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
俄羅斯勘察加半島遠東國土防空司令部。
它又來了。看到櫻花二號接近勘察加半島東南,司令部的高級軍官們分成3種主張,激烈的爭論仍然沒有結論。
俄羅斯國土防空的重頭戲就在她遼闊國土的東端,吉尼奧角和勘察加半島上海拔近5000米的可柳切山,美國的洲際導彈經其西北角-阿拉斯加-北極圈飛來時,能否把這些核彈頭攔截在國土之外,就看這里的陸基攔截能力了。俄羅斯在此花費50年時間投入龐大資金和陸基定向能科研力量的精華,建立起2座大型陸基定向能攔截基地,代號遠東一號基地和遠東二號基地。在第一架櫻花飛機飛過去之際,防空司令部的請示電就已發出,直到30分鐘前才接到彼得堡的回電,指示精神卻首先要求技術軍官們根據現場動態作出確切的技術分析判斷。對于櫻花二號飛機,只有攔和不攔兩個選擇,軍官們根據已有的技術分析卻分成3種主張。
美國人在剛才又對日本扔了原子彈。第一次,也就是上一次,是扔了2顆,這一次也就是第二次扔了3顆,總當量是上一次的60倍,初步測算到的放射性污染只有上一次的2倍,這說明美方秘密研制的熱核爆炸的一次起爆徹底裂解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相對放射性污染很小,變成一種相對“干淨”的原子彈,這使得美方使用核武器的門檻大大降低。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進步。對于俄美兩國所擁有的原子彈來說,小小地球可以被毀滅30次,即使一方炸毀另一方的90%而自己只被摧毀10%也不能說他贏了,因為對方全毀造成的核冬天和放射性污染擴散也將嚴重摧垮本國的經濟。在這個意義上,美俄核力量對比在1︰1的時候恐怖平衡戰略是有效的,在2︰1甚至5︰1的時候也仍舊是有效的,問題已不在于對方還剩多少核報復能力,而在于要摧毀對方如此廣大國土上的各個牢固的機動的核武器發射點你需要投出總共多少當量的核武器,這些核武器無一例外都是在這個小小環球的大氣層內爆炸的,而你自己也生活在這個大氣層內。無論你有多大的核優勢,如果你要對一個足夠大的核大國使用核武器,最好的結果只不過是對方迅速毀滅而你自己慢一步毀滅,都是毀滅,只爭來早與來遲而已。
這樣足夠大的核大國其實只有俄中美三家。所以,美國敢于對小國使用核武器,或者至多敢對國土面積比較小的大國使用核武器,不幸的是日本就屬于後者。如果美國真要對日本下手,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華北沿海地區的經濟都會受到沉重打擊,那麼美國經濟還是會受到遲來一步的沉重打擊。
可是現在,美國人研究出了很低污染的第三代熱核武器,共同毀滅的危險大大降低了,美國人使用核武器的門檻大大降低,對于世界上的其他人來說,單向毀滅的危險就大大升高了。這當然不是好事。
