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

六 絕不低頭 271-280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中悅 本章︰六 絕不低頭 271-280

    271

    美國國務卿在關注著即將發生的上海東中美機群的公開對決。

    其它戰線都好說,那是看不見的,或者說是可以認為看不見的。

    上海東空戰則不同,明明白白地在全世界面前,兩個文明大國對決,總要有個什麼理由呢?

    總統的“比劃”策略,其實不是什麼偉大的政治發明,而是老掉牙的炮艦政策的繼續。

    只不過今天充當炮艦角色的,是從水底到太空從鋼鐵到電磁波的一系列新式武器。

    國務卿出身高階將領,作為軍事戰略家,對美軍的軍事經濟戰略有著深刻的了解。

    對于強國的軍隊來說,正面摧毀它是很難的,代價也會很大。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策。這就是迅速打垮對方的戰爭支援力。

    利用航空兵、遠程導彈、特種作戰和天基打擊力量,先行摧毀對方的主要軍火企業、主要經濟支柱企業、交通樞紐、能源樞紐、發電廠、水廠和對民生有基本意義的設施、首都和主要城市,那麼對方的軍事潛力也就立即被摧毀了,那時就不必去正面攻擊它的軍隊,只要輕輕一推,對手強大的軍隊就垮掉了。現代戰爭中,美軍用這種軍事經濟戰略打垮南斯拉夫、伊拉克和伊朗,屢試不爽,從戰略意義上說,打垮另一個超級大國甦聯,也是這種軍事經濟戰略的極致發揮,美國先行打垮了甦聯的經濟,只不過不是用炸彈炸垮的,而是用軍備競賽拖垮的,打垮甦聯的經濟之後,強大的甦軍土崩瓦解,未費美軍一槍一彈。比如核武器,美國曾經花費數萬億美元發展核武器及其防御系統,也不過勉強維持對甦聯的恐怖平衡,而打垮甦聯經濟後,美國就可以借給俄羅斯幾千萬美元要他自己銷毀核武器,俄羅斯感激不盡地接過錢去,自己動手銷毀那些可怕的東西,比美國親自動手還要利落省事。再往前推,二戰時打垮不可一世的德軍,也是先炸平了德國所有的工廠,使後期德軍成為被抽干了血液的巨人。打垮日軍,日本本來是要“一億玉碎”的,美軍拿下那幾個中間的小島之後,轟炸機從那里起飛就把日本的主要工廠和主要城市炸成一片廢墟,切斷日本一切資源航線,日本失掉了制造飛機軍艦大炮的能力,沒有能源,沒有資源,天皇就不得不宣布投降。那些負隅頑抗死戰不降的日本武士道軍隊,本來是逼迫美軍一寸寸地流血推進的,可忽然一夜之間就舉手繳槍投降了。

    對付中國也是如此。軍事經濟戰略。美國先是三十年的經濟封鎖和制裁,毛澤東以自力更生戰略應對,支撐著中國沒有垮掉。中國是個很大的國家,自己的資源也的確夠他自力更生一陣子的。再後來,他們的總設計師搞起了改革開放,使中國國力空前增長,美國不僅無法摧毀中國經濟,而且還在全球化分工中與中國一起成為分工鏈條的主要環節,炸垮中國經濟,也等于炸垮美國的一半經濟。

    因此,最近幾年,美國屢戰屢勝的軍事經濟戰略開始了深刻的調整轉變,那就是從摧毀對手的經濟,轉變為扼制對手的經濟,如果做不到完全扼制,至少要做到部分扼制——一定程度的控制。這就是說,不能打爛對手,那樣美國也會垮掉,而是要限制對手,控制對手,讓美國對中國的發展不要失控。這就不能大打,只能小打,以小打來輔助經濟限制行動。

    美國這次發起的“扼制咽喉”行動,就是這一戰略思想轉變的體現。從軍事經濟戰略基礎意義上去說,國務卿是贊同這次的扼制咽喉行動的。卡住中國人的石油咽喉,的確就把中國的經濟發展控制住了。

