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者(鐵血id壯士笑談)的話︰好消息︰作者在大家的督促下,不得不把後面剛寫的一些片斷拿出來,說是實在拿不出手,你們非要看,就湊合著看吧,一定別忘了提出意見。
-----------------------
《石油咽喉保衛戰》第三部的片斷
柴扉輕扣,應聲而開。
保衛局的同志很快了解了情況,這里是西山中的一家農戶,半山間柴笆圈出3畝大小的莊院,散養山雞,種植蘑菇菌類還有一些野菜,兒子開車去北京城送幾十箱散養雞蛋蘑菇綠色蔬菜還沒回來,開門的顯然是媳婦,三十多歲樸實的山村婦女,淡淡晨霧之中,她顯然辨出了來客何人,一下子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總書記堅持大家要來這里叨擾一頓早餐,要得就是下面事先沒有準備,半路上隨意指揮司機東拐西轉,車隊在總書記的親自指揮下早就跑出了“範圍”,保衛局的同志挺緊張,但總書記顯然挺高興。
淡淡的炊煙升了起來。老公公、媳婦和兩位外地幫工都全力投入灶間忙乎,老婆婆腿腳不便,坐在炕上放下手里的毛線活,與政治局在京的大部分人馬聊天,老太太看來是這個家庭中最見過世面的人。屋子里十幾位委員們坐得滿了,有幾位坐到了馬扎上,還有兩位到廚房幫著忙和,說是要“露一手”。
總書記一路上在思考一個問題。這問題只宜于在放松的時候思考,可是在重要性上卻帶有根本解決的意義。
中岳島號既然能夠利用海洋能轉化的能量把那麼多的炮彈發射那麼遠,為什麼不能用他的原理解決能源緊缺問題?這場24個小時的石油咽喉保衛戰,解決了中國的現有能源供給保障問題,一場架打下來,中國獲得了自己應得的那一部分。可是仍然很不夠用。即便暫時夠用,將來也不夠用,越來越不夠用。不光我們不夠用,別人也不夠用。大家都不夠用怎麼辦?
------------
總不能老是打架。打架,比劃,搶別人的,誰拳頭硬塊頭大誰就搶得多,這是美國霸權主義者的解決方式。剛才看了美國代理總統的國會演講文稿。那是主張,這種弱肉強食的搶奪方式具有根本的進步意義,誰塊頭大誰就搶得多,那麼塊頭小的就搶得少,搶不到,缺吃少穿,繁衍不下去,漸漸消亡,于是劣等種族所佔比重逐漸減小,而那些塊頭大的強者種族,搶得多就吃得多,吃不了就穿,穿不完就蓋好房子開好汽車,還用不完就去泡妞,這樣就獲得優勢生長條件,在人類所佔比重就逐漸增加,強者優勝,劣者淘汰,于是人類的平均素質就不斷進步了。
什麼邏輯?強盜邏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帝國主義推行方式版本。錯在哪里?錯在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東西少,人多,怎麼辦?社會達爾文帝國主義的辦法是大家打架,戰爭,巧取豪奪,誰塊頭大誰搶得多,優勝劣汰,分配不可能是均勻的,也就不可能是公平的,不公平造就了差異,差異造就了進步,因此民主的本質從來就不是民主,搶奪是天然合理的,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還有一種解決辦法,人多東西少是嗎,那麼每個人就盡量少消費東西,大家都勒緊褲腰帶,僧侶主義,苦行僧,犬儒主義,禁欲主義,總而言之,少吃飯主義,比賽誰的褲腰帶勒得更緊,誰勒得緊誰是道德模範,勒得最緊的就是聖人,餓死了。
再一種辦法,解決人多東西少,怎麼辦,就把人去掉一些,變成東西少人也少,消滅人口,因此戰爭、瘟疫、自然禍害、洪水猛獸,都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具有抑制人口的進步意義,這是馬爾薩斯主義。
再下來,是說既然東西少人多,那就平均分嘛。分生活資料的平均分配產生絕對平均主義,有飯大家吃;分生產資料的平均分配產生空想共產主義,有地大家種,這兩種,我們黨都多多少少受到過一些影響,特別是後者,甚至佔據過一定位置,實踐證明也是不成功的。
那麼怎麼辦?