至于美國人這次只扔了3顆原子彈,這並不說明什麼,它只具有戰術上的意義。首先,颶風級戰略潛艦載有16枚核導彈,它只射出6枚就被日本春汛級潛艦的魚雷攻擊打斷,這6枚中高空飛行的3枚都被攔截了。如果這16枚導彈全部打到地方,如果美國佬的1000枚民兵導彈不被攔截,如果靠近日本近海的3個航母戰斗群和其它美國潛艦不被摧毀,那麼打到日本人頭上的絕不止3顆原子彈。到此可以看出美方代號“杜立特中校”的行動決心達到何等程度。另一方面,3顆原子彈扔到日本頭上,日本鬼子也不會投降,這一點和上一次很不相同。不徹底的核打擊並不能消滅被打擊者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意志。上一次日本投降其實並不是那2顆原子彈的結果,戰後這一點頗為引起爭論,但無論如何爭論,事情的本質還是無法改變,今天的第二次還是如此,美國人的3顆百萬噸級原子彈扔下去了,日本的第一反應是櫻花飛機再次飛臨勘察加半島。
日本肯定要做出全力以赴的反擊,這個反擊的規模,特別是這個反擊的結果,關系到俄羅斯在這場突發事件引起的大國戰略決戰中的重大利益,必須作出正確的抉擇。彼得堡說這依賴于專業軍官們準確的技術判斷。
第一個現實考慮是︰中國人會不會和我們一起出手管伊朗的事?俄軍快速反應部隊已經出發,里海集團軍船隊也已起航,如果中國人如約定的那樣配合,行動可望成功,如果中國人退出了,那麼俄軍也要及時止步。
中國人會不會退出,看來取決于美方剛剛拋出的這項低使用門檻熱核武器的威懾力,美國人的新型原子彈炸在日本身上,同時也警告其他所有的人︰掂量掂量。中國人掂量的結果如果是防御不住美國的新型核打擊,就會決策退出伊朗行動。以前讓中國人相信美國不敢使用核武的原因是一損俱損的經濟因素,在新式核武面前這個經濟因素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軍事技術能不能防御得住的技術因素,俄羅斯在等待技術軍官們的判斷。
有意思的是,主動提供情報的不是中國政府,而是那艘“中岳島號”。今天上午他們就傳送來部分很詳細部分很粗略的技術介紹,看來對後面發生的事預有準備,發給俄方只能說明他們準備已久。基于此,俄方午前時分對待那次“流星雨”的反應是“給中岳島號發一封抗議電”。
近10年來,停泊在台灣高雄沿岸的中岳島號被人們看成是一座大型海洋能發電廠。
中岳島主艦的型長約2400米,最大寬度360米,平均吃水深度6米,額定排水量430萬噸,最大排水量550萬噸。船體雖然很大,構造卻很簡單。船體水線下都是泡沫塑料板塊,那是以很低的價格購自台灣和大陸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下腳料,以及回收泡塑制品再粉碎的產物,整塊填充在鋼塑結構封閉的空格里面。主要強度構件用了50萬噸鋼,包括6條4米見方的空心箱形截面主鋼梁分段縱貫船的全長,主鋼梁之間用截面小一些的空心箱形截面鋼梁和圓環截面管鋼梁波浪狀焊接構成數百個穩定的等腰三角形,船體沿長度分成6段,主船體吃水較深,長度有800米,鋼構有加強,前部5段長度逐漸縮短、厚度漸薄吃水變淺,寬度拼接構成整體的低興波阻力流線形,各段用鉸鏈相接。
分段鉸鏈連接的船體不僅可以消除極長船體在風浪中受到的巨大彎曲應力,減少船的總體擺動幅度,而且收集了浪涌動能。海浪擁有巨大的動能,每米海岸線海浪能量功率可達數十千瓦,但是人們苦于缺乏利用波浪能的手段。當兩段各50萬噸重的船體以鉸鏈連接時,波浪舉升一段船體對鉸鏈產生的力矩是50萬噸力與百米力臂的乘積,這個巨大的力矩經過鉸鏈處與主動船體一體的伸出舌板在與相對被動船體固連的扇形截面泵室內液密地擺動,向上擺動時壓縮上泵室內液壓油經高壓單向閥輸出,推動大型齒輪馬達運轉,再經下泵室單向進油閥回流入下泵室,當舌板向下擺動就壓縮下泵室液壓油經下泵室單向出油閥到齒輪馬達進油端口,推動齒輪馬達同向運轉再經上泵室進油單向閥回流入上泵室,這樣,波浪起伏推舉各段船體,就使得船體鉸鏈處的主動舌板在被動泵室內的來回擺動擠壓液壓油連續驅動大型齒輪馬達,齒輪馬達的齒輪付上經同步液密密封齒環裝定于密封側板,密封側板可沿軸向移動,因而可以無級改變齒輪副泵油的軸向嚙合長度,構成軸向嚙合長無級容積變量齒輪馬達,可以根據不同的海浪驅動功率和不同的驅動要求改變輸出轉速。