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一一二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一一二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土木堡內尚在一片鬧騰,沈溪將城中官兵和民夫全部調動起來,所做之事不是加固城防,而是修築工事,不但在地下修塹壕,還在地上堆砌碉堡和暗堡,大興土木,簡直要把土木堡翻過來一樣。

    城塞外的韃靼人也在奇怪,他們發現城頭上明軍數量明顯減少,城池幾乎處于不設防的狀態,連城門口都沒什麼兵馬駐守,給人一種沈溪要用空城計的感覺。

    可韃靼人根本就不信這一套,若非上面有令不得攻打土木堡,換作以往時候,他們見到這麼好的機會,絕對不會放過。

    現在他們只能看著空蕩蕩的城頭沒什麼好辦法。

    阿武祿的頭腦比較靈活,她在查看前線的情況後得出一個結論︰“明軍分明是想挖地道逃走!”

    這結論一出,韃靼將領著實緊張了一下,因為他們得到的軍令是看住沈溪的人馬,絕不能讓沈溪率軍向宣府進發或者是逃回居庸關,不準出什麼ど蛾子。

    既然對沈溪所部戰力不清楚,那就盡量把局面轉變得簡單些,沈溪死守土木堡不出,韃靼軍隊便將城塞團團圍困,無論沈溪麾下有多少兵馬,只要等到韃靼主力殺到土木堡,這場戰事便可以圓滿地結束。

    沈溪在城里做什麼,本不歸城外駐守的韃靼人來管,他們的目的只是防備沈溪逃跑。但若沈溪真的在城里挖掘地道,他們就要小心了,之前听說明朝人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現在他們很怕明朝士兵挖地道的本事強大,幾天內便可挖出一條十幾里甚至是幾十里長的地道,要麼逃走,要麼從他們的背後發起偷襲。

    但韃靼人顯然高估了明軍的能力。

    現在可不是後世有挖掘機,一天挖掘個一兩里的土坑跟玩似的。沈溪出塞時,軍中只準備有部分鐵鍬和鐵鏟,用途是安營扎寨時使用。如今官兵挖掘塹壕等防御工事的鋤頭、鋼 、鐵耙等器具,還是向城里的難民收購所得。

    難民逃難時家里但凡值點錢的東西都會帶走,農具自然也不例外。結果一路逃到土木堡,難民發現這些器具太過累贅,沈溪率軍入駐土木堡後,為了挖掘水井,以每把農具一兩銀子的價格收購,難民紛紛把攜帶的農具出售,這樣等將來戰火平息返回故土,可以用便于攜帶的銀子重新添置。即便回不去,也能用這筆錢在路上購買吃食,在這亂世活下去。

    但僅僅依靠手工作業,根本就不可能挖掘太遠。何況就算能挖到韃靼人身後,沈溪也沒法帶兵逃跑,關鍵一點,沈溪麾下基本都是步兵,而韃靼人通常配備兩匹馬到三匹馬,追趕起來非常容易。

    另外,地道即便能讓人通過,馬匹卻過不去,沈溪存心想逃走的話,喬裝打扮下在原野上晝伏夜出,回到關內反倒容易多了。

    城內大修工事,沈溪每天的工作不再是在城頭觀察韃靼人的動向,因為他已經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韃靼人在中軍抵達前,絕對不會主動發起進攻。

    如果韃靼人此時攻城,土木堡中的明軍布下鐵桶陣,或許有一線生機,可若是韃靼人將城塞圍住後來個打援,那沈溪就一點兒辦法都沒了。既然到了這個份兒上,沈溪想得非常簡單,那就是利用手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把城塞的防御力提升。

    但是,這種防御力的提升不是建立在城牆的穩固上,而在于城塞內的防御工事,要讓韃靼人明白,攻破城牆並沒有什麼用,只是破城走出第一步。

    因為土木堡已經陷入四面合圍,城內官兵沒了退路,也就不再胡思亂想。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沈溪要做什麼,只知道修築工事很累,而且很麻煩,他們每天都在抱怨,但因為跟著沈溪獲得功勞,沈溪還在軍中散播援軍即將到來的消息,士兵想的是堅持下去,跟著沈溪凱旋回京,把自己的戰功折算為犒賞。

    許多士兵不是沒想過當逃兵,但一方面在韃靼游騎的威脅下,逃走後生存幾率很低,同時還會牽連京師的家人,另外就是舍不得與火綾部交戰中所得功勛。若當了逃兵,那之前的努力就等于白費。

    沈溪這邊指揮士兵和民夫干得熱火朝天,胡嵩躍、劉序和朱烈三個把總沒事就在沈溪身後唱反調。

    胡嵩躍等人都不是什麼英勇之輩,他們的目的就是活著回居庸關,為了自己的小命家國安危一概不顧。

    這天指揮所大堂,沈溪明確地說道︰“諸位不想在城內駐守,敢問一句,如今這土木堡還出得去麼?”

    劉序道︰“大人之前不是說要與城外的韃靼人一戰?即便敗了,那也是敗得其所,總好過于在土木堡內當縮頭烏龜!”

