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送走謝鐸,沈溪開始考慮是否真的要從國子監選拔人才。

    國子監是大明人才匯聚之地,在這里讀書的基本都是各省舉薦的秀才和年輕舉人,這些人文化素養很高,視野和見識也都不凡,唯一可惜的是自小學的都是程朱理學,尤重八股文,對于兵馬韜略則未必精通。

    讀書人普遍看不起武人,讓其改變成見棄筆從戎,並非易事。

    “沈尚書,您吩咐的事情,下官已辦妥。告示發出後,估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為京城周邊讀書人知曉,等他們斟酌醞釀一番,前來學堂報名後,才好組織進行考試。”胡璉辦事麻利,執行力很強,迅速填補了王守仁離開後留下的空白,成為沈溪的左右手。

    胡璉在眾多兵部官員中算是比較年輕的存在,且無論是學問還是對軍事的理解,都有獨到之處,沈溪用起來很稱心。

    沈溪道︰“告示發出就好,下一步,我想從監生中選拔人才,之前謝老祭酒過來稍微提點一下,對我大有啟發。”

    胡璉先是一怔,隨即問道︰“這件事,怕是要請示陛下吧?沈尚書這就要入宮去面聖?”

    正德登基後,大臣們要見一次皇帝的面可不那麼容易,雖然劉瑾離京一群人進言要恢復午朝,但奏本無法送到朱厚照手中,更沒有人能當面跟朱厚照進言。

    朝中大臣都以為沈溪可以隨便面聖,連胡璉也不例外。

    沈溪道︰“面聖的事情往後放一放,我還是先去問過謝閣老再說……這兩天沒見謝閣老過來,不知內閣那邊情況怎麼樣了?”

    因為沈溪所說的事情,已超出胡璉的權限,他可不敢對內閣的事情隨便發表議論,于是建議沈溪最好親自去見謝遷。

    沈溪收拾好心情,繼續處置公務,準備下午才去拜訪,畢竟這會兒時間還早,他入宮雖然不難,但沒有正當的借口也不好擅闖,干脆等散班後再去找謝遷,唯一的區別是在謝遷位于長安街的小院,還是在謝府相見。

    ……

    ……

    謝遷此時也想見一見沈溪。

    近來棘手的事情太多,讓他非常頭疼。

    “……劉瑾沒走前,誰都裝啞巴,現在閹黨頭子剛出京城,一個個就好像看透形勢一樣,全都前來向我獻策……”

    “……你們以為我不知道要一鼓作氣?現在都不把劉瑾當回事,卻忘了當初是誰對劉瑾百般委蛇,以至任其坐大……”

    文淵閣,謝遷拿著一堆奏本,一張票擬也不想寫。

    王鏊見謝遷一臉愁苦狀,起身來到首輔大人身邊,道︰“謝少傅,現在滿朝文武都在議論誅除閹黨之事,正可謂趁他病要他命,你怎能坐視不理?昨日我回府,上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翰林院的翰林和國子監的監生也都議論紛紛……”

    謝遷抬頭打量王鏊一眼,問道︰“守溪,你也覺得現在已是誅除閹黨之良機?你將張苑、魏彬等人置于何處?”

    在謝遷看來,閹黨不但包括劉瑾,還包括前戶部尚書韓文羅列的“八虎”,其中最讓謝遷看不過眼的,就是一直陪同朱厚照吃喝玩樂的張苑和李興,當然還有魏彬等歸順劉瑾的閹人。

    王鏊語重心長道︰“總歸要步步為營,只要劉瑾倒了,朝廷秩序便可恢復,那時即便有太監仍為陛下寵信,也不至于出現閹黨專權之局面。”

    “話雖如此,但想要實現目的,可沒那麼容易。”

    謝遷顯得很惱火,“也不想想現在的局勢,劉瑾雖暫且離開京城,但朱批的權力他可沒放出來,陛下依然信任他那些屬僚,內閣這邊即便做出票擬,司禮監照樣會將不合心意的奏本打回來……如此窘迫的狀況,還想除閹黨?”

