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2312章 總有混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2312章 總有混子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本來是大臣找朱厚照,勸說聖駕回京,如今卻變成朱厚照著急要回去,卻找不到人前來勸說。

    若沈溪不來的話,張永跟小擰子等人本就背負勸說的差事,可以直接來覲見並建言,但如今沈溪人就在靈丘城里,朱厚照的面子在那兒擺著,他不會再听身邊奴才的勸說。

    更重要的是,小擰子跟張永等人也明白不能僭越,事情終歸還是要交給沈溪做。

    到頭來,朱厚照甚至主動派出江彬幫忙一起找人,這讓他這個皇帝郁悶無比。

    此時紫荊關內,楊一清跟朱暉已領軍抵達關隘,連續行軍將朱暉累得不輕。

    二人在離京前沒有去見張太後,但都知道自己來晉西北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什麼平叛,而是要找尋皇帝,起到保護的作用。

    甚至楊一清還知道此次出兵主要是為了防備沈溪犯上作亂,畢竟楊一清跟楊廷和見過面,接受過內閣三輔的耳提面命。

    而楊廷和並沒有選擇去見朱暉,便在于朱暉到底是公爵級別的勛貴,在軍中地位不低,楊廷和對朱暉並未完全信任。

    “……我說應寧啊,咱走這麼快作何?這地方上的盜匪都已肆虐半年了,要平息也不用急于一時嘛。”

    朱暉老奸巨猾,他很清楚自己肩負的差事,卻又故意裝糊涂,主要就在于他不想太過折騰自己,管他皇帝是否安全呢,反正就算是換了皇帝他還是位高權重的保國公,作為世襲勛貴他根本不想為了找尋君王而使出渾身力氣。

    楊一清之前去見過紫荊關守軍將領,朱暉並沒有同行,楊一清便大概明白朱暉是想抽身事外。

    這次朱暉跟著一起來是出自太後授意,搞平衡的意味非常明顯,故楊廷和對朱暉始終抱有一定戒心。

    楊一清對局勢有著充分的了解,當下道︰“公爺旅途辛苦,但如今還是要連夜趕路……現在已得到確切的消息,陛下人在靈丘,之前太後可有吩咐我等傾盡全力保護陛下周全,此時怎麼都得加把力!”

    “是嗎?”

    朱暉故意裝糊涂,一臉茫然之色,“為何老夫不知有此吩咐?莫不是應寧你听錯了?難道應寧你在離開京城前,特意去宮中見過太後,又或者得到太後懿旨?”

    楊一清心里暗罵,不過還是恭敬回道︰“太後頒發的懿旨,公爺不也見過嗎?”

    朱暉嘆道︰“太後不過是吩咐老夫領兵去平盜寇,沒說要保護陛下啊……陛下怎會在靈丘這種小地方呢?哦對了,之厚在哪兒?那孩子做事比較妥當,之前不是說他已經去追陛下了嗎?人呢?”

    楊一清臉色多少有些不善︰“大概快到靈丘縣城了吧。”

    “哈哈,那就讓他去保護陛下嘛,咱們湊什麼熱鬧!之厚本事可不是一般大,老夫對他非常放心,當年他還是個娃娃的時候,老夫便親眼目睹他領兵去榆溪河,以火炮擊潰韃靼人,救回劉時雍,立下赫赫戰功……”

    朱暉好似個話癆,故意扯一些沒用的閑話,楊一清意識到,要應付朱暉這個老油條的確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而關于防備沈溪對皇帝不利的事情,他還不能隨便亂說,否則朱暉這個大嘴巴傳出去的話,他會有大麻煩。

    “公爺,如今靈丘就在眼前,保護陛下的差事關系重大……事不宜遲,今晚咱們必須得出發。”

    楊一清性子很急,也是因為他確實想早點兒跟皇帝會合,就算勸不了朱厚照回京,但至少可以建立一定功勛。但對于朱暉來說,急行軍太過折磨人,他不想把自己的身子骨半道就顛散架了。

    朱暉道︰“應寧啊,就算你護駕心切,也要考慮現實狀況嘛,你看看將士們這兩天被你折騰成啥樣了?自從得到出兵的命令,就一路急行軍,星夜兼程每天只有那麼點時間休息,如此一來,將士精氣神都不在,若真遇到盜寇,一個個跟軟腳蝦一樣,能打勝仗嗎?”

    楊一清听到這番話後一陣無語,這就是曾任三邊總督也是大明非常有名的邊塞功勛將領保國公的說辭?

