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之後,蕭鵬懶洋洋的躺在沙發上拿著手機。
    “你在看什麼呢?”戴蒙不解。
    蕭鵬道︰“這個城市正在舉辦《黑神話︰悟空》音樂會,三妹給我搶到了今天晚上演出的票!”
    戴蒙听後樂道︰“這好啊,有我的嗎?”
    “當然少不了你的!”蕭鵬道︰“我是听音樂會的人嗎?我去那里只是因為我喜歡這個游戲,也喜歡音樂會的限量版贈品!你又在那里看什麼?”
    戴蒙道︰“今天早晨米希給我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過去。我說再過兩天。不過現在也要查一下那邊的交通情況。”
    蕭鵬下意識問道︰“她們在阿薩姆邦的哪里?那邊治安怎麼樣?這才是關鍵的吧?”
    戴蒙道︰“哦,沒關系的。他們在高哈蒂,那邊的治安還是挺不錯的。”
    听到這里蕭鵬還點點頭表示理解,但是下句話蕭鵬就糊涂了︰“他們住在亞歷山大城里,那是紀念亞歷山大東征建設的地方,在當地屬于是重要地區所以治安好。”
    蕭鵬一臉懵。
    高哈蒂他知道,但是高哈蒂和亞歷山大有什麼關系?
    阿薩姆邦這個地方有極其悠久的歷史。
    在《史記大宛列傳》里記載的‘滇越國’據考證就是現在的阿薩姆邦,到了《魏略》、《後漢書》里的‘盤越’也是指那里。那里還有一個名字被國人熟知,就是《大唐西域記》里記載的迦摩縷波國。
    這個名字不熟悉?
    那說他們國王的名字很多人絕對熟悉的不行——鳩摩智!
    沒錯,就是《天龍八部》里面的那個鳩摩智。
    雖然《天龍八部》里的鳩摩智和真實的鳩摩智時間對不上,但是應該指的是同一個人,起碼金老爺子在寫書的時候這個人物的原型就是來自于迦摩縷波國的國王。
    書里鳩摩智的結局就是‘這一來鳩摩智大徹大悟,終于真正成了一代高僧,此後廣譯天竺佛家經論而為藏文,弘揚佛法度人無數’,而玄奘正是受到他的邀請去迦摩縷波國宣傳佛法。
    如果這還不知道這個國家?
    那就再提一個人︰‘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
    在唐朝時期,印度還不是國家,呃,或者說印度到了今天也不算是一個國家。
    當時在那邊被稱為‘天竺’的大地上,星羅棋布存在著n多大小不一的國家,其中幾個規模比較大的,被唐朝時期稱為‘中天竺’、‘東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
    其中最大的就是‘中天竺’,也被稱為‘戒日帝國’,就是今天印度古吉拉特邦一直到孟加拉這一條線。
    當時的‘戒日王’尸羅迭多堪稱是李世民的小迷弟,所以對玄奘態度那叫一個好,除了專門派遣侍者拜見唐太宗之外,還想親自去大唐朝見。
    也就是因為出于他們這麼好的態度,于是李世民派遣王玄策以‘副使’身份訪問中天竺。
    到這時候一切都很好,堪稱是兩國邦交的‘蜜月期’,可是王玄策第二次以‘正使’身份去天竺的時候出事兒了︰‘戒日王’尸羅迭多死後中天竺發生內亂,判臣阿羅那順趁亂篡位自立為王,然後本著‘敵人的朋友也是敵人’的心態直接派遣千名兵士襲擊了唐朝使團,三十多名唐使全員被抓!
    還好尸羅迭多雖然身死但是他的親信還在,知道這個事情後暗中偷偷放了王玄策等人。
    正常人這時候應該趕緊逃回國搬救兵,可是王玄策是正常人嗎?