    王鏊道︰“正因內閣大權旁落,不更應以誅除閹黨為當前第一要務嗎?謝尚書若不想做領頭人,不如讓朝中部堂出面,謝尚書旁觀便可。”

    謝遷打量王鏊︰“是那些個尚書、侍郎前來見你,想讓你在誅除閹黨一事上幫他們一把吧?”

    王鏊老臉一紅,沒有矢口否認,眼楮看向別處,道︰“只要是對朝廷有益的事情,談不上誰幫誰,為人臣子者不都應為國祚社稷思慮?”

    謝遷沒好氣地看了王鏊一眼,心想,你忘了之前是誰比我還想離開朝堂,現在倒好,在我面前裝起錚臣來,好像誰不知道你是什麼人一樣。

    謝遷站起身來︰“這些奏章,暫且放在此處,莫要過孟陽的手……”

    “那是否送去司禮監?”王鏊問道。

    謝遷冷笑不已︰“送去有何用?都已經亮開車馬炮喊誅除閹黨了,人家又不是傻子,會傻乎乎朱批通過?最後還不是會被打回來?況且,事情一旦為陛下所知,情況恐怕越發不可收拾!”

    “這件事先彈壓下去,尤其是你,不能跟著朝中清流走,現如今宣府戰事正急,劉瑾是功是過不能定性,一切都要看陛下對此事態度如何……”

    王鏊顯得很無奈︰“謝尚書為何不肯多听外面人的意見,到了這個時候還要偏袒劉瑾?”

    “誰偏袒了?”

    謝遷怒不可遏,瞪著王鏊大聲喝問,“我巴不得將劉瑾剝皮拆骨,但做事要懂得分寸,一步登天的事情是你我應該做的嗎?”

    “守溪,我看你該好好反省一下了,為何內閣權力會被司禮監把持?難道就因為陛下崇信劉瑾?我看未必,分明是我等不作為,這才令劉瑾有了可趁之機!”

    王鏊一時無語,心道︰“謝于喬這是怎麼了,以前他對劉瑾恨之入骨,現在恨依然恨,可一旦涉及劉瑾的事情他便一味推諉,反倒不如沈之厚做事果決……看來昔日賢相如今已老邁不堪,再無魄力可言!”

    謝遷不知,自己一心跟劉瑾斗,卻被王鏊看作窮途末路的老驥。

    他不想跟王鏊多贅言,匆忙收拾心情,去兵部衙門找沈溪。

    ……

    ……

    謝遷到了兵部才知曉,沈溪這個尚書不在。

    趕到軍事學堂,依然不見沈溪的人影,倒是胡璉提醒了一句︰“……沈尚書有事出去了,听他的口氣,似乎是去找尋謝尚書您了……”

    謝遷馬不停蹄往自己位于長安街的小院趕去,依然沒見到人,恰在此時,家僕過來通稟︰“老爺,沈大人在府上候著,說是請您務必在散班後回府一敘。”

    謝遷惱火不已︰“嘿,這小子,居然自個兒到老夫府上去了,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

    等謝遷回到自己府宅,進入院子,到了自己書房門口,卻見沈溪正在跟人敘話,相談甚歡。

    跟沈溪說話的並非是謝府的人,這會兒謝丕還沒從翰林院散班回來,此人卻是之前上門來懇求謝遷為文臣主持公道的屠勛。

    “這小子,為何跟元勛走一塊兒去了?二人還有說有笑,難道這小子對元勛做出妥協,想盡早跟劉瑾作個了斷?”

    謝遷帶著擔心,進門後故意大聲咳嗽一下,屠勛和沈溪同時看向他,連忙站了起身,各自行禮。

    謝遷一抬手,道︰“你二人究竟是不約而同找到老夫府上來,還是相約而至?老夫府宅廟小,怕是同時容不下你們兩尊大佛!”

    謝遷成為內閣首輔後,脾氣見長,只要心里不舒服,說話便不客氣,就算對老朋友也不例外。

    屠勛笑著道︰“于喬,你這話就見外了,我跟之厚不過湊巧踫上罷了。之厚說了一些朝中趣事,我听了甚是歡喜,可能有些忘形,見諒見諒!”

    謝遷瞪著屠勛,認為對方是糊弄自己,目光隱有殺人的傾向。

    沈溪面色平靜,道︰“本以為謝閣老會在天黑時回來,未曾想,日頭剛西斜閣老便回府……”

    謝遷板著臉道︰“既然你們同時過來,老夫省得到處找人,正好有事對你們說!”

