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2550章 暫時無憂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2550章 暫時無憂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朱厚照撤兵進入安慶府城懷寧,寧王兵馬緊隨其後,一路逼近,消息很快傳播到江南各處。

    帶兵四平八穩的魏國公徐�Y得到安慶府緊急調兵軍令,還是以聖旨下達,用詞非常嚴厲,讓他領兵快速前往增援,否則軍法從事。

    徐�Y本來就沒什麼領兵經驗,這次行軍速度異常緩慢,他輕視了江岸行軍的困難程度,從南京向西南進發,一路上江河險阻不斷,有些河流太過湍急,架橋非一天時間可以完成,所以時間拖得難免有些長。

    走到半道,突然知悉皇帝親自率領的兵馬出了狀況,倉促之下不知該如何應變。

    徐�Y沒有召集將領舉行會議,只是將徐程叫來。

    徐程作為頭號幕僚,專門留在徐�Y身邊為他出謀劃策。

    徐程得知皇帝倉皇撤兵的情況後,頗有顧慮︰“公爺,皇命既已下達,咱沒有選擇余地,不抓緊時間馳援不成啊。”

    徐�Y生氣地道︰“要快也要快得起來啊……你說要過長江,還得咱手里有船才行……船只都讓陛下帶走了,咱現在行軍途中,臨時去哪兒征集船只?”

    或許是感覺自己堂堂南京留守,軍中僅次于英國公的二號大佬,在行軍布陣上卻絲毫也沒有話語權,徐�Y很是氣惱,那種被別人左右的感覺讓他極度不爽,說話語氣很沖。

    徐程無奈道︰“公爺,其實不但咱,難道別人就不郁悶了?陛下御駕親征這事兒本就不靠譜,本來讓沈大人領兵平亂,幾千或者上萬兵馬就能輕松解決的事情,根本耗費不了多少帑幣,大家也都能輕省許多……”

    “偏偏陛下逞能,看看現在情況如何?他親自統領五萬軍容整齊的兵馬,一路都是乘船,毫不費力,照理對敵時應該摧枯拉朽,結果戰事沒開啟就已遭遇大規模折損,貽笑大方……若咱不去,陛下出了事,那所有責任可能都要歸到公爺您身上……”

    徐�Y冷笑不已︰“本公領兵從陸路進發,一路山川險阻,不說別的,就說眼前的銅官山,後勤輜重部隊動一步都很困難,沒有兩天時間根本過不去……陛下那邊出了事,幾時要本公承擔責任?”

    徐程看了看左右,最後壓低聲音道︰“陛下真出了事倒也沒什麼,那寧王要坐天下,非得籠絡咱魏國公府不可……但若陛下在各路勤王大軍支援下,反敗為勝,又或者平安逃到廬州府等地,肯定會找咱的麻煩……”

    “為今之計,趕緊去信南京,幫忙籌措船只;同時咱也要抓緊時間行軍,既然全軍速度緩慢,那就分出部分兵馬,輕車簡從,加速趕往牛頭山一線構築防線……不管怎麼樣,都要讓陛下看到咱的忠心啊!”

    ……

    ……

    朱厚照兵困安慶府的消息傳到南京城。

    留守南京的鎮守太監張永趕緊把剛上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王倬叫來,讓王倬立即再征調五萬人馬,乘船緊急救援安慶府城。

    王倬听到張永的要求後,面色難看︰“張公公,之前十萬大軍還是臨時拼湊出來的,江南各地的將士幾乎被掏空……這江南繁華之所,畢竟不是九邊百戰之地,一時間從何處征調五萬人馬?”

    張永怒道︰“咱家不管這些……陛下安全大于一切,必須湊出五萬兵馬來……本來還說會以九江府為主戰場,但現在看來安慶府城一戰便會決定此番平叛戰爭走向……陛下只有在安慶府城下擊敗逆王大軍後,才可長驅直入,徹底消滅逆王……”

    王倬作為兵部尚書,深諳兵法,苦笑道︰“安慶府城牆高深,只要陛下據城死守,賊軍哪里那麼容易攻陷?只要等魏國公統領的兵馬趕到,賊軍便不戰而退。”

    張永瞄著王倬,目光凶戾︰“听你這話里的意思,那就是拒不配合咯?”

    王倬趕緊拱手︰“在下並無此意,只是臨時拼湊起來的兵馬沒有戰斗力,再者陛下也未下達諭旨,我等臨時集結大軍,只怕有人會認為咱僭越行事,到時被人參一本的話……”

    張永一抬手︰“我們是出兵支援安慶府城,又不是造反,怕什麼怕?”

    王倬搖頭︰“外人可不會這麼想,最怕的還是陛下生出誤會來……張公公,現在臨時籌集兵馬來不及,不如……請示一下沈國公,您看如何?”

