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第2579章 人都沒有前後眼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是火法師 本章︰第2579章 人都沒有前後眼

    蕭鵬一個電話打了半個多小時這才回到車廂,結果他拉門後發現房間門打不開。他又敲了敲門,半晌後後車門打開他直接傻眼了︰車廂里是一群他不認識的年輕人。

    自己走錯房間了?

    他看了看房間號,沒錯啊。

    再仔細一看……

    呃,跑錯車廂了!

    他剛才在打電話的時候下意識的一直在那里原地繞圈,繞來繞去把自己方向搞錯了。

    “呃,對不起,找錯房間了!我是那邊車廂的。”蕭鵬趕緊道歉,然後準備離去。

    原因無他,這個房間實在有點兒熱鬧︰四個人的房間里擠著七八個人,而且男女都有,年齡相差也不小。

    這不是在搞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吧?

    畢竟他可真的在俄羅斯坐火車時候遇到過有人在車廂里拍某種小視頻的啊!

    也不知道俄羅斯人什麼腦回路,特別喜歡拍一些‘火車艷遇’的片子。

    這是為了減少拍攝成本嗎?

    不過轉念一想,這是哈薩克斯坦,應該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s國家,所以亂七八糟的事情少了很多。<s國家搞經濟不太行,但是在思想控制方面那可真的太行了。

    之所以這樣原因很簡單︰《古蘭經》對于別的宗教教義來說實在在完善了太先進了,那是衣食住行各方各面考慮的面面俱到。這麼完善的宗教對于國家穩定是好事,但是對于經濟發展就是壞事了。<s國家里發展的比較好的清一色都是世俗化的就是因為這點。

    蕭鵬剛想走,給他開門的那個哈薩克人模樣的年輕男人突然一臉激動;“你是龍國人?”

    “嗯?”蕭鵬先是一愣,後來回過味兒來︰剛才他在打電話的時候一直在說漢語,所以到這邊敲門的時候語言系統還沒調整回去,所以剛才道歉的時候說的是漢語!

    而那個哈薩克男人也跟他說的也是漢語!

    蕭鵬兩聲,直接否定道︰“咳咳,我是東干人。”

    哈薩克男人男人恍然大悟,眼中有點兒失望之色,不過這個失望之色一瞬即逝,而是看向蕭鵬︰“你們東干人學習漢語真的方便啊,你的漢語比我的還好。”

    蕭鵬干咳兩聲︰“呃,你怎麼會這麼好的漢語?在龍國留學的嗎?”

    年輕男人苦笑道︰“雖然我是在哈薩克斯坦出生的,但是我應該是龍國人啊!”

    “啊?”蕭鵬一愣,然後回過味兒來︰“你是獨立回國時候的龍國人?”

    “不是我不是我。”年輕男人擺手︰“是我父母。”

    蕭鵬恍然大悟。

    九十年代初哈薩克斯坦剛獨立的時候,全世界範圍內發布了‘征召令’,號召全世界的哈薩克人回到哈薩克斯坦重建祖國。

    當時很多龍國的哈薩克族也響應了號召,到了哈薩克斯坦改換了國籍,當時龍國一口氣大概少了七分之一的哈薩克人。

    听這個年輕人這麼說,明顯他就是當年離開龍國的哈薩克族後裔。

    年輕男人這時候卻來了興趣,轉身從門口架子上拿出煙對其余人道︰“你們先玩著,我跟這個朋友聊一會兒。”

    “呃。”蕭鵬莫名其妙,不過他也沒有拒絕年輕男人的好意,跟他一起來到車廂交界處抽煙。

    “我叫烏爾博森,你呢?”年輕人自我介紹道。

    不過蕭鵬並沒有回答,而是一臉驚訝看向年輕人︰“你說你叫啥?”

    年輕人听後倒是不好意思起來︰“烏爾博森”。

    蕭鵬看他的表情那叫一個復雜。

    <as這個名字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從此不再需要女兒’!而‘烏爾博森’也是一個多見于哈薩克女孩的名字,翻譯過來就是‘希望有個兒子’,這就像龍國人給女孩起名字叫‘招弟’差不多的意思。

    一個男孩起這個名字,確實有點兒古怪。

    年輕人嘆氣道︰“別提這事兒了。你不是好奇我為什麼會漢語嗎?是我父母教給我的。其實我父母並不會哈薩克語。”

    “hat?”蕭鵬一愣︰“他們不是哈薩克族,怎麼不會哈薩克語呢?”

    年輕人解釋道︰“我祖父是北都第一農具廠的工人,後來調到了北都工作,我父母都是在北都出生的根本不會說哈薩克語,所以才給我起了這個奇葩名字!”

    蕭鵬听後瞠目結舌。

    這個事情……

    真的很難評啊!

    北都第一農具廠並不在北都,而是在河北張家口的山溝溝里。

    1964年龍國進行過一場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運動,那是一場以‘備戰備荒’為目的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電力等基建運動。

    所謂的‘三線’是一個軍事地理概念,而在一線、二線地區的腹地,就有一些所謂的‘小三線’地區,以各省份為單位在各自省里建設一批省屬的地方軍工企業。生產各種武器以應對反侵略戰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個時期局勢還是很緊張的,很多軍工、科研企業都是建立在山溝溝里,就是防止有人襲擊。

    ‘北都第一農具廠’就是一個隸屬于北都的‘小三線’軍工廠,雖然名字叫做‘農具廠’,其實並不生產農具主要生產的就是‘56半’步槍。

    別看那是個大廠,但是規模可真不小,光職工就有兩千多人,還有七八千人圍繞著該廠工作生活,一個廠就像一個城市,雖然身處大山里面,但是銀行、郵局、學校、醫院、幼兒園等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等到八十年代軍改時期,大量軍工企業向民品轉移,也就是核工業企業造雪糕、造飛機的造火鍋的時期,那時候‘第一農具廠’也改名‘紅旗廠’開始轉行生產大名鼎鼎的‘獅’牌氣槍!

    這種‘獅’牌氣槍在當時絕對是熱銷品。

    這槍的造型和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一模一樣,從誕生之日開始就受到了市場追捧。那時候基本上龍國大多數城市的體育用品店里都有‘獅’牌氣槍專櫃而且遠銷海外創造了不少外匯。

    但是這個生意並沒多長遠。

    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發生了很多事情,龍國的外貿生意受到影響,還有嚴格的武器禁運政策。‘獅’牌氣槍失去了銷路,所以1986年的時候該廠倒閉員工四散而去。

    只可惜一代名槍‘獅’牌氣槍了,現在一桿保養得當可以正常使用的‘獅’牌氣槍在拍賣場能賣個三五萬美刀呢。

    當時‘紅旗廠’解散後,那些員工里技術骨干調動去了北都。看來烏爾博森的父母就是那時候去北都去房山等地方數字序列工廠的人。

    這個事情很難評。

    哈薩克斯坦是1991年12月16日獨立的。

    在那個年代,哪怕是北都那也是窮的要命。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那時候大量哈薩克族抓住機會前往哈薩克斯坦追求更好的生活,這事兒可以理解。

    但是這才過去多少年啊,兩國生活已經天壤之別了。

    這個事情也挺可惜的。

    經歷過‘三線建設’的人員,還能被調到北都,現在他們的子女最差的也是北都五套房那個級別的,結果跑到哈薩克斯坦……

    只能感嘆說人沒有前後眼吧。

    幾年時間都有可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更何況三十多年?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非洲當酋長》,方便以後閱讀我在非洲當酋長第2579章 人都沒有前後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第2579章 人都沒有前後眼並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