    發現沈溪跟屠勛走得有些近,謝遷便有了危機意識,他不是怕沈溪跟屠勛走近了冷落他,而是怕沈溪被文官集團推出來當槍使。

    謝遷看向屠勛的目光中,帶著一種你少來煩我,更別煩沈之厚的意味。

    謝遷道︰“若你們來說的是關于彈劾閹黨之事,免開尊口,老夫認為如今朝中暫時無人可替代劉瑾,除非陛下回歸正途,或者由陛下欽定閹黨大罪,否則最好的結果便是維持現狀!”

    屠勛大為不解,驚訝地問道︰“于喬,你幾時依附閹黨了?”

    “你胡說八道什麼?”謝遷朝著屠勛嚷嚷,“老夫一向為朝中文臣利益,跟閹黨相斗,劉瑾專橫跋扈時甚至不惜自損顏面救人,如此還被認為依附閹黨……你屠元勛可別不知好歹!”

    屠勛見謝遷生氣了,趕緊道︰“于喬,我這不過是句打趣的話罷了。”

    謝遷口中唾沫星子飛濺,怒目相向︰“你這是打趣嗎?分明是罵人!試想老夫委曲求全,頂著巨大的壓力跟劉賊斗,卻得不得你們信任,那是否老夫從朝中退下,你們才會滿意?”

    謝遷看起來是質問屠勛,實則是在試探沈溪的態度。

    之後謝遷發現,沈溪神情比屠勛還要淡定,如此一來越發惱火,心想︰“這小子居然在老夫面前裝沉穩!”

    屠勛看了沈溪一眼,道︰“剛才我跟之厚談論如何扳倒劉瑾,之厚對閹黨的態度,比起你謝于喬就睿智多了。”

    “哼哼!”

    謝遷鼻子都快氣歪了。

    屠勛繼續火上澆油,道︰“以前我總覺得年輕人血氣方剛,容易沖動,不能托付重任,今日跟之厚一番交談後,才知道原來年輕人比我們這些老家伙更有魄力。”

    屠勛越是對沈溪稱贊有加,謝遷越生氣。

    誰都知道沈之厚是我提拔起來的年輕才俊,你屠元勛在我面前表揚他算幾個意思?要搶我的門生?

    或許屠勛著惱于謝遷的推諉態度,對沈溪的夸贊幾乎是不遺余力。

    謝遷道︰“你倒是說說看,他哪里有魄力了?莫不是因為將劉瑾排擠到宣府,就算大功告成?難道劉瑾不會回來?”

    屠勛知道謝遷這個老朋友跟自己較上勁兒了。

    朝中大臣中,謝遷算得上是“中堅派”,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謝遷在內閣三位輔政大學士中都是最年輕的那個,屬于“少年得志”的典型。

    朝中很多人比謝遷年歲大,但謝遷成為內閣大學士時,那些年長的老臣多半還只是布政使、郎中、郎中等職,如今屠勛雖為刑部尚書,但資歷顯然比不上年歲不如他的謝遷,以至于謝遷對屠勛很不服氣。

    這跟沈溪的情況相似。

    沈溪雖年輕,但中狀元的時間早,且立下功勞後官位擢升很快,那些年老持重的前輩進士反而要當沈溪的下屬。

    屠勛道︰“于喬先莫要著急,不如將之厚接下來的計劃听听再說?”

    謝遷平時很喜歡向沈溪問計,甚至把沈溪的計策當成錦囊妙計,但現在屠勛也這麼做,在他看來就不那麼爽了。

    我這個老資歷在這兒站著,你問年輕人計策干什麼?看不起我?

    謝遷厲聲道︰“他能有什麼好計策?不過是後輩一點淺見,難道你屠元勛自己沒本事,只能听從一個年輕後生調遣?”

