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劉健親自帶著幾名在朝中的心腹上前去查驗之前沈溪所部送進京城的頭顱,朱樘忽然又下了道聖旨︰“築京觀之地,改為京城九門,且在城內!”

    現在朱樘想震懾的,不再是外夷,而是他治下的百姓,因為他感覺外患既然暫時平息,下一步最有可能威脅到皇權就是內患了。

    兵部的人本想奏稟不太合適,畢竟把腦袋陳列在九門的街路上,會讓老百姓擔驚受怕,那畢竟是死人的頭顱,但朱樘這邊心意已決,又沒有能主持大局的人出來奉勸皇帝,皇帝的決定只能無條件遵從。

    這次間隔許久之後,第五批的頭顱遲遲沒有送進來,所有人都知道,現在得等城內把馬車送出去,才能把下一批的頭顱運送進城。

    朱樘好奇地問朱烈︰“朱將軍,第五批,一共有多少首級啊?”

    朱烈高興地回答︰“回陛下,大概也是七千之數吧!”

    這次劉健沒在觀禮台這邊,只有李東陽等人在,李東陽這次充當了質問者的角色,厲聲喝問︰“可是虛言?”

    朱烈笑呵呵地說︰“未曾虛言,這七千頭顱,是那韃靼國師亦思馬因去而復返之後,又領兵對土木堡展開一戰,那一戰簡直是城中的絕地反擊,打的那叫一個慘烈,甚至沈大人都在城頭上親自督戰,沈大人那時還感染了風寒,親自舉著戰旗矗立城頭不倒,一場血戰下來,沈大人的病情加重了,此後好幾天都未見好轉,將士們憂心忡……”

    謝遷在旁邊咳嗽了兩聲,道︰“說重點!”

    朱烈認識謝遷,知道這位是當朝閣老,還知道他是沈溪的岳祖父,心中對謝遷的敬意比劉健和李東陽二人多多了,趕忙恭敬行禮,道︰

    “閣老說的是,末將說重點。話說這一戰,是在十月二十三……這一戰打的很是辛苦,打完這一仗之後韃靼兵馬就撤退了,當時沈大人說過,我軍已經是疲憊之師,軍資也已經嚴重不足,如果韃靼國師不撤,接下來就可以趁勢反撲,我軍只能死戰到底,估計今天末將也就沒辦法在這兒向皇上和各位達人匯報了!”

    即便李東陽不信沈溪的功勛,甚至認為沈溪所獻的首級有虛假成分,但他听到朱烈的奏報之後,內心還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謝遷笑道︰“陛下,難怪之前誰都不知韃靼國師亦思馬因為何突然自宣府撤兵,而後又撤回草原,原來是其在土木堡一戰中損兵折將,不得不撤……這一切,都是沈溪小兒的功勞啊!”

    朱樘心頭振奮,握緊拳頭,連連拍著兒子的肩膀道︰“謝先生說的是,這才說到土木堡的最後一戰,而後跟亦不剌部兵馬交戰的結果,似乎尚未列入其中……”

    朱烈道︰“陛下錯了!”

    謝遷冷聲道︰“你說什麼?陛下錯了?”

    朱樘面對朱烈這樣的功臣,這會兒已全無帝王的架子,笑著寬慰︰“鎭,謝先生,不可對朱將軍無禮。朱將軍,你且說朕何處錯了?”

    朱烈道︰“陛下說,這是土木堡的最後一戰,這句錯了。土木堡而後還有一戰,是一個叫烏力查的韃子大將,帶了兩千多兵馬,妄圖在土木堡外牽制堡內兵馬回京師勤王,結果沈大人當機立斷,在十月二十六舉兵與烏力查的兵馬奮力一戰,又是大獲全勝!”

    ……

    ……

    之前沈溪對朝廷奏報自己的功勞,乃是在乾清宮當著皇帝和群臣的面說出來的,弘治皇帝听了根本就沒太當回事。

    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謝遷對沈溪的指示,奏報功勞時要盡量壓低自己的功勞,不可過分渲染自己在這一戰中的作用;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沈溪當時在朝堂上所說的內容,都沒有具體的證明來佐證,說一句“十月二十六突圍一戰破敵上千,即回兵居庸關”,連具體殺死殺傷和俘虜多少韃靼兵都是一筆帶過,誰也不知道這一戰具體是什麼情況。

    現在把首級獻上來後,情形自然就不同了,功勞最直觀的體現,便是首級。

    沈溪在土木堡經歷了連場血戰,對亦思馬因部所造成的打擊,幾乎是摧枯拉朽帶有毀滅性質的,亦思馬因也正是因為看到攻打土木堡無望,才會選擇撤兵到宣府,而後又圖謀草原霸業。

    在亦思馬因的邏輯中,自家損耗那麼多兵馬,如果被達延部乘勝攻打下了明朝京城,又或者是安然退出中原,那自己實力大損的部族以後必然無法在草原上立足,為避免鵲巢鳩佔,干脆來個先下手為強。

    “好,打得好!”

    朱樘直接稱贊起來。

    皇帝以前很少這麼赤果果地稱贊人,朱樘懂得駕馭群臣之道,不能隨便在大臣面前夸贊誰,也不會刻意去貶低誰,誰有本事誰沒本事,在心中記住便可,以後給下面官員升降的時候,他心里有數,在升遷和降職上就會體現的很明顯。

    沈溪率部在土木堡連番大戰下來,直接滅了韃靼超過兩萬兵馬,朱樘不由要在心里琢磨一下,如果這兩萬兵馬不是被沈溪所滅,而是放到京城來,那京城九門是否還能在韃靼人的猛攻之下守住?

    李東陽面色有些不善,但他也無從去跟朱烈爭辯,心想︰“劉少傅如今已經去驗證那些首級的真偽,如果有殺良冒功的情況,劉少傅必然會察覺!”

    因為九邊之地一直有殺良冒功的習慣,朝中這些頂級大臣,對于武將奏報的功勞從來都不是完全相信,到沈溪這里,因為沈溪所奏的功勞更加匪夷所思,他們是一個字都不會去信的。

    朱厚照興奮地說道︰“父皇,兒臣早就說過沈先生有子牙孔明之才,他現在取得這麼大的功勞,該如何獎賞?”

    朱樘剛才也是因為听得全身血脈噴張,情不自禁,才對沈溪夸贊有加,但現在要給沈溪論功請賞,就需要琢磨一下了。

    沈溪已經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再獎賞,似乎只有封侯最為實際,但問題是沈溪是文臣,並非是武將,在大明朝,文臣不封侯,那是慣例,之前馬文升在西北取得大捷也同樣沒有封爵,只是最後提拔為吏部尚書,在朝中六部部堂中居首而已。

    以沈溪的年齡來做六部尚書,顯然不合適,況且,在這一戰中,其實在沈溪之上,還有個劉大夏,提升了沈溪,將劉大夏置于何地?

    朱樘到底是個睿智的君王,他一擺手道︰“此事容後再議,諸位卿家,且繼續陪朕完成獻俘典禮!”

    ************

    ps︰天子繼續求訂閱、求月票!謝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