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當沈溪說完話時,在場人面面相覷。

    敬重你是給保國公面子,同時給你欽差這個身份的面子,但你沒資格對我等下令。

    鎮守太監孫易冷笑不已︰“說擔責,你擔得起嗎”

    確切地說,沈溪真沒底氣擔責,因為他既不是武將,也不是皇帝派來領兵的文臣,只是單純來送炮的。

    朱暉善解人意,主動替沈溪解圍,笑著道︰“沈大人遠道而來,背負皇命,昨日我等是見識過新炮的厲害,但出了城,火炮無用武之地,恐怕無法馳援。”

    這倒是說出個實情。

    佛郎機炮再厲害,只能定點使用,防守效果固然不錯,但要說送上戰場殺敵,非要等朝廷把改良版的手銃研究出來才好使。

    連朱暉都不同意沈溪擔責出兵,那些將領對沈溪的攻訐更多了人畢竟都有從眾從權心理。

    “報”

    就在眾將領紛紛出言對沈溪質疑時,外面傳令官沖了進來,帶來戰場上最新戰報︰“中軍主力趁著韃靼人沒有實現合圍前奮起反擊,殺出一條血路,且戰且退,如今已退到二十里開外的大營盤總督大人急令榆林城派兵前往榆溪河,架設浮橋,以便大軍渡河”

    一句話,讓大廳內所有人驚駭欲絕。

    戰報中的“總督”,正是暫代三邊總督的戶部尚書劉大夏。

    劉大夏終于突圍歸來,老帥就是有魄力和決斷,可惜如今遇上一點兒麻煩。

    榆林衛城北面八里是長城紅山段,如今韃靼人已經將這段城牆攻破,再向北七里就是榆溪河。

    榆溪河于明弘治年間主體呈西東走向,大致是後世白廟河和波浪河這一段,如今的圪求河反倒是支流。從北邊的草原南下,必須跨過榆溪河。

    榆溪河雖然算不上河寬水深,但寬度也有十幾丈,最深處約莫有一兩丈,無法泅渡。

    河上本來架設有浮橋,但被韃靼人摧毀,如今劉大夏率兵南撤眼看即將退回榆林衛,但大軍渡河必須要有船只或者是浮橋。

    “這可怎麼辦才好”

    一堆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最後都看向朱暉,等他做主。

    朱暉自己卻沒什麼主見,只能求助手下這一群參將和幕僚,可此時誰也不敢亂說話提供錯了建議,那是要掉腦袋的。

    “我來領兵架橋”

    沈溪見這些個將領又在推諉,不由火冒三丈,主動站出來說道。

    “沈大人,您莫要逞強,出了榆林衛往北,一路並不平坦,這火炮光靠人力可送不到前線。”

    昨天沈溪確實贏得城中守軍將士的尊重,不過他們更佩服的卻是沈溪送來的佛郎機火炮的威力。

    眼下沈溪自告奮勇說要領兵出城,在這些人看來,純屬自不量力。

    有一次勝利已是僥幸,還想來第二次

    “給我五百兵馬,三十輛牛車,其余的事情不用你們擔心”沈溪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眼下能決定此事的只有延綏巡撫朱暉,三邊最大的官是暫代總督職務的劉大夏,其次就是朱暉這個有著公爵尊餃的延綏巡撫。

    朱暉遲疑半晌,才道︰“只能借調沈大人三百兵馬,至于另外二百就用沈大人帶來的本部人馬吧。”

    真會推責任

    我跟你要五百兵馬,你卻給我三百,要知道那二百京營官兵昨天是被逼急了才會拼命,今天讓他們出城,他們能不退縮

    沈溪自己也清楚,要論戰斗力,還是邊軍更強些。

    “大人,您要牛車做什麼”旁邊有將領問道。

    “運炮,把十門炮架在牛車上,就可以輕松自如地送到前線”

