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第1473章 現存的日不落帝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是火法師 本章︰第1473章 現存的日不落帝國

    侍者把眾人引入房間後,蕭鵬往沙發上一坐︰“這里哪像是監獄啊!”

    隨二百坐下後道︰“這里原來是端木森母親的祖宅,二戰期間他們被法國佔領後這里被維希法國政府用來關押法國當時的反對者。”

    “端木松?就是我知道的那個端木松?”蕭鵬一愣。

    “就是你知道的那個端木松!”

    端木松,法國文學巨匠,是法國最暢銷的作家之一。

    蕭鵬看過他的《永世流浪的猶太人史》、《上帝及其生平和業績》以及《帝國的榮譽》等書,

    可能是因為文化不同,蕭鵬對他的書毫無感覺。

    嗯,說到底還是蕭鵬自己沒文化,看不懂人家的書。

    但是有一點兒可以肯定的。

    端木松當時在法國被譽為‘上流社會的舞者’,這跟他有一個外交官父親和一個貴族母親是有直接關系的。

    看看她母親的祖宅就知道了,這不是一般有錢啊!

    隨二百這時候又道︰“不過後來這個房子被一個叫做杰貝爾諾多瓦的漂亮國人買走了。現在就是用來出租。”

    蕭鵬一愣︰“貝爾諾多瓦?這好像是法國姓氏吧?”

    隨二百笑道︰“沒錯,他的父親就是勒內貝爾諾多瓦!而端木森的父親,就是當年‘法國寧古塔’的省長!這是為父報仇呢!”

    蕭鵬听後瞪大眼楮︰“臥槽,還有這樣的事情呢?”

    雙伶和楊猛都是滿臉不解之色︰“老板,你說什麼呢?”

    楊猛也道︰“法國寧古塔?你們說什麼呢?”

    蕭鵬道︰“法國寧古塔就是指法屬圭亞那。”

    其實現在這個星球上還存在著一個‘日不落帝國’,那就是法國。

    哪怕是經歷了反殖民浪潮,法國其實到現在還保留了殖民地。

    不過他們那不叫殖民地,而是叫做‘海外省’、‘海外領地’、‘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

    他們在1946年的時候成立了四個海外省,分別是留尼旺、馬提尼克、瓜德羅普和法屬圭亞那,到了2011年又把馬約特立為海外省。

    至于他們的海外領地還包括向風群島、背風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女侯爵群島、南方群島、瓦利斯與富圖納等等等等一大堆;特殊行政單位則包括北部省、南部省、洛亞蒂群島省和新喀里多尼亞。

    反正到現在法國依然有數量驚人的海外領土遍布世界各地。不論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還是大洋洲,甚至連南極都有法國的領地——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

    沒錯,他們真的在南極有‘領地’。

    早在一百年前,一大堆國家就跟過家家似的把南極幾乎給分完了。

    其中澳大利亞佔的地方最多,基本上整個南極洲42的面積他們都說那是他們的!包括新西蘭也佔了一塊兒、阿根廷和智利也都佔了一塊。

    如果說這些南半球佔南極理論上還說的過去,但是像英國、法國、挪威也來湊熱鬧,也在南極佔了不少地方——可以這麼說,整個南極洲除了瑪麗伯德地因為氣候惡劣冰層太厚無法登陸成為了南極最後的一塊‘無主之地’外,其余的土地都讓西方列強在一戰時候就分完了!

    但是他們耍流氓可不代表別人不能耍流氓,到了冷戰時期,世界兩極一看南極竟然都讓他們搶完了,直接在1959年的時候簽署了《南極條約》,凍結了所有國家對南極的領土要求,伺候各國在南極的活動重點就轉移到了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上去。

    不過法國人可一直惦記著南極的土地,他們在《南極條約》的第二年就宣布那里由法國海外部管理,還任命了‘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高級行政官’,2005年的時候他們又任命了行政長官取代了高級行政官依然宣稱南極是他們的!

