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2338章 升遷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2338章 升遷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謝遷倒也沒說錯,他的確是難以幫到張太後,而非他不願出力。

    不過在張太後听來,謝遷就有點推諉的意思了。

    你謝遷再怎麼說也是首輔大臣,匡扶君王社稷乃是你的責任,你直接來一句你沒辦法,就可以把事情揭過?

    張太後的確不明白,其實謝遷正因為難以向皇帝進言,才會來找她求助,而她反過來卻把事情推到謝遷身上,等于說二人都對朱厚照無能為力,互相希望對方出力。

    謝遷道︰“眼看就要到年底了,陛下長居豹房不肯回宮,還望太後派人去敦促……年初朝廷事多,加之東南沿海倭寇肆虐,急需陛下坐鎮中樞打理朝政,以安萬民。”

    “唉!”

    張太後重重地嘆了口氣,此事對她來說好像有著難以克服的困難。

    張太後遲疑了一下,這才道︰“謝閣老,關于陛下派人查壽寧侯和建昌侯之事,哀家會去問東廠主事,這件事你不願出手相幫,哀家也不強求。但江南沿海受倭寇襲擾,民不聊生,還得勞煩謝閣老去跟陛下說說,及早派人去解決,如此也好穩定人心。”

    謝遷眨了眨眼,突然問道︰“太後是想讓沈之厚出馬?”

    當日在朱厚照問及平倭之事時,高鳳已在皇帝面前表明態度,謝遷可以理解為這是張太後的意思。

    “嗯。”

    張太後沒有含糊其辭,直接點頭應承下來。

    謝遷有幾分疑慮︰“太後請見諒,老臣認為,讓之厚去並不合適。這孩子在朝為兩部尚書,此事已不成體統,若其領兵在外,確實可以讓他將心思放到旁處,可一旦奏功又會令其愈發張狂……尤其現在外間傳言壽寧侯和建昌侯通倭,若他要在此事上做文章的話……”

    “啊!?”

    張太後到底有點兒腦子,馬上明白謝遷想要表達的意思。

    現在天下人都懷疑張氏一門跟倭寇勾連,甚至有謀反傾向,派別人去或許不敢深究,但若是讓沈溪這個深受皇帝寵信的大臣去,以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案子很可能會“水落石出”,到時就算是有張太後出面也說不清楚。

    張太後生氣地道︰“莫非沈之厚還能憑空誣陷哀家兩個弟弟不成?他得有多大的膽子才敢如此妄為?”

    這話說出來,張太後底氣十足,對于兩個弟弟謀反的事情她無論如何也是不相信的,所以覺得就算回頭沈溪要藉此做文章,那也一定是誣陷。

    謝遷委婉地道︰“太後娘娘還是謹慎選擇人選為宜,況且此事非陛下首肯不可,當日陛下召眾臣商議應對之策,明確提出不同意以沈之厚領兵前往東南沿海……望太後三思而後行。”

    張太後多少有些不高興。

    雖然她平時對謝遷也算倚重,但這不代表她需要違背本心听從謝遷建議,她到底是皇帝的母親,在想法上還是非常武斷的。

    “既然謝閣老不同意,這件事哀家會再做思量,不過還是覺得最好讓沈之厚去江南平息倭寇,哀家希望朝廷能消停幾天,他在京城,老是出狀況,很多人都把他的事拿到哀家這里來說,哀家听了很頭疼。”張太後邊說邊搖頭。

    謝遷即便心里有想法,這會兒也不會忤逆張太後的意思,恭敬行禮道︰“是。”

    ……

    ……

    謝遷見過張太後,心里多少有些失望。

    這種失望來自于張太後不肯出手相助,還有就是對他寄予了太多期望,他不想背負這種壓力。

    “謝閣老。”

    謝遷出了�暑@  釤 湃ュ 硨笠幻咸 嘧妨順隼矗 猩 掖遙 孟袷鞘莧慫校 苑嬌拷磺 歐 質撬糾竇啾矢叻鎩br />
    謝遷停下腳步,打量高鳳︰“高公公這是作何?”

