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攻取台灣,那就需要有強大的海軍。可是老蔣也知道國民政府的海軍有幾斤幾兩。就是同共軍的海軍相比也是不夠人家看的。從有限的情報得知,共軍已經能夠自己設計制造大型戰艦,自己的海軍也只是一些老舊的艦艇。海軍是燒錢的,現在什麼都缺,缺錢,缺人,缺鋼鐵。老蔣感到很無奈,很郁悶。為何共軍就能建立一支較強的艦隊呢?他們哪來的錢啊?
梁茵在房間里吃早飯,一邊看當天的報紙。報紙上一連幾天都是在同t派、日本、國民黨舌戰。因為無法獲得情報,只能從報紙上來分析。“看來是有一個大的軍事行動,很有可能是針對新疆盛世才的。至于反t派,這是為了穩住甦聯。”梁茵心想。這時,她看到了一則廣告︰求知而來,載之而歸。智慧在此隱藏。紅星中路122號梅香書社今日開張營業。她喝完牛奶,換了一身衣服出門。
紅星中路122號,“梅香書屋”這是一家新開的書店。現在,閱讀成了解放區各階層生活的一部分。第一天開業,來的顧客很多,書社分兩個部分,一個閱覽室,這是給喜歡看書,但是又不喜歡藏書的人們休閑的地方。另一個就是賣書的營業廳。書店比較大,各類書籍齊全。科學類、生活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歷史、地理都有。
喜歡文學類的當然是最多的,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或者是宿舍,泡上一杯茶,讀著一本好的小說是解放區主要的生活方式。梁茵看了看書架,選了一本《桃花扇》。營業員看了看書名說道︰“同志,這是一套叢書,您不如買一套吧。一套十二本,單本定價是五角人民幣。因此也叫五角叢書。您選的是我國明清雜劇。這是第一套。”然後,營業員指著書簽上的數目給她介紹︰“這是我們解放區人民出版社剛剛推出的,面向大眾的普及型圖書,各種類型都有。”梁茵看了看,每一本並不厚。五角錢也挺便宜的,包裝也精美。說道︰“那好吧,我就買一套。”
營業員是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戴著黑邊眼鏡。很快就給包裝好,放進一個紙質手提袋里。“請收好,同志。這是送給您的小禮物。”年輕人遞給她一張精美的卡片,梁茵一看,這上面是《西廂記》的人物崔鶯鶯。可以用來做書簽,背後好像有字。梁茵付了錢,離開書屋回旅店。
進了房間,她拿出卡片,背後寫了幾個數字342——這是同上面聯絡的暗號。(猜猜看,她是哪邊的特工)
夜十一點。“部長同志,那個電台又出現了。”唐雲龍接到電訊科打來的電話。這個敵人電台在兩年前出現過一次。看來,敵人的特務網不止是一路。但是很顯然不是軍統或者中統,也不是外國勢力和t派組織。“他們是何來路?”唐雲龍心里有個疑問。“我們是否漏掉了什麼?”于是他把政治保衛局局長杜平叫來了。
杜平 了 眼鏡,戴上︰“目標今天出現在梅香書屋,然後這個電台開始工作。這說明這個特務實際上是另一股勢力的人。”鐘明江看了照片說道。杜平說︰“我們掌握的情報,不止是國民黨中央有特務組織,其他的地方軍閥也有自己的情報機關。比如東北軍、西北軍、閻老西、桂系、粵系。這個特務很有可能屬于其中的一個勢力。”唐雲龍點了點頭說︰“東北軍現在要靠老蔣發軍餉,而且還被其他勢力排斥。閻老西是掉了毛的鳳凰,西北軍沒有錢。應該不是他們。最有可能的是桂系和粵系,他們有地盤,自然就有錢。看來我們對他們還是太客氣了。”