軸向傾斜縱置的齒輪馬達可經離合器驅動鉸鏈處的分螺旋槳,也同軸地經升速齒輪高速驅動飛輪儲能器的飛輪在真空罩內和磁懸浮軸承支承下運轉。當一道海浪通過各段鉸接船體時,就經小幅折線起伏的船體為各道鉸鏈機構提供了巨大的能量。中岳島號所在海域的平均浪高約1.2-1.4米,不算高,波浪周期約5秒,一道有效浪高0.3米的海浪通過各段船體就產生了功率為200萬千瓦的能量,經過各級機構的總轉換效率約0.6的折扣,終端的機械或電力的平均輸出功率達到120萬千瓦。主船體後部有一座巨大的風輪機-飛輪電池系統。風輪機是垂直軸的,可以接受各向風力的驅動,葉片長度達200米。英國在2002年的最大風力發電機風輪直徑達100米,美國在2005年使用了直徑300米的風輪機,都是垂直軸型式的。風輪機輸出功率與風輪半徑的平方正比,也與風速的三次方正比。中岳島的風輪機經下面的飛輪電池和*離心主炮(令人震驚的全新冷發射原理)的多層結構架設,主平面位于高度270米的空中,那里的風力是海面風力的1.7-2.4倍,海面的和風4級在270米高度的風速就有約15米每秒,風輪機就可以輸出136000千瓦的功率,而當海面6-7級風、270米高度約30米每秒風速下,風輪機的輸出功率達到110萬千瓦。主風輪機同軸地經過一台升速齒輪箱驅動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巨型飛輪,,這個飛輪在真空罩中和磁懸浮軸承支承下達到很高的轉速並保持很低的損耗。飛輪的主軸則直聯一台超導四象限電機.飛輪電池早有應用,連f國那樣落後的國家都使用它在夜里吸收多余電力而在白天釋出以填補用電高峰.中岳島的這台超級飛輪電池,俄羅斯是不難做到的,那個飛輪重逾20萬噸,最大儲存能量可達9億mj,這個能量可以以200萬千瓦軸功率驅動中岳島以23節的航速行駛200小時。在海面6-7風力累積400小時,飛輪電池就充滿能量。加上5塊浮動甲板兼飛行甲板吸收波浪能驅動船舶,中岳島的全功率驅動航速可達30節。船上設置18台5000馬力柴油機組,儲備了3萬噸柴油,構成單獨使用柴油機組低速驅動軍艦環球航行的能力。
為了造就永不沉沒的被動防護能力,船殼使用厚30厘米-80厘米的鋼板,這既是船體強度結構的需要,也能夠防護魚雷攻擊。外殼厚鋼板內是一圈厚約30米的泡塑,即使外殼厚鋼板最終被多發魚雷反復擊中在同一點而擊穿(這不大可能),海水也仍然無法從破口進入,因為里面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很廉價,它的比重只有0.01克/立方厘米,是水的百分之一,並且它也是阻燃的。封閉艙室越多船就越安全,使用泡塑就等于使用了億萬個不可進水的封閉艙室。水不能進入船體內,船就永不沉沒。