    听到這話,屠勛不由皺起了眉頭。

    現在的謝遷就好像瘋狗一樣,見誰都咬,而且是沒理由亂咬,屠勛也有些火大,轉頭對沈溪道︰

    “之厚,你跟謝尚書談談吧,你們是師生,關系很親密,我先到書房外候著,等你們談好了,我再進來听個結果,總之我覺得你之前的提議很好,很多事不能操之過急,要一步步來。”

    說完,屠勛不想跟謝遷多廢話,目光中滿是對沈溪的欣賞,隨即轉身出了書房,這讓謝遷心頭火氣沒處撒,只能瞪著沈溪,好像要拿沈溪撒氣一般。

    謝遷問道︰“你到底對他說了什麼?這位刑部尚書非常倔強,你能讓他回心轉意可不容易,就怕你向他做出什麼妥協!”

    沈溪攤攤手︰“我只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之,並且提議將彈劾劉瑾的事情稍微延後,這應該不算妥協吧?”

    謝遷非常詫異︰“你說什麼?他同意延後?為何會這樣?這會兒朝中大臣都湊在一起談論彈劾劉瑾,你竟然能讓他輕易罷休?”

    沈溪顯得很淡定,往窗外花園里正在欣賞盆栽的屠勛望了一眼,這才道︰“要鏟除劉瑾,必須先鏟除劉瑾在京城的勢力,正可謂剪除羽翼,如今三千營掌握在魏彬手上,批閱奏本也由司禮監轉交劉府完成,至于人事任免則由吏部尚書劉宇負責……此時便談彈劾之事,是否操之過急?”

    謝遷想了下,隨即問道︰“你便用這個理由來勸服的屠元勛?”

    沈溪道︰“我沒勸過誰……我只是跟屠尚書說,為今之計,應彈劾之人不是劉瑾,而是掌握三千營的御馬監監督太監魏彬,接下來便是吏部和戶部兩位尚書,只要劉瑾回朝前羽翼被剪斷,即便他回朝短時間內也無法東山再起,到那時是否彈劾劉瑾已無關緊要。”

    謝遷先是覺得沈溪之計可行性很高,隨即又予以全盤否認,以針鋒相對的口吻道︰“你想彈劾劉宇和劉機,老夫沒話說,朝臣被彈劾那是平常事,但你要彈劾魏彬,憑什麼?你覺得陛下會同意將沒有大過錯的魏彬撤職,換上別人來掌管三千營?”

    沈溪道︰“謝閣老,敢請教您老一句,您知道現在朝中有多少人想劉瑾死嗎?”

    謝遷被問住了,思慮良久才沒好氣地道︰“誰對劉瑾恨之入骨,老夫從何而知?”

    沈溪嘆道︰“其實如今真正想讓劉瑾死的人,不是朝臣,而是那些置身皇宮大內,跟劉瑾有宿怨之人……太監中,張苑、李興、戴義等跟劉瑾有利益沖突,還有因私怨而跟劉瑾結仇的,諸如之前跟劉瑾斗毆的御用監太監李榮……這麼多人都想劉瑾死,但劉瑾小日子卻越過越好,那是因為劉瑾善于經營跟陛下的關系……他有這本事,不見得他身邊人也有這本事。”

    “就好像魏彬,掌管三千營後貪贓枉法,無惡不作,之前他有劉瑾撐腰,劉瑾也要靠他來掌握軍隊,現在劉瑾離開,誰還能向他提供庇護?”

    “再說戴義、張苑等太監,這些人原本屈從劉瑾的淫威,只能對劉瑾虛以委蛇,現如今劉瑾被發配,這些人還不趕緊趁機收復失地,鞏固自己在宮中的地位,讓陛下將信任轉移到他們身上?”

    “現在不是我要跟魏彬、劉宇之流斗,而是朝中自然會有人來做這樣的事情。不僅是宮內太監,那些受閹黨打壓的外戚黨,還有京城的勛貴,都把劉瑾當作心腹大患……如今劉瑾離京,到了各方勢力切蛋糕之時。”

    “閣老您說,就算劉瑾回朝,他還能跟以前那樣輕松自在,讓所有人都懼怕他,甚至對他盲從嗎?”

    沈溪的話說得很多,非常有條理,謝遷就算再是榆木疙瘩,這些話也直入心坎。

    謝遷總結了一下,沈溪的話就一個意思,不是你我要跟劉瑾斗,是全天下人都要劉瑾死,那劉瑾必然是犯了眾怒,罪該萬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