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1933章 張懋的支持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1933章 張懋的支持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捷報于七月初八傳到京師。

    率先送回情報的並不是朝廷的驛差,而是沈溪在延綏得知寧夏鎮的確切消息後,第一時間送出捷報,由雲柳查收。

    此時距離沈溪發出消息,不過兩天時間,之所以這麼快,乃是采用了信鴿傳送的方式。

    為保密需要,沈溪發出的是密文,需要到地方後進行轉譯,故雲柳沒辦法以沈溪親筆奏疏轉呈謝遷,只能口頭進行傳達。

    當天謝遷在內閣剛問過寧夏鎮的情況,所獲消息,僅僅是沈溪率部過了偏頭關,正向延綏鎮進發,他以為一切平安無事,所以散班後便直接回家休息,沒想到雲柳會親自上門拜訪,告知寧夏鎮叛亂已平息。

    “……這麼快?沈之厚如今人在何處?”謝遷驚愕無比,雖然他對雲柳絕對信任,但不相信朝廷情報滯後會到如此夸張的地步。

    雲柳點頭道︰“大人是在兩日前從延綏發出的消息,信中確實如此說的,至于具體情況,卑職不是那麼清楚,只知固原總兵官曹雄將軍所部,早就把防線推到了黃河東岸,接到朝廷軍令後,第一時間便強渡黃河平亂,而之前傳言投敵的楊英、仇鉞證實乃是內應,暗中相助官軍……”

    雲柳帶來的情報非常詳細,雖然她說自己不知細節,但沈溪告之的消息其實已相當詳盡。

    就算未來幾天朝廷的情報傳來,最多也只是說明大致情況,細節方面一概不提,尤其涉及軍功。

    在討逆大軍沒有拿出具體方案前,隨便奏稟會擔負巨大的風險。

    謝遷顯得很謹慎︰“他人剛到延綏鎮?而且居然是固原兵馬先進的寧夏鎮城?楊一清呢?”

    雲柳道︰“大人未提。”

    “嘿!”

    謝遷皺眉道,“難道他不知,現在跟他爭功勞的人不是曹雄,而是楊一清?就算是固原兵馬先進城,但只要楊一清先到,這首功便逃不離……”

    謝遷作為文官之首,非常清楚朝廷賞功的套路,武將可沒資格居首功。

    既然朱厚照派的是沈溪和楊一清各自領兵,那誰先到寧夏鎮,甚至無需動用一兵一卒,只要人進去了,那功勞就到手。

    雲柳道︰“大人似乎對首功不在意……”

    謝遷斜著看了雲柳一眼,道︰“你對他倒是挺了解的,他這次分明是想讓楊一清先一步進寧夏,之前他所為已證明這一點,故意在宣府拖延,讓劉瑾陰謀得逞……若他真想出兵,誰敢計較他擅自調兵?”

    雲柳沉默不語。

    “不行!”

    謝遷道,“老夫要連夜入宮面聖,將寧夏鎮捷報奏與陛下知曉。”

    說完,謝遷便要回房,準備收拾朝服入朝,雲柳連忙道︰“謝大人,我家大人有一封私信給您,不過因是飛鴿傳書,采用的是密碼,卑職代為轉譯過,並非是我家大人親筆……”

    “拿來!”

    謝遷一擺手,嘴噘得老高,似乎是怪責雲柳沒及時把信函拿出。等雲柳把整理好的書信呈遞上,謝遷接過去,很快便看得入神。

    “他這是要鬧哪出?既然先一步將捷報傳來,為何不許老夫面聖奏捷?”謝遷皺眉,自言自語道。

    這話雲柳能清楚听到,卻不知該如何回答。

    謝遷放下紙張,用蠟燭點燃,等燒成灰燼後才道︰“你放心,這正是他一貫的行事風格,老夫不會懷疑信的真偽,旁人做事,絕對不會像他這般淡然……他是想提醒老夫,先順著劉瑾,讓他認為一切盡在掌控,再出其不意以雷霆萬鈞之勢將之鏟除!”

    雲柳心想,既然您老什麼都知道,剛才為何還要抨擊沈大人,讓我難堪?