泡塑層的另一個功能是吸收沖擊波的沖擊。歷史資料表明,絕大多數被擊沉的航空母艦都是自身彈藥燃油殉爆所致。當炸彈魚雷打在外殼上爆炸時,巨大的沖擊波可以引爆彈藥燃油、殺傷人員。中岳島使用了數米乃至數十米厚的泡塑層之後,這些沖擊波都被吸收、阻隔。外層泡塑內是內層鋼板,厚約10厘米,它即是船體的強度鋼結構,也阻擋了殘余沖擊。內層鋼板之內就是中心艙室區間,可放置設備、人員,也可作為飛機的機庫。2-3架飛機使用一個機庫,高度分散放置,機庫間以數米-十幾米厚的泡塑層和鋼板隔離,即使一個機庫被摧毀,其爆炸也不會引發其它飛機的連鎖爆炸。中心艙室的頂部和底部用厚鋼板(充當甲板、船底)和泡塑層來保護。中心艙室是非常安全的,要擊穿其上下左右的保護層,除非多發魚雷或炸彈導彈擊中同一點先打穿數十厘米厚的鋼板,再繼續從這個破孔攻擊打穿數米乃至數十米厚的泡塑層(普通的觸發引信、磁性引信和近炸引信打在泡塑上是不爆炸的),而被炸成微小碎塊的泡塑層還是原來的比重,依然對頂部鋼板提供強大的浮力,所以無論多少發魚雷也無法減小泡塑層提供的浮力,而魚雷最後還要在同一點再擊穿內層鋼板,這需要上百發魚雷炸彈連續擊中同一點並且前、後的各發與中間的各發使用不同的引信,這是現行技術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敵方做到用上百發魚雷連續攻擊同一點終于擊穿了上述外圍保護層,海水進入某個中心艙室,這時還可以用高壓發泡裝置迅速發泡填充這個艙室,將海水再從破口處擠出去。泡沫塑料用液狀塑膠經壓力氣體發泡形成,這是成熟的工業技術。平時將發泡塑膠液儲存于發泡罐內,發泡時將高壓惰性氣體注入將塑膠液吹成氣泡迅速填滿艙室,並凝固成塑膠氣泡。吃水深在10米以內,氣泡壓力達到1個大氣壓就超過水壓,因此塑膠氣泡可以再將水擠出去。氣泡內惰性氣體是阻燃的,因此塑膠氣泡填滿艙室也就同時起到滅火、隔絕沖擊的作用。對于艙室內的人員,在進水時應先逃出這個艙室,關閉水密門,再從艙室外開啟發泡罐開關,就是說一個艙室內的發泡罐的打開開關是位于這個艙室之外的。氣體發泡有多種方式,可以預儲高壓惰性氣體,也可以預儲兩種以上的化學物質在需要發泡時混合以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塑膠氣泡,都屬于成熟技術。
為了防止彈藥燃油殉爆,將這些危險品放在最安全的地方——箱型鋼梁之內。箱型鋼梁是船體結構強度的需要,在橫寬大于高度、頂層和底層厚度大于側壁厚度時其抗彎截面模量與單位重量之比值得以優化提高,而這對于防護炸彈和魚雷從頂部和底部的攻擊也恰恰是有利的。箱形截面鋼梁頂部具有足夠厚度,上面再鋪設2米厚的泡塑-白口鑄鐵板多層復合構成的保護層,最上面鋪設工程尼龍板,構成飛機的6條主跑道。箱形截面主梁內分段隔成艙室,各艙室段間隔放置彈藥和燃油間隔段被泡沫塑料填充。即使到了主梁內艙室面臨被擊穿的最後時刻,傳感器探測到危險,還可以自動打開該段艙室內的自動發泡裝置,自動噴發的塑膠氣泡將每一枚炸彈完全包圍形成隔絕空氣和沖擊波的隔絕層,彈藥在隔絕了空氣、火焰和沖擊波的情形下是不會殉爆的。
這樣的船內結構使海水永遠無法進入、彈藥燃油不會殉爆,構成不可摧毀的艦船被動防御系統。
中岳島具有的大面積浮動甲板才得以利用巨大海浪能,常見的1.5米的浪高海況下,主飛行跑道的甲板接縫處擺動幅度極小,只有0.6度左右的擺動,可以忽略,加上使用彈性材料接縫,對飛機滑跑毫無影響。風浪很大時,用鋼纜-鉸鏈機構將前面幾段浮動甲板收疊起來,覆蓋在主船體上,也相當于增加了多層變向阻尼裝甲。當需要起降運輸機和轟炸機等大型飛機時,將各段浮動甲板全部展開鋪設于海面。.
