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第1666章 阿塞拜疆冰球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是火法師 本章︰第1666章 阿塞拜疆冰球手

    看到自己的紋身出現在沈龍威作品集里,蕭鵬稍微放松一點兒︰“米羅,你不是冰球運動員嗎?你怎麼說自己是沈龍威的粉絲呢?”

    米羅聳肩︰“和冰球運動員比起來我更想成為一名紋身師。其實我是阿塞拜疆國立美術學院的學生。”

    “你是阿塞拜疆人?難怪我覺得你的口音有點兒怪呢。”蕭鵬道。

    米羅不好意思的搖了搖頭。

    蕭鵬突然開口問道︰“你們的副院長是奧馬爾艾力達洛夫對吧?”

    “啊?”米羅搖頭道︰“他是我們院長!我們的副院長是馬邁多夫。”

    听他這麼說蕭鵬放下心來,示意讓服務員搬來個椅子然後讓他坐下來聊。

    他故意說艾力達洛夫是副院長就是想看看這家伙是不是真是那所學校畢業而來。

    瓦利德不解問道︰“這人干什麼的?”

    他和楊猛都不懂俄語,現在穿著浴衣也不能帶翻譯機,于是都很好奇的看向蕭鵬。

    蕭鵬把事情跟他們解釋一下後楊猛一愣︰“打冰球的想當紋身師?這個就業去向差的有點兒大啊。”

    瓦利德卻問出另外一個問題︰“鵬哥,你怎麼知道阿塞拜疆國立美術學院的院長是誰?”

    蕭鵬嘆氣道︰“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所有人都覺得我喜歡藝術。你忘了?去年我和猛子分別在伊拉克和阿塞拜疆做了點兒事兒,他在伊拉克的時候就沒什麼事情,我在阿塞拜疆還干了不少別的事情,本來阿塞拜疆孔院是在阿塞拜疆語言大學,正好以我去那里促使孔院和阿塞拜疆美院的合作。”

    瓦利德笑道︰“你這賣飛機的怎麼還能促進這樣的事兒?”

    他知道蕭鵬說的是是什麼事情。

    去年在他們的牽線搭橋下,巴鐵分別賣給了伊拉克和阿塞拜疆‘梟龍’戰機,那是巴鐵有史以來最大的軍售。

    ‘梟龍’戰機是龍國和巴鐵合作研發生產,在龍國的型號是殲17。當時龍國就把這個飛機賣給了尼日利亞等國家。

    為什麼蕭鵬是幫巴鐵把飛機賣出去不是幫龍國賣飛機?

    嗯,這里面的問題很復雜……

    簡單來說︰龍國在外面搞軍售太難了!

    對國際軍事市場來說,真不是你什麼東西好就能把東西給賣出去。里面除了發達國家在軍火市場上的影響外,還有各個國家的軍隊體系等原因。

    最好的例子是泡菜。

    說起來有點兒可笑的事實是︰目前北約國家里沒有什麼坦克生產能力,現在北約最大的坦克供應商不是什麼漂亮國、德國這些老牌發達國家而是泡菜。

    這跟質量無關,而是原因就是泡菜的坦克是按照北約標準設計生產的。可以迅速的進入北約的指揮體系並且可以最快速度適應操作。

    現在北約國家的工業能力下降產能不足,想要最快速度彌補坦克空缺,泡菜是他們的最優選擇之一。

    使用一款新的飛機,就等于購買了一個新的空軍指揮體系。

    有這個決心且有能力的國家真不多。

    而同樣是‘梟龍’,巴鐵可以賣給伊拉克和阿塞拜疆,龍國就比較難賣。

    差在哪里?

    巴鐵和伊拉克以及阿塞拜疆都是ys國家!

    為什麼蕭鵬他們要去促成這件事?