------------
棒子渣粥,松蘑炒散養雞蛋,腌山野菜,還有一位政治局委員露的一手︰宮爆雞丁,不消說,也是散養的,都是綠色食品。
老漢指揮媳婦和幫工擺桌子,熱氣騰騰的往上端,總書記突然問了一句︰
“人多粥少,怎麼辦?”
老漢聞言一愣,臉色立即漲紅,大聲回答︰“不夠啊?再多做些粥上來!我這就下去做!”
總書記一拍大腿︰“這就對了!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解決方式!你們看看,啊,美國新任總統的覺悟就是不如我們的種蘑菇老漢!”
滿屋子的人都是一愣。隨即,總理會心一笑,說︰“人多東西少,怎麼辦?多生產東西嘛!”
“根本解決之道。所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要物質財富的充分涌流。”一位副總理接話。
-------------
總書記左手端著一碗粥,右手用筷子時不時敲著碗沿,在屋子里來回踱步,一邊發表講演。
大家不得不盡量往兩邊擠,在本來就不大的屋子里,給總書記擠出一條勉強可以踱步的通道。一起工作多年,大家都知道總書記的習慣,一邊思考一邊講話時是在整理思路,那是一定要踱步的,而決心一旦作出,往往就要在琴房會議期間彈上一段鋼琴。沒辦法,誰讓他是總書記呢。
總書記踱著步,用筷子敲了一下碗沿,說︰
“物質財富要充分涌流。
物質財富哪里來?勞動所得,生產所得。生產出的物質財富等于用了多少份資源乘以每份資源生產了多少,啊,這個乘積就是一共生產了多少。”
“當”,總書記敲了一下,
“第一個因子,用了多少份資源?多少份,現在是資源不夠用,限制條件下有多少用多少,以能源為例吧,
這個因子是兩項相加,啊,要有個括號,”
順手把一位政治局委員手里的粥碗拿過來,放在桌子上,說︰
“你這碗燙手,先晾一下,”
指著桌子上的這碗粥說︰
“這是第一項,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和天然氣,煤炭,還有什麼,啊,都是,喝一口就少一口,不夠喝,啊,大家搶,你們都想搶,我呢,端著手里的,看著鍋里的,端著自己的,看著別人的,你呢,”指著另一位委員,
“端著自己的不喝,光想喝別人的,這樣下去不行,”(那位委員苦笑)
“這是第二項,可再生能源,”
總書記拖過一盤山野菜,放在粥碗不遠,
總理站起來把手里的筷子正十字交叉放在粥碗與菜盤中間,說︰
“這是加號”,
旁邊一位政治局常委在粥碗左和菜盤右各放了一把勺子,說︰
“括號”,
總書記點了點菜盤右邊勺子的右邊說︰
“這里有個乘號”,說著眼光看向旁邊坐著的國防部長,
國防部長看看總書記沒有把其右手筷子擺上去的意思,只好把自己手里筷子斜十字交叉擺上去說︰
“乘號”,
---------------
總書記把手里的粥碗塞給那位被奪走粥碗的委員,說︰“這碗涼了,你先喝,”
看那位委員要推辭謙讓,借題發揮說︰
“他們要是像中國一樣懂得謙讓,有這個美德,仗就打不起來,
——給你喝你就喝,謙讓歸謙讓,我們可不搞禁欲主義,勒褲腰帶主義,也不搞平均主義,啊,一碗粥,兩個人搶不行,美國佬那套行不通,兩個人分也不行,一人半碗,啊,不行,你我兩個人都喝不飽,都不行,一會政治局開會,我們兩個餓倒了,怎麼成,所以我們過去搞的某種程度的平均主義,也不行,”
那位委員見總書記接著自己手里這碗粥上綱上線,只得接過粥,開始喝,
“當當”,總書記用手里筷子敲敲括號里那盤菜的盆沿,說︰“這個是未來方向,出路所在,啊,我不懂,你們知道我是學文的,誰懂,給大家講一講。”
