門就這麼多天,真是讓人記掛著。”
袁夫人一手扯了一個,就這麼扯著清雅姐妹,一路去了會客廳。
來到會客廳,正好沈凌燁和清涵剛進來還沒坐下呢。
清雅清媛兩個一見到姐姐,什麼都忘了,直接奔向清涵,抱住姐姐就不松手。
“大姐,你總算回來了,這些天我們一直提心吊膽的,生怕那些災民鬧事呢。”
“沒事,一切都好,有沈大哥呢,哪能讓我有意外啊。你們呢?住在府里習慣麼?”
清涵見到兩個妹妹也有點兒激動,摟著二人的肩膀,低頭仔細打量。
嗯,還行,二人的氣色挺好,比之前在家里還好一些呢。
“挺好的,舅母安排我們住在了菊院,那邊景色很好,四處都種滿了菊花,這時候菊花還沒開,估計等到秋天一定非常好看。”
清媛人小嘴快,直接說道,“就是京城太熱了,比咱家熱好多呢。
幸好舅母讓人給送了冰,放在屋子里,還涼快些。不過京城里瓜果多,各種果子都有,挺好的。”
那邊清媛也笑著點頭,“大姐,府里住著很好,舅母對我們非常用心。
你瞧,我們剛來沒幾天,全部的衣裳都換了,都是舅母命人給做的。
菊院那邊安排了丫頭婆子伺候,比家里住著舒服多了。”清雅文靜些,說話不像清媛那麼快。
“我想著,殿下時常來找你,她們兩個與你住在一起或許有些不方便,所以就把姐妹倆安排在菊院了。
若是你不想與她們分開,就搬去梅院也可以,兩個院子挨著,你們隨意就好。”
袁夫人含笑的看著姐妹三個說話,到這時候才開口說了句。
清涵想起來,沈凌燁之前可不是總愛三更半夜來找她?
這人狂放起來不分時與地,萬一哪天兩人在一起時,被妹妹們看見了不好,所以還是分開住吧。
“不用了,她們既然已經在菊院安頓下來,就不用搬了,省的麻煩,反正兩個院子挨著近。”
袁夫人點點頭,她原本就是這麼安排的,府里的女孩子都是這樣,稍微大了之後就自己住一個院子,很少有姐妹同住的。
要不是清雅清媛剛到京城怕她們不習慣,這姐妹倆也該分開住才對。
“來,都坐下說話吧,殿下還站著呢。”
袁夫人見到那姐妹三個黏在一起不松手,只好出聲提醒她們。
清雅清媛這才想起來,還有姐夫在呢,趕忙松開了清涵。
“姐夫,我們見到姐姐太高興了,一時忘形,姐夫莫怪。”清雅趕忙說了句。
沈凌燁能說啥?就沖著這句姐夫,他已經高興的找不到北了,哪里還會不高興?
“沒事,你們跟涵兒分開好久,才見面自然高興,無妨。坐下說話吧,你姐這些天也累的不輕,讓她多休息。”
正好這時丫頭送上來點心茶水,眾人這才坐下來閑聊,清雅清媛少不得要問一些路上發生的事情等等,清涵挑了些無關緊要的說一說。
“舅母,表哥跟大哥二哥他們都還在保定那邊呢,估計要晚一些時候才回來。”
清涵知道袁夫人惦記著袁明澤,于是就把袁明澤等人留在真定那頭的事情說了。
“三哥跟霍二哥他們也沒回來,他們得把糧食從永平運去保定真定那邊,之後會跟著表哥他們一起回來。”
之前秦三霍二路過京城,只是往宮中送了信,根本沒來得及回家,所以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們的消息。
袁夫人的確挺惦記兒子,尤其是清涵跟太子回來了,兒子卻不見蹤影,袁夫人心里不免忐忑。
此時一听說,兒子還有秦謹知他們都留下來辦差了,這才放心。
“好,能出去歷練歷練挺好的,翰林院里也能學東西,可終究比不上外頭鍛煉人。
澤兒能有幸跟隨殿下出門辦差,又得殿下信任留在保定,這是難得的歷練機會,挺好的。”
做母親的總歸是不放心兒子,恨不得兒子日日都在眼前,可若真是這般,兒子哪里會出息?
世間事難兩全,袁夫人就算在心疼兒子,也知道要放手讓兒子出去歷練才能成長。
沈凌燁含笑點頭,“表兄做事很有章法和魄力,只是沒有機會歷練罷了。
這一次的差事辦的很好,明日早朝,我會向父皇稟明,為他們請功。
其實我有意讓他們幾個留在那邊,多熟悉熟悉當地情形,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向父皇進言,將他們三個安排在那邊做官。”
保定知府、同知、通判,還有安肅知縣、縣丞這些人都被沈凌燁抓起來押解進京,保定府衙基本上就是空的。
這種情形之下,沈凌燁必須安排人暫時打理保定府,而袁明澤三人是新科一甲前三,由他們暫代職權,肯定不會出問題。
沈凌燁信任這三人,所以將他們留下來,直到朝廷派人接手為止。
“翰林院不是磨練人的地方,不如外放做官,表哥他們在外面歷練一些時候再回京,肯定有更好的官職。
為官還是要有各種經歷才好,我相信表哥他們能做好。”沈凌燁早在回來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如何安排。
當然,這些事情需要皇帝同意,畢竟他現在只是太子,不好過分干涉官員任用。
袁夫人一听這話,十分驚訝,要知道一般時候,新科進士都要在翰林院或者庶吉士館很久,才能得到外放做官的機會。
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倒是還好,可以直接進翰林院,一般在翰林院熬個三五年之後,很多人進入六部做事,或者外放做官。
尋常進士更不容易,要在庶吉士館最少一年,之後庶吉士館散館了才能等朝廷派官。
這其中也得是有門路有靠山才好安排,很多人中了進士等選官,會一直等好幾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