“我在想,假如戴笠那個家伙知道桂系或者是粵系的特工打入了軍統,他會是什麼表情?”鐘明江拿起桌子上一包香煙,抽出一根點上。“你是說趕她走?”杜平問道。唐雲龍說道︰“這個辦法倒是可行,我們派一個偵察員直接去那個書屋,告訴他們,有人說他們特務。說不定會有什麼新發現。”
唐雲龍想起在上海繳獲的日本間諜的文件有這麼一件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上海解放前夕,有一個人給一個英國人當僕役。他可以進出這個英國人的臥室、辦公室。有一天,這人在那個英國人的臥室發現了一份情報。就偷偷地帶了出來。路過一家日本人的洋行,他在外面轉了半天,走進去,問我有一份英國人的情報你們要不要?日本人說我們是做正當生意的,你到別處去吧。這時,從里屋出來一個,說給我看看。看過以後,日本人將情報還給他,要他放回去。還給了他大筆錢。後來,次數多了。日本人要他為日本特務機關做事,他提了一個條件,就是中國的情報我不能給你們弄,外國的我可以干,日本說︰中國的情報我們不用你去弄,你只管弄外國的。就這樣,教了他拍照、聯絡方法。他也挺能干,當真弄了不少。又一次,日本人叫他去俄國洋行弄情報。他直接就去了,跟俄國人說,那邊的小日本說你們是間諜。當場就把俄國人嚇一大跳,俄國人給他錢,叫他不要亂說。他說你們如果真的是生意人,那麼怕什麼?最後俄國人說他們小日本才是間諜。這家伙膽子也大,說自己就是小日本派來弄你們情報的,如果我出不去,或者出了什麼事,那麼就說明你們是間諜。俄國人告訴他,只要他弄得到日本的情報,就給他多少錢。然後,給了他一份對日本來說很重要,但是已經過期的情報。他弄到後,回到日本人那里,把事情說了,日本人給他錢不說,還給他一份日本的情報,內容真真假假。帶給俄國人。就這樣,他兩頭跑。而且還不時地提供了英國、美國的情報。這人倒也是個天才,日本人,俄國人給了他不少。上海解放,事情來得突然,他來不及逃走,被我軍逮捕,我方偵察員策反後,經過訓練後派到南洋去了。(歷史上有這回事。這個人是破產地主出身,在上海混日子。七七事變後就消聲滅跡了,整個抗戰八年,日本人在找他,抗戰後國民黨在找他,解放後也在找他一直滅有消息。直到八十年代,他年老病重,才向有關部門自首,把這個事情說出來。當時他回到家後,把地買了回來,當了小地主。平時也做點小生意。而且他也很會做人,解放戰爭爆發,他就把地分給農民了,因此幾十年都平安無事。他最後的一句話是間諜這碗飯不好吃。本書根據情節需要,引用這件事,請不要對號入座。)
這是打草驚蛇,這里各方的特務都在活動。叫他們互相咬去。現在,各個特務網都在掌控中,唐雲龍有信心將他們一網打盡。
武漢,中統的辦公樓。中統局長徐恩增也在焦急地等待消息。從香港發來的電報說對方不肯放人。徐恩增心里肉疼,落網的都是資深的特工人員。那天他同戴笠分析了一個下午,無法判斷共軍的目的。他首先想的是共軍應該是在政治上造輿論,然後發動新的進攻。畢竟武漢太不安全,共軍有兩個集團軍在大別山地區。兩個集團軍十多萬人,還有飛機。當年用著劣質武器的紅軍有幾萬人,老頭子都睡不好覺,何況是現在?從共軍的廣播又看來,好像不是要進攻國軍。據手下主要是一些t派叛徒分析,共軍有可能要進行內部清洗。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黨國應該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可是又一想,林風羅剛造反十年了,內部清洗一次也沒干過。這說明,他們不喜歡干自相殘殺的事情。他又分析了從新疆傳來的情報。“共軍只怕沒那麼簡單,不是肅托肅反,也不只是打盛世才。難道是跟外蒙有關?”徐恩增忽然想到了一點。“哦,對了。他們肯定跟甦俄達成了什麼協議,肅托只是一個幌子。其目的,真實的目的是出兵外蒙。”中統很多人在甦俄學習過。徐恩增立刻就想到了。“要不要揭露出來?不,不能。畢竟我們都是中國人。”徐恩增立刻走到電訊室親自給在北方的特務發報︰停止一切行動!等候命令。”
