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一六九章 能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一六九章 能人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京師,紫禁城,乾清宮。

    朱厚照此刻正面對蕭敬……蕭敬帶楊子器去了一趟施家台泰陵,回來後向朱厚照奏稟,朱厚照為求公允,將內閣三名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及各寺司卿、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全都給叫了過來,讓他們旁听見證,自己懲罰楊子器沒有任何錯誤。

    “……陛下,老奴往泰陵看過,的確沒有金井出水的情況,玄宮內干燥,或許與今年入夏後一直沒有下雨有關!”

    蕭敬也曾想保楊子器,但他膽小怯弱,最後的結果就是實話實說,也不管這中間是否有貓膩,看見什麼說什麼。

    但他這番話,無異于推楊子器去死。

    朱厚照怒氣沖沖︰“今年入夏以來北地大旱,這就是老天爺對我大明的懲罰……連皇陵修建都因為瑣事耽擱,有人居然貿然提出遷址,真是膽大妄為!至此諸位臣僚還有何話可說?”

    在場大臣沒一人能為楊子器辯解。

    就算是指派楊子器去泰陵的劉健和李東陽也無話可說,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說多了只會遭致朱厚照更多忌恨,對楊子器不利。

    劉健瞪了謝遷一眼,因為讓朱厚照派人帶楊子器去皇陵修建現場求證的正是謝遷,現在這主意快要將楊子器害死了。

    朱厚照怒視滿朝文武大臣,厲聲喝問︰“蕭公公,現在姓楊的在何處?朕要好好審問他,到底是誰指使他,竟敢以皇陵之事欺君,哼,朕要親自問個明白!”

    謝遷上前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在朝堂公然審問犯官,為大明律法所不容,犯官無權進入乾清宮!”

    朱厚照對謝遷的回話還算滿意,點頭道︰“那朕不審他了,將之押入天牢,回頭朕準備好好懲戒……哼哼,退朝吧!朕要回去休息了!”

    說完,朱厚照得意洋洋,直接往乾清宮後廡去了,劉健和李東陽等人盡管都想幫楊子器說話,但最後卻無一人敢出來為楊子器求情,眼睜睜看著楊子器去了一趟施家台回來又被押進錦衣衛詔獄,隨時可能殺頭。

    朝會散去,劉健怒視謝遷,正要上前質問,謝遷卻好像沒事人一樣往宮門而去,劉健最後忍住火氣,沒有出言指責謝遷,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怪不到謝遷頭上,之前謝遷其實也是想幫楊子器,結果幫了倒忙。

    李東陽問道︰“希賢,今日之事當如何處置?難道看著名父受難不管?”

    “能怎麼樣?”

    劉健苦惱道,“回去後,召集翰苑群賢商議,寫一份聯名上奏,看看能否勸陛下回心轉意!除此之外,就看名父的命了……”

    李東陽還是不解︰“照理說就算皇陵出水被人堵住,也斷不至于到干燥的程度,難道其中有什麼名堂?”

    劉健搖頭︰“恐怕只有去問蕭公公才知曉,但看情況,蕭公公在這件事上也不敢偏幫名父……這件事按照我之前所說的辦吧,讓翰苑那邊出面求情,到底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或許陛下會給點兒面子。”

    ……

    ……

    朱厚照回到乾清宮寢殿,臉上帶著解氣的笑容,握緊拳頭道︰“哼哼,朕從未有今日這般揚眉吐氣過……朕就喜歡看劉少傅和李大學士窘迫的模樣,讓他們老是給朕找麻煩,就算他們派楊子器去皇陵找茬又如何,最後還不是被朕拿下?哈哈!”

    劉瑾笑著回道︰“陛下能在朝臣前樹立威信,可喜可賀,想必以後不敢再有人在陛下面前有僭越的行為!”

    “嗯!”朱厚照點頭道,“說得好,就應該這樣,朝廷乃是朕的朝廷,他們說的能算數嗎?朕就是想讓大臣們知道,朕讓誰生誰就可以生,讓誰死誰就得死。這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劉瑾體會到朱厚照的高興勁兒,問道︰“陛下,不知您準備如何處置楊名父?”

    朱厚照想了想,道︰“先關押著吧,朕之前說過,要將他殺頭或流放,現在北方大旱,一定是因為這次事情驚動太大,連先皇都不庇佑我大明。這一切罪責,都歸在姓楊的身上,不殺他不足以平民憤!”