    但是美軍竟然在新加坡外海遭到了毀滅性的軍事打擊,更危險的是,這似乎是中日之間某種政治上的聯合行動的結果。中日之間任何程度的軍事政治結盟都是美國的噩耗,都是美國不能忍受的。歷史表明,美日中三大國之間,美中聯合一定可以打垮日本,太平洋戰爭就是例子;美日聯合就可以壓制中國,例如戰後50年,美日聯手壓迫中國無法收回他們的台灣。那麼,中日聯合呢?中日一旦聯手,就構成資源獲得的地緣相互保障,實現了中日經濟高度互補性基礎上的持續共同發展,那就一定會壓倒美國。

    因此,美國是一定不能讓中日聯手這種事情出現的。美國的基本策略,是利用日本的戰敗國地位在軍事上罩住日本,控制了日本的資源獲取,美國只要翻臉,日本立即就與外界資源斷絕。這樣,日本就只能听美國吆喝,任勞任怨地充當美國以日制華戰略的馬前卒。美國也與中國有著戰略默契,那就是決不能讓日本發展核武器和有效的遠程戰略武器,美國往日本人頭上扔過兩顆原子彈,深夜捫心自問常感到心虛。從這個深層意思上說,朝核六方會談,美中是聯合防範日本借機發展核武器的,其實美、中、韓、俄都在防日,而北韓以意識形態理由反日,南韓因竹島石油資源之爭而反日,形成表面的三對三而實質的五對一——制止北韓發展核武器的五對一和防範日本發展核武器的五對一。

    可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得中國成為拉動日本經濟復甦的新契機,中日關系的戰略結盟開始具備了經濟基礎。中國內部不失時機地出現了聯日派,中日結盟的戰略苗頭出現了。與此同時,日本還是秘密發展了核武器和x激光等戰略武器。美國的內心開始浮現危機感,但是並沒有更新的應對戰略。

    上帝保佑美國。就在美國對新局面無計可施的時候,天然的石油資源開始枯竭的征兆出現了,中東產油國的開采量達到頂峰,而油價還是一個勁地上漲,石油供不應求了。

    新的應對戰略也就有了。讓中日為了爭奪石油資源而大打出手。美國要先站在資源弱勢的一方,既站在日本方面,鼓勵日本爭奪東亞石油資源,與中國翻臉成仇。天幸前輩們奉行分而治之政策把釣魚島群劃給日本,那時前輩們還不知道那片海底下有個大油田。這就是上帝保佑美國了。現在石油短缺時代到來,為了爭奪這個大油田,日本在美國處心積慮的鼓動下向中國翻臉挑釁,中日之間的戰略結盟動向終于被打破了。

    這次的軍事行動,計劃是在新加坡外海的“扼制咽喉”行動以美國為主,在中國東海產油區的軍事行動則以日軍為主,美日聯手一舉扼制了中國的石油咽喉,同時徹底打破中日任何結盟的可能,動員中國的力量去限制日本的戰略武器發展,而在深層上美國也同時牢固地扼制住了日本的石油咽喉。這本來是一個完美的戰略計劃。

    可是,新加坡外海演習竟然發展成中日聯手打擊美國!而台灣獨立分子突然宣布獨立,日本借機露出蓄謀了數十年的猙獰面目︰不許中美軍隊進入台海和東海油田區。這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日艦隊之間也互毆了一頓,可是國務卿作為軍事家很清楚︰中日艦隊後來的互毆只具有戰術意義,都是被迫的自衛反應,而最先對美軍主力航母特混編隊發動突然襲擊的,才是具有深刻戰略意義的行動。這一點判斷清楚對美國的戰略方向轉變至關重要,如果是日本人發動的突然襲擊,那就是日本開始脫離美國戰後半個多世紀的掌控,美日之間的對抗將表面化,最初一段時間——從現在開始,美日之間會發生大規模軍事沖突,一戰而定乾坤。美國決不能讓日本以完整人格重新站立起來,軍事獨立的日本一旦站立起來,就輪到美國倒下去了。所以剛才總統指示袋鼠對日本做隱蔽而堅決的外科手術式的戰略打擊。

