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亞特這里是真窮。
    比薩哈窮多了!
    別看都是遠東窮兄弟,可是這窮和窮也是有區別的。
    布里亞特的‘窮’到什麼地步呢?
    用一句話來形容吧——這里的布里亞特人大多羨慕蒙古的生活!
    說起來他們也挺悲催的。
    同樣都在貝加爾湖畔貝加爾湖西部是伊爾庫茨克州,東部是布里亞特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州人口是布里亞特的三倍,經濟比這邊好n倍。同樣都是在貝加爾湖畔,就因為烏蘭烏德距離貝加爾湖還有七十多公里的距離,人家那邊旅游業發展的紅紅火火,這邊的旅游業則半死不活。
    說一個好玩的事情︰布里亞特旅游業主要客人竟然是蒙古人。
    布里亞特這里對龍國真的不算友好。
    應該這麼說︰布里亞特的布里亞特人對龍國不友好。
    而對蒙古來說,布里亞特共和國有特殊的意義!
    如果說烏蘭巴托是一些‘精蒙份子’心里的‘白月光’,那布里亞特就是外蒙人心里的‘白月光’。
    現在一些人做夢搞什麼‘泛蒙古運動’,按照他們的設想就是‘三蒙統一’,也就是以外蒙為中心,包括北邊的布里亞特共和國、圖瓦共和國,龍國的內蒙、疆區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等地方全部整合建立一個龐大的所謂‘大蒙古國’。
    這個事情真的很可笑,那就是痴人說夢。
    但是真的有一些人在認真的考慮這個事情的可行性!
    這些人對所在國的主體民族尤為仇恨,就像在布里亞特,盡管他們的人數只有總人數的不到30,很多人卻跟這里的俄羅斯人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視為仇敵的感覺,這里一些人做夢都是‘回歸蒙古、脫亞入歐’。
    很多人都覺得‘泛蒙古運動’的核心應該是在外蒙,可是事實上布里亞特的‘泛蒙運動’比外蒙還激烈!
    他們這是有歷史傳承的︰就這麼說吧,就連當年外蒙脫離龍國都跟布里亞特有繞不開的關系!
    晚清同治時期,清朝剛收復疆區,沙俄又開始滲透蒙古地區。
    清朝當然不能眼睜睜看著丟掉蒙區——畢竟他們也不想‘天子守國門’,所以當時清朝實行了大規模的移民實邊方開墾蒙荒的政策設置行政機構加強管理。
    但是這些手段基本上都沒起到有效作用。
    而當時分裂浪潮就是從布里亞特開始的!
    布里亞特共和國在1728年之前也是龍國版圖,後屬于了沙俄,而當時蒙古屬于清朝版圖,在那時期布里亞特蒙古人就開始聯系現在外蒙鬧起了獨立。
    這里必須要提的一個人就是扎木斯朗策本。那就是導致外蒙獨立的重要推手,而他就是布里亞特人。
    他認為蒙古人想要發展,必須要‘脫亞入歐’,而要‘脫亞入歐’,首先就要讓蒙古人徹底的俄羅斯化!而要達成這個目的首先就要統一所有的蒙古民族聚居區。
    這也就是‘泛蒙主義’的雛形!
    而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外蒙。
    沒錯,其實從清朝開始,蒙古就分‘內蒙’和‘外蒙’了。
    這段歷史那就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
    當年蒙古人被朱元璋趕回草原後再次過上了游牧生活。
    自從北元滅亡,蒙古人就失去了統一的政權,分裂成了東西兩部。
    西邊的被稱為‘瓦剌’也就是後來的‘漠西蒙古’,當時有四大部落構成,分別是和碩特部、準葛爾部、杜爾伯特部和土爾扈特部。
    而東邊的被稱為‘韃靼’,後來‘韃靼’又分成了‘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而這個‘漠北蒙古’基本上就是現在的蒙古國,又叫‘喀爾喀蒙古’,主要三個部落就是札薩克部、車臣部和土謝圖部。
    ‘漠南蒙古’則是現在的內蒙,主要有科爾沁部、土默特部、烏拉特部、察哈爾部等等部落。其中的‘察哈爾部’就是當年的‘黃金家族’忽必烈的後人,蒙古傳國玉璽就在他們手里。
    明末時期,漠南蒙古內亂,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搶了科爾沁部和大明的商貿生意,科爾沁部為了報復察哈爾部,于是就找了‘盟友’也就是皇太極。
    後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明朝滅亡清朝建立,察哈爾的林丹汗被擊敗,他的老婆孩子傳國玉璽都到了皇太極的兜里。
    這也就是清朝皇帝後宮里永遠有科爾沁部的女人的原因,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孝莊皇後。
    當年清朝建立後,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也都表示願意稱臣納貢,但是那時候的清朝根本掌控不了那麼多地方,只有漠南蒙古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和清朝融為一體。
    等到1688年,漠西蒙古的準葛爾部宣布脫離大清進攻漠北蒙古,後者頂不住向康熙求援,清朝用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時間徹底平定了準葛爾部叛亂。
    從那時候起,漠西蒙古成為‘新疆’,而漠北蒙古也正式並入清朝,到這時候清朝算是徹底征服了全部的蒙古部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這些蒙古部族之間的待遇並不一樣。
    清朝把蒙古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首先他們把蒙古人分成‘內屬蒙古’和‘外屬蒙古’。
    內屬蒙古就是直接按照清朝管理制度進行直接管理的,也就是所謂的‘蒙八旗’,他們直接就算是大清子民。
    而‘外屬蒙古’則相當于‘藩屬’,各個部族自治。部落管理人被稱為‘札薩克’也就是所謂的‘蒙古王公’。
    但是同樣的‘札薩克’之間也分為‘內札薩克蒙古’和‘外札薩克蒙古’,前者就是漠南蒙古的那些,例如察哈爾部、科爾沁部,那是大清最親密的戰友;而‘外札薩克蒙古’就是漠北蒙古的札薩克部、車臣部和土謝圖部。
    當年大清打天下的時候他們沒幫忙,後來快被滅了來投靠,自然也就沒那麼重視甚至還很苛刻︰那時候清朝規定,漠北草原不許漢人去建房子建立農耕區,去了也只能從事傳統放牧,而且不許漢人教師過去教學,漠北蒙古人不能學漢語。
    從那時候起,蒙古就分成了內蒙、外蒙。而不是近代才分成這樣子的。一直到二十世紀,那里都沒有交通沒有工業沒有教育沒有科技,基本上就是個半封閉的地方。
    在1728年,沙俄趁著大清河準葛爾部作戰無力照顧北方的時候,和大清簽署了《恰克圖條約》和《布連斯奇條約》,就也就是那時候確定了外蒙以北包括貝加爾湖在內的廣大區域成為沙俄領土,其中就包括現在的布里亞特共和國,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到清朝末期。
    清朝末期,各個列強到龍國瓜分利益。沙俄自然也參與到了其中。而他們發現扎木斯朗策本的想法很對他們胃口,于是大力扶持他,而扎木斯朗也沒辜負俄羅斯人的期待,他在外蒙使勁宣傳分離思想成為外蒙分離的重要推手。
    1912年外蒙獨立後,俄國直接派特使入駐庫倫,而俄國公使的助理‘扎木察拉諾’其實就是化名後的扎木斯朗!
    但是令人唏噓的是︰他最終是死在俄國人身上。
    至于死因?
    被自己的野心反噬!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