總書記決心直接把中岳島號的原理基本弄懂。就在2天前,大戰前夕,還有一些研究單位的人聯名給中央打了一份報告,說那個原理不可能行得通,不應該立項撥款。雖然是總參dangercode;局有意布置的迷陣,封鎖的消息,但是到了離心大炮開火前夕還有人說行不通,就不光是迷惑了別人,不少自己人也還在迷惑之中。這里當然有軍工科研體制的問題,為了爭經費保自己的項目,否定創新的東西,搞蒸氣機的人千方百計否定內燃機的上馬,這個落後機制一定要改,從2005年底全國科技大會我們就在講這個問題,到今天,這個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不光是軍工科研,其它戰線,同樣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我們的資源消耗和投入很大很大,位居前列,可是利用效率很低,排到很靠後的位置,這樣下去,發展就會被卡住,上到一定台階就上不去了,不能持續了,國防部長筷子右邊那一項因子才是根本性的,效率,科學技術,創新
總書記的思路被打斷,國防部長開始講解那盤山野菜的技術原理,總書記全神貫注地听,
-------------
“……,總之,把一顆東西發射出去,就是要給它能量,現有技術無一例外都是在一瞬間給它施加能量,火炮總是嫌火藥爆發的力量不夠大,炮鋼不夠強,炮筒子不夠結實,另外,炮筒子不夠長,如果火藥力量不夠,那麼把炮筒子加到足夠長也可以,可惜現在也加到極限了;電磁炮呢,也是瞬間電功率不夠大,半個北京的電讓它用百分之一秒把那顆炮彈打出去,還是不夠用,炮筒子軌道還是嫌太短,化學能和電磁能的功率都嫌太小,炮筒子都嫌太短。火箭和洲際導彈的方式,也是化學能,把1噸的彈頭推到那邊去,推進火箭就要用100噸,太貴了。
離心炮,歸根結底,是把瞬間的加速過程展開成一個漫長的過程,”
國防部長知道總書記和政治局的成員想親自听懂基本原理,因此盡可能深入淺出,抓住要害地講,他從炕上老太太那里接過毛線球,一圈一圈地繞開毛線,一步步倒退,說︰
“離心輪盤每轉一圈,炮彈頭的能量就增加一分,每一圈的周長都等于一截炮筒子,一圈圈轉下來,這個炮筒子就足夠足夠長,”
國防部長倒出毛線,從炕上一直拉到飯桌,後面沒法再退了,停下來扯著這根2丈長的毛線說︰
“這一圈圈的炮筒子展開來有北京到廣州那麼長,所以加速功率可以很小,不用火藥,也不用什麼巨大的瞬時電磁功率,只用一個小電動機慢慢加速,就行了。”
“因此,離心炮不僅射程遠,射速高,而且成本很低,把這一張桌子的重量發射到地球那邊去,耗電的電費不過50塊錢,卻需要那邊的唯一超級大國用至少100萬美元來攔截,這個攔截與發射的成本比值遠遠超過他們gdp與我們gdp的比值,大了1萬倍,所以這在經濟上是無法攔截的,也就是終極無法攔截的。”
“啪啪啪”,總書記拍了幾下手,表示對國防部長深入淺出提綱攜領的講解的感謝,也表示他听懂了,這次大家照例沒有跟著鼓掌。
一位政治局常委站起來說︰“民用方面,可再生海洋能的利用原理,我來試試講解。”
大家看,覺得服氣。政治局里,的確要數他是高工程學歷的,而且是名牌大學肄業的。
--------------
常委講解道︰“…就是這樣,風輪機功率與槳葉半徑的平方成正比,跟風速的三次方正比,30米高度的風速就高出不少,他們把風輪機直徑做到400米放到海平面上300米的高度,立軸式風輪機可以適應各個風向,加上他們自己的圓周半環型擋風-集風板,風輪機的平均功率就有十幾二十萬千瓦,”
一位委員提問︰“這麼大的風輪機,工程上好不好做?”