.船上設置18處帶有整流罩的大直徑高效率復合螺旋槳組,每道鉸鏈兩端各設一組螺旋槳,構成船的兩側各5組側螺旋槳,船尾則分布了8部尾螺旋槳組。德國二戰時的卑斯麥號超級戰列艦曾經在幾分鐘內就擊沉了英國最大的戰列艦胡德號,但是在歸途中終因螺旋槳被摧毀,軍艦只能打轉行駛,而被趕上來的壓倒優勢的英國艦隊擊沉。中岳島的18處螺旋槳組的分散設置使得一組或機組螺旋槳故障或被摧毀並不影響軍艦的驅動,軍艦攜帶了18套備用螺旋槳組,更換搶修時間低于軍艦主動防護能力下半數螺旋槳組戰損的概率時間,卑斯麥號的悲劇因此不會出現。並且,多處螺旋槳可以利用推力不一致使船轉向,甚至一側的槳倒車可以使船急劇轉向,轉向機動性能大幅提高,也省卻了船舵系統。
船體結構及其動力系統雖規模龐大,卻是當代技術水平不難做到的。
中國人發來的這部分資料剛夠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這艘船用常規手段無法炸毀,他是不沉的。
.
中岳島尾部風輪機頂坪上裝置了若干部激光平台。包括可以擊毀300公里外航空器和低軌衛星的硬殺傷高能激光平台和偵測——通訊用的軟激光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多星反射激光偵通系統。中岳島並沒有自己的衛星,卻等效擁有100多顆各國的衛星。同步衛星的位置極其準確不用說了,半靜止衛星、橢圓軌道衛星和低軌衛星的軌道也極其準確,這是它們保證使用性能和壽命的關鍵問題。因此,中岳島的2部頂坪激光平台把激光束打在這些不動的衛星和經過的衛星身上,從立即接收到的反射激光,對照各個衛星的軌道位置-時間函數表,立即就精準地得到本艦的定位座標,也由此得到其它相對本艦的目標的定位座標。並且,激光平台的跟瞄系統使用了無間隙精密機械開環系統代替了計算機負反饋閉環系統,沒有調整動作末端的減幅收斂振蕩,響應速度和動態精度因此極高,使激光可以精確地打在已知衛星的已知部位反射在指定區域,這就形成使用別人的衛星形成的全球衛星反射激光通訊,這個通訊系統不受電磁波干擾,戰爭來臨時也不會所有人的衛星都被打掉,因此得到可靠性極高的全球通訊系統。
主風輪機外緣沿切向設置了十二面可機械調整的集風板,每一面的尺寸約為60米長20米高,這些集風板不僅使流入風輪機的風速提高了25%,還兼作為巨型半機械調整相控陣雷達天線的基板,這部由12面半機械調整相控陣天線合成的雷達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相控陣雷達,這還不是它的全部。
.僅從這一部分資料來判斷,美國即使打掉中國所有的衛星,也不能摧毀中岳島的偵側通訊能力。
這艘超級戰列艦的近程防御是由60部滾珠式離心炮構成的。發射實心鋼珠彈丸的近防離心炮有多項優點:
1 鋼珠從發射管射出後,自旋軸線與速度方向垂直,在陀螺效應作用下形成一個曲率較大的彎曲彈道,可以打擊
來襲導彈的側面,使導彈被彈面積大大增加,以較低的空間彈丸密度就可以取得高摧毀概率;
2 鋼珠沿固定軌道滾動可以自動對正進入發射管;能夠沿在軸向高度上彎曲的軌道進入與固定軌道不在一個
平面上的不同指向的發射管,使離心炮可以多管同時向半球面上各個方向發射彈丸;鋼珠使用標準滾動軸承滾珠,易于取得,成本低廉,硬度/精度/光潔度都很適宜。提到了非接觸式電磁加速?
