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笑談
主題思想、時評、預測與網絡平台(俺昨天發于鐵血軍文歷史區)
六評《石油咽喉保衛戰》
石油似乎使用了一種新的體裁。沿著主題思想的脈絡,用不少篇幅作出時事政治分析,提出預測,不斷結合現實局勢發展對預測的印證和詮釋,再行深入的分析和明確的揭示。
第一項預測自然是油價猛升和大國的石油戰略。這是受到最廣泛關注的地方。還在油價二三十美元一桶的傳統平靜期,先在鳳凰網出現,就此一發而不可收,深入剖析了自然條件下的供不應求將導致“後石油時代到來”,各個大國——主要是美、中、俄、日的國家石油戰略,這些判斷,一步步被後來的形勢發展所印證和詮釋。
圍繞石油主題,在別斯蘭事件發生次日指出此後俄羅斯國脈所系的政策並不是反恐,而是石油。從當時的評論來看,這在那時是當頭棒喝的作用。此後沿著里海-高加索石油走廊接連發生的顏色革命對此作出很好的詮釋;對俄羅斯遠東石油管線之爭的走勢和背後俄、中、日、美的角力點的分析也被後來的時事發展所證實;揭示了伊朗、印度、巴基斯坦是因為什麼要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指出上合組織的實質是區域性國家石油安全組織,這是在美國經營、稱霸、顛覆中東數十年之後首次出現的一個起到抑制和限制作用的國家戰略集團,中東中亞地區出現兩大石油政治國家集團已隱然成形,目前看還不像當年的北約和華約那樣壁壘分明,相信今後這兩大勢力間的較量還會愈演愈烈。希望結合時事發展,繼續作出預判和分析。
有意思的是歐洲的作用和立場。大膽提出在一定條件下,法德代表的老歐洲有可能站到多極世界對抗美國一家獨霸的統一戰線的立場上來,沿用老歐洲在“國際石油安全部隊”問題上的幾進幾退,描寫分析了老歐洲的利益、立場和行動準則。
在歐洲立場問題上,唯一不能完全認同作者看法的地方是伊朗的變數。伊朗局勢發展詭異多變,既可能是統一戰線的催化劑,也可能在核武問題上激化矛盾把歐洲推到老美一邊,並且,伊朗的鮮明反以色列和支持反以勢力的立場是否會加深伊朗與溫和伊斯蘭世界的裂痕,並授予美國以伊朗支持恐怖主義活動的口實,這些地方的轉合,我們靜待作者承前啟後的分析吧。
對中國石油戰略的預判則完全被後來的時事發展所證實。南海石油及馬六甲航線問題上周邊各國與中美日三大國之間的互動與糾葛,都被一一描寫清楚。
準確預言東海石油問題將成為中日關系的主要熱點。1年半前寫這個部分時,東海春曉油田(中叫做春潮油田)還很平靜,只有釣魚島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指出矛盾的焦點不是釣魚島而是油田,日本不甘于失去東海油田而“保持對釣魚島的空洞的佔領”,中美日在東海石油問題上出于國家真實利益的角力,是演發出武裝沖突的潛在熱點。
對日本的國家戰略的揭示最有挑戰性。
提前兩年時間指出日美的武裝合流,美國把日本綁上戰車的情景,這些在今天我們都一一看到。其中的深層原因是日本的資源-能源命脈安全和被美國所把持的問題。這些我們都能認同。
令人驚訝的是作者沿著這個深層原因一步步分析下去,竟然斷言日本臥薪嘗膽隱忍不發積蓄實力的最後結果,是一舉從美國手中奪回對自己資源命脈的控制權!真正潛伏的武裝對抗是美日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隱隱點出,日本積極發展武力,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舍,錐心泣血的內心詛咒是對著誰去的?
這在今天看還很不明顯,一般難以被接受。這是諸多預測之中看來最難以被接受的一個。
不過俺倒十分贊同這項預判。日本沒有資源,保衛其資源線路是其國策基石,美國扼制日本的資源是事實,在後石油時代到來前,美國的扼制危害還不明顯,還服從于美國的武裝保護給日本經濟發展帶來的利益,但是,後石油時代到來之後,美國自私自利的扼制政策將越來越嚴重地損害日本的實質利益,事情的利弊將出現倒轉,日本將不得不尋求獨立自主的資源安全,如果美國不松手,那麼美日之間將必有一戰。這也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成因。
2005-11-13,11:48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