    高鳳陪笑道︰“太後娘娘讓咱家陪謝閣老出宮,這邊請……”

    謝遷點了點頭,明白高鳳說是張太後令他陪同,倒不如說是專門過來囑咐幾句,有些張太後當面不方便說的話,就由高鳳來轉告。

    二人並肩而行,沒走出幾步,高鳳便問道︰“謝閣老,如今朝中事務應該非常繁忙吧?”

    “嗯。”

    謝遷點了點頭,應聲道,“年底事情難免多了些,不管家事還是朝事都是如此!”

    這話其實並不實誠,靳貴入閣,楊廷和也結束休沐,內閣如今已增至四人,梁儲、楊廷和、靳貴三人都屬于實干派,沒一個是混事的,而謝遷因自己老邁,再加上惦記的事情也多,反而成為那個總喜歡把事交給別人做的人。

    高鳳道︰“那謝閣老應該多注意身體,好好休息。朝堂需要您這樣德高望重的元老多撐幾年,不能總讓年輕人出來出風頭,年輕人……不會體諒太後娘娘和陛下的辛苦,冒失的多,而且做事上只會動嘴皮子,辦事不牢。”

    謝遷想了下,意識到這是張太後的授意,一來是請他多在朝中多堅持幾年,二來是在用人上多使用老臣,盡量打壓那些年輕的官員。

    “嗯。”

    對于這樣的請求謝遷倒是不反感,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高鳳不會把事情說穿,他知道謝遷能理解他的意思,又繼續道︰“听說兵部沈尚書,現在還在府中休沐?他這是準備年後才回朝當差吧?”

    謝遷點頭道︰“正是如此。他兼領兩部尚書,太過荒謬,或許自己也在避諱,等陛下收回成命。”

    高鳳道︰“既然他在京中,閑著也是閑著,為何不利用他的本事去做點兒大事?中原之地哀鴻遍野,听說朝廷安排前宣府巡撫胡璉前去平亂,已經有兩三個月了吧?到現在民亂還沒平息,這算怎麼個說法?江浙一帶又開始鬧倭寇……唉!若沈之厚領兵,怕是不用半年,這些亂事都可以平息,何至于讓朝廷如此擔心?”

    謝遷不由嘆了口氣,他听出來,張太後開始對他施壓了。

    他這邊不想做的事,張太後當著他的面,說他不用太過勉強,連國舅被“誣告”一事都可以放到一邊。

    一轉頭,張太後又讓高鳳拿出如此態度來,實在讓人無語。

    “高公公不必提醒,老夫自有分寸,之前老夫也答應過太後,爭取讓沈之厚領兵出征,不過終歸要陛下首肯才可!”

    “那就好。”

    高鳳笑著說道,“如此咱家也能放心,有謝閣老這樣的能臣在,太後娘娘和陛下都能省心不少。”

    這種恭維話,謝遷完全不會當真。

    他心想︰“以前還覺得太後對我很倚重,什麼事都會向我求教,卻不知皇室中人只是想利用臣子辦事,而非真心對待。我做了那麼多,主動告知太後情況,結果卻要求我自行解決,那我來皇宮見太後的目的又是什麼?太後對陛下始終放任自流?”

    二人繼續往前,高鳳開始緘默下來。

    一直快到奉天門,臨折返前高鳳才似有所思道︰“那些給太後家族抹黑之人,不必憐憫,維護朝廷的穩定才是當務之急……兩位國舅控制京師軍權,哪怕現在陛下分出部分軍權,但到底砸斷骨頭連著筋啊……”

    謝遷沒說什麼,目不轉楮地看著高鳳,想知道對方說這番話的意圖是什麼。

    高鳳往四下看了看,這才湊到謝遷耳邊小聲道︰“以咱家看來,需盡快查明是哪些人無中生有,造謠生事,查到一個下獄一個,這件事非抓緊時間辦不可。太後娘娘已把張苑和張永叫來問過話,趁著這個機會,一定要把幕後主使者抓出來!”

    謝遷微微有些錯愕,立即意識到什麼。

    “我還以為太後在深宮什麼都不知道,感情她早就知道有人說張氏一門的壞話,甚至已經做出應對,而我卻懵然不知?”