    如果是中國人發動的突然襲擊呢?如果史密斯艦長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中國人的所作所為就不是連總統自己在心里也不相信的借口,而是同時針對美國和日本的一場老謀深算的戰略打擊!這樣一場打擊,照目前態勢發展下去,如果是中國人的謀定而後動,那就將一舉打碎美日戰略同盟,中國要扼住日本的航線咽喉,讓美國失去控制台灣的能力,中國將一舉收復台灣而且從根本上控制住日本!中國如將日本收服為用,就立即造成對美國的戰略力量對比優勢,世界格局立即翻覆,中國將一舉推翻美國的統治,登上世界老大的地位!

    這個可能性只有十分之一。所有戰前情報都說明中國沒有實現這個意圖的軍事能力。但是也有一條情報,說明中國在新加坡外海的行動是佯動,是為了隱蔽他們的中國東海的主要戰略突擊。對日情報部門發來的這條情報表明,日本方面判斷中國的主要突擊方向是釣魚島群,目的是控制東海春潮油田。如果是這樣,那麼中日雙方就都是以南線為佯動,而把主要打擊方向放在東線,在中國東海,日中海空軍主力將迎頭相撞,而美國為了制約中國,政治上暫時還是要聯日制華,軍事上要派出5個以上的航母艦隊打贏這一仗,徹底壓住中國,保住台灣。

    錯誤在于,總統沒有必要先于日本人動手,讓美國空軍打頭陣,去威脅中國上海。

    那在戰略上就錯了。美國的利益在于中日一定程度的分裂和對抗,因此需要挑起日本和中國直接的小規模沖突,而美國應該站在日本的後面收拾戰果。讓美軍去直接沖鋒陷陣的結果,固然更有利于在軍事上打敗中國空軍,但是那就讓日本人站在美國後面獲取戰果了。這是在戰術上正確而在戰略上錯誤的做法。總統之所以犯這種錯誤,是他耽心新加坡外海美軍的慘敗和日中聯合行動態勢會導致本屆政府政治上的下台,因此要以對紅色中國的意識形態斗爭掩蓋日本突襲美國的事實——這是本屆政府無法承擔的政治失誤

    但是這里還是有些不對——

    解放軍的主要突擊方向真的是釣魚島群嗎?如果是,那麼僅僅為此目標,他們值得在新加坡外海演習那里大動干戈嗎?

    新加坡那里中國軍隊行動的規模,他們的殘余艦隊在美軍強大增援面前死戰不退,還要竭盡全力企圖消滅美國殘余艦隊的企圖,這些表現都超出了日本突襲行動後中國軍隊正常自衛反應的範圍,也超出了南線應有的佯動範圍——喧賓奪主了!

    那麼,中國自己的戰略計劃中,主要目標應該比釣魚島群要大,判斷出這個主要目標,對美國至關重要,那究竟是哪里?

    ——台灣嗎?!

    台灣!如果是台灣,那麼台獨勢力這次的鬧事事先就被中國察覺,並被中國不動聲色地加以利用。中國是在等待那些愚蠢的不識時務的獨立主義分子給他們送上來一個動手的機會和口實嗎?果真如此,台海的平衡之下就悄悄出現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中國的軍事實力出現了全新的重大突破了嗎?他們已經強大到開始尋找動手的借口的程度了嗎?假設是這樣,總統現在信心滿滿地以訛詐式的攤牌壓服中國人的做法豈不是會變成招致戰略失敗的愚蠢舉動了嗎?.這可能嗎?拳擊手那里竟然毫無察覺?