    劉瑾點頭︰“陛下說得是,但就怕殺此人不易。老奴听聞,民間對此人評價極高,很多人都說他不畏強權,還說他這次去泰陵寫了一首詩,說是他知曉幾位督工已將出水的金井泉眼堵上,抱有必死之心……陛下如果殺了他,可能會失去民心!”

    朱厚照的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旁邊張苑幸災樂禍,心想︰“本以為你劉瑾有多高明,沒想你居然在陛下面前說這些,分明是找死啊!”

    但令張苑意外的是,朱厚照神色深沉地問道︰“那朕該怎麼辦?”

    張苑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皇帝這個時候不應該嚴詞喝斥嗎?為什麼會問一個太監的意見?

    對此張苑理解不了,其實朱厚照要懲戒楊子器,只是為了跟劉健和李東陽慪氣,現在目的既然達到,朱厚照開始在意起自己的名聲來。

    朱厚照也覺得就此殺掉楊子器似乎有些過分,但他礙于面子,一直喊打喊殺,實則也知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楊子器如果沒有確切的把握,豈能輕易上書朝廷?但知道是一回事,要打壓內閣的權威是一回事,此時事情分出勝負來,他對于楊子器也就沒有那麼大的氣了。

    劉瑾道︰“老奴听聞,之前謝閣老去見過太皇太後和太後娘娘,說及此事,似乎兩位老人家對楊名父有些同情。”

    “如果陛下去請示一下太後和太皇太後的意見,赦免楊名父的話,那天下人都會說,陛下既是仁慈的皇帝,又是孝順的皇帝……老奴愚鈍,所提不過是自己的一點淺見,請陛下恕罪!”

    朱厚照稍微一琢磨,牙關發出“嘶”地一聲,點頭不已︰“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劉公公,這件事你是如何知曉的?”

    劉瑾試探地道︰“老奴知道陛下為此事煩憂,便留意一下,正好得知那日謝閣老進宮向太皇太後和太後娘娘請安,似乎說及此事,老奴便想陛下正為此煩憂,便試著想了想,提出愚鈍之見……”

    朱厚照非常滿意,稱贊道︰“唉,朕本以為宮里都是一群酒囊飯袋,只管領俸祿卻不干人事,沒想到還有劉公公這樣時刻為朕思慮之臣。”

    “劉公公,這件事你做得很好,朕這就去見母後和太皇太後,試著跟她們說說,再听听她們的意見。劉公公,朕先賞你在朕身邊伺候,順帶跟母後說,讓你領了御馬監的差事,你意下如何?”

    劉瑾喜不自勝,卻表現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道︰“陛下,老奴何德何能……”

    朱厚照笑著說︰“謙虛的話你不必多言,朕認為你有能力,以後朕還想提拔你進司禮監……哦對了,張公公平時做得也不錯,值得嘉獎,不過張公公要照顧好朕的起居,朕就先不把你委派出去了!”

    朱厚照對于收買人心日益嫻熟,看到張苑在旁邊听著,知道自己提拔了劉瑾而不提拔他會顯得厚此薄彼,若因此引發怨恨就不好了,于是順便提了一嘴。張苑信以為真,行禮道︰“陛下,奴婢不敢居功,一切都是劉公公的功勞!”

    “哈哈,好,好,朕身邊有你們這些忠耿之臣,以後再也不用听朝中那些老匹夫……咳咳,大臣們說什麼,你們盡心為朕辦事,朕一定會有嘉獎!”

    朱厚照空口白話許下承諾,早已習以為常,他也知道自己手頭沒什麼權力,就算要提拔一個太監,都要先去征詢張太後的意見,此時也只能用這種方法拉攏人心。

    ……

    ……

    如劉瑾所言,謝遷之前的確見過太皇太後王氏和太後張氏,詳細呈奏楊子器的事情。

    謝遷腦子靈活,知道跟朱厚照說這些沒用,不如去見兩位養尊處優的太後。太皇太後這幾年一心向佛,對于塵世間的事情,有極高的包容性。而張太後自己更不願意在丈夫陵寢修建之事上殺人。

    朱厚照這一去說,不管是張太後還是太皇太後都當場表態︰楊子器不能殺!

    皇陵修建中有沒有出水無關緊要,人心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大臣不能因為他風聞奏事而被殺,這體現不出皇帝的仁慈,所以太皇太後王氏建議朱厚照將楊子器放了,最好官復原職。

    以往朱厚照非常任性,這種話肯定不听,但這次卻老老實實應承下來,並且將三位內閣大學士叫進宮中,特地傳達自己的決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一六九章 能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一六九章 能人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