    他直接去了吐蕃、泥婆羅今天的尼泊爾),以及周邊小國里征召士卒,最終湊了一萬人親自擔任總指揮,使團副史蔣師仁擔任先鋒,兵分兩路直接進攻中天竺擊潰阿羅那順,攻佔戒日帝國首府‘曲女城’現在印度北方邦西部的卡瑙杰縣內一個城鎮),阿羅那順落荒而逃。
    但是阿羅那順並不死心,跑去東天竺借兵反攻,結果被蔣師人活捉;他的老婆和兒子再次借兵試圖阻擊王玄策和蔣師仁,結果再次被擊潰全家被活捉……
    最後王玄策就這樣沒動用大唐一兵一卒滅了中天竺,帶著阿羅那順一家和上萬俘虜凱旋而歸。本來中天竺周邊各國都對中天竺俯首稱臣,結果因為這事兒都開始給唐朝上供。
    等到他第三次出訪印度的時候,直接帶著五個天竺國的國王一起去長安城入朝進獻去了……
    這就是一人滅一國的故事。
    那麼他和迦摩縷波國有什麼關系?
    當時他就招兵反攻中天竺的時候就曾經出訪過迦摩縷波國,從那邊帶了不少士卒!
    但是!但是!但是!
    那里和亞歷山大真沒有關系啊!
    看著蕭鵬的表情戴蒙不解︰“你怎麼這個表情?”
    蕭鵬聳肩︰“高哈蒂我知道,那是原來迦摩縷波國的故都,但是那里和亞歷山大有什麼關系?”
    戴蒙瞪大眼楮︰“難道你不知道亞歷山大東征征服的印度嗎?”
    蕭鵬撓了撓頭︰“我知道啊,先不說亞歷山大是否真的去了印度,就算去了印度他也沒去阿薩姆邦那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戴蒙眨眨眼︰“你的意思是要否定亞歷山大東征?”、
    蕭鵬搖頭︰“我不是否定亞歷山大東征,在我眼里盲目否定和盲目相信的人都是一類人。但是我有思考質疑的能力吧?亞歷山大東征十年不回家一路打到印度的故事確實世人皆知,可是仔細想的話里面有太多歷史疑問!”
    戴蒙不解︰“你說歷史疑問?可是亞歷山大東征的故事記載的很詳細啊!”
    蕭鵬笑道︰“是啊,你們那邊歷史記載的確實很詳細,但是有很多疑點啊!”
    “疑點?什麼疑點?”戴蒙問道。
    在他們眼里亞歷山大東征是屬于不容置疑的‘鐵史’,這個里面怎麼還有疑點?
    蕭鵬道︰“當年蒙古西征,十萬騎兵西進,靠著一路上燒殺搶掠以戰養戰,等他們打到萊茵河畔的時候只剩下三萬人,倒不是他們損傷慘重,而是一路上攻城掠地後因為擔心後路被敵人包抄需要分兵駐守。可是比他早了一千多年的亞歷山大東征呢?從不擔心身後有敵人包抄,就像玩電子游戲一樣,只要打過的地方就自動化成為自己領土,而且別人都是越打越少,他是越打越多,按照你們的記載到達印度河流域的時候他們的部隊已經多達十五萬了,他是怎麼做到?哦,還有,成吉思汗的騎兵出征七年走了一萬六千公里,亞歷山大五萬步兵出征十年走了兩萬兩千公里,而且你看看他出征的路線,大部分都是山地!他手下的士兵都是漫威的超級英雄嗎?”
    戴蒙听後張開嘴想要反駁,結果發現這個事情確實不太好解釋。
    蕭鵬突然笑了起來︰“當然,我也可以抬杠這個問題——因為騎兵出征速度可能並沒有步兵快,最大的問題是補給問題。因為馬兒很能吃,怎麼給這些馬匹進行補給是個很大的問題也就減慢了行軍速度。”
    “啊對對對!”戴蒙點頭道︰“這樣算騎兵和步兵的行進速度應該差不多的。”
    結果蕭鵬又笑了起來︰“這也就是說到了關鍵問題了——補給。遠征最麻煩的就是糧食補給,雖然蒙古人用的搶劫是個辦法,但是在大軍面前真的不夠,到了現在都不是什麼地方都能隨便養活十幾萬人更何況當時?所以蒙古人西征的補給方式是掠奪外加蓄力行軍,所謂的蓄力行軍就是隨行驅趕牛羊以肉和奶作為食物。就是有了這種辦法這才有了當年的成吉思汗打穿歐亞大陸。一支龐大的軍隊,三天沒有飯吃可能就會嘩變,亞歷山大東征路線上都是非農牧高產區的松散城邦,那一個個城邦的規模放到龍國還趕不上一個村子大,那他是怎麼做到補給的?”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