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注定(第六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子 本章︰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注定(第六更)

    ,最快更新寒門狀元 !

    從後堂出來,江櫟唯還在外面等候,劉大夏說是讓他出去辦自己的事,但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同劉大夏,隨時听候吩咐。

    等陪沈溪往外走,江櫟唯嘆道︰“沈公子可真是有福氣啊,在下還無緣跟劉侍郎對局一盤呢。”

    沈溪心想︰“你當我不知道你不會下象棋?劉大夏都肯認真從基本下棋理論教你了,你還有什麼可遺憾的?”

    一行走到門口,門外有小轎迎候,那是玉娘的轎子。而沈溪則需要在官兵護送下返回藥鋪。

    “沈公子,有時間多去奴家那里坐坐,就算不是宴客,喝茶吃點心也好啊。”玉娘盛情相邀,卻是沈溪剛才寧可擔著被問罪的風險也不肯將她供出來,再加上之前沈溪出手相救,更讓她覺得無以為報。

    沈溪點頭應了,但心中卻是一嘆,教坊司怎麼說也是風月之所,他沒事去干嘛?

    回到家中,沈溪把跟劉大夏見面的事一說,周氏又是歡天喜地︰“就說憨娃兒有本事,以前是國子監祭酒,現在又是什麼戶部侍郎。唉?這兩個到底哪個官大?”

    沈溪回答︰“自然是戶部左侍郎大。”

    周氏道︰“那我們趕緊給人送禮去,這樣的大人物,都肯坐下來跟憨娃兒下棋,這是多風光的事情?不行不行,我要找人寫信給你祖母,讓她知道你這麼有本事。”

    沈溪笑道︰“娘,您這是有錢燒得慌啊。見個官就要給人家送禮?”

    “禮多人不怪嘛……唉,算了,跟你說你小子也不懂,我還是跟你孫姨好好商量一下。你上樓讀書去,現在才是個秀才,不行啊,以後一定要考舉人,還要考進士,只有這樣才能當上大官。不然別人就算再賞識,還不是放屁都沒人理會的毛頭小子一個?”

    沈溪上樓不久,書本都未翻開,林黛就跑上來,告訴他甦通來了。

    沈溪下樓,卻見周氏正在跟甦通閑話。不知道的還以為老娘勾搭上了個年輕的後生,正準備紅杏出牆呢︰“……哎呀,以後甦公子要多帶我家小郎出去走走,這小子認識你,真是他三生修來的造化。”

    甦通被恭維得有些不好意思,他這次來是詢問前日情況的。

    見到沈溪,甦通如同找到救星一般。趕緊行禮告辭,慌不迭地拉著沈溪出門,出來後不由抱怨一句︰“令堂可真是熱情啊,熱情到我看見旁邊的牆就恨不得想往上撞……”

    沈溪一听啞然失笑。

    若是美婦人跟甦通搭訕,甦通肯定是熱情應和,但周氏是什麼人,本身模樣就很一般,而且嘴還很碎。再加上鄉下婦人沒什麼見識,說話寧化地方口音非常重,甦通能夠忍受這麼久,全看沈溪的面子。

    因為沈溪現在屬于嚴密保護對象,就算他出門,身後也跟著兩名官兵護衛,沈溪第一次享受到帶“保鏢”出門的氣派勁兒。

    甦通把沈溪叫到附近的茶樓,剛坐下來,他趕忙把前日的情況詳細詢問,沈溪避重就輕回答一番。

    甦通驚訝不已,道︰“原來顧育兄是跟著戶部劉侍郎來的啊!”

    沈溪心想,果然心境不同,听話的側重點就不一樣。他明明說的是一路上的凶險,而甦通所側重的卻是江櫟唯背後的大人物,感慨無緣拜訪。

    茶點上來,甦通根本沒胃口吃,一邊是因為沒去拜訪劉大夏感到遺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安汝升倒台,畢竟他的父輩跟安汝升掛著一層關系,當初安汝升到任時,他還曾前去送禮拜訪。

    “……估摸著還得一兩個月,汀州這邊新知府才會到任,不知朝廷會派何人來。”甦通嘆了一句。

    沈溪曾看過汀州府志,對于大明朝汀州府的知府,印象深的除了吳文度,就是在弘治十年上任的汀州知府鮑愷。

    鮑愷算不上是名臣,但在汀州府地方上卻素有賢名,據載他為官清廉,政績卓越,離任時,百姓垂淚相送。沈溪沒想到這麼湊巧,安汝升被查辦難道是冥冥中天注定?本來安汝升這一任知府要到弘治十二年,偏偏在弘治十年就被拉下台,正好跟鮑愷上任汀州府的時間和地點相吻合。

    ……

    ……

    劉大夏和江櫟唯,在兩天後調集官兵押送安汝升一伙北上,臨走時交待衛所和千戶所的將領,要繼續在地方搜查盜匪余孽,同時安排人手對商會內外進行保護。

    本來沈溪擔心安汝升的余黨會趁機進行報復,但轉念一想,此時安汝升這個賊首被擒拿,群龍無首,那些賊匪有機會還不抓緊時間逃離閩西這偏僻之地,何來心思報復?