    謝遷又嘆道︰“不過話又說回來,老夫去面聖,除了在豹房外干等,似乎沒別的好辦法,反倒會讓劉瑾警覺……老夫到了豹房,他能不知寧夏鎮有事?若他知道捷報先一步到京師自己卻蒙在鼓里,必然會提高警惕……”

    雲柳道︰“不知謝大人有何安排?”

    “哼哼!”

    謝遷有些著惱,“輪得到老夫安排嗎?以老夫看來,沈之厚離得遠遠的,卻想遙控指揮京師大小官員,他以為自己是誰啊?!”

    言語中,謝遷對沈溪指手畫腳很不屑。

    不過隨即便釋然了,謝遷道︰“下一步,老夫就按照他所言,聯絡那些跟劉瑾有仇怨之人,尤其是宮中執事,如今陛下跟前能跟劉瑾爭寵的,也就只有擰公公了,除此之外就連張苑等人也已失勢……這會兒也該把一些事提上議事日程了。”

    雲柳道︰“卑職一切听從謝大人調遣。”

    謝遷沒好氣地道︰“以老夫看來,你不是听從老夫調遣,而是順勢而為……因為只有老夫跟沈之厚意見一致時,你才听從,否則你都以那小子的命令為先!”

    到最後,謝遷又發起了牢騷,毫不介意在沈溪的手下面前說一些無禮的話。

    ……

    ……

    謝遷先一步得知寧夏捷報,有充裕的時間做準備。

    而此時謝遷在朝中已沒有敢相信之人,只能求助于勛貴。

    謝遷首先想到的便是之前一直揣著明白裝糊涂的英國公張懋,當天晚上,謝遷連夜去張懋府上拜見。

    大半夜的,謝遷執意要進英國公的府宅,門房拿他這個當朝首輔沒轍,只能進去通報。

    張懋到底明白事理,知道謝遷深夜來訪,一定是出了什麼大事。

    張懋擔心寧夏叛亂有變,等見到謝遷之後才知,原來前方已奏捷,謝遷此來的目的居然是為了斗劉瑾。

    “……我說于喬,你這是鬧哪出?這深更半夜前來,若不知的還以為是出了什麼大事……”張懋氣惱道。

    顯然,在斗劉瑾這件事上張懋根本沒打算出頭,寧願龜縮一側,靜觀其變。

    倒不是說張懋膽小怕事,主要是他很清楚,一旦他這邊有了政治傾向,跟劉瑾斗得不可開交,成功還好,一旦失敗,意味著要把軍權拱手相讓。

    這是張懋不能承擔的後果,所以只能一再對劉瑾采取縱容之策。

    謝遷遇到張懋這老狐狸,大多數時候都沒轍,可如今要斗劉瑾,涉及朝堂穩固,必須要保證軍隊不亂,只能到張懋這里求助。

    “……張老公爺,話不能如此說,要讓劉瑾束手就擒,沒您老出面怕是難以奏效,如今連皇親貴冑都拿劉瑾亂朝綱之事作為由頭起兵作亂,若此獠不除,怕是大明不得安寧啊!”

    謝遷苦口婆心勸說。

    張懋到底是中立派,有非常正當的理由,謝遷能理解張懋的良苦用心,此番上門有求于人,把身段擺得很低。

    張懋道︰“于喬要扳倒劉瑾,不知做了何準備?只是拿安化王謀逆之事說項?沒旁的殺手 了?”

    謝遷驚訝地問道︰“這還不夠嗎?”

    張懋黑著臉道︰“劉瑾做了諸多危害社稷之事,老朽並非不知,但奈何聖主對其信任有加,徒嘆奈何!你說虛報戰功這事大不大,可結果呢?陛下對之厚也算信任吧?之厚年歲不大,光靠軍功便已經做到兵部尚書,也算皇恩浩蕩,可一旦跟劉瑾相斗,結果怎麼樣?”

    說著,張懋坐下來,拿起茶杯,卻又不耐煩地放下。

    謝遷看在眼里,知道張懋此時也心煩意亂,道︰“要斗劉瑾,關鍵不在于其犯了何罪,而要看陛下對他信任如何。”

    “此話怎講?”張懋打量謝遷。

    謝遷道︰“劉瑾剛開始處處以陛下利益為先,就算貪贓枉法,所得錢財多數進了內庫,供陛下花銷。但如今隨著權勢增大,劉瑾貪墨銀兩愈發增多,但送到內庫的銀子卻日益減少……他一介閹人,要這麼多銀子作何?”