    國務卿的思考如果沿著這個方向繼續下去,他最終是能夠覺察出什麼來的,立即著手的全力以赴的調查或者還來得及在懸崖的邊上勒住馬車。可惜,國務卿習慣于嚴謹務實地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模式的缺點一面就是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以至在大難將臨之際無法跳出固有框框的束縛。

    上海東不斷進逼的美軍機群還是吸引走了國務卿的現實主義的注意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國務卿的思路又回到了上海的東面。

    美軍機群就算到了上海外沿又該怎麼樣?美國能夠轟炸上海嗎?那是全球化分工時代的天方夜談。

    美軍到了中國12海里領空邊緣就要掉頭,甚至再靠外面一些,就要掉頭。

    就是說,空襲上海行動是虛張聲勢,壓迫中國放棄任何出動武力奪取台灣的念頭。如果上海東空戰打不起來,中國人知難而退,那自然是美國不戰而競全功。關鍵在于一定不要打起來。只要真打起來,美國無論打下多少解放軍的飛機,取得何等軍事勝利,在戰略上都是失敗的。美國與中國蚌鷸相爭,而讓日本漁翁得利,而且這還是在日本對美國艦隊發動突然襲擊,美國正在準備對日本施行外科手術的時候!美國與中國此時開戰,又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對手打的錯誤的戰爭。對于台灣,有人比美國更急,那就是日本。

    台灣對于美國,不過是大洋彼岸牽制中國的一環,而對于日本,卻是決定其資源線路不被中國扼制的咽喉要塞!美國可以放棄台灣,而日本在台灣問題上是無路可退。石油短缺時代到來後就更是如此。

    美國,應該再忍一下,再忍一下日本就會出手,中日相爭,兩敗俱傷,美國就在全局大獲全勝。

    總統太急了。總統是基于以往中國步步退讓的經驗而走出這步險棋。上海東空戰千萬不要打起來。中國會像以往那樣再退一步忍耐下來嗎?美國氣勢洶洶擺出大機群沖了過去,內心卻在祈求中國人千萬要退讓一下,給美國一個面子下台階。這多少有些可笑。

    問題在于中國人不會不迎擊,中國人至少會在一二百公里的外海上空迎擊。因為那個地方太特殊了。

    不是因為上海特殊,而是因為台灣特殊。中國人既然在數十年隱忍之後不顧我們的一再警告制定了那部反分裂國家法,就已說明這是他們對實力對比的判斷和決心,這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他們不會承認在美國台海武力的威懾下屈服。不屈服。這次很可能真的打起來了。美國的攤牌出手過早,過于莽撞了。

    上海東空戰但願不要打起來。那里不是空戰,也不是比劃,而是戲劇。而且是不好笑的滑稽劇。

    應該提醒總統,在中國做出反應前把機群撤回來,不要再逼近上海了,再逼近,美國和中國就都沒辦法下台階了!

    思考到這里,國務卿吩咐︰“給我接空軍一號!”

    272

    空軍1號。

    听到高腳杯再次打來的電話,美國總統的第一感覺是︰不耐煩。

    空襲上海的真實目的,是打垮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

    面臨戰爭的沿海城市的經濟難以強大,這已經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即使是龐大如中國,也不能例外。

    福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南方沿海省份的經濟基礎實力遠比不上廣東、江、浙,不是因為別的,半個世紀的備戰台灣,使得中共沒有在福建沿海發展工業,連在閩西的叢山峻嶺里建立的少量工廠,都被列為“小三線”建設。因此,即使有回鄉台資大量涌入的優勢,福建仍然只是在別的沿海省份後面亦步亦趨。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口岸城市,外國工業資本的主要投資地,長江經濟區的龍頭。上海的戰亂,必然將迫使外資撤離,貨運銳減,也必然堵塞整個長江經濟區的發展。

