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天才壹秒住.,𥪕b ┘ 市 f。

    十月過去,入夜後天氣變得極為寒冷,皇宮乾清宮大殿中,弘治皇帝朱樘仍舊在批閱奏章,不時能听到他幾聲唉聲嘆氣。

    “陛下,時候不早了,您該入寢宮休息了。”近侍過來對朱樘說了一句,但這只是讓朱樘煩上加煩。

    韃靼人犯邊的事,已讓他心緒不寧,皇後又“生病”,他心中除了記掛,更多的是一種孤單落寞的情緒。弘治皇帝的家事跟大明以往任何一個帝王都有所不同,他只有一名妻子,沒有側室也就是所謂的妃嬪,自從張皇後生病,他就成為這偌大皇宮中最孤單落寞的一個人。

    “朕尚不困,你們撤下吧”

    朱樘是有仁心的君王,他所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熬夜並非自己本願,那何必讓太監跟他一起吃苦

    而當太監為皇帝值守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算遵命撤出去,也只能在殿外等候。宮殿內炭火燒得旺旺的尚不覺得如何,等到了外面冷風陣陣,近侍只能在刺骨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在這件事上,朱樘純屬好心辦壞事。

    “陛下建昌伯說有事想進宮來,請陛下賜見。”

    當值守太監快凍得麻木的時候,忽然得到外面的消息,趕緊進大殿傳話,正好可以趁機暖和下。

    朱樘看了看窗口位置,問道︰“幾時了”

    “回陛下,剛到三更。”近侍回道。

    朱樘沉吟了一下︰“這都已經三更半夜了,他進宮作甚宮門此時早就關閉,讓他回去吧”

    “是。”

    近侍領命,尚未走出幾步,突然被朱樘叫住,朱樘似乎想明白什麼,臉上多了幾分期待,“或許建昌伯真的有什麼事讓他進宮吧。”

    任何時候,沒有重大軍情或者災情,官員是不能在入夜後進宮的,這幾乎算得是金科鐵律,可偏偏朱樘對張氏兄弟的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就連一些規矩,朱樘也渾然不加理會。

    正所謂家天下,整個大明都是弘治皇帝的,規矩自然也由他來定。

    除了為人有些軟弱外,朱樘對于權力和朝廷的把控非常嚴,在他心目中,得到的就一定不能失去,這是經過少年時的苦難後養成的強烈佔有欲。

    朱樘繼續批閱奏本,越看越心煩,因為各地奏上來的東西幾乎千篇一律,連劉健等內閣大學士給他所預設的票擬也都是一個腔調,若換作平時,他估計會讓司禮監代他批閱奏本。

    在大明朝,由司禮監主管太監來代天子批紅的事情比比皆是,越是懶惰的君王,越會這麼做,主要是因為大明皇帝把太監當作家奴,擁有生殺大權,所以沒有加以提防的緣故,這造就明朝廠衛詔獄的泛濫,還有一些著名權閹的誕生。

    許久之後,外面才傳來聲響,乾清宮大門打開,張延齡撲打著身上的雪花,走進大殿,恭恭敬敬給朱樘磕頭行禮︰“參見陛下。”

    “都是自家人,不用多禮。”朱樘抬起頭來,這才意識到外面下雪了,“延齡,什麼時候下雪的”

    在大明稱呼二十歲以上成年男子,通常都是以姓氏或者是表字,直接稱呼人名會有不敬之嫌,但朱樘身為帝王,他稱呼張延齡名字,只會讓張延齡感覺榮幸這是皇帝對張氏一門恩寵有加才會如此隨便。

    “回陛下,走到路上的時候下雪了,這是今年入冬後的第一場雪,伴著北風外面實在太冷。臣差點兒沒進來宮門”

    朱樘想了想,趕緊招呼外面的近侍,囑咐道︰“去坤寧宮,告知多加被褥,還有擷芳殿”

    朱樘心中惦記妻子和兒子,知道天氣冷,趕緊讓人去看看,好生照顧。連朱樘住在宮里的丈母娘那里,也有特別安排。

    等人走了,張延齡跪地磕頭︰“陛下對我張家的恩寵,臣萬死莫報”

    朱樘擺擺手道︰“延齡,你姐姐是朕的皇後,母儀天下,她如今身染重病臥床不起,朕心中牽掛其實,只要你們兄弟表現得好些,多體諒一下你姐姐,朕跟你姐姐心中都會感到安慰。”

    “是。”

    張延齡道,“臣今日進宮,正是為了此事。臣老家前些日子有道法高深的仙人路過,為人作法祈福,可驅百病,臣听聞後,立時派人去請高人來為皇上和姐姐祈福,今夜方才抵達,臣不敢怠慢,連夜將人請到宮門,只等陛下賜見。”

    朱樘听說是什麼道法高深的仙人,心中沒來由一陣失望自從經歷太監李廣裝神弄鬼的事情後,他對那些“妖道”不再信任,這算是吃一塹長一智。

    作為君王,對于權力和地位的追求基本到頭,剩下的無非求的是長命百歲。朱樘平日里用的許多進補的藥,都是采用道家丹術煉成,雖然他不信長生,總歸還是希望如此能延年益壽。

    補藥能讓人身體康健,進而增福增壽,華夏大地上到君王下到黎明百姓,都信奉此道。

    “罷了罷了,延齡的心意朕領受了,人你還是帶回去吧。”