    提到沈溪,張永的臉色越發難看。

    作為欽命到江南掌兵之人,張永政治覺悟很高,他看得出朱厚照跟沈溪間的嫌隙在何處,稍微思索便斷然搖頭。

    “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勞駕沈大人。就算要請動,也一定是陛下下旨才可,我等絕不能貿然行事。”

    王倬攤開手︰“那在下對于此事就無能為力了。”

    張永氣憤地道︰“你無能為力?你是剛上任的南京兵部尚書,陛下有何三長兩短,你就算有九個腦袋也不夠掉的。”

    王倬沒有跟張永爭論,息事寧人道︰“張公公勿著急,現在情況並未見得有多糟糕……陛下是折損一些兵馬,但主力還在,寧王根本就沒有能力攻下安慶府城,現在最多是以安慶府為界,敵我形成對峙之勢。”

    “若擔心陛下犯險的話,可以派出船只,接應陛下回南京,甚至在下可以代替陛下領兵打這場仗。”

    張永不屑地問道︰“听你這話里的意思,是讓陛下臨陣退縮?”

    王倬趕緊擺手︰“在下絕無此意,只是現在要耐心觀察戰局發展,從南京到安慶府城並不遠……安慶府城乃南京上游門戶,出了事南京這邊的日子也不好過,難道在下會不著緊?但問題是咱們不能自亂陣腳,為人臣子,當听從陛下調遣為上。”

    “這……”

    張永臉色不怎麼好看,雖然名義上他的權力比王倬大,但實際調兵權還是在王倬身上,他最多算是“監軍”。

    在王倬拒不配合的情況下,張永真沒太好的辦法。

    王倬從懷里拿出一份小冊子,道︰“這里是南京士紳捐贈的錢糧物資清單,加上之前咱準備的那些,可以早一步運往安慶府城……從現在開始,要做長久作戰的準備,寧王兵馬從江西出來,想要進南京城,非得攻取安慶府城不可……我們只要以安慶府城作為屏障,形成拉鋸戰態勢,寧王肯定支撐不下去,最後只能敗亡。”

    張永咬牙切齒道︰“听你的意思,讓陛下留在前線犯險?”

    王倬驚訝地問道︰“張公公,咱大明從太宗開始,不一直都是天子守國門嗎?現在陛下在安慶府城內,將士必定上下一心,死戰到底,以安慶府城的堅固程度,如何可能有失?各地勤王兵馬需要時間準備,切忌心急做錯事,步步為營方為上策。”

    ……

    ……

    朱厚照雖然被困在安慶府城,但並未感覺到戰爭帶來的壓力。

    此時寧王的主要目標其實不在安慶府,而是肅清江西內部,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籌集兵馬和糧草。

    同時,寧王還派出說客去游說江西周邊省份的官員和將領歸順,有的許以高官厚祿,有的則虛言恐嚇,無所不用其極。

    與此同時,寧王派出渡江劫營的兵馬,也在著手鞏固他們的勝利果實,將之前朱厚照統領的、未能及時撤回安慶府的殘兵收攏起來,組建用以攻城的敢死營。

    雖然雙方至今沒有開戰,但寧王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隨著皇帝統領的兵馬撤退到安慶府城,朱厚照身上的帝王光環正在逐步消退。

    寧王的英明神武與朱厚照的胡作非為形成鮮明對比,有靖難之變的先例,一些搖擺不定的官員和將領仿佛找到了方向,開始暗中支持寧王,寧王的叛軍隊伍迅速發展壯大。

    這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新城,為沈溪知悉。

    沈溪未召集麾下將士商議,相反還刻意彈壓一些傳聞,盡管安慶府的戰報如雪片一般傳來,沈溪依然禁止麾下將士私下議論。

    軍中秩序井然,將士們甚至還產生一種自豪感……看看,沒有沈大人,就算皇帝御駕親征也就那麼回事。

    沒有沈大人咱大明就打不了勝仗!

    新城並未因安慶府的戰事產生太大影響,沈溪出征歸來後,新城建設步伐加快,而第一批將士的親屬這時已抵達新城,讓將士的心逐步安定下來,工作熱情大大增加。

    “……大人,現在看來安慶府城有驚無險,寧王一時顧不上跟朝廷兵馬交戰,不過過個十天半月,寧王將江西和湖廣的事情處理完畢,就要全力攻取安慶府城了,到那時大江上可能會爆發一場空前慘烈的船戰……”

    雖然沈溪讓雲柳好好休息,不要太在意前線發生了什麼事情,還讓她負責新城各大工廠的管理工作,但雲柳就是閑不住,僅僅依靠手里掌控的諜報人員,就調查到遠比朝廷體系更為詳盡的情報。

    跟了沈溪這麼多年,雲柳的眼界提升很快,對于戰事的分析和判斷,連沈溪听了都不由點頭贊許。

    雲柳繼續道︰“南京現在無法抽調兵馬援救安慶府,不過魏國公統領的兵馬正加速開往牛頭山一線,江左的寧王兵馬開到黃石磯時已是強弩之末,根本就沒有余力繼續東進,所以大概率雙方會在安慶府城江對岸的地區對峙。”

    沈溪嘆了口氣︰“其實陛下只要稍微勇敢一點,退到安慶府城次日整頓好兵馬,抽調一部分過江,不怎麼費力就可以擊潰寧王派出的先鋒兵馬……自從起兵以來,寧王兵馬就未好好休息,戰力十不存一,可惜啊可惜……”

    “另外,听說過江偷襲陛下營地的寧王兵馬不足萬人,只要構築營地時稍微用點心,何至于有這麼一場近乎于慘敗的撤退發生?”