    簡直就是個昏庸無能連累三軍的混子,比那些喜歡插科打諢耍賴的監軍太監還要可惡。

    楊一清板起臉來︰“公爺,若不連夜趕路的話,陛下出了事誰來擔待?”

    “誰愛擔責誰去擔,朝廷又沒給咱期限,咱不能自個兒把屎盆子往腦袋上扣,陛下的安危咱是鞭長莫及,平寇則需要穩扎穩打,不能寄希望于一口吃成大胖子……”

    朱暉絮叨起來,楊一清才意識到這個人有多胡攪蠻纏。

    楊一清惱火地道︰“公爺既然疲累,那兵馬就在紫荊關內停留一日,明日一早就出發,這已經在下忍耐的極限。若公爺再不走的話,請恕在下先行一步,公爺帶著少部分人殿後。”

    “應寧,你這是什麼話?”

    朱暉之前還是一副好脾氣,和顏悅色,轉眼間便怒容相向。

    楊一清顧不上去跟朱暉解釋,從某種角度來說,朱暉的地位和面子都要比他大,他若不拿出一些威脅和強迫的手段,只能什麼事都听從朱暉的安排,處處受制于人,那並非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

    ……

    ……

    楊一清發現朱暉對護駕完全不上心時,趕緊向京城寫信,告知楊廷和這邊的情況。

    倒不是說楊一清沒主意或者怎樣,而是他覺得既然是楊廷和主導這件事,那發生什麼最好跟楊廷和匯報一下,不過他還是留了一個心眼兒,在給楊廷和發去消息的同時,也給滯留居庸關的謝遷發去一份,而且這一份帶了私人情感在里面,內容更為全面,並非跟楊廷和匯報時那樣公事公辦。

    楊一清明白現在朝中派系構成,雖然沈溪崛起,但始終沒有加入內閣,謝遷作為內閣首輔擁有對文官集團的絕對話語權,現在謝遷要培養誰來做接班人的問題非常重要。

    當天便有快馬從紫荊關送信往居庸關,而且當天後半夜謝遷還在休息時,楊一清的信函便送到。

    謝遷顧不上休息,趕緊看了信件,從紫荊關得到的情報,比他從蔚州得到的消息更為全面。

    謝遷望著楊一清的信函,不由感慨道︰“確實應該安排合適的人去合適的地方,如此一來消息也會通暢不少……之厚這小子是有能力,但他未必跟我一條心,否則何至于要我從紫荊關獲取消息?”

    因信函中,楊一清基本確定皇帝如今一切安好,畢竟朱厚照到了靈丘後見過地方官員,謝遷連夜去找王敞,準備讓王敞將消息帶回京城。

    王敞非常苦惱,大半夜被人吵醒,又被人安排差事,這讓他很不爽,擺明了是要讓他跑腿。

    王敞瞪著眼道︰“于喬,你有信只管往京城發便是,非要讓我這個兵部侍郎去發?你可知道現在朝中很多人對兵部抱有戒心,這件事不是應該以你的名義發出去最合適?太後那邊最關心的還是你的奏折啊。”

    這邊王敞的意思已經很明白,太後最信任的人是你,你只管自己上奏就好,為何非要到我這邊來走個程序?難道你是想給沈之厚個台階下,意思是這份奏疏是由沈之厚指示兵部上的?

    謝遷沒好氣地道︰“難道老夫不知道太後那邊想看到什麼?但司禮監兩位公公……”

    “咳咳!”

    王敞終于明白了,不由咳嗽兩聲,嘆道,“還是跟之厚一樣,讓我去跟司禮監的人說,你啊你,自己去見司禮監的人不行嗎,非要叨擾我?”

    之前沈溪有很多事可以自行去辦,也是讓王敞從中傳達,當時王敞思索良久才意識到沈溪不想直接跟朝中人接洽,免得朝廷對他的懷疑加深,這算是沈溪保持容忍態度的具體體現。

    但謝遷這番舉動卻讓王敞感覺不太尋常,因為在王敞看來謝遷根本沒必要避諱什麼。

    謝遷嘆道︰“老夫現在的身份也非常尷尬,朝中事老夫確實可以一言而決,但變相的,因為老夫跟之厚的關系,會讓朝中文武對老夫有所質疑,如今介夫做事還算妥當,那就讓他暫時負責處理奏疏票擬,若太後有什麼要緊事,可以問問他。老夫便留在居庸關內,維護這一路人馬安穩。”

    王敞搖頭道︰“這些人馬,完全可以交給軍中人負責,連兵部這邊都可以撒手不管。”

    “你不能撒手!”

