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一七五章 誰愛管誰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一七五章 誰愛管誰管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三邊總督衙門正堂。

    沈溪見王守仁愣住了,笑著安慰道︰“伯安兄不必慌張,我這份名單上的人,在三邊算不得什麼重要人物,但卻是貪墨銀子的大戶,把他們涉案金額查清楚,讓府庫充裕點,減輕朝廷的負擔總歸沒錯。”

    王守仁眉頭皺得緊緊的,顯然不能理解沈溪的態度。

    沈溪之前對他多有敷衍,甚至還躲到鎮羌堡一段時間,讓他覺得沈溪根本就是在護犢,現在的態度卻是要計較到底。

    但王守仁明白自己的處境,不但他手頭兵馬是沈溪調撥,就連平時審案的衙門也是在沈溪的總督府,現在如果直接甩袖走人,太不厚道了。

    王守仁道︰“那之厚便將名單交給在下,在下試著調查一番,若有發現,必嚴查到底。”

    沈溪滿意點頭︰“這才是伯安兄該有的態度,如果案子尚未查清楚就走,那我實在不知如何跟朝廷交差……”

    沈溪言中之意,你王伯安別糊弄我,如果你想回去跟朝廷交差,我這邊的奏本非常重要,如果我參奏你一本,說你查案不用心,致使有罪者未得懲罰,你覺得自己有多大的把握過關?難道劉瑾等人不會借題發揮?

    王守仁听到沈溪的話,知道再想草草應付了事已經不行了。

    沈溪如果不滿意,所上奏本跟他的奏本對不上,進而向朝廷參劾,那他的辛勞不僅會付諸東流,甚至可能因辦事不力而下獄。

    王守仁默默思索︰“父親已從朝中退下,如今正是文官勢弱之時,我跟之厚應保持步調一致才對。若他上疏彈劾,那些早就看我不順眼對我妒忌有加的同年,還有劉瑾等奸佞,必然會拿我開刀,我得琢磨清楚再決定此事如何解決。”

    讓沈溪欣慰的是,王守仁是個聰明人,就算有些話沒有說透徹,王守仁也有清楚的認識。

    沈溪沒有�@攏 苯詠 Х諧觶 潰骸安 殘鄭 行┤攣也桓愎脹淠 牽  鞅敝 靨骯儻劾羰坎簧   拔乙恢畢胗枰猿徒洌  魏胃盞餃尾瘓茫 芤 齔 桓鄙舷亂恍牡淖頌  章蛉誦摹!br />
    “這三邊之地魚龍混雜,可不是靠新官上任三把火就能服眾……現在收買人心的事情我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要整頓吏治,充裕府庫。我提供的這份名單上,涉案官員基本都是貪墨十萬兩銀子以上的巨貪,且官職都在五品以下,還想在這次審查中渾水摸魚,我不可能讓此等小人在我眼皮底下搗鬼,只能借助你的手來對付。”

    “你盡可放心,我不會給你增添太大的麻煩,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卒子,看起來關系盤根錯節,但真要查到他們頭上沒人會出面保他們,而且我會為你提供所有支持。”

    王守仁見沈溪的安排很周詳,也就放下心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听從之厚的吩咐,好好把西北官場梳理一遍。”

    ……

    ……

    到了二月,京城氣溫開始回升。

    但由于時處小冰河期,氣溫依然在零度以下,京城依然為冰雪覆蓋。。

    自打劉瑾當權,謝遷便開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管劉瑾鬧出什麼風波,只要不影響百姓正常生活,他就全當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朝中非議他充耳不聞,那些前來說項,試著讓他彈劾劉瑾的官員,一律拒之門外。

    “也不知道沈溪小兒在西北情況如何了,讓王伯安去查案,他應該應對自如吧?二人乃同科進士,素來交好,若同心協力,應能把三邊錢糧弊政查清楚。唉!可惜了,宣大那邊沒查出什麼結果,反而讓劉瑾貪墨不少銀子,不過眼看這第二輪風波又要開始了。”

    二月初,擔任司禮監掌印並逐步掌握朝政大權的劉瑾,開始點燃第二把火。

    這把火是在內閣提出對九邊財政審查後,由他牽頭進行的第二波九邊庫糧審查,這次審查不是針對朱厚照登基後,而是向後推到了弘治十年到正德元年近十年的錢糧虧空,如果賬目審查出問題,曾在九邊任職的官員通通要被問責。

