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十月十五日,原連雲港市----現更名為東平城的市中心,一棟整飭一新的大樓在喧鬧的鞭炮聲中揭開了紅布遮掩的招牌。
“華東聯合政府”----幾個黑體大字在歡呼聲中顯現在人們眼前。
楊明身著嶄新的軍裝,站在大門前的正中心,微笑著與一班軍政要員集體合影留念。
這里以後就是整個華東抵抗軍勢力範圍的行政中心,也是所有期盼希望與勝利的人類心目中的聖地!
進入八月開始,休整完畢的原華東野戰軍部隊開始了新一輪的擴軍運動,同時開始了向南北“聯邦政府”控制區腹地進軍的行動。
原第一軍一師、三師及五師殘部合並,在補充了大量兵員後,新番號為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王復來;下轄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裝甲團、一個防空團、一個工兵團,及後勤醫療等單位,總兵力約一萬五千余人。
整編後,第一師于八月中旬誓師北伐,並于九月三日進入魯省境內;並于九月十四日攻佔泰安,隨即沿黃泛區向東西兩翼展開︰一路向西攻擊渮澤;另一路向東,並相繼攻克了淄博、濰坊、萊陽等地;至九月底,第一師攻佔了除日照、青島、威海、煙台等沿海城市以外幾乎所有的黃泛區以南地區。
魯省光復指日可待!
第一師正規部隊亦擴充至驚人的近四人,三個步兵團全部升格至步兵旅,炮兵、裝甲兵、工兵、防空部隊也編成旅級單位,整體實力已然大增!
原第二軍四師七旅擴編為第一軍第三師,師長羅 全;下轄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裝甲團、一個工兵團及其他單位部隊,總兵力約一萬二千余人。
第三師于七月下旬返回皖省毫州,在原地休整擴軍整編後,于八月六日,越過皖豫邊界;十七日攻佔許昌,隨即南下,相繼攻佔漯河、駐馬店、信陽等地,並于九月二十一日,攻佔南陽,兵鋒直指鄂北的襄陽!
至此,黃河以南的大部分豫省領土全部光復。
第三師全師主力擴軍至兩萬余人,兵強馬壯,威震中原!
原第二軍四師八旅改編為第一軍第五師,師長彭世偉;下轄四個步兵團、兩個重炮營、一個裝甲營、一個工兵團及其他附屬部隊,總兵力一萬余人。
五師于七月下旬剿滅了所有逃入大別山山區的“聯邦軍”整編第四師潰兵和潛逃的機械士兵後,就地進行了整編工作。
八月十日,五師兵出大別山,分作兩路︰北線主力一路重新奪回英山地區後,又連續攻佔羅田、麻城、紅安等地,並于九月十四日攻佔孝昌,與前來阻擊的“聯邦軍”整編第8師在安陸至孝昌一線對峙。
南線一路偏師,以五師504團為主力,在浠水南渡江泛區後,一路南下,于九月八日攻佔通城,形成了與攻入贛省的第二軍四師杜一凡部遙相呼應的態勢。
至此,五師已攻佔所有鄂東地區,總兵力達到一萬六千余人。
十月三日,第一軍改稱第一集團軍,軍團長王復來;其正規部隊總兵力近八萬人;佔據著魯、豫、鄂三省大部分地區,是抵抗軍華東野戰軍北、西兩線的主力兵團!