    高鳳不知謝遷想法,繼續道︰“謝閣老,您在朝德高望重,也該排查一下京師官場,是否也有人居心叵測傳播謠言,若能查出來的話,不妨告之太後,或者直接上奏到陛下那里,由陛下將其查辦。您看……”

    謝遷道︰“若陛下是幕後指使者呢?”

    “這怎麼可能?”高鳳一臉苦笑,“陛下怎會查自己親族?兩位國舅爺可都是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之人。”

    就算此前謝遷對張氏一族沒有多大反感,听到這話還是感覺渾身起雞皮疙瘩,便在于他明白張家兄弟有多胡作非為,心想︰“這兩個草包國舅功勞從沒見著,苦勞也未必有,倒是斑斑劣跡令人發指,虧太後對她兩個弟弟如此包庇,從先皇時便是如此,誰得罪張氏,下場都不好。”

    高鳳再道︰“太後說了,若朝廷不方便出面,可以派人私下調查,讓東廠組織抓捕,暗中進行便可……這件事只有少數人知曉,謝閣老切勿將事情泄露出去。”

    謝遷眯眼問道︰“這話是什麼意思?是否意味著,誰誹謗壽寧侯和建昌侯,可以不經過三司衙門,直接由宮里出面拿人?”

    高鳳有些欣慰,說了半天您老總算听明白了,瞧瞧我這口水噴出去多少?

    高鳳點頭︰“正是如此,光靠朝廷法度,已無法將那些居心叵測的奸邪之輩懲治,不如由宮里派人解決,兩位國舅還可出面協助……謝閣老只需將朝中誰在胡言亂語通稟上來便可。”

    說到這里,高鳳好像是完成了任務,行禮道︰“該說的說完,咱家也該告退了。謝閣老您慢行。”

    ……

    ……

    臘月十八,沈溪正在家里看書。

    對他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總歸年前他沒有回朝當差的打算。

    當天上午,唐寅前來拜訪,之前唐寅剛接任保定府慶都縣知縣,準備赴任,臨出發前來跟沈溪辭行。

    慶都縣就在京城周邊,屬北直隸地界,對于唐寅來說算不上遠行,他來見沈溪,完全是例行感謝,會面時跟沈溪談及一些過往的事情,唐寅多少還有些感慨。

    從一個落魄的舉人,突然靠軍功直接擔任一地知縣,還在京師周邊,之後很可能會被調回京城任職,這對他來說人生已算圓滿。

    很多新科進士還在京城等候官缺,而他這個舉人已外放知縣,算得上是心滿意足。

    “……這一任便是三年,若不出意外的話,在此期間你基本不可能回江南,倒是三年後,若我還在吏部任上,你參與考核,吾等倒是可以再見……”

    大明規矩,三年小考九年大考,這也是為了防止地方官員不務正業,只有過了小考、大考才能留任或獲得官職升遷,像沈溪這樣第一個九年大考剛到,就已經位列朝中七卿的人絕無僅有。

    當然,沈溪的官職提升雖快,卻也是經過歲月積澱的,提到考核問題,沈溪不由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他入朝已有九年多。

    不過他能得到的,已在這九年間摘取,並不需要靠考功來證明自己,而他現在甚至還掌握別人考核的管轄權,基本算得上是位極人臣。

    唐寅笑道︰“若能三年知縣任滿,也算不枉人生。”

    對于很多進士來說,能當三年百里侯便已經很不錯了,唐寅到底是舉人出身,不敢有更高的奢求。

    不過沈溪似乎不單純只是讓唐寅出去當幾年知縣,道︰“未來的事,誰說得準?伯虎兄,你到地方後,好好治理,在德、能、功方面取得優異成績,這樣就算我拔擢你,也有足夠的理由,若你在地方政績不佳,那可能在下就幫不上你什麼忙了。”

    唐寅為自己有升遷機會感覺欣然,但表面上還是作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多年沉浮下來他早已知道收斂,不復桀驁不馴的模樣,沈溪如今掌握著天下文武官員的官帽子,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沈溪再道︰“若是僕婢不足,在下可以借你些銀子,讓你置辦家業。”

    唐寅笑道︰“這倒不必,每年總歸有俸祿傍身,再者這次西北戰事,在下得到的軍功賞賜也有不少,總歸是能支撐到任地……對了,在下特地準備了一些禮物,都在院中,請沈尚書笑納。”