    沈溪笑著問道︰“劉將軍真乃吾輩楷模,卻不知是在城塞內固守等候援軍抵達更有效,還是出城送死來得更為痛快?”

    這麼個問題讓劉序等人無言以對。

    以沈溪假設的兩種方式選擇,他們自然更願意死守城塞,等候援兵到來,只是他們沒有士兵單純,清楚地意識到援軍到來的可能性不高,守在城中生還機會渺茫,但若從城內殺出去,戰勝韃靼人的可能性更低,而當逃兵活命的概率卻還湊合。

    這群人從開始主張出擊,目的就不是為了跟韃靼人拼命,而是想把韃靼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然後突然逃跑。

    沈溪明白這一點,就不再主張主動出擊跟韃靼人拼命,原本他的計劃中,是要把城塞外的韃靼騎兵逐漸蠶食消滅。

    張永貪生怕死,他的想法沒劉序等人那麼復雜,他知道自己即便殺出城也沒力氣騎馬當逃兵,因為他的身子骨經不起折騰。

    所以張永主張留在土木堡內等候援軍,當下跳出來喝斥︰“瞎嚷嚷什麼?沈大人的話,就是軍令,誰不遵從,一律上報朝廷,交由陛下處置!”

    張永作為監軍太監,本身並沒有多少權威,他的任務在于嚇唬軍中這些將領,搬出朝廷和皇帝。

    但他顯然忽略了一個問題,現在這群兵痞連當逃兵都不怕,更不怕當朝廷的罪人,里外都是死,早死晚死有什麼區別?還不如當逃兵過上幾天好日子!說不定隱姓埋名後朝廷不予追究了呢?又或者明朝被韃靼滅了,新朝既往不咎?再或者他們落草為寇,過另一種人生呢?

    這會兒他們不是不想殺張永泄憤,是覺得沒那個必要,因為沈溪在這群人心目中地位不低,之前沈溪跟火綾部交戰,這群人沒覺得沈溪最後會獲勝,但現在已然獲勝,那說不定下次還擁有創造奇跡的機會呢?

    沈溪跟韃靼人交戰時指揮若定,三軍兵馬從之前的一盤散沙變得調度有序,幾乎都是沈溪以一人之力完成。

    他們寧願相信,沈溪有辦法帶他們活著離開,此時心中想的是︰“沈大人身份和地位可比我們高多了,那可是三元及第的狀元公,正二品的封疆大吏,陛下眼中的紅人……連沈大人自己都沒逃,我們逃了有點兒說不過去,怎麼也要堅持到最後的確沒辦法再說!”

    升帳議事,沈溪除了敷衍和搪塞麾下這群將領,就是安排城塞內防御工事怎麼修築。

    “……土木堡地域狹窄,資源有限,許多東西只能自行制造。土木堡城東和城北方向,暫時開幾個磚窯,城內不是挖不出水但能挖出爛泥來嗎?用這些爛泥,再加上挖塹壕掘出的泥土,燒制青磚,用青磚修築防御工事。至于城內塹壕的修築,必須根據本官所說的來!”

    沈溪為了把土木堡變成一座完備的防御堡壘,花費不少心血,繪制出圖紙,親自帶人安排修築。

    沈溪感覺自己成為一個工程師、建築學家,他面前的土木堡不再只是一座兩里見方的堡壘,而成為一座可以抵御千軍萬馬侵襲的堅固城塞。

    “只能希望朝廷的援軍能早一步到來!”

    防御工事再堅固,但如果雙方兵力懸殊太大,終歸免不了敗亡,連沈溪自己心底也在期盼那遙不可及的朝廷援軍。

    胡嵩躍道︰“大人,挖那麼多塹壕有什麼用?就算溝能擋得住韃靼人的騎兵,可韃靼人下了馬照樣有戰斗力,咱們在塹壕里與他們進行白刃戰,未必有勝算啊!”

    “遇到困難,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想辦法努力克服。”

    沈溪厲聲喝斥,“咱們帶了那麼多火藥,完全可以自行建造槍彈,另外就是出去搶……這幾天不是調查清楚,韃靼營中有大量火炮嗎?那些原本是我大明軍中之物,現在卻調轉炮口對著我大明官兵,這真是巨大的諷刺!”

    “無論如何,我們大明自己創造的神兵利器,不能落入蠻夷之手。”

    胡嵩躍驚訝得合不攏嘴︰“大人,您不會是想讓我等……出城去送死吧?”

    沈溪啞然失笑︰“本官自有安排,你以為奪炮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嗎?先等幾日吧,朝廷援軍是否會到,本官不知,但相信居庸關援兵很快就會抵達土木堡,那時就是我們出城迎戰之日……”

    “兩面夾擊之下,我們務必要讓韃靼人明白,我大明官軍不單單會龜縮防守,進攻照樣讓他們防不勝防!”

    ***********

    ps︰第二更到!

    大家太給力了,現在咱們的書還處于分類月票榜第二位,沒說的,今天天子會繼續爆發四更表達感激之情!

    求訂閱!求月票!(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一一二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一一二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