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山,奧爾加滿是震驚的看著一副油畫。
    但是她震驚的真不是畫作本身,而是……
    “蕭先生,你把這畫就放在這里?”奧爾加失聲問道。
    這幅畫就掛在蕭鵬家里的走廊里,下面也沒有關于這幅畫的任何介紹,就這麼大喇喇的掛在那里。
    蕭鵬聳肩︰“現在這幅畫只要不出現在俄羅斯,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合理的。”
    奧爾加倒沒有反駁這幅畫,而是仔細觀察起這幅畫的細節。
    “鈍刀損傷痕跡。有嚴重的卷痕。”
    “沃爾科夫做的畫框。”
    “沒錯,這是正品!”
    看著奧爾加震驚的表情,蕭鵬干脆直接讓人把畫摘了下來,搬回到書房里讓她慢慢看。
    蛋妞看到這一幕一頭霧水︰“老板,不就是一幅畫嗎?這里有這麼多名畫,她為什麼只盯著這幅畫?”
    蕭鵬考慮一下道︰“這幅畫你可以理解為這是甦聯的《蒙娜麗莎》!對了,你不是看過‘神探佐林’系列嗎?第一部的名字不就是《聖路加歸來》!”
    蛋妞听後直接道︰“老板你等等,這話的信息量有點兒大。我慢慢捋捋……你是說這幅畫被盜了?”
    也難怪蛋妞需要捋捋,蕭鵬這短短一句話確實有很多信息。
    比如說‘神探佐林’,這可以理解為甦聯大屏幕上的‘福爾摩斯’,這電影其實拍的還是相當不錯的,當時拍了三部,每部都票房極佳。
    “這幅畫確實被盜了,但是又找回來了。”蕭鵬道︰“然後根據這個故事拍了《聖路加歸來》,但是……電影里的劇情和現實中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吧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是一個甦聯警務部門和kgb互相推功勞的一個案子。”
    “功勞還能推?”蛋妞一愣。
    蕭鵬點頭︰“是啊,傳出去丟人!”
    “丟人?”
    蕭鵬想了一下反正無聊,就跟他說了一下這幅畫的來龍去脈。
    這幅畫是屬于荷蘭‘黃金時代’的畫家弗蘭斯哈爾斯的作品,‘荷蘭黃金時代’繪畫三杰就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作者約翰內斯維米爾;《尼古拉特爾普教授的解剖課》的作者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茵;以及畫《聖路加》的弗朗斯哈爾斯。
    現在弗朗斯哈爾斯的作品大多收藏在荷蘭哈勒姆的哈爾斯博物館,但是流出來的基本上都各大博物館收藏,比如說盧浮宮里的《吉普賽女郎》。
    《聖路加》在哈爾斯的作品里不算是最出名最有藝術水準的,但是對前甦聯人乃至現在俄羅斯人來說,這幅畫有不同的意義。
    這幅畫從十八世紀開始就是沙俄皇室最重視的藝術品。
    這個事情該怎麼說呢?
    在很長時間內,俄羅斯人在歐洲人眼里就是偏遠山區的土包子,哪怕是在皇室時期,沙俄皇室也是鄙視鏈最低端的存在。
    也就因為這點兒,沙俄皇室也開始‘知恥而後勇’︰你們不是說我們土包子嗎?我們什麼高大上玩什麼,什麼繪畫、文學、詩歌、國際象棋、表演、芭蕾、交響樂……
    老子玩的就是‘藝術’!
    一直到了今天,在這些領域俄羅斯一直是這些領域里第一梯隊的存在。
    而沙俄皇室也是曾經歐洲藝術品市場上的第一買家冤大頭?),他們斥巨資收購了大量的藝術品。
    而這幅《聖路加》一直是沙俄皇室最驕傲的藏品之一,同時也成了命運多舛的一副作品。
    隨著沙俄被推翻,這幅畫也就失去了蹤影,一直在1958年才重新面世。
    一個賣舊貨的舊貨攤上,擺攤的老太太以9盧布的價格,把這幅畫賣給了敖德薩東西方藝術博物館。
    約等于二百多斤土豆。
    等到這幅畫修復完畢後公開展覽,直接成為甦聯國寶之一。
    而這時候就要提一個人,就是奧爾加的‘老前輩’,曾經的甦聯文化部長,‘甦聯最有權勢’的女人葉卡捷琳娜福爾采娃。
    沒錯,就是那個狂噴奧黛麗赫本的福爾采娃!
    如果問俄羅斯最偉大的作家和作品分別是什麼?