    張懋搖頭苦笑︰“宮中執事都貪財,于喬不會不知吧?你說劉瑾要這些銀子作何,他沒有後代,貪財才算正常,總歸不能好色吧?”

    謝遷跟著坐下,語重心長道︰“張老公爺,有一件事或許你不知情,頭些時日北直隸地方富商和官紳納財與陛下,走的是劉瑾的門路,結果大半為劉瑾貪墨,陛下派人去調查,一直查到中間有重大貪墨行為,劉瑾才主動跟陛下承認罪行,將銀兩如數呈遞……”

    “嗯?”

    張懋道,“于喬為何要以此為例?陛下不是跟劉瑾和解了?”

    “說是和解,哪里有那麼容易?”

    謝遷握緊拳頭,“劉瑾之後變本加厲,九邊調運至京師的財貨,半數以上為其貪墨,若陛下得知他將朝中公帑挪為己用,豈會輕易放過他?”

    張懋思索一下,吸了口氣道︰“這些事到底查無實證……如今朝野遍布劉瑾眼線,舉報到陛下那里,陛下能信?”

    謝遷道︰“事在人為嘛……可惜現在吾等連面聖都難,遑論其他?好在隨著寧夏叛亂平定,沈之厚馬上就要回京,何不由其將安化王謀逆所打旗號跟陛下進言?再以劉瑾貪贓枉法罪證檢舉,就算失敗,一應後果也由之厚承擔,總歸與張老公爺無染。”

    張懋皺眉︰“于喬啊于喬,你分明是把之厚當槍使啊!”

    謝遷沒好氣地道︰“你以為這些主意是我想出來的?都是沈之厚琢磨出來的,他在地方上查出劉瑾不少罪證,據說還發現其有謀逆不軌之心……可惜沈之厚不在京城,很多事未來得及證實。”

    “不過,如果劉瑾犯上作亂,敢問張老公爺您管還是不管?”

    “嘶!”

    張懋齜牙咧嘴,“你于喬還真會給人出難題,劉瑾幾時謀逆了?”

    “就看張老公爺信誰……這事乃是沈之厚傳書告之,若張老公爺有懷疑,大可在他回京城後親自質問,我絕對不會有意見。”謝遷道。

    張懋沒馬上回答,站起身,來回踱步,好像很糾結,既想斗倒劉瑾又怕出什麼差池影響朝堂穩固。

    謝遷站起來等張懋的回話。

    許久後,張懋回過頭打量謝遷,道︰“以老朽看來,以旁的罪證斗倒劉瑾難度很大,唯獨安化王謀逆所打旗號,還有劉瑾謀逆之事可做文章,陛下最擔心的終歸還是皇位穩固,若查出劉瑾有不軌之心,必會將其大卸八塊。”

    謝遷道︰“如此說來,張老公爺答應聯手對付劉瑾咯?”

    張懋嘆了口氣︰“若劉瑾真要謀逆,老朽當然不會坐視,但若只是檢舉揭發他平時劣行,于喬還是另請高明吧。總歸老朽攥緊五軍都督府,劉瑾無法染指軍權,剩下的事情就看你于喬和之厚如何去做!”

    謝遷行禮︰“有張老公爺這一句話,什麼都夠了,老朽這就去安排!”

    ……

    ……

    謝遷私會張懋,看起來隱秘,卻沒瞞過劉瑾的眼線。

    劉瑾本已睡下,孫聰急忙來見,劉瑾不敢疏忽大意,便在臥室外的小花廳會見,孫聰將查獲消息如實相告。

    劉瑾道︰“謝于喬去英國公府?消息屬實嗎?”

    孫聰道︰“公公,這件事千真萬確,之前在下私做主張,派人盯著城中勛貴和主要官員府宅,未來得及跟公公奏稟,還請恕罪。”

    “不必!”

    劉瑾一擺手,“你做得很好,咱家之前也曾安排人手,沒什麼成效就收手了,未曾想這謝于喬竟然會連夜去見英國公,看來是有陰謀……克明,你可查到背後藏有什麼事?”