    當沈溪把這主意說出來時,在場一些懂行的武將頓時感覺無比高明火炮最大的特點是笨重,讓馬車拉當然也可以,但馬車相對顛簸,同時容易受驚,不好駕馭,無法做到在馬車上放炮。

    但牛車就不一樣了,牛的速度雖然慢,但強而有力,而且很穩,把火炮架在牛車上,就好似移動的炮台一樣。等需要發射火炮的時候,只要給牛蒙上眼楮,再把它們的耳朵塞上,就可以開炮。

    朱暉擺手道︰“還等什麼,為沈大人點上三百兵士和三十輛牛車”

    經過一番扯皮和“討價還價”,沈溪終于獲得領兵出城的機會,但五百名官兵對整場戰局來說,實在起不到太大作用,況且這五百人有大半還要肩負架設浮橋的任務。

    沈溪出了屋子,昂首闊步走出總兵府,玉娘暗暗為他捏了一把冷汗,等四周沒人了才有些遲疑地問道︰“沈大人,就這麼出城,不知是否還有命回來”

    沈溪此時反倒沒之前在總兵府那麼囂張跋扈了,笑了笑道︰“莫非玉娘怕死”

    玉娘苦笑不已︰“奴家的命,或許十幾年前就該結束今日就當舍命陪君子了。”

    見玉娘也說出如此豪情萬丈的話,沈溪更找不到退縮的理由。

    等沈溪見了宋書和張老五等人,把命令傳達下去,除了張老五和少數幾個人外,別的人都一片嘩然。

    宋書差點兒就要上前跟沈溪動手︰“沈大人,您這是要害我們啊。我們剛剛才死里逃生,您犯得著讓我們再去送死”

    沈溪道︰“要送死也是大家伙一塊兒。更何況我們不是去送死,是去戰場獲取戰功,想想我們有強大的佛郎機炮,有榆溪河阻隔,我們只要停在河的南岸,對著北岸放炮,就算韃靼騎兵再強又如何,他們能飛渡榆溪河”

    士兵們听到沈溪這番話,剛才的懼怕和牢騷瞬間沒了,開始憧憬沈溪所描繪的美好畫面。

    如果真是這樣,那韃靼人來多少死多少,真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軍功就好似是天上掉餡餅一樣。

    沈溪又道︰“如今城中邊軍貪生怕死,把這麼大的戰功白白讓給我們,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才是本欽差向你們保證,只要跟著去,一定都會背著身榮華富貴回來”

    “好去建功立業”

    張老五舉起胳膊,振臂高呼。他跟著沈溪拼命不是一次兩次了,對沈溪的崇拜幾乎是盲目狀態,至于家中老母和妻子,他相信就算自己有什麼意外,朝廷也不會不管不顧。

    這大概就是無知者無畏了

    有張老五這樣的人帶頭,別的官兵很容易被帶動情緒。

    昨天大風大浪都過來了,今天只是把佛郎機炮運到河岸架起來轟人,掩護架橋,能有多危險

    之前還有很大的阻力,但在沈溪一番戰前動員後,士兵們立即變得配合起來。

    連玉娘都不得不承認,沈溪是個不錯的演說家,他的話正好挑起這些京營兵心底建功立業的渴望,一如當初在泉州城時那般。

    昨天進城的京營人馬和兵部培訓的炮手,很快匯集起來,差不多二百出頭。

    很快,牛車拉著佛郎機炮到了榆林城北大門,同時過來的包括之前那名英俊侍衛在內的三百名邊軍將士。

    “這位兄台不是國公爺的親衛嗎”沈溪打量年輕的侍衛。

    年輕侍衛黯然一嘆︰“其實我跟國公爺並沒有多久此番他到榆林城擔任延綏巡撫,在邊軍中選拔親衛,見我長得不錯還識字,才把我調入衛隊。由于我沒有照看好沈大人,國公爺將我從把總降為總旗,與沈大人一同出兵。”

    沈溪心里有種害了這年輕人的感覺,不過跟著他出去打仗,不一定送死,說不定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呢

