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佔淮南新城後,因為當地的各項基礎建設更加完善,所以原處前塘村和興集縣城的各種行政機構、商業機構、軍事工業部門等全都將按計劃遷移到淮南;工程實在可謂浩大,規劃起來千頭萬緒,行動起來更是勞心勞力。
楊明突然發現世界上居然還有比打仗更加麻煩的事!
一開始,他還事無巨細樣樣過問,結果後來今天這個找他簽字、明天那個要他核準,再加上劉文軒時不時還來找他的“麻煩”,提的要求更是五花八門;到最後,他實在煩到不行,干脆兩手一攤,把事情一股腦推給了衛建國、龐世輝等人,自己則往軍營里一躲,專心處理軍務去了。
“看來這民政官司還真是夠嗆!那些民事官兒也不好當啊!”楊明坐在張斌的辦公室里,心有余悸地對幸災樂禍的幾個部下感慨道。
然而,部隊的整編工作同樣任務繁重。
在送走了沈家祥的裝甲團和邱新佳的防空團後,皖北楊明部抵抗軍被整編為三個師,共六個旅的部隊。原一團、二團、三團、四團正式擴編為第二師三旅、四旅和第四師七旅、八旅;此外,約偽軍23師投誠起義的231旅、233旅被改編為第六師十一旅、十二旅。
全部三個主力師被稱為華東第二軍,又稱皖省第二軍,由楊明任軍長;而甦省的趙長海部三個師則為華東第一軍,由趙長海任軍長。
兩軍合稱華東野戰軍,趙長海任總司令,楊明任副總司令。
編制人員問題相對好解決,可各部師旅長人選和轄區分配等問題可著實讓楊明費了一番腦筋;不要說新投誠的幾位高級軍官,就是原來的四位旅長互相間也是大不服氣︰三旅長張斌一直自詡為楊部嫡系,常常不把其他同僚放在眼里,為此也沒少得罪人;七旅長羅 全和八旅長彭世偉因為都是半路加入,又同是礦場難友,互相間倒還和諧,只是與張斌頗為不和;而四旅長方杰又是個出了名的冷人兒,和誰都走不到一起,倒是特立獨行的很,連帶著他的部隊也很難讓人親近,與其他兄弟部隊彼此走動也不勤;而最近方杰又因為私事失了蹤,把個副旅長張雲恩累得實在夠嗆,好在幾天後,方杰又回到了部隊,這才讓楊明和四旅上下齊齊松了口氣。
此外,還有第六師的人選問題,十一旅和十二旅旅長仍由杜一凡和王金魁擔任,只是師長人選臨時出了岔子︰按照原來的說法,只要閻勝彪率部起義,就繼續讓他擔任新編師的師長;可事到臨頭,閻師長居然拒絕了這個任命,並且委婉地表達了只想好好留在家里,和兒子多一些時間相處的想法。
這樣一來,六師師長的人選又空閑出來,如果臨時調派一名軍官去貿然接手,恐怕只會引起原23師官兵的不滿,而且工作也不好展開。
為了調和各部主官的矛盾,將部隊的力量發揮到最佳水平,楊明只得暫時采用一個折中的辦法︰第二師師長為張斌、副師長方杰,下轄第三、第四旅,兩人同時兼任旅長;第四師師長為羅 全、副師長彭世偉,下轄第七、第八旅,同樣兼任旅長;第六師師長杜一凡、副師長王金魁,下轄第十一、第十二旅,一樣各自兼任旅長。
在解決了編制和人員安排問題後,根據第二軍下一步的作戰構想,各旅又重新安排了各自的轄區︰三旅張斌部繼續向北,爭取將整個皖北北部地區囊括,將防線推至皖甦交界地區,從而減輕第一軍在甦省的壓力,並配合他們行動。
四旅方杰部單獨南下,準備渡過江泛區進入皖南地區,從而在南線開闢一個新的戰場,另一方面也為皖北新政權提供一個南面的緩沖地帶;而一向習慣于獨來獨往的四旅是最適合這項行動的部隊。
七旅羅 全部向西北挺進,目標是距離豫省最近的毫州地區,並適時對豫省境內實行戰術偵察,並配合軍情局向豫省境內滲透。
