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做到的?”
一門迫擊炮,七顆炮彈,兩具擲彈筒,十四顆榴彈,手榴彈八顆,香瓜手雷三十顆。
這是李雲龍閉門三天的勞動成果,將一大推廢物變成了殺傷力極大的武器,這個水平之高,完全出乎馮天河的想象。
沒有機床,也沒有其它機械設備,僅僅是將廢物處理一下,就收獲如此之豐富,那麼一旦在兵工廠上班,李雲龍豈不是逆天了去。
尖端人才!
馮天河瞬間就下了一個定義,對于李雲龍的沉默,他也算是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你能說說你的來歷嗎?”馮天河比較的好奇,如此人物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簡直前所未聞。
“不是我不說,而是我說了,你未必相信。”
“每個人都有苦衷,在這個亂世,誰又知道會不會還能見到明天的太陽。說吧,有什麼我可以幫助你?”
馮天河沒有追問,李雲龍試探性的拋出幾個問題後,顯然對方沒有深究的意思。就這麼天南地北的閑聊著,偶爾的說到抗日形勢,李雲龍篤定抗戰必勝的信心,讓馮天河的眼神,散發火熱的光芒。
一來二去,李雲龍發現,馮天河有可能是我黨地下工作人員,這一點要麼就是試探自己,要麼就是隱藏的太深。
“小鬼子就是秋後的螞蚱,蹦噠不了幾天,但是老百姓的日子,依然不會好過,這青天白日未必是晴天白日啊!”
李雲龍的話,往往都是東一句西一句的,有些無厘頭,但是又十分的有道理,給人的感覺有些高深莫測。
“你的話似有所指,我也打開天窗說亮話,我是那的人,誠心邀請你到我們那里做客,讓你一展所長,早日將小鬼子趕出中國。”馮天河嘴里這麼的說著,眼神卻是盯著李雲龍,關注著他此刻的一舉一動,想要從中看出什麼。
太鎮定了!
可惜,馮天河沒有絲毫的發現,李雲龍連個最起碼的微表情都沒有,難道自己推斷錯誤?
馮天河想著李雲龍自出現以來的種種,除了一而再的帶來奇跡之外,就是那眼神始終沒有變過,是那麼的清澈。
“多謝老哥邀請,也感謝老哥的信任,但是你信任不代表上面也信任,必要的考驗還是需要的。所以眼下,當務之急是消除采訪團帶來的影響,過多的關注,對于你我都不是好事。”
進一步的證實馮天河身份的傾向,李雲龍真想大聲說,我也是黨員,就這麼的藏在心里,憋屈。
馮天河能夠做到這一步,其實也是在冒著暴露的風險,這一點,李雲龍心知肚明,所以自己提出考驗的建議,這是給雙方一個台階,走出信任的第一步。
“你講的是北平一代的口音,還會什麼地方的方言?”馮天河問道。
“我是甦北人,會當地的方言,只是老家的人都餓死了,沒有辦法證明我的出身。我是流浪長大,為了吃一頓飽飯這才當了兵,跟鬼子打過幾次仗,一路潰敗,流落到此。”李雲龍簡單的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有些不明的地方,經過馮天河的“指點”,變的豐滿起來。
“李雲龍,甦北鹽城人,民國六年生人,父母雙亡乞討為生,華北淪陷後參軍報國。民國三十年為整編52師輜重營收編,負責軍械維修。”
這是一份李雲龍的簡歷,馮天河前後查看了幾遍之後,簽上了自己的大名,讓勤務兵連同這幾次作戰的報告一起送到了師部。
作戰報告沒有篡改,只是稍微突出了輜重營和特務連的作用,甚至馮天河還加上了他借炮幾個單位,看上去是通力合作的結果。
或許是中國官場的特色,當各家報社再次報道時,已經變成了整編52師的豐功偉績。作為主角的李雲龍,已經悄悄的調換了位置,成為了一個配角。
被摘了桃子,李雲龍極為配合上層的宣傳,皆大歡喜之下,師部的嘉獎也隨之而來。
重建師部直屬火炮營,馮天河兼任營長,李雲龍任職一連副連長兼一排排長,中尉軍餃。
說是重建火炮營,其實就幾十人而已,除馮天河之外,還有十四個原先火炮營的殘兵,怎麼看都不如炊事班人丁旺盛。
馮天河只是一個掛名,實際主事的是李雲龍,不過這十四個殘兵,倒是一點也沒有把李雲龍放在眼里。
第一次召開火炮營全體會議,馮天河出場,自然震懾了一下各路小鬼,一個個拍著胸脯保證,再現火炮營的輝煌。
只是馮天河一走之後,眾人的丑態全部暴露出來,嗜賭成性,打架斗毆,開小差。
一連三天,李雲龍沒有召集開會,也沒有進行歷練,甚至一個命令也沒有,隨便這些人自由活動,是以火炮營的巴掌營地,時常遭到其他部隊的投訴。
“一群老兵油子,最差的是班長,最牛的是一個上尉軍官,原三連連長甦成山,中尉軍官三個,少尉軍官兩個,都是刺頭啊!”
