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七九九章 召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七九九章 召對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乾清宮大殿內,朝議正在進行。小說.cc

    這會兒兵部正埋怨工部鑄炮不力,工部則反過來指責兵部要求太高。這種事誰都不服誰,魯鑒振振有詞,我是奉陛下的皇命鑄炮,不是為你劉大夏鑄炮,我在規定時間完成鑄炮任務,好不好用前線將士說了算,不是你兵部可以指手畫腳的。

    按照明朝軍制,兵部具有奉皇帝之命下達調兵之權的職責,但沒有直接統兵的權力。而五軍都督府則統率下屬的都司衛所,平時管理操練、守御、屯田、群牧之事,戰時則奉命派將領統兵出征。

    魯鑒此意,便是說人家五軍都督府都沒意見,你兵部鬧個什麼勁啊

    明太祖朱元璋為制衡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把兵器鑄造劃歸工部,軍隊要鑄造武器裝備只能由工部兵器所負責,鑄造好後直接運到前線,名義上是兵部負責,但其實是工部兵器所直接面對九邊將士。

    劉大夏很不滿意,鑄了兩百門炮,本以為大明邊關無礙,結果只有一百多門炮管用,至于炮彈方面質量更是參次不齊,鑄造出一堆破銅爛鐵出來,戰場上別說是跟韃靼人拼命,就算是否能射都成問題。

    最後朱樘的話,打斷了魯鑒與劉大夏的爭執︰“工部鑄炮既然出現問題,只管重新鑄造就是,目前邊關安寧,即便延遲交付也沒什麼問題。此事就這樣吧”

    一句話,就讓劉大夏恭聲領命。

    朝議永遠是壓抑人的地方,即便是皇帝連續听聞糟心的事情,心頭也難免不爽。大臣們看到弘治皇帝面色難看,識相的便緘默不語,但那些有責任心的,卻顧不了那麼多,明知道會觸弘治皇帝的霉頭,還是要據實上稟,力求把問題解決,這才是做臣子應有的態度。

    還有的大臣有眼力勁兒,在皇帝不開心的時候,提一點讓皇帝開懷的事情,比如說謝遷,趁著空當,趕緊出列上疏,轉奏戶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制三邊軍務的秦的奏本,把三邊這兩年一些良好的變化呈奏,讓弘治皇帝高興一下。

    謝遷把奏本遞上前,笑著稟奏︰“陛下,自韃靼撤兵後,由秦尚書總制三邊,沿邊關要隘,每二十里築一堡,屯五百兵,戰時為兵,閑時為農,軍人不足則自內地募人,兩年開田數十萬頃,歲得糧五十萬石,如今邊關將士已能自給自足。”

    一句話說完,不但弘治皇帝眉開眼笑,眾大臣也是贊嘆不已。

    這頭還在為錢糧愁,另一頭邊關已經能做到自給自足,看起來是秦有本事,但其實邊關修土堡、屯田、招徠商賈展貿易,這些建議都出自謝遷之手。,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但要說根源,還是沈溪向謝遷提出的建議,謝遷全盤接受後上奏,被弘治皇帝采納並安排實施。

    “秦尚書居功至偉,謝先生也是勞苦功高<>。”

    朱樘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向謝遷施了一禮。

    朝堂上,當著這麼多大臣的面,直接稱呼謝遷為先生,並且還施禮以示尊崇,以往只有劉健有過如此待遇。

    謝遷趕緊道︰“主要是陛下英明,方令邊關將士眾志成城,外夷不敢犯邊,邊疆百姓可以安居樂業。”

    眾官員趕緊行禮,一同拍皇帝的馬屁︰“陛下聖明”

    朱樘擺了擺手,施施然坐下,他臉上雖然帶著抹自謙,但那洋洋得意的笑容,足以說明弘治皇帝欣然領受眾臣子的恭維。

    謝遷又拿出一份上疏︰“陛下,秦尚書奏請,以邊地修造戰車,名曰全勝車,四周以火銃預備,戰時可作為攻城略地之用,閑時可作為運糧補給之用,請陛下示下”

    隨後,謝遷把一份圖紙呈遞上去。

    弘治皇帝看過後大為滿意,這會兒秦和謝遷都是大功臣,他們提出要造什麼“全勝車”,就算勞民傷財,也會欣然準允。

    不過朱樘為了表示他是個虛心納諫的君王,特意詢問在場大臣的意思,把“全勝車”的圖紙交由眾大臣傳閱。

    等傳遞到沈溪手里,沈溪只是瞄了一眼,不由暗自苦笑,他本以為這“全勝車”應該有裝甲車的一些特征,就是厚重的輪廓,留幾個孔洞往外火銃,但其實秦根本沒多少見識,設計出來的“全勝車”,怎麼看都像是沈溪在榆溪一戰中用過的牛車。

    隨著全勝車的圖紙,還有所謂的“車陣”,說起來不過是以戰車列陣,用其上的佛郎機炮向敵人覆蓋射擊,步兵和騎兵在前後掩護雲雲

    這種招數,用一次能打韃靼人個措手不及,用兩次就純屬找死了。

    可惜沈溪沒議論和否決的權力,直接把圖紙交換給太監。

    最後朱樘煞有介事地問道︰“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又是這句沒營養的話,眾大臣面對這問題能說什麼他們又不懂造車和鑄炮,既然是功臣秦上奏要修造的,連皇帝本人都覺得好,大臣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于是造車的計劃就此通過。

