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194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194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沈溪行將回朝。

    這消息就好像一場地震,隨時可能引起京城官場動蕩,而對此保持高度警惕之人便是劉瑾,以前跟沈溪過招多次,劉瑾覺得自己有得有失,甚至隱隱佔據上風,但他仍舊不敢輕視沈溪。

    沈溪帶兵于八月二十二從寧夏出發,計劃在九月底回京。而沈溪領兵回朝之事八月二十從寧夏傳出,九月初一為劉瑾獲悉。

    知道這消息後,劉瑾火冒三丈。

    “……不是說沒有咱家命令,不許給寧夏那邊發回京調令嗎?為何兵部不听咱家號令?”

    劉瑾沖著兵部尚書曹元發火。

    就算之前朱厚照給劉瑾下達死命令,讓沈溪必須在一個月內回到京師,劉瑾依然沒有遵命行事。在他看來,朱厚照根本就不管事,時間觀念也不強,總歸到時限後有很多辦法推搪,根本沒必要一早就把沈溪調回京來,令人寢食難安。

    誰知在他沒有發出旨意的情況下,沈溪還是回朝了,而且听地方上傳來的消息,沈溪乃是奉調回京,理所當然以為是兵部暗中搞鬼。

    這會兒劉瑾府宅內,張彩、劉宇、曹元、劉璣、張文冕和孫聰都在,這些人可說是劉瑾心腹,至于其他閹黨骨干,要麼提拔太晚資格不夠,要麼不能得到劉瑾完全信任。這次劉瑾把人召來,主要是商議應對沈溪回京對策。

    至于焦芳,本為劉瑾手下得力干將,但因其跟文官集團關系曖昧,劉瑾現在寧可相信劉宇,也不再采納焦芳的建議。

    現在劉瑾將內閣權力架空,使得內閣從謝遷到下面的焦芳、劉宇、楊廷和幾位閣臣,基本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態,不為劉瑾所憂。

    曹元顯得很冤枉︰“公公明鑒,這次可不是兵部發出調令,由始至終兵部沒有任何動作,甚至兵部這邊到如今都以為西北正有韃靼犯境,誰敢造次讓沈之厚回朝?這件事一定另有隱情!”

    曹元一推二六五,好像事情跟他全無關系一樣,這讓劉瑾更為生氣,當下怒氣沖沖地質疑︰

    “那可稀奇了,咱家沒發聖旨,兵部也沒發調令,沈之厚居然敢擅自回朝,莫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而魏彬傳回的消息說,已經見到陛下御旨……照你們的意思,姓沈的不但擅自回朝,還假傳聖旨?”

    在場幾人不由面面相覷,他們對于西北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劉瑾把控著情報系統,就算張彩和劉宇等人要知道什麼消息,都要從劉瑾口中獲取,他們有些羨慕曹元,畢竟兵部有自己的情報傳播途徑。

    對于外界消息中斷,才是這些人感到不安的地方。

    張彩試探地問道︰“莫不是……陛下親自下了御旨?”

    “嗯!?”

    劉瑾勃然變色,道,“張尚書的意思是說,陛下跳過咱家,給西北那邊下了調兵回朝的聖旨……咱家這麼多眼線都未察覺蛛絲馬跡?”

    張彩听出劉瑾語氣不善,不敢接話,恰在此時,劉宇好似想起什麼事,道︰“劉公公,以在下所知,這些日子謝于喬有些不尋常,好似他早就知道沈之厚要回朝,在內閣做出一些安排!”

    劉瑾怒道︰“那你為何不早說?”

    劉宇知道劉瑾對他一直不感冒,聞言干脆閉上嘴,擺出一副恭謹聆听的模樣。劉瑾忽然意識到自己對手下過于刻薄,連忙放緩語氣,擠出笑容問道︰“你且將謝于喬的安排說出來,諸位參詳參詳!”

    “回公公的話,謝尚書最近這些日子,一直在安排慶祝前線將士凱旋的慶典,甚至提議讓內閣上疏陛下,請陛下出席並頒賞有功之臣……在下隱約听同僚說沈之厚將回朝,以為只是謝尚書的猜測,未料其早有準備……”

    劉宇所說同僚,顯然是楊廷和。

    因為謝遷有關于沈溪的事情不可能跟打有閹黨標簽的焦芳和劉宇商議,而現在謝遷在朝中沒幾個可信任的盟友,楊廷和作為現在內閣三把手,謝遷有什麼事只能安排楊廷和去做,尤其是跟翰林院和詹事府溝通之事,正是楊廷和所擅長的。

    劉瑾听完劉宇的講述,不由皺眉︰“听你這一說,確實是有蹊蹺……但謝于喬怎會提前知曉沈之厚回朝之事?莫非陛下跟他通了氣?”

    說話間,劉瑾又看向張文冕,似乎想從張文冕身上得到答案。張文冕搖頭︰“以在下所知,陛下並未召見謝于喬,且最近這段時間,謝于喬深居簡出,只是去見了一次英國公,但很快便出來,似乎是被趕出門……”

    “混賬!”