常委說︰“一般認為不好做。去年世界最大直徑的風輪機也不過做到一百多米。不過,發展趨勢是直徑不斷做大,而每一次突破前,工程界總有人認為不可能,這個現象在工程技術界是普遍存在的,”
*副總理說︰“這大概是他們要做到海上去的理由之一,”
常委說︰“他們有自己獨創的地方。一般認為風力不穩定,所以風力發電的頻率和電壓也不易穩定,並接電網是件麻煩事,要花造價,
他們把風輪機直接連接飛輪電池的巨型飛輪,機械超越連接,飛輪轉速超過飛輪時,圓周上這幾個凸塊(常委拿起一個鍋蓋,把筷子頭從鍋蓋邊緣探出來)就出來一下,風力就推動飛輪加速一些,這樣直接轉換,並且利用了峰值風速,10級風吹1個小時的貢獻等于5級風吹一晝夜的,一場暴風雨過去,他們一個星期的儲能任務就完成了,所以實際的年平均風速還要高很多,
他們一邊發電賣錢一邊建設,光風輪機一年收的電錢就十幾個億了,”
總理笑道︰“買賣不錯嘛”
常委說︰“海浪能是更大的一項。一般認為浪高2米下的海浪能是每平米30千瓦,”
總書記插話︰“這里請展開一點,說慢點”
常委說︰“可再生能源的每平米能流密度大概是︰4級和風下風能0.16千瓦,水流流速3米每秒時約20千瓦,波浪能浪高2米30千瓦,潮差10米潮汐能100千瓦,太陽能晴天1千瓦晝夜平均不到0.2千瓦,”
總書記拿出筆來在小本子上記了幾個數字,旁邊有位委員說:我回去給你整份材料,總書記說:好,
常委繼續講到:“中岳島大約2000米長300米寬,60萬平米,平均利用海浪能一百多萬千瓦,利用效率不到10%,在目前各種原理的利用設施里算是效率高的,不過還是不太高,”從總書記手里拿過那個小本子,取出自己的小本子對接在一起擺動著,說︰“浪頭一過,他們在鉸鏈這里就獲得機械扭矩,”
x副總理問︰“效率還不夠高,是不是不同的波浪周期、浪距,不好都適應了?”
常委轉頭問國防部長︰“他們那船各段船體長度不等,周遭一圈的浮動浪板擺動長度也不等?”
國防部長點點頭說︰“一會周北岳就到了,小伙子知道的比較詳細”
總理說︰“科學發展永無止境,效率一項,會不斷提高,單項思考,它不會突破1,不過換一個空間就可能了”
---------------
“他們改的那種坦克有一種齒輪副加液氣儲能器轉換的制動儲能變速器,把坦克剎車時的動能儲存起來下次起步時放出,變速器有一個理論,就是變速器的傳動效率永遠不能高于1,可是車子起步時不僅發動機推動,儲能器也在推動,等于制動儲能變速器的效率高于1了。”
總理起身又盛了一碗粥,說︰“怎麼覺得這粥比國務院機關食堂的好吃,”
“我在想,這個制動儲能驅動要用到民用汽車上去,城市里車子紅燈停綠燈行,大半路程在加速減速,如果用這個系統,車子在城里跑就能省很多油,尾氣污染量也降下來了,”
x副總理比較懂汽車,說︰“我看過那份材料,可移動密封齒輪副-液氣儲能器構成的制動儲能變速器成本很低,只有渦流變扭器式液力機械變速器價格的五分之一,我們的自動檔變速器還不行,一年進口上百萬台,設個廠,做這個,國內市場一年的效益就200個億,世界市場幾千萬台,發展潛力很大”
*副總理說︰“那個人在光盤里提了,申請在天津辦一個制動儲能變速器生產基地,國內國外市場,賺的錢發展軍備和自然能源利用事業”
總理笑道︰“他要打報告上來,說不定我會批,”
政治局成員平時各忙各的,一開會就很隆重議程也緊張,近年來國際形勢壓力越發沉重,中央一直是外松內緊,今天早上是空前勝利後的一個小憩,總書記又讓議可持續發展的大題目,自然科學內容很多,又是在這樣一個山間農戶里,大家自然非常放松,氣氛輕松活躍,
總理多年來也難得有這樣一次放松,一時才思泉涌︰“我把自熱辯證法的研究心得歸納了7個定律,其中一個就是空間解決不了的問題用時間解決,時間解決不了的問題用空間解決,
在北京過那些紅綠燈,我就想,一個十字路口,大家都要過,路不夠寬,擠在一起誰也過不去,怎麼辦,空間不夠的問題用時間解決,設個紅綠燈,分開時間分別走,問題就解決了,紅綠燈呢,橫著走的車要等得短,直著走的車就得等的長,總時間一定下的分配問題,此長就要彼消,時間矛盾看似無法解決,還是可以用空間解決,設個立交橋,橫的橫過,直的直過,空間就又解決了時間問題,
這個原理用處很多,比如鐵路建設,一條鐵路兩條鐵路,多少公里地修,加復線,經費、空間都有問題,怎麼辦,空間解決不了在時間上解決,提速,等于鐵路加了線,有效提高的運輸能力,”
總書記插話說︰“歐?這是一條,很有意思,你這7個規律都要寫出來,發給大家看看,不許藏著掖著。”
--------------
總理說︰“我的數學不好,第一條沒歸納出來,所以有7條,咱們這些人里有沒有學數學的?”