    本來壓抑的朝議氛圍,因為謝遷的上奏而變得活潑歡快起來,弘治皇帝也不再陰沉著臉處理政務。

    接下來商議的事情,就算又是跟朝廷伸手要錢要糧,或者涉及到彈劾、扯皮那些破事,弘治皇帝都一一認真听了,並積極作出回饋。

    由始至終,沈溪沒機會插一句嘴,他覺自己在朝議上顯得很多余,就連那些寺司的四五品少卿都能搭茬,而他卻沒那資格,因為朝堂是最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他地位低自然就沒言權,皇帝也不會主動詢問他的意見。

    朝議,在一種相對緩和的範圍中結束<>。

    百官即將行禮告退時,朱樘突然往人群最後面看了一眼,吩咐道︰“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

    謝遷趕緊給弘治皇帝打個眼色,朱佑樘這才想起來,連忙改口︰“右庶子,暫且留下,朕有事細說。”

    除了沈溪,弘治皇帝沒留旁人,也就是說,朱佑樘這次是單獨召對。

    所有大臣都退下後,沈溪恭謹地立在那兒,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面對皇帝,他必須要小心謹慎,一句話不慎都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有明一朝,伴君如伴虎可不是開玩笑,想想大明殺了多少文臣就知道在這個朝代當官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必須得如履薄冰對待。

    朱樘笑著從面前案桌上擺放的一沓奏本下面,拿出一份,打開來看過,道︰“沈庶子,這是你上奏條陳東南沿海防備事項,朕看過,提議很好。看來你是用心了。”

    沈溪心想,這不過是謝老兒把我叫到家里,我在推辭不掉的情況下倉促寫成,哪里用心,根本是依靠腦子里的一些常識臨時總結出來的。

    但得到弘治皇帝夸贊,沈溪還得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恭謹地回答︰“回陛下,為大明邊疆防備獻策,乃臣子本分。”

    “好。”

    朱樘擊掌而嘆,感慨地說,“沈卿家年紀輕輕,卻文武全才,之前派爾往泉州,不過是做使節,卻能降服佛郎機人,護我大明海防安穩。前兩年北疆一行,本是替兵部送炮,未料呵呵,劉尚書為你請功,說當時他已處于絕境,你帶著十門火炮前往榆溪助陣,一戰奏功,居功至偉”

    沈溪听到這里,心頭暗自震驚︰“劉大夏啊劉大夏,你終于良心現了,這會兒為了讓我去東南沿海,居然不惜把當初我的功勞上奏皇帝知曉。不過你這奏請是不是晚了點兒”

    朱樘幽幽一嘆,道︰“當時劉尚書未與沈卿家請功,乃是為維護邊關之穩定,如今他向朕自請罰奉,以懲不能論功請賞之過錯。朕今天就代他,向沈卿家你說聲抱歉。”

    沈溪趕緊道︰“為陛下和大明驅除外夷,為臣之本分,不敢居功。”

    “甚好。”

    朱樘暢快地笑了起來,他對沈溪如此謙和的態度非常滿意。

    當皇帝的,都喜歡那種明明功勞很大,但卻從不主動爭功的大臣,尤其是像沈溪這麼年輕的官員,更是得到他的欣賞,“東南沿海匪寇盛行,地方多有奏請,朕不知該派何人前去。見到沈卿家這奏本,有些話,想問個究竟”

    朱樘知道沈溪以牛車陣破韃靼鐵騎的壯舉,對沈溪多了幾分信任,居然單獨召對沈溪,問詢沈溪關于平東南沿海匪寇的良策<>。

    沈溪準備了好幾天,對于弘治皇帝的提問,可謂對答如流。

    沈溪所提,不過是地方上自行納糧,兵員從地方衛所征調,然後在地方征調民船為戰船,平定沿海的海盜和倭寇,保大明海防安穩。

    另外一條,就是整頓吏治,東南沿海一向山高皇帝遠,再加上大明中葉時,東南沿海很多地方都非王化之地,凸顯,叛亂時有生,沈溪提出很多歸化少數民族的想法,又提及一些緩和地方矛盾,休養生息等一系列安民措施。

    “沈卿家所提甚合朕意。”朱樘最後道,“與汝對談,卿家每一言均有見地頗為老成啊。”

    第一次面聖,沈溪不但不緊張,臨場對答、回話都合理有據,基本皇帝問什麼,他能馬上答出來,許多見地連皇帝也要思索半晌。

    劉健、李東陽、謝遷這樣的老臣都無法做到如此對答如流,難怪弘治皇帝有此一說。

    沈溪自謙道︰“臣只是在進宮前有所準備,並非老成。”

    ps︰第一更送上

    今天天子力爭四更,如果成績好的話或許會有五更,請大家多多支持,打賞、月票什麼的多多益善哦未完待續。8<>

    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推薦本書,蘭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七九九章 召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七九九章 召對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