3 鋼珠在軌道內滾動摩擦損失極低可以忽略不計,輸彈機構設計方式可以取得極高射速——口徑23毫米,每
個鋼珠重50克,被離心力以600米每秒初速多向多管射出,每部短時持續射速達15萬發/秒,長時間(10秒)持續射速達3萬發/秒,構成了密不透風的近防彈幕,即使不瞄準,采取彌漫射擊,在距戰艦周緣300米距離形成管形“罩”表面每平方米4.3發的絕對密度,鋼珠以弧形彈道攻擊導彈的側面,從1發導彈旁擦過去之後還可能擊中另一發導彈的側面,任何飽和攻擊密度的導彈群也無法通過這個“罩”;在距艦200米半徑的半球形“罩”的表面,彌漫射擊的鋼珠概率密度達到每平方米10發,這已是一只鳥也飛不進來的密度。
近防鋼珠離心炮的最大射程約2500米,如果敵方在2秒鐘內發射3萬發直徑0.35米長4米速度1-2馬赫的反艦導彈做飽和攻擊(這已遠超過美國海空軍的最大能力),則每枚導彈自距艦2500米到距艦300米的空間飛行的3-6秒內被高密度弧形彈道飛行的鋼珠多次擊毀的概率高于0.99999,通過這個近防彈雨罩的機會不到十萬分之一,即3萬發導彈沒有1發能夠打到中岳島上.這實際上已構成全世界所有的導彈來襲也打不到軍艦的絕對防御能力。
離心炮防御具有極優秀的效費比.計算表明,即使可靠擊毀1枚導彈最多可能用到10萬發彈丸,使用民用軸承鋼珠時,直徑約50毫米的鋼珠每萬個成本約2萬元人民幣,10萬個鋼珠成本20萬元人民幣,加上耗用電能約1300度(各項損耗已經計入),不過1300元人民幣的電費,也無需制導和精確瞄準,不用火藥,總發射成本仍為約20萬元人民幣,但是一枚反艦導彈的成本在200萬美元到900萬美元之間,效費比達到90倍—400倍!而美國按gdp計算的國力只有中國的6倍,這就是說,美國以舉國之力也無法攻破中國以7%國力使用離心炮建立的防御圈,無論美國的飛機導彈在技術上多麼先進、多麼精確、多麼復雜,它們在技術經濟基礎意義上對于模糊發射巨量廉價的小彈丸的離心炮來說是終極無效的。
船上的副炮口徑155毫米,是離心電磁加速冷發射方式。美國人已能夠將電磁炮做到xx兆焦的炮口動能,受限于電源設備和加速軌道長度,進一步提高炮口動能是困難的。陸基巨型電磁炮在理論上可以做到極高的炮口動能,但極長的直線導軌/炮管是主要技術瓶頸之一,高速炮彈遇有任何微小的非直線誤差都會發生嚴重事故,造成炮毀人亡。現行航空母艦上,一二百米長度的直線導軌蒸氣彈射器可以做到100米每秒級別的速度,其技術難度已為一些大國所吃不消,代之以上翹的滑行跑道。
中岳島的24門155毫米口徑副炮在離心炮基礎上後接螺旋管-直線發射管非接觸感應式電磁加速裝置,形成離心——電磁重接炮。離心機構提供了寶貴的基礎速度——大約1100米每秒,這對于電磁加速性能優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非接觸電磁加速對炮管直線平滑性要求較低,而炮彈依靠離心力自動貼緊外壁就解決了長直線炮管精度的工程問題。使用飛輪電池提供的80萬千瓦電功率,在1秒鐘之內可以將200公斤炮彈丸以2500米每秒初速從炮口射出,即5發40公斤重的彈丸列頭尾相餃飛出,每發彈丸所受氣阻遠小于單發飛行,炮口仰角5*度時得到最大射程︰炮彈在飛臨同溫層邊緣呈45度角時仍保有速度1950米每秒,拋物線頂點高度近130公里,射程達到了400公里。以最大射程射擊時,每門155毫米副炮的連續射速為每秒5發,中岳島號的24門155毫米副炮總射速達到每秒120發,每分鐘7200發,相當于600門現行6英寸高射速艦炮的射速,而射程則遠遠超過。這些副炮如果使用子母彈形式做400千米的遠程攔截,可以想像世界上沒有什麼飛行物體能夠通過。
他們把這一部分資料告訴我們,是說明導彈攻擊奈何不了這艘船。所有人都應該打消攻擊這個海上移動式“發射井”的念頭。這就是說,中國人的核報復能力是無法摧毀的。不是在一次打擊後還剩下多少的概念,而是美國傾全國之力也打不到這艘可移動的巨型洲際導彈發射井上。我們的也一樣。
奇怪的是,中國人只字不提他們這船上的主炮。那肯定是戰略攻擊武器。他們只告訴我們這船是不可打擊的。潛台詞不講,這些已經夠了。除非他不是真的。可是,提到了剛才那個不可逾越的巨型太空“圓錐體”。
中國人拿出了他們的真東西。這樣一來,中國方面的不確定因素消失了。剩下的是對美日雙方的分析。這就出現了指揮部里激烈爭論的3種主張︰
1攔截第2架櫻花飛機;
2放過這架飛機;
3作勢攔截並告訴美國人,實際放過還是不放過,和美國人做一個交易。
總統軍事秘書認為“美國人靠質量,中國人靠數量,日本人靠速度”,那麼美國的質量能不能打破中國的數量呢?眼下的現實問題是,美國的k31能不能摧毀中岳島號?