南線,第二軍。
原第二軍二師四旅改編為第二軍第二師,師長方杰;下轄五個步兵團、一個炮團、一個裝甲營、兩個工兵營等部隊,總兵力一萬一千余人。
二師在皖南完成改編後,于七月二十六日攻佔徽州,光復了皖省全境;八月六日,與六師金文昌部匯合後一起進軍浙省。
十九日,兩師先後越過千里崗和仙霞嶺後兵分兩路︰六師繼續南下,進入閩省;二師則于二十二日攻佔金華;此後,二師以團為單位多路出擊,至九月十七日,相繼攻佔了紹興、台州、溫州、寧波等地區,完成了對浙省富春江以南全部地區的佔領;九月二十四日,二師206團進入天目山地區。
至此,二師完全光復浙省。
至十月六日,再次進行整編工作的二師已擴充至八個步兵團、兩個炮兵團、一個裝甲團、一個工兵團等部隊為主力的約二萬五千余人,且繳獲或策動起義了相當數量的飛機和小型艦艇。
可以說,第二師已成為抵抗軍華東野戰軍東南防區最重要的戰略力量。
此外,原二師副師長張雲恩于九月二十二日,率領二師編外部隊組建第十步兵師,全師兩萬余人,由張雲恩任師長;全師整編後,于九月二十八日進軍華東東部工業重地----申城。
申城自開戰以來,即遭特種生化彈攻擊,大量平民喪生,只有少量變異人和生化機械人還生活在城中;另外,機械軍在城內設有“樂園”一處。
第十師經過一周多的艱苦作戰,基本控制全城大部分重要地區,並消滅了“樂園”守軍,解救“人質”一批;同時奪得了吳淞軍港等碼頭,並獲得小型戰艦一批。
十月七日,第十師1003旅及新編第一海軍陸戰大隊登陸崇明島。
十月十一日,申城光復!抵抗軍由此獲得大量現代化的工業設備!
原第二軍第六師十一旅被改編為第二軍第四師,師長杜一凡;下轄三個步兵團、兩個炮團、一個裝甲營級其他相關後勤部隊,總兵力約一萬二千余人。
四師在祁門一線擊敗“聯邦軍”整編第28師後,就地進行了休整;在沒有完成擴編的情況下,部隊于七月四日沿鐵路南下進入贛省,並再次將潰敗入省的敵28師擊潰,奪取了景德鎮地區的控制權;此後,四師連戰連捷,將倉促拼湊起來的贛軍部隊打得潰不成軍。
七月二十九日,被包圍在鷹潭的“聯邦軍”整編28師殘部投降,師長白有志自殺!
七月三十一日,機械軍贛省聯隊被殲滅,四師取得“撫州大捷”!
至此,贛省內已再無力量可以阻擋四師的進攻了,部隊所到之處,各地望風披靡!
九月九日,贛省光復!
四師主力也由此擴充至三個步兵旅、一個重炮旅、一個裝甲團、一個工兵團等部隊在內的約二萬二千余人的大部隊,聲勢大振!
原“聯邦軍”整編第29師起義後被改編為第二軍第六師,師長仍是金文昌;全師經過修正補充、官兵又進行教育改造後,編制擴充為三個步兵團,一個重炮團、一個工兵團、一個裝甲營等部隊,約一萬二千余人,比之前的規模略小。
金師長本人在戰前原是31軍下屬的一名機械化步兵團團長,無論能力、資歷、還是在部隊中的威望和民間的口碑都屬上乘。
而楊明也很需要他這樣資深的軍官來統領不斷擴大的部隊!
在多次促膝交談後,楊明力排眾議,仍然任命他為新編第六師的師長,其任務就是南下閩省,鎮守並發展好這個處于東南海域最前線的省份。
八月六日,六師與二師一同攻入浙省;十九日越過仙霞嶺後,又經龍泉攻入贛省,並于二十一日晚,攻佔松溪。
由于金文昌在閩省有極高的聲望和廣泛的人脈,在九月二日攻佔南平後,他立即通電全省,要求所有地方武裝向抵抗軍投誠起義。
從九月六日起,至二十四日,贛省各地紛紛起兵,在驅逐摧毀了大量的機械人後,全省基本光復!
抵抗軍同時獲得了包括飛機、中遠程導彈、小型艦艇在內的大量軍事裝備。
至二十六日,整個閩省兵不血刃、傳檄而定!