    這個問題基本上沒有第二個答案︰列夫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
    當年好萊塢拍了一部《戰爭與和平》,女主角就是奧黛麗赫本。
    那也是奧黛麗赫本口碑最崩的一部作品,關鍵是她雖然漂亮,但是和原著里的女主角娜塔莎羅斯托娃形象差距太大。更不要提是由五十多歲的亨利方達飾演二十歲的比埃爾別祖霍夫。
    這個電影把福爾采娃看破防了!
    我們這位麼好的文化巨著讓你拍成這樣?氣的她狂罵該電影里的所有人員。
    這個事情龍國人其實相當有同感。
    這里有個冷知識,全球最早把《西游記》搬上屏幕的其實是霓虹國,他們拍的《西游記》那叫一個辣眼楮,也就因為他們拍的實在太辣眼楮了,才有了龍國的86版《西游記》。
    估計當時甦聯人看到奧黛麗赫本版本的《戰爭與和平》的時候,就跟龍國人看到霓虹國版本《西游記》時候一樣的心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于是福爾采娃決定重拍《戰爭與和平》,然後讓大洋彼岸的好萊塢感受了一下什麼叫做‘甦聯式震撼’。
    這部電影到底有多牛x?
    隨便說幾點︰由于拍攝時候有戰爭場面,所以電影有三位‘比較專業’的軍事顧問,分別是‘二戰加里寧方面軍參謀長、甦聯陸軍上將、甦聯總參軍事學院院長——弗拉基米爾庫拉索夫’;‘甦聯陸軍上將;指揮參加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布良斯克會戰的集團軍方面軍司令馬可安波波夫’以及曾經親自指揮過哥薩克騎兵的甦聯中將尼古拉奧斯里柯夫斯基,雖然他是中將,但是卻是那個時候為數不多的有豐富騎兵指揮作戰經驗的將領!
    就這麼說吧,這仨人都是當年拍德國的,現在被拎出來拍電影了……
    至于《戰爭與和平》里有大量的沙俄宮廷禮儀情節,那麼這部電影的禮儀指導是誰呢?
    安娜蒂米列娃。
    她確實不出名,但是她曾經的丈夫是進入歷史教科書的人物——亞歷山大高爾察克。
    也就是甦聯‘紅白混戰’時期白軍最高長官。
    真不知道福爾采娃從哪里把她挖出來的!
    至于拍這部電影用了多少人先不提,甦聯人拍電影主打的真男人從不用替身那種,什麼特效?用不著,要拍就實拍!
    他們真的是‘火燒新聖女修道院’,是真的騰空了克里姆林宮!當時拍那部電影時候里面克里姆林宮從服裝到壁燈,從餐具到家具、珠寶,全都是從甦聯境內五十八家博物館搬空家當湊起來的當年的真品!
    至于服裝、瓷器這些東西易碎易破,甦聯工業部直接整合了四十多家企業聯合生產專門開窯按照十八世紀的圖紙生產了新的餐具,以及一千一千套當年風格的紗衣和八千多套當年風格的西裝,還有一萬兩千頂帽子和二十萬顆紐扣。
    就這麼說吧,這部戲里所有的道具要不然是真品,要不然是一比一復刻十九世紀的原品!
    為了展現出‘火燒莫斯科’的劇情,他們花兩年直接建造了一座超過十萬平米的莫斯科城,然後一把火燒掉;為了保證整部戲里沒有任何地方穿幫,他們專門栽種了成千上萬棵樹木專門用來遮擋電線桿和樓房……
    具體電影里用了多少人?
    網絡上一直有個說法是用了十二萬五千人——歷史上的博羅季諾戰役就用了十二萬五千人,但是到了1986年的時候他們導演專門闢謠說沒用那麼多人,‘只用了一萬兩千人’,不過甦聯國防部數據給的是一萬五千人。
    但是這倆數據應該都不準確︰因為當時這部電影是拍到哪里當地軍區直接出士兵參與拍攝……
    至于消耗?
    僅僅是博羅季諾戰役一場戲就用了二十三噸火藥!
    那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投資的電影,沒有之一。
    事實證明︰這部電影絕對是甦聯歷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不管是票房還是口碑。在冷戰兩國斗的最凶的時候這電影都能拿奧斯卡小金人!
    也就因為這部電影,福爾采娃成為了當時‘甦聯最有權勢的女人’風光無限,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卻也讓她狼狽不堪。
    而這個事情就跟《聖路加》這幅畫有關!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