    因為調查時間段跨度很大,很多官員都有在九邊任職的經歷,聖旨下達後,人心惶惶。

    謝遷這邊朝官拜訪的頻率明顯增加,他的府邸多了很多拜帖,長安街小院門前有人等候,甚至連他進宮時也有人在宮門口堵他,就為了跟他見面說事。

    謝遷的態度很明確,你們自己惹來的麻煩自己解決,我一概不問。

    劉瑾打著皇帝的旗號行事,從中下層官員和普通民眾的角度而言,這是反腐,揪出貪官污吏,是大好事,只有朝中曾在九邊為官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渾,誰也不敢說自己絕對無辜。

    謝遷本著的態度就是凡事不理,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只要我這邊安安穩穩便可。

    有什麼事,別來找我,我不會給你們說項,甚至陛下和太後問及這方面的事情,我也插科打諢蒙混過關。

    進入正德元年二月後,一切都跟弘治十八年情況不同了,朝中劉瑾大權獨攬,幾乎所有事情都圍繞劉瑾轉。

    甚至連各地奏本到京,也不先走通政使司而直接去了司禮監。

    劉瑾為防止內閣票擬不合他心意,或者被謝遷截留奏本直接面聖,劉瑾便想出一個主意,那就是讓各地到京奏本,一律一式兩份,一份以紅揭為標示,先送到司禮監讓劉瑾提前知曉,稱之為“紅本”;另一份則不以標志,在劉瑾審查無礙後,送到通政使司走內閣票擬、司禮監朱批的流程。

    如此一來,劉瑾等于說所有事情先于內閣知曉,再也不會出現之前謝遷截留奏本上奏而劉瑾完全不知情的情況。

    謝遷就算明知道劉瑾搞花樣,但地方官員懼怕劉瑾權勢,在接連十多個知府、知縣罷官後,不得不听從劉瑾吩咐,以至于內閣于此時已有名存實亡的征兆。

    ……

    ……

    二月初十,傍晚。

    謝遷從文淵閣回到他位于長安街的小院,來到書房等候僕從準備晚餐,吏部尚書許進登門拜訪。

    如果是旁人求見,謝遷必然拒之門外,但吏部尚書號稱“天官”,為六部九卿中最顯赫的存在,不是普通官員可比。

    謝遷估摸許進登門說的是吏部考核之事,他對這件事的態度很明確,就是不管不問,但現在許進上門拜訪,出于禮數,謝遷只能見上一面。

    許進被請進書房里,此時謝遷正伏案撰寫奏本票擬,以前閣臣可以將奏本帶出宮,因為弘治皇帝相信閣臣的操守,對此不怎麼介意,但劉瑾當政後已嚴禁閣臣將奏本帶出宮,但即便如此,謝遷還是記得一些重要奏本的內容,回來後擬寫。

    “……于喬這院子可真夠儉樸的,以前少有踏足,今日觀來,真該換個住處,怎麼說也是當朝首輔……”

    許進剛開始時沒有說明來意,只是跟謝遷閑話家常。

    謝遷抬起頭來︰“許尚書有話直說便是。”

    許進道︰“你定當以為我來見你,是為說三年小考九年大考之事,但並非如此,如今劉瑾已公然賣官蠰爵,指定其親信為官,特別向我作出指示,一切按照他的意圖行事,我有些拿不定主意,來跟你商議。”

    謝遷老臉橫皺︰“劉瑾這廝已開始動官爵的主意了?”

    許進嘆道︰“若只是一般微末小官,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但現在他要安插人手到地方布政使司甚至六部要害衙門任職,這些衙門可不是尋常人可以染指,其中部分不過是監生,連個舉人功名都沒有,居然要入朝任一方大員,置大明律法何在?”

    謝遷最初听到這消息,義憤填膺,但隨即明白過來,許進說這番話分明是想激怒他,入宮向張太後告狀。

    謝遷冷靜下來,重新低下頭書寫,語氣變得悠然︰“這又如何?許尚書心有不滿,自行去奏稟陛下,讓陛下決斷,來跟我說意義何在?”

    許進不滿地道︰“于喬,你這態度可愈發消極了,朝中事務向由內閣主持,從成化之後一直如此,難道到你這里就要斷絕傳承,而將朝事拱手讓給奸宦?”

    謝遷惱火地道︰“只知道在這里斥責我,你許季升歷經四朝,身為吏部尚書太子少師,為何不親自去面聖?非要拉我下水不可?陛下對劉瑾的寵信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你能拿出他賣官蠰爵的確鑿證據,我便跟你一起入宮覲見陛下陳情,又或者向太後奏稟,拼著一身剮把他拉下馬來!”

    “否則事情跟我無關,誰愛管誰管!”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一七五章 誰愛管誰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一七五章 誰愛管誰管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