    唐寅主動前來送禮,沈溪有種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感覺,換作以前一定覺得對方沒安好心。

    不過現在唐寅有求于他,還是通過他的關系得到軍功,進而得到官職,總歸需要表示一下心意才過意得去。

    沈溪微笑著點頭︰“既然是唐兄送來的,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

    不用看沈溪也知道唐寅送來的禮物不會很值錢,大概都是土特產之類,畢竟唐寅現在日子過得很窘迫,正如其所言,剩下的銀錢能支持到任所就算不錯了,還指望他送出什麼厚禮?

    二人又閑話一番,慢慢提到字畫上。

    唐寅道︰“在下對于沈尚書詩畫方面的造詣,頗為佩服,不知在明日離開前,能否得到您的一幅墨寶?”

    沈溪眯眼打量唐寅,心里琢磨,或許自己的書畫很值錢。

    詩詞這東西可能虛無縹緲不好估價,但書畫在民間卻有市場,雖然沈溪平時沒注意這些東西,但因早年時他一度以此維生,也算有一定心得。當官後因心學推廣等問題,他才名鵲起,當然也跟他官職提升有關,他的書畫價值應該有一個大的飛躍。

    官場中,交際跟官職掛鉤,以沈溪今日今時的地位,就算他畫出來的東西狗屁不通,也會有大批人推崇,甚至拿來作為至寶,更遑論他書畫方面的造詣確實不俗,當初還在與唐寅的比拼中獲勝。

    沈溪笑道︰“以唐兄的造詣,還來跟在下求畫,實在讓人受寵若驚……要不這樣吧,唐兄你也拿一幅書畫來,作為交換如何?”

    “這……怎敢當?”

    唐寅嘴上這麼說,心里卻非常高興,他的書畫雖然有名,而且已經有一定市場價值,但跟沈溪的墨寶相比,那就沒什麼可比性,一切便在于他既沒沈溪那麼高的官職,又沒有那麼大的名氣,而沈溪卻可以通過身份來增長書畫價值。

    沈溪道︰“那明日伯虎兄離開前達成互贈吧……明日在下可能沒時間相送,便差遣家人給你送去書畫,也請伯虎兄早些將自己的佳作備好,作為交換……以後難以時常見面,可借助書畫聊解相思之苦。”

    “好,好。”

    唐寅當然不會拒絕。

    對他來說,沈溪的書畫,其實更大程度是給自己找個傍身的東西,到地方上任,不但要有官職,還要有背景。

    地方上總會有一些達官顯貴,在朝中關系錯綜復雜,他一個舉人出身的知縣,在這年頭已不多見,說話都不硬氣。尤其還是在京師周邊的縣做官,更需要背景,到了地方只要把沈溪的書畫在衙門後堂一掛,以後誰去都要給他面子,不管這些人有多深的背景。

    你再有背景,能比得上身為帝師可以說已近乎權傾朝野的吏部天官?甚至這位還兼著兵部尚書的職務!

    沈溪笑道︰“那便這麼說定了,伯虎兄明日幾時動身?”

    唐寅道︰“一早去吏部領文書,然後出發,從崇文門出城。”

    沈溪點頭︰“那我派人提前到崇文門等候,看來不能跟你喝一杯踐行酒,今日便以茶代酒,助唐兄你一路順風,前程似錦!”

    “多謝沈尚書祝福。”

    唐寅笑著舉起茶杯,好像喝酒一樣,等咽進嘴里才發覺茶水很燙,不由直咳嗽。

    ……

    ……

    唐寅馬上就要離開京城。

    這對他來說,是人生的一次機遇,跟之前追隨沈溪上戰場不同,這次的機遇更多是需要他自己去把握,只有在官場上混出個模樣來,他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這也是他最初年少輕狂時的夢想。

    卻未料,人到中年,才終于實現宏願,不過這也才剛剛開始。

    他入官場可以說是整整延遲了十年,弘治十三年那次科舉,若是他一榜中第,也不至于會到今天才有機會當上知縣。

    當天除了唐寅前來拜訪外,還有一人前來拜會,依然是沈溪的老朋友,而且也是因為自己得到的新官缺而來,卻非是感謝沈溪為他提供官缺……這次為其提供便利的人是正德皇帝朱厚照。