說著,眼光看向分管組織的常委,
分管組織的常委說︰“我的數學就挺好。你剛才這個理論可以用正交多維空間理論概括,一維不能解決的問題,拿到與之正交的另一維去,說不定就解決了。”
國防部長問︰“一共有幾維?是不是只有3維?”
分管組織的常委說︰“數學上可以有很多維,n維,相互正交,構成一個數學n維空間。上學時的東西,這些年就飯吃了不少。”
國防部長說︰“別說得太拽,有時間給我們講講”
總理說︰“第二條是面上解決不了的問題用點解決,點上解決不了的問題用面解決。”
這時,房東老漢端進熱氣騰騰一鍋新煮的棒 粥來,分管組織的常委說︰“資源利用效率來了,這項與括號里這兩碗正交,來來,放這里”,點了點國防部長當乘號擺的那雙筷子的右邊,
國防部長對保衛局的一位領導說︰“你來送個外賣,這些粥我們吃不了,你盛些派人給總長他們看家那些人送過去,都喝一碗,省得他們抱怨我們偏了他們一頓”
保衛局領導轉身去布置,
總書記開始掌握會議進程了,起身,拿長把湯勺“當當”敲敲放在乘號右邊的粥鍋,說︰“現在議議這個正交項了”,說著,自己先盛了一碗,
總理說︰“這是第六條,資源解決不了的問題,用效率解決,效率解決不了的問題,用資源解決”
一位委員接過湯勺盛了一碗,發言說︰“這粥里,有人均裝備程度”,
*副總理接過湯勺替遠處一位委員盛了一碗遞過去說︰鍋里主要是科學技術,分解一下,人均裝備程度後面是勞動熟練程度,”
老漢听不明白領導們怎麼從這鍋粥里發現出那麼多東西,趕緊說明︰“剛才就是放了些紅棗”
-------------
關于資源利用效率這鍋粥里面都有些什麼東西,一位委員一口氣列舉了幾十項,從產品質量合格率說到教育、人口素質、醫療保健、體育運動等等,用了2分鐘。
總書記知道在座各位的素質,心知這樣面上涵蓋已夠,討論要深入、要解決實質問題,因此又出來掌握會議說︰“咱們按老祖宗的分法,就三大項,勞動對象就是資源了,勞動力和勞動工具這兩項決定資源效率(用手指彈彈乘號右邊那鍋粥),這兩項應該是——正交的?”眼光看向組織常委,
國防部長跟著告誡說︰“通俗點,不許拽”
分管組織的常委簡明地解釋︰“勞動三要素都可以看成正交的,不拽,就是乘起來,”說著,搬走那鍋粥,放上自己的保溫杯說︰“這是勞動力”,拿一雙筷子在勞動力右邊做了第二個乘號,拖過那盤宮爆雞丁說︰“這是勞動工具”,
這樣一來,小桌子就用到頭了,剛夠擺上中國共產黨人為了討論一個重要問題而建立起來的這個計量政治經濟學的數學模型。
總書記開始小節︰“這個(指了指括號內的兩項)現在廣泛代表自然資源的勞動對象,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剛才我們討論的比較窄的可再生能源問題,我這文科生大概听懂了六七成。要緊的是兩條︰一、都有那些可再生能源,有沒有新發現的;二、目前最好利用的是哪幾種,每種的最好利用的轉換技術方式是什麼,請你(指指分管科技文教的常委)組織一份材料,請國務院拿主意。我們是政治局,不是技術局嘛。這個問題上,政治局只管一條,中岳島的利用方式不是唯一的,發展永無止境,我們打破前有束縛進了一步,後面還要繼續研究發展下去,不要建立新的束縛又把自己束縛住。以前有人打破舊束縛的時候是革命者,然後他又建立自己的新束縛,他就轉化為反動者了,反自己的動。我們要始終保持當革命者,就要不斷打破形形色色的束縛,包括自己的束縛,才能不斷開拓前進,與時俱進。”
--------------
科教文常委掏出小本子記,不光是要整那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材料,連同總書記後面這段哲學發言都一並記了下來,心想在分管領域落實推動這個指示精神比可再生能源問題要重要得多。這是馬克思主義對創新的高度概括,其意義不止包括自然科學領域。
總書記點點右邊那盤宮爆雞丁說︰“現在先議勞動工具這項。總理帶個頭。”
總理笑說︰“這盤菜誰炒的,先露一手。”
剛才下廚房說要“露一手”炒菜的那位委員是分管工業的,心知總理在點自己的將,遂接口說︰“我還是先說人均裝備程度這項。
金融戰線一下子賺了一大筆,相當我們一年的gdp,勞動人口不可能跟著猛增,人均裝備程度當然可以上去一大截。不過,怎麼上?勞動力素質要跟上,有沒有沒這麼快,先進裝備要上,來不來得及做,”
總書記說︰“先說裝備,勞動工具嘛,分解出來”
