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太行山下
造船的這兩個月時間,孫金寶和馮二馬都發現了一個問題。
整座島的面積在增加。
一周前他們還在岸邊造船,過了一周,那岸邊竟然向下退去了十米!
“水災之後,終于開始退潮了。”
孫金寶感慨道。
“可以出發了吧?”
馮二馬卻沒心思陪孫胖子在這里感慨人生。
他此時換上了一套道士衣服,銀白色的頭發也學著孫金寶一樣盤了起來,插上了發髻。
二人就如同道館里的兩個道士一樣,一前一後站在岸邊。
“那個……出發是可以出發,可是這海流,還有風,都不是朝著西邊,我們得等。”
孫金寶伸出手指舔了舔,然後站在岸邊感受了一番風的仿佛。
“要等多久?”
“那就看老天爺的了,除非你能和諸葛亮一樣借東風,否則我們就只能等到起東風時下海了。”
……
……
“三年了,終于退潮了,一旦退潮,我們的天啟粒子就會由海面轉入大氣層傳播向全世界,到時候神的天啟,即將開始。”
黑暗中,一名中年男子看著四周繁榮的一切,微微笑道。
“上使,華夏使者求見。”
“讓他進來。”
門後,一個身穿黑衣,頭戴京劇臉譜的人走了進來。
“上使大人。”
“哦,你來了,有什麼事麼?”
听得面前這個背對著自己的男人話中帶著些愉悅,京劇臉譜男心中舒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上使大人,已經有部分受體開始接受接受天神的啟示了。”
“結果如何?”
“其中一名男子變異成功,其他兩男一女因為承受不住……”
“知道了,繼續觀察,這是來自神的賞賜,自然不是所有人都受得起。”
“是……”
京劇臉譜男退去,中年男子看了看遠方,微微一笑︰“開始了,我的新世界。”
……
……
京都,靈山上。
片兒爺坐在山頭,看著幾名手下,問道︰“那位道爺,還沒走?”
“是啊,一直坐在那。”
“唉,我們的手下和那些幸存下來的人都已經往西部撤離了,你說我們是丟下他不管呢還是怎麼辦?”片兒爺嘆了口氣,問向身邊的的老徐。
“爺,此人不簡單。”
老徐扶了扶墨鏡說道。
“老徐,第一次從海邊撈到他時,你就這麼說的,如今三年過去了,他除了吃飯睡覺,我也沒發現他有哪里不簡單啊?”
片兒爺無奈地說道。
“此人能在如此大浪里活下來,必然不同凡響,想當初我們岸邊飄過來多少尸體,可有一人能活著?”老徐卻搖了搖頭。
“此人一身古裝道袍,憑的是一身英氣,定不是池中之物。”
“可是他再不簡單也該同我們一起撤離了,他一直留在這里是個什麼事兒?”片兒爺搖頭道。
“爺,要不我再去問問?”老徐試探性地問道。
“這幾年我們派人問得還少麼?他哪次開口說過話?我都懷疑他是個啞巴。”
“還是我去試試吧。”
……
“這位道爺,您來我們靈山也已經快三年了,為何每天都要來此處?”
這名身穿舊袍的道士看上去並不講究,滿嘴的胡須沒有修理過。
雖然如此,可是他的那一雙眼楮卻炯炯有神,一直盯著東南方向的海域。
听到身旁有人說話,道士回頭看了看他,見是一穿著長衫的老者,微微點頭。
“我要守著它。”
開口說話了!
老徐震驚萬分,這些年,他的小弟經常給這位道爺送飯,可是卻從未見此人開口說過話。
果真不是啞巴!
“爺,您望的方向是曾經的京都城吧,雖然那里現在已經成為大海。”
“你竟然識得?”道士微微露出吃驚的表情。
“爺,我老徐曾經在京都也是一算命先手,自然是懂些天文地理。初見您時我就知道您氣度不凡,可現在有一事必須告知您。”老徐點了點頭,得意說道。
“說。”
“我們已經將大部分滯留在這片海島上的人撤離到了西部,有的去了新都,有的去了川西,不知您可有去處?這里畢竟不是久留之地。”
“新都?”道士露出疑惑之色。
“難道爺您不知道現在華夏國在珠峰建立了個新都?曾經京都的大部分華夏國設施都遷往了那里。”
“哦,新都,我知道。”道士點了點頭,神色暗淡,想起了三年師父臨走時與自己的對話。
“那您?”
“我留在這,你們自行離去吧,這些年多謝你們照料。”
“好吧,道爺,還不知道您尊姓大名,日後再相見時也好稱呼?”
“雲水弱。”
這名頹廢道士,正是當初鎮壓北新橋海眼的龍組組長雲水弱!
……
……
“哎哎哎?向右啊!讓你把船帆向右你怎麼向左!”
“對!就是這樣,保持不動!”
“你怎麼又向左?”
砰!
一聲巨響,帆船撞上了礁石,頓時散架。
孫金寶和馮二馬造了兩個月的船,終于等到東風來臨,二人下海不過數日,就在孫金寶的精確指揮和二馬的無腦操作下,化為烏有。
他們面前的是一片山脈,準確的說,是一片被淹沒成海島的山脈。
雖說是海島,可也連綿千里,看不到盡頭,仿佛新的大陸一般。
“船!我的船!二馬!你個災星!就知道跟你一起出來沒好事兒!”孫金寶被二馬扛著游到岸邊,幾下擠壓之後,吐出一大口水,這才一甦醒,就破口大罵了起來、
“……”馮二馬站在岸邊一陣無語,不是你指揮的我向右向右的麼?
“希望這海島上有幸存的人幫我們一起造船,否則只能再花兩個月時間自己造了。”
孫金寶從沙灘上站了起來,怕濕透了的道袍脫下,使勁擰干。
“今晚現在沙灘上過夜,明日再進山看看!”
“哦。”
很快,二馬從海邊叢林里撿回來許多枯枝,在沙灘邊搭了個火堆。
二人脫了個精光,把打濕的衣服放在火堆旁烘烤,孫金寶則從行囊里掏出一張貼滿透明膠的地圖。
“還好我做了防水準備,我得好好看看這里大概是哪里。”
地圖是華夏國地圖,上面標注著許多山川大山。
“我們出發地是泰山,如今向西飄了這麼多天?這里!泰山的西邊的第一座一千米以上海拔的大山。”
孫金寶一指地圖,確定了此處的大致位置。
“哪里?”二馬光著身子正在烤魚,魚是他上岸後現抓的。
“太行山!”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