    謝遷一听有些急了,“之厚這小子不辭而別,但他做事還算穩妥,讓全卿先往京城,坐鎮兵部,而你留在居庸關,算是一次合理布控,如今陛下出游,最大的問題在于軍中安穩,兵部尚書被人猜忌不得不去找尋陛下,而你作為朝中元老,又是兵部侍郎,難道不應該做點兒什麼?”

    王敞眼楮瞪得大大的,問道︰“那我到底該做何?”

    謝遷不由帶著苦笑,顯然這位兵部侍郎並不是沒有覺悟,而是在他面前裝糊涂,或者說這也是王敞中庸心態的體現。

    謝遷、陸完和楊廷和等人可以打沖鋒,但王敞則非常內斂,在兵部也屬于那個因循守舊的存在。

    謝遷道︰“旁的先不論,先將從紫荊關得到的消息傳到司禮監兩位公公那里,回頭再跟太後請示,讓兩位司禮監公公早一步回京,這邊留下你我便可。至于陛下,太後不用太過緊張……干脆太後那邊的事由我來做,你只管把事通知到司禮監。”

    王敞問道︰“這深更半夜的,貿然前去叨擾好嗎?能不能明日一早再去……”

    謝遷沒好氣地道︰“不行,必須得馬上去。漢英兄,咱都是一把年紀的老家伙了,不能讓年輕人看不起啊。”

    ……

    ……

    隨著王敞將消息傳到司禮監那邊,再由司禮監中人將消息傳回京師,張太後跟楊廷和等人馬上知道紫荊關跟靈丘縣城的大致狀況。

    張太後最關心的是兒子的安全,在確定朱厚照平安無事,只是染了小恙後,多少放心了些,但她仍舊對此不能完全安心,望著楊廷和時語氣帶著些許迫切。

    張太後問道︰“皇兒到底幾時開始往京城走?保國公跟楊尚書那邊,還沒有見到皇上的人嗎?”

    楊廷和對于現在收到的這些消息有些不滿,楊一清剛給他來信,他還沒理清頭緒,轉眼居庸關又來了消息,兩邊消息沒有做到完全對稱,他不希望張太後這里的消息都是旁人送達,而希望所有消息都出自他的奏稟,但顯然他的權勢還沒到那種可以只手遮天的地步,張太後對他的信任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楊廷和道︰“只要兵馬順利抵達紫荊關,用不到兩天他們便可面聖,到時就可以勸說陛下回京……只是如今尚且不知陛下態度如何。”

    張太後嘆道︰“若皇兒肯回來的話,也不至于去這麼多人,此番還是讓保國公保護好皇上,萬事要以皇上的安全為先。”

    “是。”

    楊廷和臉色顯得很拘謹,行禮之後面色帶著些許回避,顯然是有些事不能去對張太後言明。

    隨後張太後問道︰“沈卿家可是已見到皇上?如今他人已到了靈丘吧?”

    楊廷和搖頭道︰“估摸是到了,但是否面聖成功,仍不得而知,太後娘娘明鑒,雖說靈丘到京師距離不是很遠,但因消息阻滯,會讓很多事在幾日後才能傳達,沈尚書到如今都未對靈丘城內的事情向朝廷稟報,這……多少讓人心里不安。”

    “嗯。”

    張太後微微點頭後,問道,“那就是說,沈卿家仍然有可能會對皇兒不利,是嗎?其實不必過分擔憂,不是說皇兒都好端端的?有那麼多錦衣衛在,還有張公公和小擰子他們護駕,就算不能勸說皇上回來,總歸能保護鑾駕安穩吧?”

    楊廷和這才意識到,當張太後听說兒子已平安無事跑出來罵地方官辦事不力後,已沒之前那種因緊張而造成的手足無措感,此時張太後好像更願意心平氣和接受兒子胡鬧,不太願意懷疑沈溪這樣的朝廷肱骨重臣。

    彼一時此一時,張太後最緊張的時候,恰恰是所有消息都沒有,只有沈溪傳回京城關于皇帝外出游玩暫時失蹤的消息。

    楊廷和很睿智,他知道一些事不是隨便就能深化印象的,強行挑撥張太後跟沈溪的關系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就算楊廷和對沈溪有一定不滿,但也不會說因為沈溪的崛起而徹底違背一個臣子的原則,讓他去做一些惡意中傷的事情,他也是不屑為之的。

    楊廷和本身也很講原則。

    張太後又吩咐道︰“快些勸回皇上,再就是讓謝閣老早些回京師,這京城豈能總沒有主心骨在?楊卿家做事得體,這件事拜托你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2312章 總有混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2312章 總有混子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