工業委員說︰“一是進口,買進來一批,買誰的大有講究;二是自己做,怎麼做也大有講究。”
總理說︰“先說自己做這項,”
工業委員說︰“自己做是根本。第一個問題,錢在國家手里,怎麼放到眾多設備生產廠商手里去;
第二個問題,怎麼引導企業把錢用到高技術的需要的方向上來,不能隨便消費了買房子喝小酒了,那就意義不大;
第三個問題,先進裝備的科研攻關與原有設備改造升級,…”
總理插話︰“先說資金投放渠道,有什麼想法?”
-------------
工業委員說︰“奧,這個我可沒什麼準備,有個剛產生的不成熟的想法,不知行不行。”
大家都不接這段過門。政治局開會向來如此,準則是,有什麼,你就說。不過大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的要點。金融戰剛賺來的這一大筆錢要用下去,用到我們想用的方向上,不用不行,用錯了也不行。這事不是頭等大事,卻是重要的急事,總書記今早主持會議,在勞動工具這一大項上才先這樣引導。
一方面,像我們的巨額外匯儲備那樣處理行不行?顯然不行。我們的外匯儲備很多都買了美國債券和其它美國資產,有些人不懂為了什麼,問國內這麼缺資金,千方百計引進外資,自己的幾千億美元為什麼還要投到外面去。簡單地說,要保證人民幣不過度升值,就要放還美元,放美元有買美國產品和買美國資產兩類選擇,國家從政治、經濟戰略角度考慮,還是多買了一些美國資產,特別是美國國債。2004年初,那個人是在網上多嘴還是搞他的中岳島計劃,2005年美國要求中國逐步升值人民幣釋放壓力,2006年初開始質疑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帶給美國的潛在巨大的威脅,不過他們說歸說,人為擰不過規律的宿命,早告訴他也改變不了他,站在未來不能改變現在,不過不能算不教而誅就是了。昨夜一戰,中國突然瞄準美國以巨額資本負債抵補經常帳逆差拉動內需戰略造成的危如累卵的金融經濟罩門放出勝負手,一下子打垮了美國霸權主義者從事戰爭的金融資本,無論戰場勝負如何,他都要收手了,至少現在要收手了。美軍投降這個現象,反映了軍事形勢,更深刻地,是反應了經濟形勢。
不過金融戰摟草打兔子,幾個大起落折騰下來,央行還順帶賺了一大筆美元。就算美日的戰爭賠償都不到位,只這一筆錢就很可觀,不過要用好。中國一貫地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點點積累慢慢發展起來的,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主要的方面,但是事情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否定。現代國際經濟發展的特點決定了有這個可能,只要你做得足夠到位,賺一筆外財也有可能,正如昨天的情形。這個不可否定,但是也不能指靠。這筆錢怎麼用的問題,與新形勢下快速增長的外匯儲備怎麼用的問題有某些相似。
肯定是不能都拿來買美國資產了。僅僅為了平衡人民幣匯價,這個也是治標的辦法。何況新形勢下問題已大大突破了匯率和出口的層次。
大家知道原定上午有一個經濟口的會要研究這個問題,人馬現在都在這里,還不止經濟口的人,看來要擴大為一個非正式的政治局會議。
科學技術,教育,生產裝備固定資產的技術進步投放,國防,這是大家知道要議的使用方向,還有什麼方向。真正要議的是投放方式和使用效率,前者關系所有制形式,後者關系可持續發展,有了外財也不能只搞個一次性買賣。
再往下,大家的想法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了。
-------------
a委員在想︰成立一個裝備進步投資機構,統一對各企業投放和管理裝備進步資金,算是那些企業的新股東。這個裝備進步投資機構不能完全是國有國管的,那就落了舊套,要用股份公司制度的。可是誰當他的股東?他輕輕說道︰“國家財政要直接做一部分,這不是倒退,這是必須的。否則不能在股份制公司中起到方向引導和控制的作用。沒有這個作用,用錢的方向不好掌握,造離心大炮的機器不賺錢,炸油條的機器賺錢,可不能把這錢用到炸油條上去,那方向就錯了。”
