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

十二 643-644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中悅 本章︰十二 643-644

    643

    美國諾斯普羅公司于2001年3月開始制造的“布什”號航空母艦,到今年仍算是下水沒幾年的新艦,此刻11萬噸排水量的最新型航空母艦率領由2艘神盾級巡洋艦、13艘驅逐艦和護衛艦、水下兩艘核動力攻擊潛艦和其它多艘水面輔助艦船組成的“布什特混戰斗群”,已駛到奄美大島西西北90海里的國際航線附近。

    布什號航母戰斗群一直開到這里這仍沒有遭到日軍潛射導彈的打擊,是因為它配備了美國最新型的艦隊防護系統。布什號航空母艦裝置了1台長基線電磁波干涉儀雷達,使用的波長比近紫外線還要短一些,也可以叫它是一種望遠鏡,這台望遠鏡在布什號船頭和船尾各放置了一個電子“鏡頭”,因此擁有極高的解析度(約等于電磁波長除以鏡頭等效口徑,這里鏡頭口徑等于船頭船尾兩個分鏡頭的距離,約430米),使用這台望遠鏡就易于發現來襲的彈道導彈,特別是彈道導彈與電離層離子踫撞發出波長很短的紫外線的時候。此外,這台望遠鏡掃描海面時,可以發現30海里內掠海面飛行的巡航導彈—望遠鏡把高速掃描得到的每一小塊海面的每一個有限元單元都送到超高速的防御系統計算機解算,厘米級的有限元單元解算可以敏捷地拼湊出平方米級的面特征,從而立即抓住與海水頗為不同的巡航導彈。這套機構過于敏感,以至于常常使戰斗群附近無辜的海鷗和飛魚遭到殺戮。防御系統計算機一旦解析出異常,只經過計算機分析比對而不經人力觀察分析——那確實是來不及的——就召喚分置于船頭和船尾的兩台化學激光發射平台進行攻擊。以航空母艦為圓心的半徑33千米的半球空間內,無論天上飛的還是水面跑的,無辜生物常常被這套草木皆兵的系統殺戮,所以這條軍艦一下水,環保組織的抗議就接連不斷。航母戰斗群指揮官倒並不在意環境保護,但是系統靈敏度過高,化學激光器射擊連連,即使是艦載系統,燃料供應也會吃不消,所以不時降低系統的靈敏度等級。

    遏制咽喉行動一開始,布什號的防御系統靈敏度就開到最高,一路航行過來,真是達到飛鳥莫入的地步。布什戰斗群的原定任務是駛抵台灣近海,壓制中國大陸海空軍對台灣可能采取的軍事行動。

    美國在2005年6月14日披露了一個台海應變計劃︰集中1500架先進戰機,壓制解放軍空軍,奪取台海制空權。2005年夏,國防部拋出明松暗緊的中國軍力評估報告,在國會爭取到巨額的專項軍費撥款,投入空軍要求的f22和f34的大批制造,並特別加強了反潛和航空母艦反導防御的建設,其中,航空母艦反導防御能力建設被列為重中之重。到2007年夏秋,美軍將台海壓制解放軍空軍的戰機數量從1500架提高到2500架,除在中繩中心基地部署了遠東空軍全部家當的千架戰機以外,在隨後開始的遏制咽喉行動中,還調集了5個航母戰斗群向台海集中,在新加坡外海部署了里根號和小鷹號兩個航母戰斗群,部署克來星敦號航母戰斗群作為奪取南沙油田的主力支援,並作為東線、南線兩大軍事行動的機動增援部隊。美軍的計算,並沒有包括日本空軍,但是理所當然地包括了台灣空軍,使得東線的先進作戰飛機總數超過了2500架。而唯一代表美國最先進航空母艦戰斗群反導防御能力的,就是成軍不久的布什號航母戰斗群。

    此刻,布什號戰斗群一路行來,連續擊毀數十枚潛射反艦導彈,反潛機摧毀了2艘日本攻擊潛艦,艦隊反導防御確實達到了飛鳥莫入的程度。

    但是,布什戰斗群的最先進反導防御系統駛過奄美群島就遭遇了極限能力的考驗,美國最先進航空母艦反導防御技術遭遇到中國最先進的攻擊航空母艦技術,世界頂端的航母攻防技術在這里迎頭相撞。

    644

    中岳島155毫米離心電磁副炮的射擊並無懸念。末接續在離心加速後面的電磁加速對炮彈初速/重量差的初速補償作出精確控制,使炮彈本身的落點精度比火藥發射提高了一個數量級,這是因為火藥燃燒造成的不一致性無論如何是比較大的,炮口測速裝置只能在測量之後以高低角做微調補償,不能消除火藥燃燒膨脹的不一致性。制導炮彈也是成熟技術,在離心電磁炮初速的準確基準之上,使得末端落點也更為準確。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火炮設計師、總監弗里茨•羅森伯格教授制造了巴黎大炮,口徑210毫米,身管長達34米,達到162倍徑,以53度射角發射,初速1700米每秒,彈重125公斤,最大彈道高度42千米接近平流層邊緣,當炮彈克服空氣阻力到達30千米高度之時,彈道切線與水平線的夾角恰在45度左右,還保有1000米每秒的速度,而平流層空氣密度卻所剩無幾了,接近于真空,正是炮彈在這個真空環境中的飛行,才構成了巴黎大炮的主要射程,只要初始動能足夠,炮彈可以無助推飛行數百以至數千公里。空氣阻力隨初速增加以指數關系上升,這是在對流層內,出了對流層就不一樣了,而飛出大氣層和第一宇宙速度是兩個概念。

    巴黎大炮的炮彈在平流層邊緣飛行時速度衰減極慢,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回到對流層時,已經處于120公里之外的巴黎上空了。

    中岳島155毫米離心電磁副炮的初速遠高于巴黎大炮,炮彈頭尾相餃射出形成長串的炮彈流,在很長一段距離的飛行過程中,後一發炮彈頭部還處在前一發炮彈尾部的某個真空度內,使得進入平流層前受到的空氣阻力大為減少,這兩個因素使得炮彈進入平流層時保留下來的速度遠大于巴黎大炮的,不僅單位時間內水平飛行分量大,而且最大彈道高度也大為增加,使得重力加速度作用之下的垂直分量降落時間也大為增加,因此炮彈在平流層中的飛行距離延長了1個數量級,重新回到對流層時,已經處于布什航母戰斗群的頭頂之上了。

    這種狀態的炮彈群雖然進入布什號化學激光器的有效射程,但給布什號帶來3個問題︰

    1彈頭近乎垂直向下,可供瞄準的被彈面積極小,

    2高速落下的炮彈彈道在氣流作用下有不穩定抖動,這個抖動主要是平移成分,不過十幾厘米到數十厘米,對落點精度影響很小,但對激光瞄準影響很大,

    3炮彈在大氣層中與空氣摩擦產生高熱,在炮彈周圍包上薄薄一層電離子團,激光要打透這個即使很薄的電離子層,也耗散很大。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方便以後閱讀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十二 643-644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十二 643-644並對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