    不要忘記,他們還是《南極條約》的締約國,標準的西方不要臉做派。

    關鍵是他們在南極的‘領地’是阿德雷地區,那里除了阿德利企鵝外壓根就沒人!

    事實上這些海外領地對現在的法國來說都屬于是‘經濟累贅’,他們一直要求這些殖民地舉行公投,但是人家就是就不獨立,強烈要求法國繼續養著他們。于是逼的法國成了‘日不落帝國’。

    當年英國為了維護‘日不落帝國’的榮譽,浴血奮戰頑強抵抗之後如今只剩下一些本土和一些千八百人的小島,而三十九天宣布投降的法國保留了大量的實力和人口,所以到今天還能保留著‘日不落帝國’的身份。

    這事情真的讓人啼笑皆非。

    而他們說的‘法屬圭亞那’是在南美洲。和巴西北部接壤。

    那絕對是個神奇的地方——還差點兒整的法國跟漂亮國打一仗。

    1498年的時候,哥倫布發現了圭亞那印第安語,意思是水源充足之地),但是他並沒有上岸——圭亞那岸邊生活著幾萬印第安人,估計他們上去就能讓人給埋了!

    為什麼那麼多印第安人生活在海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因很簡單︰整個圭亞那除了海岸邊一小塊兒平底外,整片地區都是高山和原始森林,想要向內拓展就要砍伐原始森林。

    伐木累啊!

    而在哥倫布之後,歐洲的那些航海家陸續抵達圭亞那,陸續發現圭亞那,陸續離開圭亞那。

    大家一看這里的地形就都沒有在這里殖民。

    于是圭亞那這片土地就是生生靠著自己的開發難度生生的躲過了大殖民時代。

    一直到十七世紀,實在不知道再殖民哪里的歐洲人本著蒼蠅腿也是肉的原則,開始殖民圭亞那。于是法國、英國、荷蘭、葡萄牙相繼來到這里,幾個國家的殖民者就在這里大打出手。

    最終獲得勝利的是法國,他們首先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個殖民點卡宴——沒錯,就是保時捷卡宴的那個卡宴,這是西班牙語,意思是辣椒。

    而以卡宴為中心就是現在的法屬圭亞那,而英國人佔得地方則是現在的獨立國家圭亞那,荷蘭人的地方就是現在的甦里南。

    十八世紀中期,英法七年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結束,因為戰敗的緣故法國失去了絕大部分的殖民地,只留下了一些沒有什麼價值的地方,比如法屬圭亞那。

    當時因為失去殖民地的原因,大量人口從殖民地回到法國,為了安置這些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想出來一個神奇的操作︰就是忽悠人們去開發圭亞那!

    于是1764年的時候,一支一萬五千法國人和黑奴組成的移民團浩浩蕩蕩的到了圭亞那去‘享受生活’。

    等到這些人到了圭亞那後集體傻眼︰這是什麼地方?

    到處都是蚊子、螞蟥、毒蟲毒蛇,沒過多久時間像什麼瘧疾、痢疾、黃熱病之類的傳染病肆虐!再加上很多黑奴逃走和本地土著聯合起來攻擊法國人,只用了一年時間,這支一萬五千人的移民團只剩下幾百人,最終只有六十個家庭成功活著回到了法國!

    而他們回到法國後宣傳他們在圭亞那的遭遇後,從此圭亞那就成了法國人的噩夢。

    但是就像偉大影星周星星說過的那樣︰‘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法國人很快找到了法屬圭亞那的正確打開方式——流放地。

    在之後的法國大革命中,法國各地政府把那些看著不爽但是又不好干掉的犯人全部打包送到了圭亞那!因為那里的死亡率實在太高,所以又被稱為‘無血斷頭台’。

    比寧古塔可怕多了!

    基本上三分之一的犯人到這里直接‘落地成盒’,能堅持一年的都是狠人。

    喜歡我在非洲當酋長請大家收藏︰()我在非洲當酋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非洲當酋長》,方便以後閱讀我在非洲當酋長第1473章 現存的日不落帝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第1473章 現存的日不落帝國並對我在非洲當酋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