    今天在新加坡外海比劃的初步結果是令人吃驚的。這樣的結果能夠出現不是偶然的,這是中國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綜合體現。硬實力可能包括一些新的技術進步,拳擊手說他們的驅逐艦可能擁有某種不沉技術,抗打擊性能空前提高,這是以前的情報所沒有掌握的,緊急的調查正在進行,要過一過情報分析結論才能送來。無論如何,不沉船舶是人類的一個百年夢想,一旦實現,海軍的裝備、戰術就都要推倒重來。在這個問題清晰之前,我們暫時不宜使用艦隊與他們的驅逐艦近距離交戰。所以要動用空軍。空軍嗎,毫無疑問,中國人落後我們20年。軟實力方面,中國竟然實現了與日本的某種聯合,這是美國必須認真對待的。比劃了這一下,我們得到一個初步結論,總起來看,美國可能暫時不具備完全扼制住中國石油咽喉的壓倒優勢。如果能夠以堵塞住上海這個中國經濟的東大門作為補充,輔以切斷他們的西線輸油管,那麼扼制中國國力增長的戰略目的同樣能夠達到。

    只要有利的態勢一出現,力量對比的差距被證明和重申,那麼我們也會見好就收。我們也不會窮凶極惡,不會的,沒有必要,美國的實力看來也不那麼允許。

    美國在等待著中國自己拉響上海的防空警報。這是中國自己信心喪失的標志。其效果遠遠超過美國大兵壓境下中國的奮起抵抗。看看台灣的例子就知道了。雖然是憑籍美國的武力保障,但是台灣在中共的數次軍事威脅前都沒有慌亂,反而表現出同仇敵愾的精神,使得中共的每次軍演,都只不過暫時地拉下台灣的股票指數而已。

    如果中國人自己拉響防空警報,那麼所有外資就都懂了︰中國自己也認為其實力在與美國對抗的條件下不能保障其經濟建設。隨著所有投資人信心的崩潰,長江經濟區必然垮掉。那麼中國沿海就只剩北大門的京津-環渤海經濟區,中國的和平崛起就成為一句空話。

    所以比劃的結果就是要中國人得出不能與美國對抗這個結論。我們迫切需要這個結論。

    好不容易听完高腳杯的羅里羅嗦,總統冷淡地說了句︰“知道了”,就掛斷了電話。

    273

    當上海市委書記第5次就是否公告通知群眾疏散請示中央的時候,“請示”的語氣已經堅強無比︰

    “……,必須立即通知群眾疏散隱蔽!這是中共上海市委一致通過的決定!”

    總書記︰“政治局常委會已經決定︰不公告。不公告才是真正保衛了上海!”

    市委書記︰“請中央再考慮!如果事後證明通知群眾是不必要的,責任由我一人承擔,你判我的刑好了!”

    總書記聲音變得低沉,一字一頓︰“你听好了︰不-能-動!”

    274

    通話已經結束了很久,市委書記才緩緩地按下了關閉會議電話的按鈕,雙手據桌,冷峻的目光掃過會議室內的11位常委和人大、政協的領導人,

    “大家都听到了,中央,已經作了決定。”

    市委書記最後兩個字的聲音突然沙啞起來。

    沉默延續了半分鐘,這半分鐘似乎有一輩子那麼長。

    緩緩地,年已七旬的政協主席站了起來,嘴唇抖抖地,講出了一句話︰“人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啊!”

    話一出口,滿屋子的人仿佛于無聲處听到驚雷,

    文教副市長是民主黨派人士,她掙扎著說出︰“無論如何,先讓學生疏散隱蔽啊!”

    主管經濟的副市長︰“服從中央決定。但是我保留剛才的意見。”

    主管外經貿的副市長︰“不宣布,該動的還是要動!不動嘴,只動手!”

    常務副市長︰“我們應該執行中央的決定。但是…,也不是沒有變通的辦法,是不是…宣布組織一次全市防空演習?”