這個事情,徐恩增不打算告訴戴笠,借共軍的手除掉軍統在那邊的地下特工。他又想了想說道︰“給香港那邊發電,我們用盛世才的情報交換我方被捕人員,另外,釋放一部分政治犯,這個要暗中釋放。”
我就看看他們怎麼去收回外蒙?徐恩增回到辦公室,泡了一杯龍井,悠閑地喝了起來。喝了幾口,他又給電訊室打電話︰“把我們的推斷告訴委員長。”盡管蔣介石已經下野,但是中統、軍統還有黃埔系都在他老人家手里。根本影響不了什麼。桂系、粵系也只是掌握了那麼一些人馬,成不了大事。李宗仁,白崇禧現在也只能待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上。廣東的陳濟棠也只是偏安一隅。現在可不是黃埔時期,他們也不是黃埔革命軍。徐恩增也知道就是中央軍現在也不是過去的黃埔革命軍了。倒是朱毛紅軍和石門共軍還繼承了當年革命軍的光榮傳統。算了,不去想了。我徐恩增是黨國的人,死是黨國的鬼。
老頭子很快就回電︰靜觀其變。
徐恩增了解軍統的人,他們如果判斷出共軍的真實目的,一定會進行破壞。那麼好吧,這樣他們軍統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千夫所指。這比那個羅剛殺俘還要惡劣。羅剛殺俘大不了罵他是軍閥,什麼法西斯蒂,軍統會得到什麼結果?那肯定是,對了,共軍不是說他們勾結日本帝國主義,t派分子嗎?那就是漢奸、賣國。
徐恩增忽然想︰利用這個搞掉軍統如何?算了,還是听老頭子的靜觀其變。他這時從老頭子的回電中看出,他老人家已經判斷出了共軍的意圖。雖然,跟共軍打得你死我活,但是,如果能收回失地,老頭子還是贊同的。何況老頭子一直都很看中那兩個學生。還是不要引火燒身。
根茨到了石家莊。這里有一家德國洋行,他以總公司代表的身份住進了第一大飯店。在餐廳吃飯時,同桌的是個中年人。根茨要了一塊香腸,一個面包,一杯白蘭地。一個紅菜湯。等候上菜時,他的手指在桌上敲了幾下,他敲的是一首德國的曲子。中年人說道︰“先生是德國人?”根茨說︰“對。德國慕尼黑。”中年人說道︰“我也去過德國,慕尼黑也去過,那里的啤酒很不錯。”根茨說道︰“我們說中文吧。”根茨接著說︰“慕尼黑有個hb啤酒館,當年元首在那里進行過革命活動。”中年人說道︰“那里我去過,還有一家星星啤酒館,我最喜歡那里播放的一首歌曲莉莉•瑪蓮。”根茨說道︰“這是很不錯的一首歌曲,只是大多數德國人都不大喜歡它。”
玉清遠正在吃夜宵,一碗混沌。唐雲龍來了︰”玉清遠同志,尼克萊到了石家莊。”玉清遠說道︰“看來德國人是想添把火。他們在遠東的特工也快有所動作了。”
尼克萊就是根茨的代號。他母親是德國人。中國名字︰鮑天翼。1932到德國。
(想了幾天,只有這個情節合適,主角實際上每一個勝利都是搶了先手。這個時候,敵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對手的厲害。情報工作是相當重要。主角肯定知道,不然就白穿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