    孫聰搖頭︰“卻說謝尚書到英國公府宅,之前沒有任何征兆……昨日謝尚書在內閣所作所為我詳細問過了,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或許是有人暗中與之聯絡。”

    “什麼?有人暗中給謝于喬通風報信?是誰?沈之厚?難道此人領兵去寧夏鎮後還陰魂不散?”

    劉瑾氣急敗壞,好像誰踩了他尾巴一樣。

    孫聰神色鎮定自若︰“以在下猜測,謝尚書要見英國公,無非涉及前線軍情,現如今朝廷尚未有軍報傳來,謝尚書應該不會提前得到消息,除非他想去跟英國公做出一些約定,比如說軍功分配……”

    “不可能!”

    劉瑾顯得很篤定,“謝于喬這人,咱家再熟悉不過,最在乎顏面,不會為了軍功破壞朝廷法紀,而且英國公也不管這一塊,他上門拜訪意義又何在?”

    “是,卑職願听公公教誨。”

    孫聰畢恭畢敬,以前他在劉瑾面前老是幫文官說話,但現在隨著劉瑾權勢日益增大,孫聰意識到自己只有緊跟劉瑾才有出路,逐漸收起對文官的憐憫。

    劉瑾琢磨半晌,道︰“以咱家猜想,謝于喬必定是為了咱家的事情去見英國公……以咱家對英國公為人的了解,謝于喬此行必定踫壁,難道謝于喬想拿安化王謀逆所打旗號之事來攻擊咱家?”

    孫聰道︰“一切都只是猜測,做不得準。”

    “確實做不得準,但卻可以早做防備!謝于喬是只老狐狸,咱家到現在都不能將其扳倒,可嘆可惱!沈之厚離京,朝局穩定後,咱家幾次跟陛下說讓謝于喬致仕,但陛下就是不允,有此人在朝,始終是咱家心腹大患……”劉瑾氣呼呼說道。

    孫聰請示︰“不知公公有何決斷?”

    劉瑾一時拿不出主意,謀略上他跟孫聰有不小差距,行事原則更是簡單而粗暴,把所有對手當作生死仇人,滅掉便可。

    劉瑾嘆道︰“無論謝于喬是否想咱家死,咱家不能讓他有日子好過……稍後找人去謝府鬧事,再放把火警告一番!”

    “公公,這恐怕不妥吧?”孫聰趕忙勸阻。

    “有何不妥?”

    劉瑾顯得很氣惱,“謝于喬居然敢跟英國公見面,想方設法針對咱家,咱家就不能進行反擊?”

    孫聰有些著急,他發現劉瑾的思維還停留在狹隘的報復上,而且報復也是那種地痞流氓似的打架,完全沒有技術含量。

    孫聰道︰“就算謝尚書要針對公公您,也沒機會在陛下面前做文章,公公興衰不是由他和英國公能決定。若謝府失火,就算不是公公您派人做的,旁人也會懷疑乃是公公幕後指派,朝野清議對公公您不利!”

    “那你說,咱家該怎麼辦?”劉瑾氣急敗壞。

    孫聰盡量平息自己的心情,道︰“公公這會兒應該對陛下跟前的人嚴防死守才是,尤其是在寧夏鎮叛亂平息後,公公需嚴防死守,不讓沈之厚回京,連楊巡撫最好也留在三邊暫時別回來,奏請功勞之事,交給兵部衙門,或者監軍太監,如此才不會威脅公公您在朝中的地位!”

    “只是這樣?”

    劉瑾顯得很不甘心。

    孫聰搖頭︰“除此之外,公公還能作何?陛下對公公無比信任,只有讓陛下的信任繼續保持,公公的權勢才能長盛不衰,但現在有人想拿陛下的信任做文章,公公需要防備的是失寵于陛下啊!”

    劉瑾顯得很自信︰“你放心,咱家跟陛下的關系可不一般,就算陛下知道咱家手伸得長一點,管的事多一點,撈銀子凶一點,也只會口頭說兩句。謝于喬那邊,你派人盯著,最好……讓他知道咱家的厲害!”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1933章 張懋的支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1933章 張懋的支持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