b委員在想︰國家投資的形式,財政直接,銀行的投資公司,國有大型投資公司、大型企業,這是老套。可是除了老套,還有什麼新形式?沒有新形式可能出不來新內容,而老內容呢,半個世紀的實驗證明,效率不容易提高。不能為了方向犧牲效率,也不能為了效率犧牲方向。想到這里,情不自禁說︰“今天你們都講數學,我也學著講數學,方向和效率的關系,100塊錢投下去,效率90%,有效的是90塊錢,但是方向偏了30度,30度的余弦是0.866,90塊真用到正確方向上的最終有效值是90乘0.866,大概78塊錢吧;另一方面,老套的,效率只有80%,但是方向把持得準確,偏差角零度,那麼最終有效投入是80塊錢。所以,方向之中也有效率。”
大家都知道他在說什麼。幾十年的改革,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自由資本主義認為效率和方向完全由市場自由調節,就可以得到最佳值,其實也是片面的。炸油條的機器做的多,造大炮的機器沒做,可沒有大炮,恐怕你想平平安安吃個油條也是吃不成的,按市場自由調節理論,某種有用的東西做的少于其需求量了,它的價格就會上漲,利潤就會超過其它,大家追求利潤就投資做這個,它的生產量就上升了,自動與需求相符合了。照此理論,造大炮的機器少了,價格會自動上升,眾人會跳進來投資干這個。顯然這是做不到的。歸根結底,大炮不是市場里的東西,至少不是短期市場里的東西,因此無法指望市場調節。一些國防上的東西,一些基礎科研的東西,理論科學,甚至文史哲的東西,都不在短期市場內,但都是必須的,投資回收期很長很長,長到幾代人的時間,長在潛移默化,甚至長到人口素質形成和提高,最終形成資源利用效率深厚內涵的因子,不在眼前的三維空間之內,正交到另外一個空間去了,跳出三界內,不在五行中。它們無法直接買賣,所以無法符合市場規律。反過來說,自由資本主義的市場規律是一種片面的、部分是表面的、部分是短視的東西,把這個奉為金科玉律去概括一切,是以偏概全、以小蓋大、以表為里,那麼建立在這個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築,建立在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上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也會有同樣的毛病,也是在本質上還是低級的或說是初級的制度。
----------------
c委員說︰“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早已超越了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出新的合理成分和新的不合理成分,可笑他們有些人還把自由資本主義奉為終極目標,去追求自己已經跨過去的東西。這也不過是糊涂。可是他們有人要強迫別人也去重新走他們已經跨過去的東西,學習他們把自由資本主義別有用心地改頭換面之後的東西,走他們不太成功的彎路,走他們特意加了彎彎繞的路,你不走還不行,他不僅宣傳鼓動你走,還要用飛機大炮逼著你走,甚至用殺人放火綁架你走,這就不是理想主義的憨直、固執和愚蠢,而是完全現實主義巧取豪奪奪取利益的無恥和狡詐。”
d委員說︰“我們自己開拓了一條新路。我們這些年沒有搞理論窮究,小平同志說“不爭論”,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名字上叫它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中國特色只是一個形容詞,定語,不是明確的名詞,講出究竟是什麼。原因也很簡單,我們還在實踐中摸索嘗試,還沒有達到上升到新的理論的程度。不過,這個時候快到了。理論不立,改革難以再深入下去。”
--------------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做到了哪里,走到了哪里,或說是進展到了哪里。炸油條的機器完全投入市場調節,這些企業完全撒手。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利益的要害企業,以國有成分為主,有些完全是國有控制的。一些重大基礎科研也是國家科研機構在做。這是實務,是過渡,不是理論也不是目標。
