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大地,北方的黃巾幾有席卷之勢,加上劉辰送來助攻,黃巾陣營成功拔除大漢陣營在司隸東北部最後一各據點,大軍攜帶狂勝之機滾滾而來,迅速席卷河東河內全境,直令洛陽仿佛處在黃巾軍的團團包圍之中,好在其中還有一條滾滾黃河,這擴大十倍的洶涌河水竟然不會凍住,穩穩地把那不善水站的黃巾軍擋在大河北岸。
黃巾軍西進、南侵雙向受阻,只好改由陸路進攻,由兗州殺入,破滎陽,攻汜水關,黃巾大軍再現卷席之勢,靈帝聞之大驚失色,急切間甚至拋出遷都的念頭,直到雄關虎牢穩穩地擋住千萬黃巾東進的步伐,東漢朝廷這才得以喘息,抓緊時間調兵遣將,務必守住洛陽東方這僅存的最後一道防線。
虎牢關大戰持續兩天,黃巾以千萬之軍攻300萬守軍硬是毫無寸進,最終只得退軍百里,屯兵滎陽與漢軍對峙。
此戰袁家雙少大放異彩,麾下統帥,猛將,軍師齊備,袁崇煥、袁承志和杜如晦強勢亮相,穩穩的吸引中華區所有玩家的眼球,自此袁家聲望更勝,相比朝廷大軍的頹勢,世家地位隱有更上一層樓的趨勢。
時間轉至十二月二十九日,大中華區第一場大雪來襲,北方大地一夜間銀裝素裹,伴隨的還有刺骨寒風,氣溫驟降,已經不適合普通軍隊外出作戰,甚至精銳士兵也都有些拿不起冰冷的戰刃,黃巾大軍很難得的再沒主動發起任何攻襲,朝廷自然樂在其成,趕緊抓穩這難得的空隙休養生息,以待來年絕地反攻。
“嗯,這也是我們的機會!”收到北方罷戰的情報,王軒坐在溫暖的神農大堂里露出悲天憫人的神色,“北方大地寒雪來襲,恰逢戰亂時節,普通百姓作為交戰雙方同時欺凌的對象,必然沒做充分的準備,可以預見未來兩個多月,饑寒交迫,凍斃餓殞的流民可能不啻億萬,我們有義務幫助他們脫離苦海。目前黃河、淮河、海河等幾大水系暫未冰封,我們可以海軍、河軍盡出,務必利用這短暫的幾十天把北方流民接引過來,一則救助窮苦大眾,二則擴充我們自己的實力。謝元帥、伍元帥,這個任務交給你們,可有信心完成?”
謝玄和伍子胥同時起立抱拳,“必不負主公重托!”
“嗯,好,時間緊迫,趕緊去吧!”
“遵命!”
接下來兩個月內,幽州、青州、徐州、冀州、司州、兗州、豫州等七州逐步展開一場場小範圍的遷徙活動,由北向南,由東向西,規模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多。
漸漸的七州共同流傳一個美麗的傳說,“南方大地四季如春,那里沒有刺骨的寒冷,沒有餓死的流民,那里的居民人人有房住,人人有田耕,吃飽穿暖,身強體壯,那里沒有士族欺凌,那里的官員愛民如子,親善隨和…
慈祥的大人正在派人過來解救我們,有想去的只要趕去大河邊沿,自有南方大人的軍隊負責接引,我們可以坐上大船漂洋過海,前去享受幸福的生活…”
“嘶--”北方玩家們同樣听到這些傳言,這麼荒誕,用腳想想都知道又是那第一領主在搞事情,然而傳言已經流傳深廣,他們已經無力阻止。
好在這些傳言影響到的只是官方村鎮,並未妨礙其他玩家的利益,而且所有人心里都知道最好不要招惹那個“睚眥必報”的第一領主。
“那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
有些大一些的公會也想效仿,然而即使好話說盡,那些就快凍死的流民都沒一絲跟他們走的意思,可能看出來他們平常的作為跟那些大家世族一個德行吧。
這里王軒身懷的巨大聲望和良好的信譽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到第一波流民成功抵達夷州,人們發現這里的生活真的與傳言一般無二,再了解到這所有的一切全都是拜新任的夷州牧大人賜予,民眾們歡欣雀躍間紛紛奔走相告,夷州生活與北方幾州巨大的反差迅速傳遍整個夷州,並且不斷向外輻射。
民眾的幸福自此開始反哺官方,王軒發現他很久不動的聲望再次徐徐上漲,而且越來越快,如此聲望和信譽帶來了人口充實,民眾的反饋又過來提升聲望和信譽,這是一個妥妥的良性循環,人口、實力、聲望、信譽四豐收,皆大歡喜。
以上是後話,現在王軒正在忙于布局這個嶄新的夷州架構。
首先領地格局提升,神農城一下由縣級提高至州級,麾下官員自然一並水漲船高,中央官員二品以下全部提升半級,地方布局打散重置,州牧治所還在神農城,其他區域暫設四郡。
原來的候官縣加上擄奪的永寧南部大片區域一起設置為候官郡,治所設為烈山城,下設三縣,郡太守由田單擔任,都尉安排唐斌。
夷州本島設兩郡,北部名夷北郡,涵蓋夷州大島北部以及周圍的琉球群島,釣魚台列嶼,馬祖列島等一眾島嶼群,治所設台北城,下設四縣,認命太守胥臣,都尉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