    政法書記眼楮一亮︰“對啊!我們2年前還組織過一次全市防空警報演習,全市秩序井然啊!我們可以宣布防空演習,同時暗中分頭抓緊各重點方面的疏散隱蔽,按預定的防空保衛計劃實施!”

    人大主任、分管組織的副書記、紀檢書記、宣傳部長等6、7位同志,都沒有說話,但是眼光都一齊聚集到市委書記身上。顯然,防空演習假戲真做是目前最好的折中方案,但是這是不是也與中央“不要動”的精神相違背呢?

    市委書記瞳孔後面射出深沉的目光,他在看著兼市委常委的東南軍區空軍政委︰“政委同志,我請求你以共產黨員的良心,講一句話︰

    軍隊,能不能頂住?”

    一句世紀的問話,回答也有一個世紀那麼長。政委慢慢站了起來,渾身的血液都涌到了頭上,緊握的拳頭手指甲深陷進肉里,一字一字地回答︰

    “部隊一定會血戰到底!但是,防空警報,還是,拉響吧”

    明白了。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眼光齊刷刷望向市委書記。

    市委書記不再說話。他的手抓起了一部紅色的電話機,按下2個鍵。旁邊的秘書知道,市委書記是要和一位老同志通話。

    275

    美國落基山脈,峰頂高能激光發射站。

    高能自由電子激光系統研制小組的人馬,基本就是現在坐在“峰頂發射站”屋子里操縱著什麼的這幫松松垮垮的工程師。工程師們的頭兒,就是此刻翹著二郎腿坐在密執安真皮轉椅上左右搖擺的大工程師季森。

    季森只有三十出頭,中等個,金魚眼,喜歡戴一幅很值錢的舊式夾鼻眼鏡,自己聲稱最大的興趣愛好也是最大的長處,就是古典哲學,而不是什麼庸俗的武器系統。這會子,季森正坐在從家里搬來的皮轉椅上,半閉著眼楮左右搖擺,頭上戴著已經被那個討厭的家伙行政長官赫塞上校警告過很多次的隨身听耳機。

    季森對首次作戰信心滿滿,也興趣不大。各位老大,那些一個個臭氣沖天的工程師們,或許只買季森的帳,或許也無需買誰的帳,干那些活兒是不在話下的。訓練正規操縱軍人早已開始,但是今夜提前啟用,要用那幫呆鵝學員是來不及的。

    計算機是美國獨具優勢的長項。高能自由電子激光發射居然比戰略電磁炮項目快了一步成軍,主要是依賴美國高度發達的計算機技術,使得萬里之外,不差毫厘。許多超前大膽巧妙的競爭方案都在最後關頭被“杰出的酒櫃”生硬地否定,回到了古老的有限元法,一個一個微小單元地計算分析,真叫硬踫硬。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力特說過,你不可能兩次走入同一河流。

    這就是說,河流,每一微小的湍流、每個轉瞬即逝的泡沫,一瞬間都有萬千變化,時間只需一瞬,河流就已面目全非。

    使用有限元法瞄準,就好像完完全全復制一條真實的河流。所需要的計算機的速度和容量,在1年前還是難以想象的,在今天,也只有美國能夠做得到。

    電磁炮只能是中近距離動能武器,看去簡單,卻偏偏是“簡單”的加速滑軌-尺度與發射電磁功率這對機械和強電領域的矛盾,阻礙著它遲遲不能投入實戰。

    而電腦這個最復雜的人類制造品,現在變得最簡單了。

    德國辨證哲學大師黑格爾指出,簡單和復雜本身就是因相互對立而存在,因相互轉化而發展。

    雖然還有一個大問題沒有解決︰地面站和低軌反射衛星的跟蹤瞄準系統響應速度仍慢,因而低軌反射鏡衛星一個繞地周期只能干很少幾次活,對高速高機動性目標打擊的準確性還不夠,反應時間慢,應付對方戰略飽和攻擊的能力要具體計算。不過,“頭兒”說可以湊合用了,沒有大問題。結果就是沒有大問題,初次射擊就打下了地球那一面的中國預警機。