看著這十四個人的簡歷,李雲龍一陣無語當中,自己這個是軍官培訓班吧!三個和自己平級,一個還高一級,怪不得馮天河走的時候,擠眉弄眼,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
這是考驗自己呢!
老兵油子,這一群人其實不簡單,不然也不會在火炮營全軍覆沒中,苟活下來。
不管是哪個部隊,對待老兵油子,盡量是優撫,因為他們確實會打仗,能打仗。
用的好了,就是一把鋼刀,用不好,這些家伙就腳底抹油,換一家繼續混的風生水起,讓人既恨又無可奈何。
火炮營覆滅已經一個多月了,原先是沒有必要重建的,這個還多虧了李雲龍的功勞,一個人打掉鬼子炮兵陣地。
師部上報是火炮營的功勞,自然會有武器裝備、軍餉、犒賞發放下來,至于有多少,李雲龍還沒有看到。
想來有人熱衷推動重建,卻讓李雲龍一個副連長主持,其中的貓膩不言而喻。
應付眼前窘境的辦法,還是要從軍餉、犒賞方面入手,跟這些老兵油子講民族大義,那純粹是扯淡,不如大洋來的實惠。
“馮營長,咱火炮營就這麼一點家當?”李雲龍找到馮天河,領取了這個月的軍餉,卻只有寥寥無幾的一百大洋。
說是軍餉,其實包括了火炮營的吃喝拉撒,能夠到手的可想而知。
而問題的關鍵是,自己手中不是普通的士兵,都是帶“長”的,軍餉自然僧多粥少。
抗戰前每個士兵的餉銀是兩塊大洋,如今能有三角五角的,那肯定是老蔣的嫡系部隊。一些地方軍,雜牌軍早就沒有軍餉一說,能填飽肚皮就不錯了。
整編52師,待遇還不錯,起碼還有軍餉可發,雖然不多,但確實吸引了不少人,為之賣命。
普通士兵五毛,正副班長一一塊,少尉軍官三塊,中尉軍官十塊,上尉軍官二十塊,校級軍官五十塊以上。
一百塊大洋,發下去可就要喝西北風了,更不要談火炮營如何發展了。
李雲龍可是有野心的,既然沒有讓自己死,那麼自己就要在抗日戰場上,好好的干一場。
火炮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重火力輸出,可以大範圍的殺傷鬼子,若是和友軍配合默契,獲勝的幾率暴增。
李雲龍有這個信心,信心來自于自己接受的現代作戰思想,以及自己熟悉的彈藥領域,所缺的就是時間和機會,讓他去嘗試。
可惜,這是在****當中,該有的軍餉層層克扣,到手的基本上穩定只夠穩定隊伍情緒,根本無力發展和提高部隊的戰斗力。
這一點史書上常講,一些隊伍窮到賣武器的地步,真的到用武的時候,根本拿不出手,和叫花子差不多。
“你可以便宜行事,出了什麼問題我兜著,但是具體怎麼做,全靠你自己,明白嗎?”馮天河沒有理會李雲龍的抗議,拍拍他的肩膀就把他打發了。
“便宜行事,難不成還能槍殺一兩個,來個殺雞儆猴?”回味著馮天河的話,李雲龍自言自語道。
火炮營的裝備,除了不知道從哪弄來的兩門迫擊炮之外,只有兩箱十顆炮彈。配屬給各個人的輕武器,那是一件也沒有,全是個人原先的裝備。
李雲龍的裝備,是自己的那些戰利品,一把帶刺刀的漢陽造,一個漏眼的軍用水壺,一條武裝帶,一把小鬼子士官刀,還有斷成兩半的望遠鏡。
至于拾掇廢物,修復的東西,全都進了馮天河的手中,換來的是一盒五十發子彈和兩顆手榴彈。
一想到這,李雲龍恨不得輪上自己自己大嘴巴子,缺心眼還是咋的,留一點黑火藥多好啊,如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自己造也做不成了。
看著自己的一身行頭,可謂是五花八門,和叫花子比起來,除了腰桿筆直之外,沒有多少差別。
“火炮營緊急集合!”
李雲龍上任第一次召集人手,他自己在期待,或許老兵油子也在期待,強龍和地頭蛇,孰強孰弱?(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