    來人正是沈溪在汀州府長汀縣的故友甦通。

    甦通也給沈溪送來了禮物,卻是份真正的厚禮,甦通的新職務可比之唐寅高多了,讓人羨慕不已,直接做上了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一躍成為正六品京官。

    甦通到了沈溪書房,上來便見禮,臉上笑容燦爛,顯得開心無比。

    當然,他這種是純粹的傳奉官,皇帝特意關照下才得來的官職,只是沈溪沒到兵部應卯,還不清楚,等甦通跟沈溪一說才知道,原來當天朱厚照突然心血來潮,下旨拔擢,甦通和鄭謙都成了兵部主事,好像是特地照顧二人,安排在兵部接受沈溪教導。

    甦通笑道︰“沈大人,要不是您向陛下引薦,下官絕對不會有這個機會……咳,這自稱還真不適應啊。”

    沈溪笑了笑,心想︰“這下倒好,我身邊幾個舉人,都不用考進士,獲得的官職卻比新科進士更為優渥,這兵部主事沒有二甲前幾名是沒法當的,你一個舉人只把皇帝巴結好,連官職都為進士所仰望。”

    沈溪道︰“那真是恭喜了,沒想到你會到兵部來任職。”

    甦通輕嘆︰“沈大人您該知道,陛下對下官和鄭兄很欣賞,時常一起喝酒,這才連連獲得升遷。外面我準備了些禮物,都是不值錢的玩意兒,望笑納。”

    跟唐寅的才學相比,甦通和鄭謙就屬于那種資質相對平庸的類型,在舉人當中也屬中下,沈溪知道,甚至甦通舉人的功名都有可能是靠鄉試時賄賂考官所得,不過論到吃喝玩樂,沈溪知道自己根本無法與甦通和鄭謙相比。

    這二人根本就是紈褲公子,每天研究的不是學問,而是怎麼吃喝玩樂,這正合皇帝的胃口,于是連連獲得晉升機會。

    沈溪嚴肅地道︰“甦兄可知道我安排你二人見陛下的用意?”

    “啊?”

    甦通沒想到沈溪會突然這麼嚴肅說話,先是一愣,隨即好像明白什麼,湊過來小聲說道,“沈大人您就直說,在下和鄭兄能做到的,定義不容辭。”

    沈溪點頭道︰“既然你們已經知道榮華富貴都是陛下賜予的,而陛下平時跟你們所為,也都是吃喝玩樂的事情,這總歸不長久,陛下需要將更多精力放在治國之上,所以你二人……更需時常提點陛下才是。”

    就算沈溪不明說,甦通和鄭謙也大概明白,沈溪之所以會在他們跟皇帝中間當牽線人,根本不可能是讓他二人到皇帝身邊混吃混喝的。

    沈溪必定有目的,說白了就是迎朱厚照所好,再從側面旁敲側擊,讓皇帝可以回到正軌上。

    若是換作別人,肯定不會听從沈溪說的這一套,但甦通和鄭謙是沈溪相識于微末的朋友,再加上二人感念沈溪恩情,自然願意听從沈溪吩咐,這也跟他們對沈溪有一種盲目的崇拜和信任有關。

    甦通道︰“沈大人,您要如何規勸陛下,細節方面應該跟在下和鄭兄說清楚,不然的話……有些事不知從何入手。平時陛下所為……從一個皇帝的角度看,或許還好,不過要想讓朝廷安寧,怕是遠遠不夠。”

    說話間,甦通顯得很為難,他很清楚,若是外界對他二人的身份進行評價的話,那必然就是佞臣,總不會將他二人往忠臣和能臣方向引,他二人也明白自己最大的本事就是陪皇帝吃喝玩樂,論到治國能力,他們壓根兒就不具備。

    沈溪笑了笑道︰“其實要規勸君王,更多是要靠潛移默化,這也是為何我沒有直接去勸諫陛下的根本原因。除非陛下在某些事上做得的確很過分,否則能用引導的方式,還是不要強硬勸諫,那樣只會引起君臣間的矛盾,比如說現在……”

    甦通緊忙道︰“其實陛下在我們面前時常提及沈大人,陛下希望您早些回朝履職,這朝廷兩部衙門都在等著您,除了您外,怕是沒人能撐起局面,不過眼下這種情況……在下和鄭兄都能理解,沈大人你是在避諱一些事,不過總是躲避也不是辦法,應該正面迎接挑戰才是。”

    沈溪道︰“怎麼正面迎接挑戰?難道跟謝閣老起沖突?”