    耳機里貝多芬的第六《田園》交響曲正放到暴風雨那一樂章,季森听得高興,拾起腳底下的半罐可樂,準確地投到6米外正在怒氣沖沖瞪著他的赫塞上校腳下的紙簍里。

    276

    從無錫、甦州、常州附近起飛的空六師的162架戰機,代表了中國空軍的精華。

    由于我方亞太區上空低軌衛星已全部被美國的高能激光擊毀,對中國東南沿海上空的衛星探測能力被嚴重削弱了。來自中岳島的反射式激光衛星通訊數據顯示,來自中繩納守嘉基地的美國的戰略轟炸機群已到達上海東東南約450公里處,但是東部沿海遠程雷達除了6架b52轟炸機以外,其它轟炸機和護航機群看不出來。僅來6架轟炸機是沒有意義的,只能說明主要機群是隱身的,超出遠程雷達的探測能力。上海外圍防御圈的雷達探測能力損毀嚴重,外島新建成的多座大功率雷達站在遭受美軍潛射巡航導彈攻擊後,只剩兩座完好。這也不是由于我們的反導攔截系統最終保住了它們,而是美方沒有發現這兩個站。

    277

    東南軍區空軍指揮部隨即命令啟用遠程被動雷達。源自捷克的被動雷達技術曾經使美國f117隱形戰機無所循形,現在已被我們掌握,在上海方向建成的被動雷達網已投入使用。被動雷達其實就是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定向無線電信號接收器加上相應計算機信號分析系統。10分鐘後,被動雷達網報告一無所獲。這說明美軍機群使用完全的電磁波靜默,什麼電波也沒有主動發出來。

    東南軍區空軍指揮部里一片沉默。大家明白,現在只能依靠空六師的機載“巨網”系統了。

    278

    空六師的絕密武器之一是“巨網”系統。包括24架經過特殊改裝的j8d,發動機做了渦軸化改進,高速軸端直接帶動稀土永磁高速高壓發電機,減省了發動機體內減速器齒輪重量,高速高壓發電也減少了導線截面和重量以及銅阻損失。這使得改裝後的j8d犧牲了空速卻擁有了強大的發電功率。每架j8d都載有一個面積不算小的相控陣雷達。這都還不算什麼。

    關鍵在于,各架j8d的子相控陣雷達又是總相控陣雷達的一個子單元,都與樞紐裝在一架大型改裝運輸機上的極高速度的計算機無線聯網,每架j8d都是飛在等效相控矩陣雷達上的一個有源掃描節點。相控陣天線由密排的掃描單元組成,想一想,如果把2個單元之間的距離拉開一些,對于雷達性能如何。那麼就拉開一些,再拉開一些。現在,24架j8d相控陣節點子單元就構成了一架等效面積十幾平方公里大小的巨型相控陣雷達。空軍管這套系統叫“巨網”。

    雙方機群距離330公里左右時,巨網就把等效雷達反射面只有書本大小的美國b2隱身轟炸機和f22隱身戰機,一架一架地顯示出來。

    當美軍的戰機一架架從“巨網”樞紐機的顯示屏上顯現出來時,空6師參謀長看清楚了美軍的陣勢。

    雷達反射面很大的6架b52是美軍不打算保密的,還有430多公里遠,b52前上方有美軍2架預警指揮機,b52的前面,距我330公里處有9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下方有58架f22,

    最前面離巨網270公里處,是美軍的空優機群主力——234架f22。

    顯然,美軍用b52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把隱身性能極為優良的最新一代主力制空戰機“猛禽”f22機群悄悄前伸160公里,準備對我機群發起突然襲擊,