    再者說了,這次商會商船被劫,商會屬于受害者,那些賊匪要報復也是去找江櫟唯和官兵,跟商會無關。

    想明白這些,沈溪也就放心了。他要為來年春天的歲考作準備,因為這涉及到他是否有資格參加明年的秋闈,若這次歲考不能考到三等以上,他要中舉人至少還得等三年,那時候他就十五歲了。

    其實在沈溪的設想中,十五歲中舉,歲數剛剛好,不會年輕到讓人輕視,可一展抱負有所作為,若有人賞識的話,他還能以舉人身份入太學讀書,就好像倫文敘一樣,一邊備考會試,一邊作學問,甚至還可能成為大儒為人尊崇。

    最重要的是,將來考會試,他那些先生很可能是主考官,對他中進士甚至名列三甲都有莫大幫助。

    但沈溪不會因此而懈怠,非要到十五歲才去考,因為沒有誰敢確保自己一次就能中舉。多一次嘗試機會,就能為人生節省三年。更何況。他還想踫踫運氣,看看能否有機會參加後年的會試,能夠知道會試和殿試考題內容的機會可不多見,浪費掉太可恥了!

    八月底。在安汝升被捉拿問罪一個多月後,新任汀州知府到任,結果朝廷派來的跟歷史的走向一樣,是今年已經六十四歲的清廉官員鮑愷。

    鮑愷,字舜卿,浙江鄞縣人。天順三年舉人,成化十一年進士,因他在河南彰德府為知府時有政績,為民所稱頌,後因丁憂一直賦閑在家。

    這次調任汀州知府,地方士紳官民得知之後。夾道歡迎,這也是因為汀州府剛剛才出了個跟江洋大盜勾連的賊官,百姓正覺得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現在突然來了一個素有賢名的清官,都彈冠相慶。

    鮑愷為人低調,雖然進城當日他也熱情地與城中士紳見禮,但其後他便躲在府衙內不出。也是他年老體弱。沒法多出來走動,再加上有安汝升的一些弊政沒有徹底根除,甚至因為頭年的水災以及安汝升的盤剝,到如今汀州府的大小錢庫和糧庫都空空如也,他為此大傷腦筋。

    惠娘听說鮑愷以前的名聲,但這次她沒有盲目信從,因為她剛才在安汝升身上吃了個慘痛教訓。

    安汝升剛上任的時候,惠娘也將其當作是青天大老爺看待。結果安汝升為商會拓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也從中撈取了足夠的好處。就算這樣,安汝升還想劫持她來要挾商會,不知不覺間,她對官府的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抗拒。

    “……地方士紳相約,以士紳和糧戶為主導,行納捐,來補充庫藏,咱商會也要納捐一部分,卻不知道納多少合適?”

    惠娘雖然算不得士紳,但她以商會會長的身份,地方上但凡有什麼大事,尤其是出錢出力的事,都會找她參與,也是她掌握商會和銀號,而且一向肯為地方慷慨解囊所致。

    沈溪道︰“該納多少就納多少唄……大明朝可沒哪條法令說,咱經商的有給官府補庫的義務。”

    周氏這次堅定地站在沈溪一邊︰“這小子說得對,去年高知府在任時發大水,就讓咱捐銀捐糧,後來安知府到任又讓咱捐,這倒好,沒一年光景又換了個,當商會是官府的錢袋子,想取多少是多少?”

    沈溪心里暗嘆,現在鮑愷那邊尚未發話,倒是地方士紳先把商會當作提款機,但凡納捐這種事,必定讓商會出大頭。

    好像商會的成立,就是專門為地方士紳納捐時減輕負擔似的。

    惠娘最後問沈溪︰“小郎,你覺得呢?”

    以前惠娘無論怎麼詢問沈溪的意見,都心平氣和態度誠懇,目光中帶著熱切和期盼,想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但自從沈溪下河救起她,還為她人工呼吸以及抱著她取暖,之後她連跟沈溪對視都不敢,問話時目光有意避開沈溪。

    沈溪攤攤手,道︰“還是先等鮑知府吩咐下來再說……若是我們這麼獻殷勤地捐錢捐糧,指不定鮑知府還以為我們要行賄呢。”

    听到“行賄”的字眼,惠娘謹慎起來。

    之前沈溪跟她分析過安汝升的案子,給予她嚴肅的“忠告”,安汝升因為盜匪案而落馬,上面沒有深究他貪污納賄的事情,若有司衙門真要一查到底的話,以商會不斷對安汝升的“孝敬”,很容易牽扯其中。

    沈溪現在的想法是,趁著汀州府來了個不貪的賢官,趕緊讓商會跟衙門劃清界限。自從高明城想用商會為自己撈政績,到之後安汝升從商會攫取錢財,商會已經和官府瓜葛益深,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惠娘點頭道︰“知道了。過幾天,地方會為鮑知府設宴款待,到時若鮑知府有意補庫,商會倒是可以拿出一些錢糧來,但不宜太多。若鮑知府不提的話,我們就不要主動牽扯進去,小郎你以為呢?”

    很自然的,惠娘又跟以往一樣望著沈溪,但被沈溪回望一眼,她趕緊將視線挪開,面頰微微發紅。

    ***********

    ps︰第六更啦!

    謝謝大家,今天的打賞非常凶猛,月票雖然相較其他書來得緩慢,但我知道大家已經盡力了,畢竟誰也不知道四月的最後有雙倍月票,導致大家早早就投完了!

    但是,我覺得我們還大有潛力可挖,畢竟我們的書高定快破萬了,均定也有四千多,每一個號只要有一票,那就是4000票啊!所以,拜托還沒有投票的書友,一定記得試試投月票的按鈕選項,說不一定有奇跡發生呢?

    跪求月票!(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注定(第六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注定(第六更)並對寒門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