    “呃?在下不是這個意思,總歸互相忍讓些,現在連謝閣老都已回朝,沈大人又何必那麼糾結?回朝後大不了互相保持克制便是。”

    甦通說到這里,大概也有點泄露來意,除了感謝沈溪外,也是想充當皇帝的說客,試著讓沈溪回朝。

    沈溪嘆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朝中的清議聲太過重要,若什麼都不避諱的話,怕是朝中再會出現之前大臣圍攻沈府的情況……前一次已引起軒然大波,若再發生一回,恐怕結果比之前更嚴重。”

    “這個……”

    甦通只是不入流的說客,具體的道理他很難說清楚,畢竟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其中利害關系,而他不過是旁觀者。

    “等年後吧。”

    沈溪沒有直接回絕,神色淡然道,“眼看到了年底,各部事務都已臨近尾聲,就算吏部還有一些考核方面的事情未做,也在王侍郎上任後很快就會完成,我可以躲幾天清閑,等過了年,就算再怎麼拖延,也是躲不過。”

    有了沈溪這話,甦通回去也算對皇帝有了交待,他笑著點頭︰“如此自然最好不過。”

    此後甦通跟沈溪又閑話了些汀州府往事,此後就沒多少話題聊了,他本就不是沈溪的幕僚,又覺得自己在沈溪面前說的一些酒色財氣方面的事情不妥,于是在邀請沈溪過府飲宴,留下請柬後便匆忙離開。

    甦通明白事理,他根本沒能力支撐朝局,因此朝堂上的事情他基本不予理會,他現在的官職完全是靠吃喝玩樂的本事得來,既然明知道會被人嘲笑,那干脆把自己擺在一個很低的位置上,哪怕回頭被天下人辱罵,也可以做到充耳不聞。

    不過顯然沈溪不會讓他們背負罵名,既然將他們帶到這位置上,就會給他們一種引導,如同他希望甦通和鄭謙去引導皇帝一樣。

    “……老爺,甦公子和鄭公子送來的禮物不少,夫人已派人去買宅院,不過年底前暫時沒有著落,這麼多東西該放在何處啊?”

    院子里的禮物,讓朱起非常為難。作為沈家管事,朱起做的就是這種協調的工作,他雖在順天府衙門掛職,但並不去當差,而有著軍職的朱鴻需要到五軍都督府應卯,很少回來,他就要肩負起里里外外的責任。

    沈溪道︰“差不多該將番邦所送東西,送去豹房了。你先跟豹房供奉接洽一下,我會派人把東西送過去,這一兩天就會完成。還是跟以往一樣,多余的東西放到側院,找油布蓋著,受不了凍的東西才放到庫房,盡管往高處堆便可。”

    “是,老爺。”

    朱起匆忙去辦事。

    ……

    ……

    沈溪不打算在家里過夜,簡單收拾好心情便出門去了。

    他準備去惠娘處,不過臨行前總歸要跟家里交待好,年底事情多,很可能會有人到府上來拜訪。

    等抵達惠娘處時,天已經黑了下來。

    因為天空下了一點雪,沈溪進門先拍打一下身上,惠娘過來問道︰“老爺為何這時候過來?”

    緊隨惠娘出來的李衿緊忙上前幫沈溪解下外面的大氅,沈溪道︰“我幾時回來,難道每次都要提前跟你們打招呼嗎?最近雲侍衛被我派出去辦事,京城里能跟你們接觸的人不多,所以暫時不會有人再來提前通知了。”

    以前沈溪但凡有什麼事要告知惠娘,都會讓雲柳出面。

    雲柳和熙兒也是除了沈溪自己外,少有知道惠娘和李衿下落的人,但因雲柳和熙兒最近比較忙,沈溪也省去派人傳話的環節。

    李衿道︰“老爺派雲侍衛去做什麼了?最近確實沒她的消息。”

    “多嘴多舌。”

    惠娘沒好氣地道,“老爺安排自己的手下去辦事,用得著跟你說明嗎?”