八旅彭世偉部向西南進軍,主要任務是進入大別山地區,對來自鄂省方向的敵軍進行警戒和防御;由于鄂省的襄陽是中國地區“聯邦政府”的首府,因而那個方向的敵軍兵力和戒備程度也是最高的,所以八旅將在很長時間內作為第二軍的戰略防御性力量而使用。
十一旅杜一凡部隨同七旅向西進軍,目標是攻佔皖西的阜陽地區;然後就地駐扎發展;向西警戒豫省可能的東犯,向北向南可以支援七旅、八旅的戰斗,向東又可以迅速回援淮南,是作為一支機動力量而使用。
十二旅王金魁部先期隨同四旅南下,在佔領滁州地區後,將暫時留守皖東,一來可以維持與東部甦省境內第一軍的通道和聯系,也可以隨時入甦增援;二來,也可以作為皖北政權東南方向防御甦省敵軍西犯的主要力量,並隨時準備南下,進入江泛區以南的皖南地區,協同四旅共同作戰。
這樣,師一級的構架只為臨時編制性質,只在部隊作戰序列上體現,實際各旅各有防區,既可以放手讓他們各自發展,也免得因個人的意氣之爭而互相影響。
在三個主力師之余,第二軍還編制了一些軍直屬部隊,包括︰一個重炮團,團長錢豪;一個工兵團,團長穆文康;一個新編裝甲營,營長耿 ;一個新編防空營,營長薛華;一個特種偵察營,營長潘國強;一個警衛營,營長肖大兵;一個重裝突擊聯隊,聯隊長關大虎;還有一些醫療、通信、後勤等單位。
軍直屬部隊將全部駐扎在淮南新城地區,作為全軍的戰略總預備隊。
待整編完成後,第二軍的總兵力將達到近五萬人的規模;而且在裝備方面也得到了極大地改善︰雖然失去了技術含量最高的裝甲團和防空團,但新編成的裝甲營和防空營依然不失為兩支勁旅,雖然裝備略顯陳舊了一些。
比如坦克,全營三十多輛坦克,大多是是老式的t59型,少量為t62輕型坦克和t63水陸兩棲坦克,而新繳獲的t96和t99則全都裝備給了沈家祥的裝甲團;車雖然老了些,但因保養得當,還是非常實用的。
再有如防空營的裝備,一個營三個連,有兩個是57毫米和37毫米高炮連,只有一個連裝備了導彈,也只有兩套發射車,一套是hq12、另一套是hq7,此外還有一些肩扛式的單兵防空導彈作為補充。
第二軍的秘密武器----“武士ii”,也增加到一個聯隊共三個大隊,一百一十四台機甲的數量,他們是第二軍中絕對的王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攻佔淮南後,抵抗軍在城南一處小型機場內發現了一架直升機和兩架輕型戰斗機;此後,在進軍皖省全境的過程中,各支部隊又在各地陸續發現了不少完好或損壞的飛機,計有︰z-9、z-11輕型直升機各一架,z-15民用型直升機一架,z-17中型直升機兩架,z-18大型直升機一架,z-10、z-19武裝直升機各一架,共八架直升機;固定翼飛機方面有ft-5兩架,ft-6、ft-7各一架,f-7輕型戰斗機六架,f-8重型戰斗機一架,f-10a中型戰斗機兩架,f-11b重型戰斗機一架,a-5輕型攻擊機兩架,f/b-7a戰斗轟炸機兩架,c-8、c-9中型運輸機各一架,共二十架飛機。
此外,還有不少已經嚴重損壞無法再飛的飛機,只能作為等待被拆的零配件供應者而存在了。不過,在這其中有一架缺失一個發動機的b-6k大型轟炸機十分可惜,劉文軒看過後也舍不得拆,在做了一定程度的保護後進行了封存,以備日後有機會修復後再使用。
因為這些飛機,楊明特意開始組建一支小規模的航空兵部隊,並在所控制區域的所有範圍內征召有飛行經驗的人,甚至通過軍情局和商隊的關系從外地招募。
至正月底,華東野戰軍空軍第一混成聯隊正式成立,所有二十八架飛機和三十余名飛行員全部到位,楊明兼任總司令和教官之職。
另外,對于閻勝彪的問題,楊明也另行作了安排。
人家雖然說想要留在家里和兒子好好相處,可也不能真把他晾在一邊吧!
