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彼得卡爾森在建設北伏工廠的時候,主打的就是‘花別人的錢不心疼’。
    他們建廠的謝萊夫特奧放在瑞典那都是北方城市,到了冬天的極寒記錄是零下45.6°,冬季那叫一個漫長。
    那就不是一個人類可以正常生存的地方!
    他在那里建廠能有個好?
    在平整土地的時候,施工企業就發現︰這尼瑪就沒法打地基。
    事實上他們腳踩的地方就不是土地,最下面是一層岩石,而所謂的‘土地’其實是因為冰雪融化原因形成的冰磧物。一個土地平整工作付出的費用就是原計劃的十倍以上!
    而獲得融資的彼得卡爾森主打的就是一個‘不差錢’,2019年到2020年的那個冬天,超過兩千名歐洲工人頂著謝萊夫特奧那凌冽的寒風進行建設工作,成功打破了歐洲老爺們不能吃苦耐勞的刻板印象!
    這一下又把那些歐洲大資本給觸動了︰大眾集團直接增加了九億歐元的投資;寶馬集團直接給北伏開出了20億歐元的訂單;歐洲投資銀行又追加了4.5億歐的貸款……
    在北伏工廠還沒有完工生產出任何一塊電池的情況下,歐洲各大車企就已經累計給了北伏高達550億歐元的訂單!
    也就是說,只要北伏能生產電池就永遠不怕沒有訂單!
    問題是生產電池需要生產線,北伏的生產線怎麼辦?
    答案是︰從龍國來!
    當時投資方都懵了——北伏工廠存在的意義不就是打破東亞壟斷嗎?你們咋還買龍國的生產線呢?
    而彼得卡爾森的理由是︰“歐洲鋰離子電池起步太晚,要學習先進經驗。要學歷龍國、超越龍國、干掉龍國!”
    不得不說,他的這套說辭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他當時只在龍國訂購了兩條生產線,而且要求必須是完成本地調試,必須要北伏工廠人員能熟練操作並且徹底達到生產需求後才付尾款。
    按照這個條款,龍國就必須要負責培訓。
    這時候北伏只需要故意拖延時間不停派遣技術人員學習,就等于花了兩條生產線的錢就可以得到無限培訓然後得到一大批技術人才。
    等到這些技術人才徹底吃透相關技術後就可以發展他們自己的相關技術生產線。
    這就是西方人的‘商業信譽’、‘契約精神’。
    只可惜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彼得卡爾森計劃的是很好,但是有一個變故把他的所有計劃全部打亂!
    當時為了盡快開工培訓,彼得卡爾森把生產線交付時間定在了2020年,而那一年恰巧發生了口罩事件。
    那時候北伏別說派遣工作人員去龍國學習了,就連最基礎的本地測試都無法進行!
    而北伏能從無到有靠的是什麼?
    就是他們超強的執行力!
    如果無能兌現之前的承諾肯定會引起災難性連鎖反應!
    耽誤了生產線安裝產品生產,那投資人肯定會慌,到時候一個撤資什麼的,整個公司就完了!
    于是他一咬牙,直接先把生產線運到瑞典,什麼調試驗收什麼的只能在瑞典進行,他們花費了幾百萬歐元邀請龍國工作人員上門服務,並且第一時間在龍國采購了相關配件和生產材料。
    不得不說他的這個做法還是很明智的。
    他展示出了非常不歐洲的工作效率!
    2021年7月,一號車間徹底完成;2021年末,北伏工廠的第一塊電池完成裝配!
    整個歐洲就這麼燃起來了!
    全村的希望真爭氣!
    尤其是2022年3月,北伏的第一批成品準時發貨後,北美都震動了!
    又是海量資金涌入北伏!
    而一個月後,瑞典商業銀行、國家養老基金等金融機構又砸了十四億歐元進入北伏,用于在整個歐洲範圍內建設全套生產鏈。
    那時候的北伏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
    無數人捧著鈔票往里砸!
    北伏也向世人展示了什麼叫‘有錢任性’︰在瑞典的第一批成品面世不久,就在波蘭開建北伏二廠,在德國開建北伏三廠;2022年5月的時候,在瑞典哥德堡的北伏四廠也開始動工,一個月後,位于瑞典博倫厄的北伏五廠開始規劃,到了2023年加拿大人投資十二億美刀後,位于加拿大的北伏六廠也破土動工!
    關鍵是他工廠建的越多獲得的融資越多!
    最夸張的是︰2024年1月,他竟然獲得了五十億歐元的歐盟‘綠色貸款’!
    這個事情就恐怖了!
    那可是‘綠色貸款’啊!
    2005年的時候,西方各大銀行一起推出了這個‘綠色貸款’,說白了就是壓榨發展中國家,對新型企業的吸血工具!
    主打的就是‘環保牌’,和環保政策息息相關。
    關鍵是這個‘綠色貸款’目標明確,就是為所謂的‘具備可持續性的環保項目提供融資,全球範圍內發展環保事業’的貸款。
    听上去是高大上,但是西方人都是說話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辦事不干人事那種。
    這個‘綠色貸款’從2005年面世以來,基本上沒什麼人使用這種貸款。
    沒辦法,這種貸款的申請難度太大了!
    首先呢,想要申請這種‘綠色貸款’,那貸款單位必須要滿足他們的環保要求。而且所有申請‘綠色貸款’的企業必須要每年不斷進行苛責的環境評估,只要環保出現任何一點問題,都會被懲罰性提升利率!
    他們每年都會不定期派遣出專門找茬的工作小組去貸款企業,就是找茬提升利率!
    而且還有一點兒很關鍵︰‘綠色貸款’基本上額度都不大。
    這麼多也因素加在一起,所以這種‘綠色貸款’一直不是什麼受歡迎的貸款項目,從2005年‘綠色貸款’誕生以來一直到2024年所有的總額加起來趕不上2024年1月他們給北伏一家的貸款額高!
    說起來北伏已經不能算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了——這是含著金杠鈴!
    一個六個人的小作坊,不到六年時間獲得超過百億美刀的融資,這尼瑪放在小說里都不敢這麼寫!
    比爽文還爽文!
    但是僅僅過去幾個月後,風光無限的北伏就直接宣布破產……
    關于他們破產這事兒,蕭鵬還真的了解第一手消息。
    因為這個事情還跟他有一定關系。
    北伏工廠的清潔團隊主要是厄立特里亞人組成,這還是當年蕭鵬順手做的一件小事。而在2024年1月4日晚,北伏一廠的厄立特里亞清潔工馬哈里巴里卡突然過世,然後經過法醫鑒定,其血液中沒有任何酒精、毒品的痕跡,也沒有致命傷,也沒有任何嚴重疾病。
    可是他就這麼死了!
    而一個月後,另外一個厄立特里亞工人下班回家後也死在了床上,而他的死和馬哈里巴里卡的癥狀完全一樣——都是沒有任何癥狀的死亡。
    這麼兩起死亡事件直接導致關于北伏的各種謠言甚囂塵上,等到2024年6月,一個在北伏的瑞典本地人也這麼莫名其妙的死了。
    第一次是巧合,第二次也是巧合,那第三次呢?
    于是以‘廢物’聞名全球的瑞典警方這時候也開始懷疑這些人是死于某種致死物質而展開深入調查。
    不調查還好,這麼一調查……
    北伏就直接破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