為鞏固地方,準備可能的西征,並防備來自海峽對岸台省機械軍的攻擊,在楊明的授意下,六師擴編至二萬余人,同時開始著手組建新的空軍和海軍部隊。
整個南線的第二軍與第一軍一樣,于十月三日更名為第二集團軍,軍團長方杰;正規部隊兵力近九萬,還擁有了一支相當規模的海空軍部隊。
整個第二集團軍今後承擔的不僅僅是保家衛國、光復失地的任務;更多的將要面對來自海外機械軍團的攻擊,是今後華東野戰軍重點建設和加強的方向。
中線,是第三軍。
第三軍的主力以原第二軍二師三旅和六師十二旅為主的部隊組成,下轄第七、第八、第九共三個步兵師,以及其他若干後勤部隊,總兵力五萬余人。
第三軍主要駐扎在甦、皖二省,其中第七師駐扎在甦中、北地區,師長為原第三旅副旅長陸長風;第八師駐扎在皖北地區,師長為原第三旅參謀長徐彬;第九師駐扎于皖南,師長為原十二旅旅長王金魁。
在補充了重炮旅、裝甲旅、防空旅、工兵旅等部隊後,第三軍同樣于十月三日改稱第三集團軍,軍團長張斌;整編後的第三集團軍總兵力超過七萬人,是整個華東野戰軍最重要的戰略預備部隊。
除去三支集團軍外,還另有一些野戰軍的直屬部隊,包括︰特種旅,旅長崔亮;下轄三個團,除崔亮本人指揮其中一個團之外,還有兩個團分別由潘國強和姜勇指揮;該部總兵力超過三千人,主要分布在各省以外的淪陷區執行滲透、破壞、刺殺等任務,同時配合各地抵抗軍進行游擊作戰;是華東野戰軍向外擴張、執行意志的最好工具。
警衛團,團長肖大兵;全團一千余人,主要任務是保衛各省及聯合政府軍政高層人員的安全;而最重要的任務,是在戰時保護好總司令楊明的安全。
重裝突擊兵軍團,軍團長關大虎;下轄兩個總隊,總隊長分別為胡剛和花雲;每個總隊下轄五個聯隊,總計有一千兩百余台各型“武士”,官兵總數連機師到後勤官兵在內超過五千人。
在陸續攻佔周邊各省後,楊明下令收集各地的外骨骼機械設備,以便進一步擴大這支王牌部隊的規模。
經過幾個月的擴編,“武士”的數量大大增加,種類也有所增多,如︰裝備30毫米機炮、體型最大的稱為“武士iia”;裝備12.7毫米機槍、體型略小的稱為“武士iib”;還有雙臂同時裝備槍炮,攜帶有大量榴彈發射器的火力支援型,則被稱為“武士iii”。
在一個大隊十二台“武士”中,三種“武士”的比例一般為2︰3︰1,既四台“武士iia”、六台“武士iib”、兩台“武士iii”,這樣的火力搭配也比較均衡,更適合分隊形式作戰的“武士”部隊。
另據科研院的消息的稱,很快將會有更新一代的專為軍用設計生產的機甲問世,目前正在測試階段,同時也將評估其裝備成本,以便將來更大規模的裝備全軍範圍。
陸航突擊大隊,總兵力五百余人,配備有武裝直升機、輕型武裝偵察直升機、各型通用運輸直升機等機型,總計近百架,是整個華野中機動能力最強的部隊,也是最尖刀的部隊!
遠程戰術導彈旅,這是抵抗軍最新的一支部隊!主要裝備的是︰長風11、長風21各一個營的中短程戰術彈道導彈,還有另一個裝備長劍20型陸基遠程巡航導彈的營,所用彈頭除傳統的高爆殺傷型以外,還有最新開發的電磁脈沖型,是華野用于打擊機械軍威力最大的武器。
連同後勤、保衛部隊在內,全旅約三千余人;是華東抵抗軍最機密、也是最有效地“殺手 ”!
其他直屬部隊還有一些如野戰總醫院,包括各級醫療單位,屬于師級單位編制;工程兵旅、聯勤旅、通信局、軍械局……
整個華東野戰軍陸軍總兵力近三十萬,由總司令楊明兼任陸軍司令;全軍防區內人口數量近四千萬,軍民比例超過1︰100,還是比較合理的。
除正規軍外,野戰軍還在各地取消了原來的保安團、治安隊等雜牌武裝,取而代之的是各省武裝部組建的預備役部隊,以便在戰時補充主力部隊的損耗,這也是抵抗軍最根本的力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