中岳島號與美國的高能激光相比較,優勢明顯。首先,中岳島號離心電磁主炮超高射速構成的發射密度,是高能激光攔不住的。如果非要攔住,那麼美國必須建造上千套衛星發射式戰略高能激光系統,那就超過了美國全部國力的數倍。因此,中岳島號的離心電磁主炮在軍事經濟上是終極無法防御的。而用高能激光打擊中岳島號呢?技術上是做得到的,激光也是無法攔截的,問題在于激光能量再大,臨近海面時也衰減掉大部分的強度,它無法擊穿中岳島提及的水幕保護系統,那個系統一般是為了隱蔽紅外特征的,但是只要開啟水幕,高能激光就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水幕了。
即使不開水幕,激光打在中岳島數百毫米厚的鋼鐵-工程尼龍甲板、數十毫米厚的上層建築的鋼鐵外殼上,也不過就是劃出幾個淺道子,無傷大雅,如果湊巧打在離心電磁炮的電磁加速段炮管上,最多只能將外層冷卻套的外殼劃破,流出一點冷卻劑來而已。低軌反射衛星的一個繞地周期它至多劃幾個道子。而中岳島神秘的主炮如果射程夠的話,一次彈如雨下的飽和攻擊就可以徹底炸毀高能激光發射站。如果主炮射程不夠,只要打掉低軌反射衛星、同步反射衛星或是控制地面站,高能激光就連出手攻擊的機會也沒有。
中岳島的主炮能不能覆蓋美國全境?一顆炮彈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就可以打到世界任何地方。至多3級火箭助推就可以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純粹從技術觀點來看,第一級火箭推力和重量最大,它要推後面兩級和導彈本體,往往洲際導彈第一級火箭重達百噸。可是,如果那船用主炮代替第一級甚至前兩級火箭,後面的助推火箭推動輕盈的導彈就很容易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所以即使中國人不講,也可以猜到他們的主炮其實是一架以離心力代替前級火箭的高射速廉價洲際導彈發射器,如果非常廉價地向美國打炮彈,射速不用很高,1分鐘幾百發,持續轟擊,那麼美國舉國之力大概能頂住第一分鐘,後面就看中國人的高興了。關鍵技術問題中國人一點沒有提到,這樣拋給我們,是可望而不可得。他們究竟做到什麼程度?我們要多久才能趕上?