    雲柳道︰“畢竟不是誰都像大人這般指揮若定……寧王整頓好內部後,下一步的進攻重點便是安慶府城,但目前看來,寧王沒有任何機會攻下安慶府城。無論是兵力對比,或者是堅固的城防,再或者人心向背,寧王都沒有可能……”

    沈溪道︰“僅以當前的情況看,確如你所言,寧王沒機會染指安慶府城,反而會因冒進而令後方不穩。”

    說到這里,沈溪話鋒一轉,“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沒有人敢在陛下前面去攻打九江府乃至南昌府,軍功都要給陛下留著,寧王完全可以孤注一擲,調集全部兵馬攻打安慶府城,一切都要看寧王是否有此魄力。”

    “若真如此的話,陛下待在安慶府城未必能保得周全,一切都要看江對岸的魏國公如何用兵了!”

    ……

    ……

    江南形勢驟然緊張起來。

    沈家一大家子人在抵達揚州城前,路途還算平順,結果才在揚州休整一日,稍微緩解疲勞後準備乘船前往新城,得知前往長江以南的水路和陸路關卡皆已封閉,除非有兵部調令,否則船只一律不能出港,一大家子就這麼困在了揚州城。

    謝韻兒派人去打探消息,結果不太妙,原來是江西地方藩王謀逆,朝廷派出兵馬前去平叛,如今長江以及運河都變得不安全起來,頓時緊張無比。

    “不知老爺是否帶兵去前線了?”謝韻兒一臉憂色。

    一旁的小玉連忙安慰︰“夫人,並未听說老爺領兵之事,外間傳言,都說是皇上親自領兵平亂,真實情況應該相差不大。現在我們只是過不了江,安全方面還是有保證的!听說很快揚州城便會戒嚴,提防寧王水師突然南下,在內奸策應下偷城成功,如此一來普通人根本無法出城。”

    謝韻兒目光熱切︰“說的也是,老爺領兵的話,情況不會這般危急……老爺真的沒去江西平叛?”

    小玉想了想,認真點頭︰“應該是這樣,但既然是藩王造反,事情想必鬧得很大,老爺現在不去,可能後面也會去,只是現在南京和老爺那邊能獲取的消息太少,咱滯留揚州城,可能很久才能渡江南下。”

    謝韻兒搖搖頭︰“若只是平亂的話,一兩個月就能成,但若不是老爺領兵,事情就不好說了……希望一切順利吧。”

    ……

    ……

    謝韻兒去驛丞那里打听,進一步確定沈溪沒有領兵去江西後,不由放寬心,對于眼前的事情也就處之泰然了。

    倒是周氏不知從何處听來一些小道消息,緊張之下跑來見兒媳婦,想知道兒子的確切情況。

    “憨娃子不會又帶兵打仗了吧?把咱這老老小小叫到江南,他卻出征了,這不是給咱添堵嗎?這兩天他沒派人來送信?”

    周氏的語氣更像是質問。

    沈溪幾乎從來不派人跟周氏打招呼,有什麼事一定是通過謝韻兒,再由謝韻兒之口轉告。

    在周氏這樣傳統女人的心目中,她這個當娘的才是真正的“一家主母”,在沒出事時她或許不太在意,但現在江南動蕩,周氏的不滿情緒迅速飆升。

    謝韻兒道︰“娘,這次相公真沒派人來送信。不過已打探清楚了,相公沒有統兵,現在還在新城那邊,娘不用擔心。”

    周氏板著臉,氣呼呼地道︰“外面听幾句傳言就當真了?這些年朝廷打仗,哪次少了他?老娘就不信這次皇帝不派他去!”

    面對周氏的質疑,謝韻兒不敢頂撞……她很聰明,知道婆婆正在生悶氣,她不想觸這個霉頭。

    周氏在那兒干生氣一會兒,再次出言問道︰“有亦兒的消息嗎?皇帝御駕親征,她這個皇後去了何處?”

    謝韻兒微微搖頭︰“消息不多,不過听說……皇後娘娘在南京……”

    “那咱就去南京。”周氏態度堅決,“這揚州多大一座城?進了南京咱就不用擔心賊匪攻城了。”

    謝韻兒皺眉︰“娘,話雖如此,但現在咱不好出城啊,城外各處道路都封閉了,水道不讓走,听說現在城池也要戒嚴……”

    周氏不屑一顧,發問道︰“普通人是沒法走,但咱是普通人嗎?我兒乃兵部尚書,我閨女乃當今皇後,我們要去南京,揚州城內的官兵都有責任護送……哼,還想阻擋老娘的路?沒門兒!”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2550章 暫時無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2550章 暫時無憂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