    在摧毀我殲擊機群後,在b52前方100公里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就完成突破。

    b2轟炸機攜帶的機載戰斧巡航導彈的數量少、速度低,相對易于攔截,但是b2機群必定還攜帶有大量區外撒布炸彈,這些炸彈體積相對小而且數量眾多,是很難完全攔截住的,區外撒布炸彈的水平飛行距離可達35公里,使美機在我12海里領海外就可以投射攻擊,因此最後一道死守防線是上海東40公里處,最前面的第一道防線則距上海200公里,就在這里。

    279

    躲在戰略轟炸機群後面約200公里的,是美國的2架新型e9預警機。

    昂貴的預警機是空戰制勝的關鍵,可是個子太大,作戰時又要不停地發射主動雷達波,目標明顯,很容易受攻擊,所以美國人把預警機撤到對方反輻射導彈的最大攻擊半徑之外。

    但距離遠了就看不清楚。美軍一是借助預警機載的超高速電子計算機,二是實行雙機信號聯網同步合成分析,使得有效作戰距離大為增加,當然,這個雙機聯網同步合成分析,比起中國的24架戰機子單元組成巨大的相控陣雷達的技術,就落後了一截。

    不過現在預警機里的軍官們都很驚訝︰用不著費心探測,中國人竟然老遠地就打開了主動雷達,把機群位置清清楚楚地展示出來!

    找死嗎?

    中國人手里充其量有r79型視距外攻擊導彈,最大射程也不過200公里,而且有效攻擊半徑又比最大射程小得多。而美國的最新型的aim250遠程空空導彈,有效攻擊半徑就有250公里!

    此時此刻,中國機群已經在美軍前出的f22隱身機群的有效攻擊半徑之內!

    計算這些其實都沒什麼意義,在以前有意義,在今天沒有。因為我們有k31。衛星系統雖然受到日本人的攻擊,但是亞太地區的上空還剩有一些美國衛星,今天中國東海沒什麼雲彩,能見度良好,任何中國飛機都將被衛星發現,發現之後用k31把它們擊落只是舉手之勞。所以今天的空戰是一個劃時代的不對稱空戰,它標志著一個戰略定向能武器縱橫空、天所向無敵的時代的開始。

    至于這種不對稱空戰中美國空軍會不會有危險,剛才總統那個軍事草包要我們發射幾發對地導彈,說是試探一下中國人的反應。本來那是暴露目標的找死行為,並且這麼遠,打過去會被人家欄下來,拐個彎打台灣基隆還近點,可是中國人居然到現在還沒有反應,

    ——他們看不見我們!

    這個結論讓軍官們的心情一下子輕松起來。

    280

    中國西昌空間測控中心。

    一個巨大的圓錐型包絡線模型出現在一面牆大小的顯示屏上,數十處光標閃爍,一串串數字組急速翻動,每一組數字的一次跳動都是上億次計算的結果。

    良久,圓錐型包絡線的邊緣一格短線一格短線地慢慢描繪出一段軌跡,這段軌跡慢慢接近包絡線邊緣,

    大廳里的人們屏住呼吸在看軌跡的延伸,20秒後,軌跡與圓錐包絡線相切,切點處一組數據現出,只翻動一次就寂然不動。

    693。切點處軌跡與包絡線的距離還有693米。

    人們的目光望向大廳中間控制台前站立的總師,總師看向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老者默默地點了點頭,總師再看向一位年輕助手,助手熟練地敲擊鍵盤,然後默立等候,

    數秒鐘後,控制台視屏顯示出一面數據,助手報告︰“如果中岳島主炮再加大法向射擊角,動能彈丸在大氣層中飛行距離過長,攔截摧毀的概率只有45%。”

    總師命令︰“報告西山,美國高能戰略激光東亞反射低軌衛星軌道高度過低,不在中岳島太空攔截圓錐之內。建議︰使用3顆攻擊衛星攔截。”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方便以後閱讀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六 絕不低頭 271-280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六 絕不低頭 271-280並對石油咽喉保衛戰 (修改稿)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