相形之下,美國的戰略防御能力顯得很脆弱。代號為k31的高能激光站的位置是明明白白的,就在阿爾波特山頂,它的電網看來是易于遭受攻擊的。而他們叫做k32的系統竟然放在著名的xxxx大學里,任何人要摧毀這個系統都要顧慮這所大學。美國軍隊竟然在危急時刻使用本國名牌大學當人肉盾牌,k32成為美國的人肉炸彈,墮落如此,令人驚訝。中國是有著數千年深厚文化底蘊的文明古國,屠殺平民的事是不會做的,那種事只有美國這樣低俗的暴發戶流氓國家才做得出來,日本人更是毫不猶豫。問題就在這里,日本櫻花飛機對美國的攻擊不會顧慮傷及平民。以前不會,現在更不會。剛才美國的3顆原子彈雖然都是對準軍事目標,但日本地狹人密,特別是常崎那兩顆,200萬噸tnt當量,初步消息證實已有至少30萬人傷亡。看來,日本選擇利用大城市做掩護發展核武器是極不人道的。
美日之間的戰略攻防戰打到這里,勝負取決于以下5個因素︰
第一,如果日本立山激光站和反衛星導彈先打掉k31系統的低軌衛星、它的可能獨立的同步反射衛星甚至只打掉中繩地面站,那麼美國沒有手段在初段和中段攔截櫻花飛機。第一架櫻花飛機的戰況表明,一般的外空導彈是無法攔截這種高速同溫層飛機的,美國將只剩k31從阿爾波特山頂直射的打擊能力,剛才的情況證明這個能力對抗櫻花飛機防激光涂層的邊界線在500千米左右,美國的安全地帶如果只剩阿爾波特山半徑500公里範圍內,那麼90%的國土對櫻花飛機都是不設防區域了。日本究竟有多少架櫻花飛機,情報總局還沒弄清楚。這種態勢一旦確立,美國就會提出休戰,也就是變相投降了。
第二,美國要擋住櫻花飛機,就要先敵摧毀淺見山,為了導彈攻擊能夠摧毀淺見山,還要打掉立山激光站。無論使用本土陸基洲際導彈攻擊、使用日本近海可能殘存的潛艦和3個航母群剩余打擊能力攻擊,都需要可靠的制導條件,首先是衛星系統不可或缺。日本正在努力摧毀美國的衛星,但要完全摧毀衛星導航能力就要連同全部民用衛星一起消滅,日本即使有這樣的決心,他還有這樣的能力嗎?立山激光站只能打擊中低軌道衛星,再往上,除非我們出手或者中國人幫他們,中國人那種“流星雨”式的碎片團以第一宇宙速度的2/3進入外空軌道就可以打掉絕大部分衛星,這個速度下破片遮蔽外空軌道于一時,但繞地球轉個半圈一圈還是要掉入大氣層燒毀。中國人幫不幫日本人的顧慮不在這里。他們本來一定是反對美國核打擊日本的,但是現在日軍登陸了他們的台灣。.
第三,美國使用區域內空軍基地,以轟炸機摧毀那兩座山。情報表明美軍駐日基地都遭到日方沉重的打擊,氣爆彈蕩平了大部分基地,地表上不可能還有轟炸機,其中兩處基地可能有地下機庫,但是這兩個基地正遭到日軍地面炮火的壓制和地面部隊的圍攻,恐怕堅持不了多久。日本以外,美國可以使用釜山、中繩、關島基地的轟炸機起飛轟炸,但最新情報表明日本已對中繩美軍動手,釜山、關島兩處也可能遭到日軍打擊。要看美日雙方誰先下手,誰的動作更快。使用更遠的美空軍基地可能是來不及的,因為︰
第四,日本的海軍主力尚未遭受重大損失,他們的太平洋艦隊有能力攻擊太平洋上所有的美軍基地,包括夏威夷。日美兩國的太平洋艦隊將有一場大戰,本來日本海軍實力稍遜,但在今天美國航母編隊連遭重創的態勢下,日美海上大戰的勝負結果尚不可預料。
第五,日本龐大而先進的潛艦部隊有能力攻擊美國本土,而且,今天剛剛嶄露頭角的日本潛射遠程導彈和尚未顯露的陸基洲際導彈還沒有動手,而美國的這兩樣東西已經鋒芒畢露。
櫻花飛機已離勘察加半島很近了,軍官們的爭論必須要得出結論了。畢竟美國對俄羅斯的威脅要遠大于日本的威脅,美軍侵入伊朗更是迫在眉睫的壓力,本來傾向第二方案的人較多,但是,越飛越近的櫻花飛機帶給人們一種無形中的強大壓力,許多人開始想到應該再看看櫻花的最終能力,而“再看一看”意味著第三方案。總指揮斷然終止討論決定以第三方案為結論上報。
普經總統在听到第三方案之後沒有表示反對。稍沉,說︰“同時也應該和日本人談談。”
2分鐘後俄國總理與日本首相使用22兆赫調幅短波通話。此時,美日之間,中美之間,中日之間都在通話。高強度的導彈穿梭與語言交流並舉,大概是現代比劃的一大特色。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