    看上去這筆生意里面沒有龍國,實則背後最大的獲利者還是龍國。

    要不然巴鐵怎麼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懂的都懂。

    也就因為這個事情蕭鵬在阿塞拜疆待了好一段時間。

    本來這個事情其實很快就完成的,但是該國總統阿利耶夫一直拉著他。

    這又牽扯到另外一個事情——蕭鵬牽頭幫著阿塞拜疆聯合阿曼等國建設了一條里海跨國運輸通道。

    畢竟阿卜杜他爹在阿曼,人家就是搞船運的經驗充足。

    里海雖然名字是‘海’但是實際上是個湖,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面的生態環境和海洋類似,是一個‘海跡湖’,簡單來說就是地殼變化的產物。

    這個里海相當之大,有五個國家在里海沿岸,阿塞拜疆的里海跨國運輸通道除了自己賺錢外還帶動了五國之間的貿易。

    光看這種多邊合作互利共贏做法就知道這事情是誰搞出來的……

    沒有那個事兒蕭鵬怎麼可能那麼容易促進後來的梟龍出售計劃?

    不過盡管他在那邊混的很開,但是現在絕對不會再去那邊!

    那邊的局勢可真的不是安穩。

    他們和亞美尼亞的戰火再次重燃。

    同為前甦聯國家,他們和鄰國亞美尼亞的關系真的非常不友好。

    他們國家不友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阿塞拜疆是ys國家而亞美尼亞是基督教國家算一個。不過他們之間最大的糾紛是領土糾紛。‘納卡地區’的歸屬權至今為止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納卡地區全稱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一共只有4400平方公里,就是這里成了引發戰火的關鍵點。

    這個地方到底屬于誰,其實就是個糊涂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按照歷史來看,在公元前四世紀左右,這里就出現了獨立國家,那時候納卡地區屬于阿塞拜疆,但是到了公元前二世紀左右,這里又隨著亞美尼亞成為羅馬附屬國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公元七世紀的時候,s攻佔了納卡地區,于是這里又屬于阿塞拜疆,可是由于當地都是亞美尼亞人,所以基本上相當于自治獨立甚至在1747年的時候還成立了卡拉巴赫汗國;而到了十九世紀,沙俄一口氣把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全給吞了,于是納卡地區又成了沙俄的地盤……

    等到甦聯時期,這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就突然從千年仇視的關系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鍋里吃飯的好兄弟,而納卡地區也就讓甦聯劃給了阿塞拜疆。

    甦聯解體後,兩個國家就為了這個地方開始了曠日持久的爭執,誰都不想放棄那里。

    這個地方為什麼這麼難以解決呢?

    這個事情還要跟沙俄時期說起。

    其實納卡地區是在阿塞拜疆境內,跟亞美尼亞並不接壤,那麼為什麼亞美尼亞一直要那里的歸屬權呢?

    當年沙俄把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都吞了之後,直接來了個人口大遷移——沙俄對s是充滿敵意的,所以他們就把很多亞美尼亞人遷到了納卡地區,現在納卡地區80的人都是亞美尼亞人,清一色信奉基督教。

    為了就是保持當地的宗教平衡,還故意提高亞美尼亞人在當地的地位,說白了就是拉攏群眾斗群眾,在1905年兩國沖突的時候,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和亞美尼亞來了個里應外合,差點兒滅了阿塞拜疆……

    而在甦聯時期,這里雖然都是亞美尼亞人,但是甦聯的政策是由阿塞拜疆管理,官員由阿塞拜疆人擔任。這個事情也導致納卡地區的矛盾一直被壓著就等著爆發。

    等到甦聯解體兩邊直接就為了納卡地區打了起來。

    先是沖突,再是戰爭,一點兒不夸張的說︰這倆國家就為了這4400平方公里的土地,從1988年一直打到今天,這倆國家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一直都是敵對狀態從沒有解除!

    關鍵是形式發生了變化。

    開始的時候是亞美尼亞主動發動進攻,打的阿塞拜疆是損失慘重不說還佔領了阿塞拜疆不少的領土,結果從2016年開始,阿塞拜疆打的亞美尼亞嗷嗷叫,亞美尼亞又把當時佔領的領土還回去了。現在已經超過一半的亞美尼亞人都選擇離開故土海外生存。

    現在在海外的亞美尼亞人比國內的亞美尼亞人還多。

    為什麼差距變得這麼大?

    這個事情真的很復雜。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非洲當酋長》,方便以後閱讀我在非洲當酋長第1666章 阿塞拜疆冰球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第1666章 阿塞拜疆冰球手並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