    劉瑾怒罵道,“咱家從開始便看出來,這些老東西嘴上說擁戴咱家,但其實暗地里都在籌謀怎麼跟咱家作對……”

    孫聰提醒︰“公公切莫生氣,現在不應該計較沈之厚因何得到御旨,必然是陛下認為公公在召沈之厚回朝之事上不夠盡心,才會委托他人。現在更應該商議好,沈之厚回朝後,當如何應對!”

    “是,是!”

    張彩和劉宇等人都應聲不迭。

    不但劉瑾忌憚沈溪,連這些朝中閹黨要員也擔心沈溪回朝會給當前政局帶來變數。

    劉璣插話道︰“以前沈之厚在朝中沒什麼聲望,文武百官根本不當他是回事,但自從他于陛下面前公然彈劾劉公公後,朝中人反而將他當作文官翹楚,如今民間清議對他評價很高……”

    劉瑾怒道︰“你這話是何意?難道是想說,咱家在民間清議中評價太過糟糕,誰跟咱家作對,誰的聲望就得到提升,是嗎?”

    劉璣發言也被劉瑾嗆了回去,不敢再接茬。

    張文冕問道︰“不知沈之厚大約會在多久後回到京城?”

    這問題劉瑾回答不出來,他腦子中對地理可沒有概念,至于其他幾人也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只有劉宇對此造詣頗深,他畢竟在西北任職多年,論資歷比曹元深厚多了,當下道︰“快的話,大概月余便能抵達!”

    劉瑾吸了口氣,道︰“這麼快?”

    誰都听得出來,劉瑾對沈溪非常忌憚,曹元道︰“公公似乎不應該為一個後生小子回朝之事太過在意。”

    劉瑾冷笑不已︰“你的意思,是說咱家怕了沈之厚,是嗎?咱家是很忌憚那小子,也不想想,論歲數你們都比沈之厚年長,但論軍功,論資歷,甚至論陛下的信任,誰能超過他?說他是後生小子,你們又算什麼?”

    這會兒劉瑾心態已經爆炸,原本對于身邊人那種謙和禮讓的姿態,也因權力欲膨脹,以及對沈溪回朝的擔憂,而蕩然無存,此時劉瑾就好像一條瘋狗,見誰咬誰。

    如此一來,誰都不想給劉瑾提建議,都想讓別人說話,以免觸霉頭。

    不過張彩對劉瑾很忠心,還是開口道︰“沈之厚回朝對公公最大的影響,應該是面聖後胡說八道,尤其是涉及安化王謀逆之事……若能阻止他回朝見到陛下,順帶讓安化王早些伏誅的話,或能免除後患!”

    劉瑾望著張彩,似乎很欣賞這番話,道︰“繼續說。”

    張彩分析道︰“沈之厚回朝,陛下必然會賜見,問及西北叛亂詳情,若被陛下知道如今韃靼並無犯境,對公公的聲望怕也有一定影響……所以,最好不要讓沈之厚跟陛下相見!”

    “嘶……!”

    劉瑾咬了咬牙,嘴里發出的聲音極為刺耳。

    他現在是一個謊言接著一個謊言,把朝事當故事一樣跟朱厚照講,換作以前皇帝對他絕對信任,沒有任何問題。

    但隨著時間推移,朱厚照對他說話做事都產生一定懷疑,到現在劉瑾發現必須要用更多謊言才能把以前的謊言兜住。

    最讓人擔心的,莫過于有人把這些謊言戳破,一般人不敢在朱厚照面前說三道四,就算有心去說的,也沒機會面聖,但沈溪就不同了。

    朱厚照跟沈溪的關系本來就很好,再加上沈溪這次去寧夏平叛凱旋而歸,朱厚照得仰仗沈溪在未來一年輔助他平定草原,必然會接見並詢問其在地方時的情況。

    再者,沈溪跟劉瑾關系勢成水火,有很大可能會趁機在皇帝面前詆毀……

    劉瑾想了下,現在要收買沈溪時間上根本來不及,且以沈溪一貫的態度,這麼做沒有任何意義,當即問道︰“那該怎麼辦?”

    張彩肯定地道︰“除非沈之厚不能回京,否則此局難解。”

    “呵呵!”

    劉瑾苦笑不已,“即便下令讓沈之厚回宣府,但也必須要有陛下準允才可,或者是……假傳陛下御旨……這背後的事情太過麻煩,手尾不好處理……若沈之厚堅持回朝,事情會更麻煩……”

    張彩不回答,顯然他不看好沈溪回朝後發生的事情。

    張文冕為了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再次站出來發言︰“公公其實不必擔心,只要沈之厚回朝時,以一些事進行威脅,讓他不敢胡亂說話,就算他能面聖也無濟于事……公公只要時刻盯著他,他敢當著公公的面向陛下告狀嗎?”

    “對!”