既然當初作出了承諾,就該給人家一個說法。不然,難保不會冷了投誠官兵的心,也免得將來再落人話柄!
隨著地盤的擴大,原來作為社會安定力量的民防隊的職能和權限已經大大超越了預想,原來的編制和成員結構也不再合適;為此,新成立的皖北政府取消了民防隊的編制,並增加了警察總局這一部門;作為政府主席的楊明親自上門,盛情邀請閻師長擔任總局的局長。
這一次,閻勝彪略微客套一番後,也就欣然同意了,並與三天後正式上任,開始擔任了皖北警察總局首任局長一職。
至此,皖北政府的強力部門由原來的軍情局獨腳戲,變成了軍情局、警察總局的雙簧︰軍情局負責對外,主要業務為軍事情報刺探與反刺探,以及要員安全保衛任務等工作;警察總局則負責對內,更多涉及社會安定和秩序維護等問題。
隨著皖北地區的光復,社會開始逐步安定,經濟力量也逐漸恢復,皖北商業聯盟組建了許多商隊分頭向鄰近各省各地區進發,而軍情局也趁勢隨同各支商隊將“種子”撒向了各地……
就這樣,跟隨著各路部隊和商隊的腳步,軍情局的觸角也開始伸向各個角落,並逐漸滲透到鄰省乃至更偏遠地區的境內。
正月十六,元宵節之後第一天,各旅紛紛開拔,各自返回駐地後整訓集結,並相繼對各自目標區域開始進軍。
在“聯邦軍”整編23師大部起義,且駐扎在皖省的一整個聯隊的機械軍被殲滅後,整個皖省的主要防御力量被完全抽空。第二軍各旅進展神速、勢如破竹,所到之處,各地的保安團、維持隊等地方武裝無不望風而降。
至三月下旬,第二軍先後攻佔宿州、淮北、阜陽、六安、滁州、毫州等地區;四月七日,八旅挺進大別山地區,其前鋒甚至進入鄂省的英山地區;四月十五日,四旅全部渡過江泛區,正式進入皖南地區。
至此,皖省已基本全境光復。
與此同時,皖北政府更名為皖省政府,仍以楊明任主席,主管軍政全部要務。
其余政府要員包括︰衛建國,任副主席,兼管農業;劉文軒主管工業,包括全部軍用民用工業部門;龐世輝主管商業,包括商隊的對外工作和與軍情局的合作事宜;李小萬主管教育,並負責各級學校的重建工作;唐薇主管醫療衛生,開始對各地的醫院診所進行重新規劃和建設;而一名叫金昌鑫的中年人,被任命為新的金融部門負責人,此人原來是美國華爾街的海歸,擅長玩的就是各類金融理念和工具,其主要工作職責就是將皖省的金融系統重新建立起來,並將皖省的金融模式和金融產品,包括貨幣在內推銷到鄰近各省,甚至更遠的地區。
再加上皖省最高法院法官陸一暉,最高監察院院長康小軍和警察總局局長閻勝彪,整個皖省新政府的行政、司法體系已基本完備。
此外,楊明還特意成立了一個全新的科研機構----皖省科學技術院,用以招攬流落在各地的科學技術人才;並且他還特地邀請了傷愈恢復的周逸夫教授出任院長,並請原來獨立團的軍醫----孫文浩醫生擔任副院長,劉文軒任顧問。
而原來的前塘村村民委員會,如今也以擴大為皖省國民委員會,並作為皖省的最高權力機構和立法機構,正副委員長由原獨立團另一位軍醫----蔣先坤醫生和肖大兵的父親肖剛老師擔任。
至此,皖省民事體系全部組建完畢。
自五月二十六日始,皖省新軍政中心正式于淮南新城開始運作!(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