    “準備出發”

    沈溪開始整頓兵馬,雖然隊伍不多,但這五百人至少都听從他的調遣。

    沈溪當前最關心的是用于架橋的輜重,還有那十門佛郎機炮的情況,一定要保證火炮在行進途中不出意外。

    榆林城的北城門隆隆打開,沈溪左右看了一眼,跟隨炮隊出城的只有少數騎兵,數量不到一百。

    車隊剛剛駛離城門,後面已“ ”地一聲,榆林城北城門已然關上。

    城門樓上,朱暉朝沈溪揮了揮手︰“沈大人,本爵恭祝您馬到功成”

    旁邊公鴨嗓子的鎮守太監孫易喊道︰“是牛到功成”

    沈溪回頭望了一眼,目光中帶著幾分惱怒這些人說風涼話真是一個頂倆,有本事下來跟我一起去跟韃靼人拼命啊。

    牛車隊伍出發時,城頭上的邊軍官兵紛紛舉起刀槍和旗幟吶喊起來,因為他們少有見過這種壯觀的場面,情不自禁為出征的將士吶喊助威。

    “喔,喔”

    呼喊聲此起彼伏,連同沈溪這路人馬的熱情也給點燃,城頭和城下都一片振奮。

    車隊一路向北,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才駛出成化十年修築的長城紅山段等再過一百多年,萬歷皇帝會在紅山上修築鎮北台,其勢威武雄壯,後世被譽為中國長城三大奇觀。

    牛車隊繼續向前,沈溪環視四周,紅山下原本與蒙人交易的紅山互市已經關閉,只留下一片廢墟。北面控制邊境貿易的易馬城和供蒙人納貢的款貢城,也盡都荒廢,可見戰爭對邊境經貿影響之大。

    又向北走了大約半個時辰,遠處已經能看到滾滾塵煙,估計劉大夏所部這時正與韃靼人交手。

    眼見周邊已經是平坦的草原,哪怕幾十輛牛車並行也沒有問題,于是沈溪大聲下令︰“把所有牛車分為十個部分,每三輛連為一體,火炮居中,再將三十輛牛車並排架起來”

    “大人,這是為什麼”宋書不解地問道。

    沈溪顧不上解釋,這個時候只能用“鐵鎖連舟”,如此與韃靼騎兵對陣時便能提供一個寬大的平台供炮手使用。

    又過了大約一個時辰。

    “沈大人,牛車連好了,您看”張老五人實誠,辦事牢靠,用鐵鏈和木杠子把牛車固定好。

    沈溪從馬車上跳下來,踏上居中那輛設了扶手的牛車車架,他突然覺得少了點兒什麼,讓人把令旗送過來,拿在手中,大喝道︰“繼續出發”

    騎兵打頭陣,後面是盾牌陣,不過盾牌兵只有四五十人,顯得較為稀疏,主要是防止牛被弓箭射到。這“鐵索連舟”最大的問題在于不能讓牛出問題,一輛車出狀況,很可能所有牛車都跟著出問題。

    再其後,是長矛步兵,負責跟沖殺上來的韃靼騎兵進行肉搏,在有盾牌兵掩護的情況下,長矛兵能發揮一定威力。

    戰陣中間便是三十輛並排在一起的牛車,上面不但架設有火炮,還有配套的炮手、裝彈手和炮彈。牛車上同樣安排有盾牌兵,主要作用在于防止對方箭矢,尤其是火箭。

    一旦有火箭射過來,點燃炮彈或者火藥,發生爆炸,那會令牛車陣自亂陣腳。

    最後是負責殿後的士兵,這些士兵還有個作用,在炮手和裝彈手死亡後,上牛車補充位置。

    而站在最高處的,是這次行動的總指揮沈溪,他的任務是揮動手上的令旗,調度防守的兵力,以及發出放炮的指令。

    ps︰第三更到

    希望明天能四更,天子求訂閱、、和支持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