    沈溪笑了笑,進入堂屋後坐到茶幾前的椅子上,隨即丫鬟進來奉茶。

    進來侍奉的是隨安,自從前一次沈溪明確拒絕東喜獻身後,他再也沒見過那丫鬟的面。

    沈溪沒有在隨安身上多停留一眼,倒不是說隨安姿色不堪入目,而是故意這麼做,讓惠娘不會覺得他是對隨安有什麼想法。

    隨安退下,惠娘在沈溪身邊坐下。

    沈溪道︰“雲侍衛去了江南。”

    “江南……”

    李衿本想追問,但發現惠娘臉色不對時,便乖乖緘口。

    惠娘道︰“老爺對隨安這丫頭覺得如何?”

    沈溪笑道︰“你不是說要留給泓兒當養媳的麼?這丫頭手腳勤快,善解人意,你會虧待她嗎?”

    惠娘沒好氣道︰“泓兒才多大?等泓兒長大,隨安已不算大姑娘,而是老姑娘了,現在她年歲尚可,跟著老爺有幾天享福的日子,有何不好?”

    沈溪道︰“忘了之前在東喜的安排上,我怎麼跟你說的嗎?”

    惠娘不說話了,她知道沈溪的態度,之前還跟李衿說別在沈溪面前亂說話,但現在明顯是她知錯不改。

    沈溪問道︰“東喜呢?這幾次來去匆忙,一直沒見到她面。”

    “那丫頭郁郁寡歡,平時倒沒什麼,只是老爺來的時候,她會故意躲開,做一些髒活累活……那丫頭看起來心機重,其實也還好,做事勤快,不然的話妾身也不想將她送給老爺。”惠娘道。

    沈溪點了點頭︰“那就多給她開工錢,等她長大,可以嫁出去,咱們再給她置辦好點兒的嫁妝,總歸不會虧待她。”

    “這倒不必。”

    惠娘冷漠地道,“丫頭到底是丫頭,不能太慣著,哪怕失去飛上枝頭的機會,也不能這麼躲著老爺,不然成什麼了?還有嫁妝……將來是會有,但也只能恰如其分,不會多也不會少。總覺得這丫頭處世方面不行,就算老爺拒絕她,也不能這麼給臉色……老爺別為她說話,妾身知道您心軟。”

    沈溪听了惠娘的評價,有些驚訝地問道︰“我心軟嗎?”

    等他側目望向李衿時,見李衿正站在惠娘身後掩口偷笑,顯然是覺得惠娘對沈溪的這條評價很好玩。

    惠娘沒好氣地道︰“老爺怎不心軟?老爺就是太在意這些奴婢的想法,才把他們慣壞了。連妾身也是。”

    說話間,惠娘往李衿身上看了一眼,李衿趕緊收斂笑容,不過還是難逃惠娘法眼。

    惠娘呼了口氣︰“衿兒這丫頭,不也被老爺慣壞了?還有妾身,老爺平時就是太寵,可能會不守規矩,現在又是東喜……換了一般丫頭,只要給她一點顏色瞧瞧,她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沈溪招呼了一下李衿,讓李衿到他身邊,然後一把將李衿攬入懷中。

    沈溪用手輕撫李衿的面頰,李衿頓時面色羞紅,好像承受不了沈溪這種陣仗。

    沈溪笑道︰“寵著點好,能讓你們覺得有盼頭,生活才有滋有味,難道我天天對你們橫眉冷對,你們就覺得好了?再者衿兒這丫頭平時听話,又能做事,還有惠娘你,你們這麼能干,我不寵著的話,那就太過暴殄天物了。”

    “老爺就會用這張嘴甜哄人開心。”

    惠娘無奈地道,“但越是這樣,越是會有丫頭不守本份,已經有個東喜了,下一步真不知會是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2338章 升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2338章 升遷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