    朱樘輕輕一嘆,情不自禁想起當初自己女兒的死若非輕信李廣等妖人胡說八道,詳細檢查的話,或許不至于令女兒身死,後來這些人又差點兒害了太子,讓他以為可以用道法解除兒子身上的妖邪,直到謝遷把狗皮膏藥的藥方進獻上來,他才知道兒子是中毒了。

    這次皇後的病,因為打一開始就知道中毒,所以根本就沒往什麼“妖邪纏身”這種迷信的方面想。

    張延齡道︰“陛下,人既已到了宮門外,陛下何不試試若靈驗,那自然是好,就算不靈皇上和姐姐也沒什麼損失不是”

    朱樘想了想,還真是這麼回事

    漫漫寒夜沒有妻子作陪,回去睡也睡不著,何不出去看看那所謂的高人作法呢順便也可欣賞一下入冬之後的第一場雪

    “好,你安排吧。”

    朱樘說了一句,讓值守太監陪同張延齡出去安排,而他則留在乾清宮,抓緊時間把剩余奏本都批閱完畢。

    半晌後,朱佑樘才把朱砂紅筆放下,嘆道︰“若是能求百年,這些煩心事還是盡量交給旁人來做。”

    站起身來,朱樘舒展了一下筋骨,這才優哉游哉走出大殿。不出門不知道,一出來才感受到外面到底有多冷,他下意識地縮了一下身體,此時兩名近侍已將早就備好的大氅披在朱樘身上。

    “難得延齡他有心,這麼冷的夜晚,其他人都已經入眠,他還想著皇後的病,換作別人,誰能如此惦記”

    朱樘最大的感慨,是自己出自帝王家,自小就在爾虞我詐中成長,甚至六歲前他的父親竟然都不知有他的存在,說起來著實有些荒唐。這也是朱樘一直沒有納妃的原因,擔心他的事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就算張皇後有兒子,那也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不至于手足相殘

    朱樘心中這樣想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他少時經歷的苦難,完全是因為父親專寵萬貞兒但同時又娶了許多妃嬪,任由這些妃嬪受萬貞兒欺負打壓。朱樘一直覺得,他缺少親情,正是皇後張氏帶給他親人的溫暖,進而連帶對兩個舅子也好感倍增,覺得做事很合他心意。

    遠遠的,傳來鈴鐺和竹板聲,卻是張延齡所說道法高深的仙人,已經往乾清宮這面過來了。

    因為這些人來路不明,就算是建昌伯找來的,也有大批御林軍和宮廷侍衛護送,但御林軍和侍衛都不敢靠得太近,到底是皇帝授意讓這些人進宮,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護皇帝的安全。

    “鈴鈴鈴”

    鈴聲清脆,這些個“仙人”臉上均帶著神鬼面具,看上去猙獰可怖,連腳下的步伐也很怪異,不似普通人平直走路,卻像跳大神一樣,這些人統一穿著黑色裝束,一種陰森氣息撲面而至。

    這些人在距離乾清宮宮門大約十丈遠的地方停了下來,朱樘站在高台上遠遠看著,心里感覺十分怪異。

    “陛下,人已經請來了。”張延齡走過來奏稟。

    “好像”朱樘想了想道,“跟平日所見那些道士,不太一樣。”

    張延齡笑道︰“陛下說的是,修道之人也分門派,其中總有道法高深者,能得天地靈氣之庇護”

    朱樘微微蹙眉,顯然不贊同張延齡的說法。如果修道之士真分門派,看其怪異的著裝,更似邪門歪道,朱佑樘並不信這些人能祈福祛病,消災解難。

    弘治皇帝駐足一會兒,覺得甚是無趣,轉身欲走主要是他體弱多病,耐不住外面的寒冷,想到乾清宮內休息。

    張延齡挽留道︰“陛下何不多停留片刻”

    朱樘擺手︰“沒什麼好看的,朕還是回殿內去,等他們祈福結束,你代朕賞賜他們。”

    張延齡趕緊道︰“陛下,其實祈福若沒有您,怕是不能奏效。”

    “這是為何”朱樘臉上帶著不解。

    張延齡不解釋,朝那些道士招招手,其中三名道士,一高兩矮,往這面走了過來,朱樘正覺得奇怪,因為當前一個個子實在太高了,幾乎與台階上的他持平,等走近才發覺,原來那人踩著高蹺。

    “呼”

    突然傳來一聲響,把朱樘嚇了一大跳,原來那高個子的道士,臉上的神鬼面具被突然一把火給燒沒了。

    在周邊御林軍將士手中所持火把照耀下,朱樘看得清楚明白,那根本不是一個“道士”,而是一名道姑

    從相貌來看,大約十七八歲的模樣,雖然不算風華絕代,但在朦朧夜色中,卻有種妖冶魅惑的感覺,尤其是配合上她極富韻律的高蹺舞蹈之後,更給人一種莫名的誘惑。

    ps︰第二更到

    額,天子卡文了,雖然有大綱,但就是碼不出來

    今天三更吧,等下再碼一章,讓天子好好休息下,三個月爆發了一百七十萬字,感覺太疲倦了

    厚顏求月票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