    劉宇和曹元在旁幫腔。

    劉瑾深深地吸了口氣,道︰“一定要想辦法讓沈之厚無法回朝,若實在攔不住,就讓他知道咱家的手段,他的妻兒老小可在京師,看他怎麼造次!”

    ……

    ……

    劉瑾為避免沈溪回朝對他造成太大影響,安排了種種應對措施。

    隨著時間推移,沈溪距離京城愈發接近,劉瑾把能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做完了。

    這會兒劉瑾最怕的,還是沈溪回朝後跟朱厚照檢舉西北地方韃靼人犯境之事純屬虛報,劉瑾眼見朱厚照對沈溪回朝態度堅定,他只能棋先一著,到皇帝跟前告知西北狄夷犯境已基本結束。

    這天他到乾清宮,把事情大致說了一遍,朱厚照听完後將信將疑,問道︰“劉公公,朕沒記錯的話,之前西北局勢好像一直很緊張,地方告急的奏疏多達幾十份,怎麼短短幾天時間,韃子就撤兵了呢?”

    劉瑾道︰“回陛下的話,不是幾日,而是月余……”

    朱厚照冷聲道︰“不需要你來糾正朕字眼,現在朕問你問題,這場戰事不會從一開始就是你杜撰的吧?”

    “老奴哪里敢胡說八道?”

    劉瑾趕緊為自己辯解,“陛下,這件事您可以去查,絕對不是老奴編造,司禮監那邊邊疆告急的奏疏裝了一大箱子,全都有案可考……或許韃靼人只是趁著我大明內亂,想看看是否有機可趁,但見我大明戒備森嚴,才會在短時間內撤兵!”

    朱厚照微微頷首︰“算了,既然韃子撤兵,朕不跟你一般計較,這件事具體情況回頭朕自然會調查清楚,或許是因為沈尚書坐鎮寧夏鎮,將韃子給嚇跑了吧!”

    盡管劉瑾不想承認沈溪的能力,但這會兒朱厚照對他產生懷疑,只能順著皇帝的話說下去︰

    “是啊,有沈尚書在,韃子不敢輕舉妄動,之前老奴也覺得韃靼犯境有些不可思議,現在看來,或許是上次他們的使節團在京城沒有得到很好接待,怏怏不樂離去,所以想警告一下大明,以顯示他們的存在!”

    朱厚照沒好氣地道︰“就你的道理多,朕之前讓你傳召沈尚書回朝,進行的怎麼樣了?”

    劉瑾道︰“老奴一切都按照陛下的吩咐行事,已將詔書傳到西北,相信沈尚書會在短時間內回朝……老奴之前得到消息,沈尚書已在路上了!”

    “嗯,這就好。”

    朱厚照對此很滿意,點頭道,“你總算做了一件讓朕覺得稱心的事情,以後做事勤快一點,少打那些歪算盤,朕讓沈尚書回來執領兵部,也是為了讓韃子徹底臣服,平草原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是,是,陛下高瞻遠矚,老奴望塵莫及!”劉瑾忙不迭奉承。

    朱厚照一擺手︰“沒別的事情,你先退下吧,朕要去休息了。哦對了,朕最近手頭有些緊,記得多送一些銀子到宮里來……”

    劉瑾心想,你這昏君得多能花錢啊?前不久才送了十幾萬兩銀子入宮,怎麼才不過三四個月,銀子就花干淨了?

    他卻不知,此時朱厚照在宮市玩得熱火朝天,賞賜給得頻繁,以至于手頭銀子又開始緊張了,只能伸手跟劉瑾要。

    不管怎麼說,劉瑾從皇宮里出來後,總算松了口大氣。

    “虛報西北狄夷犯境之事,已暫告一段落,就算沈之厚回朝檢舉,咱家也可說是地方上奏報,且你沈之厚人在寧夏,怎知曉其余各地是否有韃靼人犯境?看你沈之厚能對此做什麼文章!”

    劉瑾喃喃自語間,很是著惱,不但是因為沈溪即將回朝,更因為現在朱厚照跟他的關系逐漸疏遠,對他的懷疑日益加深。

    就在劉瑾準備打道回府時,焦芳跟謝遷迎面而來,二人正小聲交談,看他們說話親密無間的模樣,劉瑾心里便來氣,嘴上嘀咕︰“沒讓姓焦的參與商議事情,看來做對了!”

    “這不是劉公公麼?”

    焦芳見到劉瑾,非常客氣的,連忙上前行禮。

    謝遷則完全當劉瑾是空氣,莫說行禮,連招呼都不打。

    劉瑾冷笑不已︰“咱家有要緊事辦理,就不跟二位大人閑話了,要是有公務,只管去司禮監留下奏疏!”

    說完,劉瑾拂袖揚長而去,讓熱臉踫到冷屁股的焦芳非常尷尬。

    謝遷早就適應劉瑾的傲慢無禮,板著臉道︰“沈之厚就快回來了,看此獠能囂張跋扈到幾時!”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194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194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