接著走下去,究竟是什麼?迄今為止的實踐還是相當成功的。但是,缺乏理論指引的實踐摸索,其成功缺少必然性和持久性。中央並不諱言這一點,不過也沒有展開這一點就是了。以前,條件還不具備,也還顧不上。但是今天,偉大勝利之後的一個放松時刻,在山間農舍政治局一起喝粥,務虛討論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c委員繼續發言,聲音不大,有點像自己和自己說話︰“比如國有企業,國家所有並不等于全民所有。公有制也並不只是全民所有制。國有、公有、全民所有,三者並不等同。
再比如原來的提法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代表無產階級利益。不過經濟發展,大家都有產了。現階段的狀況是,我們黨奮斗的越成功,真正無產的人就越少。我們代表無產者的利益,實際上是先要消滅無產者。後來我們的黨綱改變了提法。”
-------------
總書記知道分管宣傳的e委員的理論功底很深厚,請他把這個問題先講講。講清楚之後,後面的實務討論就比較明晰。國防部長告誡說︰“不要拽”。
e委員點點頭,說︰“共產黨,是共資產,不是共財產。共財產的是絕對平均主義,是空想共產主義,有時候還是土匪。共資產,就是大生產要求的生產資料集約化使用,100個人推獨輪車的運輸也趕不上一輛卡車,卡車就是生產資料集約了,共起來了。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當生產力發展到足夠高度時,所有分散的、低級的、落後的、個人所有的生產資料都不見了,都被淘汰了,都集約起來了,那麼勞動者每個個人都沒有生產資料了,生產資料是全民公有的了,全民成為無產階級了,共產主義也就實現。共產主義不能狹義理解為生活資料要什麼就可以有什麼,飯白吃,衣白穿,不是的,我們1957年搞了些共產主義食堂,就是這種理解的偏差。共產主義是生產力高度發達基礎之上要求的生產資料高度集約到全民所有,生產之產為全民所共。我們黨綱調整了一下,是因為我們現階段的生產力還遠沒有達到那個高度,生產資料還很分散,大家都有,誰都有,有開卡車的,也有開三碼開手扶拖拉機的,也有趕馬車的,還有蹬三輪的,這個生產力階段,我們黨就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全體勞動者的利益,代表人民的利益。黨綱調整了寫法,在實務中,配合一系列的政策和制訂政策的依據。”
總書記說︰“好!”
--------------
一位政治局常委進一步提要說︰“共產黨是共資產,不是共財產,這個提法很精闢,有新意。
共財產就容易犯左傾錯誤,左傾理論、平均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的理論根源就是共財產三個字,這不是馬克思主義,我找你要1000塊錢(指著d委員),白要,不還你,行不行?當然不行。
(d委員嘟噥說︰10塊錢還差不多)是啊,所以假社會主義真平均主義、真共財產主義,是搞不過資本主義的。
共資產是馬克思主義。可是生產資料集約化並不一定就是共資產,如果生產資料集約起來了,但是沒有共,而是集中到幾個人手里去了,到幾個大資本家手里去了,那就成為資本主義,而且是壟斷資本主義。資產集約但是集而不共,就產生一系列右傾錯誤,壟斷資本主義就是人類在一個時期內犯的一個右傾錯誤。
生產資料集約到少數幾個人手里,可是生產力還要發展,生產資料還要進一步集約,怎麼辦,這些人總不能把一個自己集約成半個,但是他們可以把幾個集約到一個,那麼犧牲誰保留誰?只好打仗解決,所以列寧說,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就腐朽了,就產生帝國主義,就成為戰爭的根源。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生產資料集約到大眾到全民手里?
只能分階段進行,生產力發展到一個階段就說一個階段的話。目前這個階段,我們的理論之道的確還不成熟,但是需要成熟。”
常委講完這些,大家又進入一個幾分鐘的沉思,暫時沒有人說話。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